文章信息
- 杨丰文, 张俊华
- YANG Feng-wen, ZHANG Jun-hua
- 气滞胃痛制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 Systematic review on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Qizhi Weitong preparation for functional dyspepsia
-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35(1): 11-14
-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6, 35(1): 11-14
- DOI: 10.11656/j.issn.1673-9043.2016.01.04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5-10-23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症状有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和早饱之一种或多种,可同时存在上腹胀、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1]。国外调查显示消化不良的发病率为15.1%,其中功能性消化不良占73.1%[2]。目前认为FD主要与胃肠动力障碍及胃底对食物容受性舒张功能有关[1],亦有研究显示,神经系统和胃肠激素的病理性紊乱失调导致胃肠动力障碍是发病的原因[3]。目前西医主要以促胃肠动力药治疗。气滞胃痛颗粒(胶囊,片)(以下简称气滞胃痛)由白芍、柴胡、甘草(炙)、香附(炙)、延胡索(炙)、枳壳等几味中药组成,是临床常用非处方药(OTC)品种,具有舒肝理气,和胃止痛功效,用于肝郁气滞,胸痞胀满,胃脘疼痛[4]。目前,有多篇临床对照试验评价气滞胃痛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良好疗效,但这些研究的质量和结果没有得到系统的评价。本文对已发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系统评价,以期为气滞胃痛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与安全性提供更全面的研究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1.1 研究类型随机对照试验,语种限中、英文。
1.1.2 研究对象临床上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年龄不限,病程不限。
1.1.3 干预措施气滞胃痛颗粒(胶囊,片)。包括以下2种对照方式:气滞胃痛与西药对照;气滞胃痛加西药与西药对照。用药方案不做限制。
1.1.4 结局指标临床症状缓解率,同时关注不良事件/反应。
1.2 排除标准1)自身前后对照及其他非随机对照试验。2)包含其他中医药干预措施的试验。
1.3 文献检索通过检索中文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China Info)及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4年12月。中文检索词:“气滞胃痛”和“功能性消化不良”;英文检索词:Qizhi Weitong,qi zhi wei tong,functional dyspepsia,FD,自动查重后进行人工筛选。
1.4 资料提取用设计好的电子表格提取研究相关信息,包括:1)文献的一般资料:标题、作者、发表日期、发表杂志等。2)受试者基本情况:性别、年龄、病程等。3)干预措施:治疗组及对照组所用药物、剂量、频次等。4)结局指标。两位评价者独立提取和评价数据,结果进行交叉核对,如遇分歧协商解决或通过第三位研究者协助解决。
1.5 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2.3推荐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根据随机分配、分配隐藏、受试对象设盲、结果评价者设盲、指标数据的完整性、是否选择性报告结果、其他偏倚等方面评价研究质量。方法运用正确为低风险(Low risk),仅提及方法但未具体描述为不明风险(Unclear risk),未提及或方法运用不正确为高风险(High risk)。
1.6 统计分析应用Revman5.2软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相对危险度(RR),计量资料用加权均数差(WMD),两者都计算95%可信区间(95%CI)。对各研究进行异质性分析,当P>0.1且I2<50%时认为研究间异质性较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其进行Meta分析;当P≤0.1或I2≥50%时认为异质性较大,分析产生异质性的原因,并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初检出相关文献908篇,其中中文899篇,英文9篇。通过阅读文献题目和摘要,排除重复检出文献275篇,排除基础研究等不相关文献609篇,共有24篇进入第2轮筛选,通过阅读全文,排除案例报告,非随机、半随机对照试验等文献,最终有8个RCT[3, 4, 5, 6, 7, 8, 9, 10]纳入研究。文献筛选流程见图 1。纳入研究基本特征见表 1。
纳入研究 | 中医证型 | 例数 (T/C) | 干预措施 | 病程 (月) | 疗程 (d) | 结局指标 | |
试验组 | 对照组 | ||||||
续彦青 2013[5] | 未提及 | 60/60 | 气滞胃痛冲剂 | 多潘立酮片 | 未提及 | 30 | 临床症状缓解率 不良反应 |
王韶明 2013[6] | 未提及 | 40/40 | 气滞胃痛颗粒 | 马来酸曲美布汀片 | > 6 | 14 | 临床症状缓解率 |
王圣槐 2006[7] | 未提及 | 58/54 | 气滞胃痛颗粒 | 多潘立酮片 | > 3 | 14 | 临床症状缓解率 |
陈盛盈 2010[8] | 未提及 | 48/48 | 气滞胃痛颗粒 | 莫沙必利片 | 16.67±5.70 | 14 | 临床症状缓解率 不良反应 |
黄海燕 2009[9] | 未提及 | 95/92 | 气滞胃痛颗粒 | 莫沙必利片 | 未提及 | 28 | 临床症状缓解率 |
陈 念 2014[10] | 未提及 | 46/46 | 气滞胃痛颗粒+多潘立酮片 | 多潘立酮片 | 2~24 | 28 | 临床症状缓解率 不良反应 |
刘英超 2014[11] | 肝气郁结证 | 30/30 | 气滞胃痛颗粒+多潘立酮片 | 莫沙必利 | 6~120 | 28 | 临床症状缓解率 |
谷国峰 2014[12] | 未提及 | 24/24 | 气滞胃痛颗粒+多潘立酮片 | 西沙必利 | 未提及 | 未提及 | 临床症状缓解率 不良反应 |
纳入研究[3, 4, 5, 6, 7, 8, 9, 10]均为中文文献,最早发表于2006年,最晚发表于2014年。8个研究共795例患者,其中气滞胃痛组401例,西药组394例。其中5个研究[3, 4, 5, 6, 7]试验组为气滞胃痛颗粒,3个研究试验组为气滞胃痛颗粒联合西药。西药多为促胃肠动力药。疗程最短14 d,最长30 d。结局指标包括临床症状缓解率及不良反应。1个研究[9]提及中医证型,其余均未提及。5个研究[3, 4, 5, 9, 10]采用罗马标准,1个研究[8]采用自拟的诊断标准,2个研究[6, 7]未明确说明诊断标准。
2.2 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评价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见图 2。随机方法:2个研究[3, 8]使用了“随机数字表法”,评为Low risk,其余6个研究仅提及“随机”但并未描述具体方法,评为Unclear risk;分配隐藏:8个研究均未提分配隐藏,都评为Unclear risk;受试对象盲法:8个研究均未提,评为Unclear risk;结果评价盲法:8个研究均未提,评为Unclear risk;结局数据完整性:8个研究数据均完整,评为Low risk;选择性报告:8个研究均未选择性报告结果,评为Low risk;其他偏倚:8个研究的特征不明确,无法判断其他偏倚来源,评为Unclear risk。
2.3 统计分析结果8个研究中,5个研究[3, 4, 5, 6, 7]为气滞胃痛与西药对比,3个研究[8, 9, 10]为气滞胃痛联合西药与西药对比。
2.3.1 单用气滞胃痛临床症状缓解率5个研究[3, 4, 5, 6, 7]报告了单用气滞胃痛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症状缓解率。异质性分析:[P=0.31,I2=16%]。显示各研究之间无显著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数据。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1.17,95%CI(1.08,1.26)](P<0.000 1),见图 3。提示气滞胃痛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优于西药。
2.3.2 气滞胃痛联合西药临床症状缓解率3个研究[8, 9, 10]报告了气滞胃痛联合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症状缓解率。异质性分析:[P=0.43,I2=0%]。显示各研究之间无明显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1.29,95%CI(1.13,1.48)](P=0.000 2),见图 4。提示气滞胃痛联合西药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优于单用西药。
2.3.3 安全性评价其中3个研究[3, 6, 8]报告出现不良反应,1个研究[10] 报告未出现不良反应,其余研究均未提不良反应。气滞胃痛组共出现头晕2例,大便次数增加2例;西药组共出现皮疹1例,头晕1例,大便次数增加4例,轻微腹痛4例。不良反应均自行缓解而未中断治疗。
3 讨论FD 属中医学的“胃脘痛”、“痞满”“、反胃”、“嘈杂”、“呕吐”等范畴,多为情志不遂,饮食伤胃,劳倦伤脾,寒温失调等因素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常[13]。近年来,中药在调节胃肠动力障碍方面的作用、中药胃肠动力药的概念已经受到广泛关注[14]。刁云鹏等[15]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表明气滞胃痛能促进大鼠离体胃、肠平滑肌的收缩作用,提示气滞胃痛能显著增强胃肠运动。李晏等[16]研究表明气滞胃痛能明显改善阿托品和多巴胺引起的小鼠胃排空障碍,促进小肠推进。崔亚玲等[17]研究确定了气滞胃痛各组分与促胃肠动力活性的相关程度及相互间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胃肠组织中一氧化氮(NO)、环磷鸟苷(cGMP)含量降低,钙离子(Ca2+)含量升高有关。许丹等[18]研究表明气滞胃痛能增加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食量、体质量,提高 FD大鼠血浆胃动素(MTL)、血清胃泌素(GAS)含量,其治疗 FD的机制与调节血中血浆 MTL、血清 GAS含量的变化有关。
本系统评价共纳入8个研究,均存在方法学问题。Meta分析结果显示气滞胃痛与西药相比,在临床症状缓解率方面具有优势;安全性方面,试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4/178)低于对照组(10/178)。本研究结果还收到诸多因素的影响:1)FD诊断标准不一,纳入研究多简单描述为“临床上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可能导致纳入患者的临床病证存在不同质问题。2)纳入研究的病程及疗程不一致,但由于纳入研究数量较少,没有进行亚组分析。3)结局指标检测方法与评价标准模糊,无法评价治疗在哪些方面有优势。4)多数研究未报告中医辨证,可能存在“药不对证”问题,影响疗效评价。
综上,气滞胃痛治疗FD临床有效,且不亚于促胃肠动力药。但现有的研究质量低,研究结果的证据级别不高[19],气滞胃痛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优势和特色还需要深入的研究。建议今后相关研究的开展,应该注重研究方案的顶层设计,特别是在病证分型、对照措施、干预疗程和检测指标方面下功夫,提高研究方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20]。在研究过程质量控制方面需要进一步规范,加强偏倚风险因素的控制,从而提高研究证据的级别和临床价值。
[1] | 陆再英,钟南山. 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24-425. |
[2] | Rocco MZ, Graham RL, Lorenzo F, et al. Epidemiology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and Subgroups in the Italian General Population[J]. Gastroenterology, 2010,138(4):1302-1311. |
[3] | 孙淑君. 胃动力障碍重在脾胃[J]. 天津中医药,2006,23(5):397-399. |
[4]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570. |
[5] | 续彦青.气滞胃痛冲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甘肃医药,2013,32(6):414-415. |
[6] | 王韶明,张 静,贾云杰,等.气滞胃痛颗粒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J].光明中医,2013,28(12): 2560-2561. |
[7] | 王圣槐,金 革.气滞胃痛颗粒治疗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58例疗效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1):2930-2931. |
[8] | 陈盛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48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6):1028-1029. |
[9] | 黄海燕.气滞胃痛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J].山东中医杂志,2009,28(1):66-66. |
[10] | 陈 念.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中国校医,2014,28(8):598-600. |
[11] | 刘英超,钟继红,孙 静.气滞胃痛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肝气郁结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4,16(4):627-628. |
[12] | 谷国峰.西沙比利、阿普唑仑加用气滞胃痛冲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4(z1): 224. |
[13] | 王 颖,曹泽伟,陈 明,等.艽龙胶囊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90例[J].天津中医药,2011,28(1):24-26. |
[14] | 来要水. 舒肝和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J].天津中医药,2012, 29(6):542-544. |
[15] | 刁云鹏,韩 凌,李 坤,等.气滞胃痛颗粒对胃肠动力作用的影响[J].中成药,2011,33(8):1307-1311. |
[16] | 李 晏,陈渊源,伊 佳,等.气滞胃痛颗粒促进胃肠运动和镇痛作用研究[J].药学实践杂志,2009,27(2):90-93. |
[17] | 崔亚玲,孟宪生,包永睿,等. 气滞胃痛颗粒促胃肠动力有效物质组分协同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6(1):52-57. |
[18] | 许 丹,于红刚.气滞胃痛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MTL、GAS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6):1938-1939. |
[19] | 管红珍,彭智聪,傅 鹰,等.循证医学中文献证据等级标准的系统性综述[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2,11(3):145-148. |
[20] | 张伯礼.辨证论治与循证医学[J].中国循证医学,2002,2(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