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Vol. 35 Issue (2): 129-131

文章信息

张砚, 于虹
ZHANG Yan, YU Hong
中医药高等院校新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初探
Research on new type evaluation system of teachers in the universit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35(2): 129-131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6, 35(2): 129-131
DOI: 10.11656/j.issn.1673-9043.2016.02.15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5-12-03
中医药高等院校新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初探
张砚, 于虹     
天津中医药大学人事处, 天津 300193
摘要: 当前,中医药高等院校迎来了自身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期,传统"德、能、勤、绩"的考核评价体系已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建立一种综合评价、主动评价、自我评价、过程评价为特色的新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便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探讨了中医药高等院校新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的特点、意义、内涵和实施,对中医药高等院校新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 中医药    高校    考核评价    
Research on new type evaluation system of teachers in the universit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ANG Yan, YU Hong     
Personnel Department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universit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ushered in its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of historical opportunities,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raditional "virtue, ability, diligent, accomplishment"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school development,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evaluation, self-evaluation, active new teacher evaluation system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cess evalua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higher institutions of Chinese medicine model of teacher evaluation system of meaning, connot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conducted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higher institutions of Chinese medicine model of teacher evaluation system.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evaluation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各中医药高等院校也都迎来了自身跨越发展的机遇期,并逐渐认识到考核评价工作对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意义[1]。但由于中医药高等院校的行业特色和办学特点,存在着考核评价标准制定难、操作执行难、经验推广难等问题,多数考核评价还仅仅停留在对教师“德、能、勤、绩”的简单考查,难以满足学校通过考核评价“激励先进、肯定多数、警示落后”的需要。同时,也有一部分中医药高等院校建立了详细的量化考核体系,设定了较高的考核评价标准,并将考核结果与教师利益紧密挂钩,考核变成为了考核而考核,这也失去了其真正意义所在[2]。考核应是教师成长的内在诉求而非被迫强加的外在压力,考核应更关注教师的成长而非简单的量化分数,因此建立新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是中医药高等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3]

新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应符合中医药高等院校办学特色,具有科学化、系统化、模块化等特点,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关注成长、宽严相济等考核原则[4]。新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旨在综合反映教师在教学、科研、服务、公益等方面的综合业绩,突破“考核”与“被考核”的界限,变“要我考核”为“我要考核”,变“注重聘期结束时的业绩成果”为“关注聘期过程中的业绩成长”,为学校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真正做到考核评价为学校发展服务。

1 中医药高等院校新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的特点 1.1 学科发展较不均衡

中医药高等院校较之其他综合性大学、理工科院校规模较小,并且学科发展不均衡,如中医、中药、针灸等传统优势学科较为突出,而理学、文学、管理学、信息学等新兴学科较为薄弱。中医药高等院校在制定考核标准时要充分考虑自身学科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制定具有差异化的考核评价体系,使不同学科都能通过考核找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明确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1.2 更加重视人文精神

中医药高等院校较之其他西医院校,更加重视人文精神,这与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密不可分的。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因而中医药高等院校的考核评价工作也体现相应人文精神与关怀。

1.3 师德师风一票否决

中医药高等院校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师德师风和医德医风建设相融合,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为学生树立“为人师表”、“大医精诚”的人生坐标。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中医药高等院校的新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可以强化医德医风,加强教师和学生对“缓解医患矛盾、加强医患沟通”重要性的充分认识。

2 中医药高等院校新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的意义

在对现有中医药高等院校考核评价工作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关注成长、宽严相济等原则为指导的新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为中医药高等院校的考核评价工作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尝试建立由学校人事处、组织部、教务处、科研处、工会等多个相关职能处室有效参与的综合教师考评模式,以全面反映教师的综合表现并给予客观评价。

探索建立中医药高等院校新型教师考核评价的网络平台,可以为广大教师自我激励、自我管理、相互交流提供便捷服务,为学校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3 中医药高等院校新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的内涵

中医药高等院校新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既不同于传统的定性考核,也不同于单纯追求科研和论文数量的定量考核,而是旨在建立突出中医药人文特色,能综合反映教师在教学、科研、服务、公益等方面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模式[5]

中医药高等院校新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改变了以往“秋后算账”的教师考核评价模式,通过平时及时反馈考核评价信息来起到动态的导向作用,使被考核者及时了解自己的考核状态并做出相应的调整[6]。虽然新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的考核结果也与工资奖金挂钩,但较之传统考核注重聘期结束时的业绩成果,新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更关注聘期过程中的业绩成长[7]

中医药高等院新校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还应注重宽严相济等考核原则。所谓“宽”是指新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应具有人性化的特点,如制定考核评价体系时,应充分考虑教师的岗位、专业、年龄、职称等因素。所谓“严”是指新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应严谨、严格,考核评价体系制定时应充分讨论其合理性和可执行性,一经确定就不要轻易更改,减少人为因素对考核工作的影响,使考核评价结果公正、公平。

4 中医药高等院校新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的实施 4.1 规划设计 4.1.1 科学化原则

在制定过程中,人事处要会同组织部、教务处、科研处、工会等相关职能处室参与各项考核指标的设立和量化工作,充分讨论其合理性和可执行性。考核评价体系制定后,应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向教师征求意见,在对调查问卷进行回收和分析后,对考核评价体系再次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8]

4.1.2 系统化原则

按考核指标可以分为教学、科研、服务、公益等多个考核子系统,各子系统间要注重考察项目的合理、系统结构的协调、项目权重的分配和综合信息的反馈。

4.1.3 模块化原则

每个考核模块既相互联系也相对独立,可以根据不同的考核目标进行模块组合。如高层次人才和青年教师、公共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等不同类型教师应有相应的考核目标和标准,并可根据需要进行模块化考核。

4.2 组织运行

中医药高等院校新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操作实施过程中,应注重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变“要我考核”为“我要考核”,突破“考核”与“被考核”的界限,真正实现学校通过考核评价“激励先进、肯定多数、警示落后”的目标。在实施新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的过程中,逐步探索由人事处牵头,组织部、教务处、科研处、工会等相关职能处室参与的综合考核模式,以全面反映教师的综合表现并给予客观评价。同时,还应注重调动相关职能处室的积极性,确保考核评价工作平稳顺利开展[9]

4.3 平台建设

中医药高等院校新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的网络平台构建,应以新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的理论为指导,注重不同类型用户的使用特点,加强信息反馈,为广大教师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考核服务[10]。新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的网络平台通过Visual Studio2010+SQL Server2008的开发模式进行构建,可以按照不同的用户模块在使用权限内进行相应的考核操作[11]。该网络平台主要实现被考核人的信息维护、报表生成、考核分数查询,以及考核人的审核、汇总、分析、评价等功能。新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的网络平台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新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的网络平台结构模型
5 总结

中医药高等院校新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具有鲜明的人文特色,为了使考核工作真正成为教师成长的助推器而非枷锁,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强化顶层设计,做好部门协调,抓好实施落实[12]。新型教师考核评价工作也将为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提供可靠而有效的考评结果,进而为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和谐快速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 韩 明. 高校教师柔性化考核评价体系构建原则探讨[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8(9):52-54.
[2] 林大静. 高校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构建探析[J]. 西北医学教育,2009,17(6):510-512.
[3] 朱青松, 叶如燕, 蒋从根. 由发达国家高校教师科研考核引发的思考[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18(12):46-48.
[4] 王成强. 基于KPI的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绩效考核体系设计[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26(10):162-164.
[5] 许 博. 基于NET三层架构的科研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2):188-190.
[6] 徐 燕.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分析[J].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10):30-32.
[7] 姚争为. 基于ASP.NET的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2):149-153.
[8] 尹立苹, 刘雁红, 韩 聪. 高校实验教学考核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7(5):73-75.
[9] 刘 越, 张 岩. 论高校教师绩效考核量化的理论限度[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30(5):37-39.
[10] 冯 山,王晓勤,钱基德. ASP.NET环境下的查询关键字输入智能提示控件的设计与实现研究[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6(1):152-158.
[11] 李俊杰, 蔡楚元. 我国高校教师考核的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7):91-93.
[12] 金英鹏. 论新时期高校教师绩效考核问题[J]. 商业经济,2009,27(12):1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