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hJax.Hub.Config({tex2jax: {inlineMath: [['$','$'], ['\\(','\\)']]}}); 高血压弦脉脉图与血流变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Vol. 35 Issue (4): 230-233

文章信息

李甜, 刘雪梅, 刘媛, 陆小左
LI Tian, LIU Xue-mei, LIU Yuan, LU Xiao-zuo
高血压弦脉脉图与血流变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correlation on hypertension between sphygmogram of string-like pulse and blood rheology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35(4): 230-233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6, 35(4): 230-233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3-9043.2016.04.04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6-03-30
高血压弦脉脉图与血流变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李甜, 刘雪梅, 刘媛, 陆小左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 300193
摘要: 目的 采用中医客观化检测工具脉诊仪对高血压的脉象进行测量,通过对脉图参数与血流变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揭示脉图形成原理。 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2例,用脉诊仪采集脉象,同步采集静脉血,用血液流变仪进行血流变指标测试。同时完成中医证候量表的填写。将调查所得资料汇总后,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经中医脉图检测及专家判定,高血压脉象以弦脉最多,在75%以上。高血压弦脉脉图参数改变,与全血黏度、血沉、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等具有相关关系,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弦脉组实证表现出现频率高,而非弦脉组则以虚证的表现为主。 结论 高血压脉图分布以弦脉为主。血流变指标与高血压弦脉脉图参数有相关性,可以认为血流变是影响高血压脉图形成与变化的重要相关因素。脉图可以作为高血压中医辨证的依据。
关键词高血压     弦脉     脉图     血流变     相关性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correlation on hypertension between sphygmogram of string-like pulse and blood rheology
LI Tian, LIU Xue-mei, LIU Yuan, LU Xiao-zuo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Use pulse diagnosis instrument collect sphygmogram of hypertension pulse. By analyz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arameters of the pulse and blood rheology, reveal the formation principle of the pulse. Methods Select 142 essential hypertension patients who comply with inclusion criteria. Collect sphygmogram use pulse diagnosis instrument. At the same time, collect blood and test blood rheology by blood rheometer. Then fill in the TCM syndrome scale. Make statistical analysis after gather the data.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ulse detection and expert judgement, string-like pulse was the most of hypertension pulse, in more than 75%.Parameters of hypertension string-like pulse correlated with whole blood viscosity,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rythrocyte deformation index, erythrocyte aggregation index, and it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ymptoms of confirm the hypertension string pulse group were the most, while symptoms of asthenia syndrome was the main part in non-string pulse group. Conclusion The distribution of hypertension pulse is mainly string-like pulse. Indexes of blood rheology and parameters of hypertension string-like pulse is correlated. It could be considered that blood rheology is the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formation and the change of hypertension. The pulse graph can be used as the basis for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hypertension.
Key words: hypertension     string-like pulse     sphygmogram     blood rheology     correlation    

高血压是一种多基因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疾病,目前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常见病之一,中医对高血压具有较好疗效,而脉象是高血压人群辨别证候的主要±据之一。本研究采用中医客观化检测工具脉诊仪对高血压的脉象进行测量,通过对脉图参数与血流变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揭示高血压弦脉脉图形成原理。并对高血压中医症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观察服药与否对高血压患者脉图、血流变和症状的影响,提出脉象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是高血压中医辨证论治及进行疗效评价的重要客观指标。

1 研究背景 1.1 高血压及其脉象的中医研究

高血压属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其基本病机特点为阴阳失调,肝失疏泄[1],常见中医证候包括肝火炽盛、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2]。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可将高血压分为阴虚阳亢、肝火亢盛、痰湿壅盛、阴阳两虚4种证型。高血压病位以肝、肾为主,虚证始终都有肝肾阴虚,水不涵木,实证则多为肝阳偏盛。发病早期以肝阳偏盛为主,中期多为肝肾阴虚,晚期则多属阴阳两虚[3]。而脾虚湿邪阻滞脉络气机,脉络不畅亦是高血压常见病机[4]。高血压发展至中、后期,可产生各种病理产物,成为致病因素,其中以痰和瘀为最常见,当高血压患者出现并发症时,常可见到痰瘀互结的证候表现[5]

高血压弦脉的形成原因可以分虚实两种[6]:周永莹等[7]从血液动力学角度分析,认为原发性高血压在临床分期与弦脉的分型有一致性,弦脉的脉象图可作为高血压分期的辅助诊断±据,不同程度高血压弦脉对应不同程度的血液动力学指标异常,因此提出高血压病出现弦脉的病理基础与动脉硬化有关。周苗[8]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关部和尺部脉力的差异,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象以弦脉为主,尺部脉力偏弱。

1.2 弦脉的中医客观化研究

脉诊仪通过采集脉象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得出客观定量指标,是描记脉象的主要仪器。各型号脉诊仪的开发使得脉象的表达更趋于客观化,脉图诊断技术已开始应用在临床诊疗之中[9-11]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来源

受试对象选择2014年8月—2015年1月到天津市武清区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健康查体的人员作为研究对象。

2.2 高血压诊断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高血压的定义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公布的诊断标准: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下同)和/或舒张压≥90 mmHg诊断为高血压。

2.3 纳入、排除标准 2.3.1 纳入标准

1)年龄18~65岁的健康体检人员,男女不限。2)符合上述高血压诊断标准者。3)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能完成评定量表的填写。4)知情同意者。

2.3.2 排除标准

1)继发性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有内分泌、肝、肺、肾等其他脏器系统严重病变者。2)有严重抑郁症、精神病、老年性痴呆等精神性疾病或精神性疾病家族史者。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4)不愿意合作者。

2.4 工具及试验仪器 2.4.1 中医证候量表

按高血压常见证候,根据无、轻、中、重分别给予0~3计分,由被研究对象当场独立自行填写,完成后收回评定。

2.4.2 脉诊仪

选用天津中医药大学与天津大学联合研制,天津天中±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YM-Ⅲ型脉诊仪。

2.5 试验内容

临床受试者,取清晨未剧烈活动时描记脉波图,并进行专家脉诊判定。并采集静脉血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同时填写高血压中医证候量表。

脉图采集方法:受试者取正坐位或仰卧位,将脉象传感器压在关脉上且受检人员前臂保持与心脏水平,固定手环使传感器不发生移位,当受检人员处于平静状态时开始分左右手分别进行采集,调节压力获得最佳波形,分别保存左右手的记录,每次30 s。

血液流变参数测试分析:包括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mPa·s),红细胞压积,血沉,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沉方程k值,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

根据脉图参数及专家脉诊判定结果,对高血压弦脉脉图参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对证候量表中高血压患者常见症状进行统计。

2.6 统计方法

将调查所得资料汇总后,首先进行复核、整理、编码和量化,然后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描述。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探讨各相关因素的联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调查高血压患者142例。平均年龄(47.41±12.34)岁。其中男95例,占67%,女47例,占33%。本研究中医健康体检脉象脉图检测,涉及弦、细、滑、涩、沉5种脉象。见表 1

表 1 脉象特征构成
例(%)
脉象右手左手
细脉7(4.93)7(4.93)
涩脉3(2.11)3(2.11)
弦脉107(75.35)110(77.46)
滑脉13(9.15)12(8.45)
沉脉12(8.45)10(7.04)
3.2 高血压组弦脉脉图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相关性分析

表 2表 3

表 2 弦脉脉图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相关性分析(右手)
检测指标h3h4h5P角
全血黏度高切200(1/s)相关系数-0.0050.246*-0.257*0.089
P0.9820.0390.0200.429
血沉相关系数-0.528*0.0250.066-0.004
P0.0080.8370.5560.975
血沉方程k相关系数-0.524*-0.0390.2050.383*
P0.0090.7450.0660.017
红细胞变形指数相关系数0.153-0.252*-0.144-0.021
P0.4760.0340.2010.851
注:*P<0.05。
表 3 弦脉脉图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相关性分析(左手)
检测指标tt4h3h5脉率
全血黏度低切1(1/s)相关系数-0.207-0.1490.256-0.232*0.097
P0.0620.1810.2070.0490.384
全血黏度高切200(1/s)相关系数-0.1040.0410.422*-0.045-0.113
P0.3500.7140.0320.7060.311
全血高切相对指数相关系数-0.163-0.0570.492*-0.011-0.129
P0.1440.6130.0110.9280.247
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相关系数-0.228*-0.2110.377-0.138-0.014
P0.0390.0560.0570.2430.899
红细胞聚集指数相关系数-0.068-0.261*-0.091-0.2160.225*
P0.5410.0180.6580.0660.042
全血还原黏度(低切)相关系数-0.257*-0.1470.170-0.1980.057
P0.0200.1860.4070.0930.609
红细胞刚性指数相关系数-0.182-0.0460.393*-0.011-0.120
P0.1010.6790.0470.9240.285
注:*P<0.05。

表 2可见,右手弦脉脉图h3与血沉、血沉方程k值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4与全血黏度高切呈正相关,与红细胞变形指数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5与全血黏度高切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角与血沉方程k值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 3可见,左手弦脉脉图t(即脉动周期)与全血低切相对指数、全血还原黏度(低切)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与红细胞聚集指数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3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高切相对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5与全血黏度低切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率与红细胞聚集指数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 中医症状频次分析

表 4。高血压患者整体症状表现,以面赤、目赤、急躁易怒等肝火炽盛症状出现频率较高,腰酸膝软等肝肾阴虚表现亦出现频繁;弦脉组如急躁易怒、面赤、口干、口苦、便秘、溲赤等实证表现出现频率较非弦脉组高,而非弦脉组则以虚证的表现为主,如膝软、胸闷、乏力、夜尿频等。

表 4 中医证候频次分析
%
组别眩晕头痛腰酸膝软五心烦热盗汗失眠耳鸣胸闷急躁易怒面赤目赤口干口苦便秘溲赤乏力夜尿频
总体12.65.346.332.615.810.531.625.329.546.343.232.843.221.57.413.727.452.6
弦脉组21.04.946.323.117.19.830.025.626.847.645.136.643.98.914.638.530.546.2
非弦脉组23.17.746.234.17.715.430.823.146.238.530.838.538.57.77.725.638.553.7
4 结论

高血压脉图分布以弦脉为主,所占比例超过75%,脉图指标变化符合弦脉脉图判定标准。高血压患者弦脉脉图参数t、t4、h3、h4、h5和P角等与全血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流变指标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因此可以认为血流变是影响高血压脉图形成与变化的重要相关因素之一。高血压弦脉组实证表现出现频率高,而非弦脉组则以虚证的表现为主。认为脉图可以作为高血压中医辨证的±据。

5 讨论 5.1 高血压脉象构成分析

本研究涉及弦、细、滑、涩、沉5种脉象。其中以弦脉最多,占75%以上,其余脉象最多如滑脉亦不超过10%。由此可见,弦脉是高血压的主要脉象[12]

阴阳两虚型高血压患者多体质虚弱,正气不足,脉道不充,多见沉脉、细脉。痰湿中阻型高血压患者病机根本在于痰湿,常见滑脉。而气虚患者推动血液无力,日久导致血瘀,则可见涩脉。

5.2 高血压弦脉与血流变关系分析

血压是血液在人体阳气的推动下,通过心脏的鼓动,对经脉的充盈而形成的[13]。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是高血压病理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获公认[14]。血液随血液循环不停地流动,到达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因此机体各组织器官包括血管和血液本身的信息都可以通过血流的搏动表现出来,同时必将导致脉搏发生变化。同时,当血液流经各个组织器官时,各组织器官当时的生理或病理状态表现,必然影响血液和血管的状态,进而影响到脉搏[15]

t为脉动周期,t4为脉图起始点到降中峡之间的时值,对应于左心室的收缩期,h3为重搏前波幅度,主要反映动脉血管弹性和外周阻力状态,h4为降中峡幅度,反映动脉血管外周阻力的大小,h5为重搏波幅度,反映的是大动脉的弹性(顺应性)情况。P角主要反映的是血管弹性和血流状况。因此,当血液黏度增大,血流阻力增大,血管内血液的流动减慢,血管处于高压力状态,则血管弹性减弱,外周阻力增大出现弦脉。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弦脉脉图参数改变,多与血液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等密切相关。由此可见,血液黏度增大,则流动阻力增大,流动缓慢,红细胞聚集增多,射血时间增长,可导致弦脉出现。红细胞变形指数高,则有利于其在脉道中的运行畅通。

5.3 高血压中医症状频次分析

高血压病机以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常见,结果中阴虚火旺的表现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证候,与高血压的基本病机相符。弦为肝脉,弦脉组多属肝火炽盛及肝阳上亢,故其表现也以此类证候为主,非弦脉者大多为气虚血瘀或阴阳两虚,多以虚证表现为主。其症状分布比较明显,因此可以考虑将脉图作为高血压中医辨证的±据。

6 小结

笔者利用脉象仪和血液流变检测仪成功的采集了高血压患者的脉象和血液,通过分析试验患者的脉象、血液流变检测分析结果,观察到高血压患者的主要脉象特征:弦脉。血液流变特征为全血黏度增高,血液处于高度的浓、黏、聚、凝的状态。全血黏度(高、中、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增高等对脉图t、t4、h3、h4、h5、P角的影响明显。

由于脉诊简便易行,对人体无创伤性痛苦,针对性较强,对临床早期诊断高血压,选用药物,提高诊疗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为进一步研究高血压的病因病机也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胡春松, 胡大一. 高血压治疗原则的进展及我国高血压治疗策略的特点与变化[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27 (4) : 380–382.
[2] 徐强, 张秋月, 王保和. 高血压中医证候特点的现代文献研究[J]. 世界中医药, 2013, 8 (2) : 125–126.
[3] 任毅, 欧爱华, 林晓忠. 高血压病中医证候分型研究进展[J]. 吉林中医药, 2006, 26 (5) : 58–61.
[4] 王玉民, 范军铭.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J]. 中医研究, 2014, 27 (4) : 6–8.
[5] 李剑, 史亚飞, 严灿, 等.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病机及其从痰瘀论治的机理探讨[J]. 江西中医药, 2003, 34 (5) : 11–12.
[6] 韩晶, 安佰海, 吉中强, 等. 从弦脉谈高血压的诊疗[J]. 辽宁中医杂志, 2014, 41 (3) : 428–430.
[7] 周永莹, 李曼姝. 6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弦脉的血液动力学观察[J]. 北京医学院学报, 1984, 16 (2) : 129–132.
[8] 周苗.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性格特征和脉象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J]. 江西中医药, 2013, 15 (4) : 92–95.
[9] 陆小左, 胡广芹, 曹红梅, 等.脉象仪研究进展与展望.全国第十一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6.
[10] 吴喜庆, 陆小左, 张玉兰.不同年龄生理病理性弦脉脉象特征研究.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10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7.
[11] 付娟. 弦脉与紧脉辨析[J]. 天津中医药, 2009, 26 (4) : 299–300.
[12] 袁肇凯. 郭振球教授对高血压病凭脉辨证的临床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 1993, 20 (10) : 15.
[13] 王玉民. 从《内经》血脉理论探讨血压形成的生理机制[J]. 辽宁中医杂志, 2013, 40 (5) : 910–911.
[14] 何作云. 高血压血液流变学研究的概况[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8, 18 (2) : 169–172.
[15] 曹宏梅, 陆小左, 刘三洪.实验性弦脉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八届全国诊断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