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邹常林, 于向阳
- ZOU Chang-lin, YU Xiang-yang
- 中医药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recovery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of post operation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35(4): 284-288
-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6, 35(4): 284-288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3-9043.2016.04.16
-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6-04-12
外科手术,尤其是腹部外科手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问题一直是外科的一个难点和关键点,手术创伤、营养状况、蛋白水平、炎症、感染以及麻醉药物种类和时间长短等常是其发生原因,胃肠功能紊乱可包括诸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排气排便不畅甚至完全停止等临床症状,影响术后的整体康复进程,有时甚至可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现代医学多采用口服促进排泄药物及胃肠动力药物来治疗,亦有给予胃肠减压、肥皂水灌肠等物理方法促使胃肠动力恢复,但疗效总体并不令人满意。中医中药在中国应用已有了数千年的历史,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确切的临床实践效果,通过近些年在手术后胃肠功能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中医药应用显现出了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对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具有相当的积极作用。尤其在当今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指导下,其临床疗效更加显著,笔者将近些年中医中药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方面的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其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1 中医药治疗原则及方法中医理论认为外科手术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即对机体的创伤可使气血两亏,运行不畅,致使脏腑失其原有功能,脾胃升降功能失调。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导致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病因病机常为多种因素互相及综合作用所致,如外科手术本身即可耗损人体之元气、并导致湿毒热邪瘀等结于五脏六腑之中、以及手术出血可导致瘀血淤于脏腑肌肉腠理之间等,上述情况均可导致脾胃升降功能失司、气机不畅,进而可导致排气排便障碍等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但总结其病因病机则可归结于“瘀滞”两字,基于此,治疗上也应以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六腑者以通为用、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泻而不能藏”为原则,使脾胃升降功能恢复如常,行使正常功能。目前,按照恢复脾胃气机升降和顺则气机通畅条达的理论的治疗胃肠运动紊乱类疾病,己得到临床医生的普遍认可、共识[1],按此原则治疗胃肠道“瘀滞”之证可得以恢复,胃肠功能也即可顺利恢复。中医中药治疗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方法主要包括内治法及外治法两大类,内治法以汤药为主,可以是单味中药,也可以是草药复方制剂,外治法所包含方法则相对较多,主要有针刺、灸法、中药灌肠、药物穴位注射、特定穴位按摩、草药制剂药物敷贴、穴位埋线等方法。其中尤其以通过毫针、电针作用于足三里应用最为广泛,在相关理论基础、作用机制研究方面也比较完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明显。
2 内治法中药汤剂口服是内治法中的主要手段,其理论基础仍是通过中医经典理论中的辨证论治原则,在临床实践中按此施行,临床疗效明显[2],大量文献研究显示,具有活血化瘀,通里攻下,清热行气药性的中草药在手术后胃肠动力恢复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单味药物以番泻叶、芒硝、大黄等为代表,有多项实验研究证实大黄某些成分具有改善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减轻手术后机体炎症反应程度,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以及促进肠道内容物加快排泄等作用[3],还有学者研究证实大黄具有促进胃肠黏膜自我修复,以及保护和恢复肠道各种屏障功能的作用[4]。中医经典方剂中的大承气汤的衍生方——复方小承气汤具有通腑泻下、行气导滞、清泻邪热之功,有实验研究明确证实小承气汤能够改善胃肠黏膜层的血液微循环,进而促进胃肠道恢复顺行蠕动。李桂娥等[5]通过辨证分型运用小承气汤加味药治疗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146例,观察到手术后24 h内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例数比达到(86.30%),较对照组的28例(18.79%)明显缩短。以乌药、槟榔、木香、枳壳4味药为成分的四磨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在外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由来已久,有学者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24 h内口服四磨汤,治疗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比对照组要短,其具有明确促进胃肠蠕动,明显缩短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而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手术后并发症产生等方面并没有明显差异 [6]。
3 外治法 3.1 穴位埋线穴位埋线法是将历史悠久的针灸疗法发展到现代并且顺应疾病治疗所需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疗法,其主要是通过将各种可吸收线埋于人体特定穴位内,从而可产生连续的刺激作用,类似于给予长时间的针刺治疗。同时各类可吸收线作为相对于人体的异体蛋白,也可以通过刺激上巨虚、下巨虚、足三里等特定穴位,达到改善人体免疫力,增强胃肠运动之效果,从病理生理学角度方面还可以促进人体各种胃肠激素,尤其是胃泌素的分泌 [7]。赵力军等[8]观察通过上巨虚、下巨虚、足三里和天枢等穴位埋线,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后发现前者的首次排气排便的恢复的时间较后者显著缩短,也即达到了早期恢复经口进食的目的,使患者手术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甚至整体恢复均加快。
3.2 穴位贴敷穴位贴敷是通过将针灸疗法和草药制剂有机结合的一种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治疗方法,具有同时发挥针灸和药物的疗效的优势的特点。在诸多贴敷种类中,以中药敷脐因为其使用方便、简单、效果明显,而且较少受到手术种类、方式、大小及饮食限制,使用后获得了明确的临床效果。多项现代医学实验研究也证实人体肚脐部的解剖结构最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与发挥作用[9],在以往的文献研究中显示术后恢复胃肠功能穴位贴敷疗法最为常用穴位是神阙穴[10]和足三里穴[11]。马航展等人[10]通过观察92例腰椎手术后患者,采用莱菔子包外敷神阙穴能明确有效地促进腰椎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促进早期排气排便、促进早期经口进食,降低了术后呕吐、腹胀等症状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
3.3 穴位注射穴位注射疗法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激发经络、穴位的功能从而产生治疗作用,结合近现代医药学的药物药理作用和注射方法,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疗法。一方面针刺和药物作用直接刺激经络上的穴位,产生一定的疗效;另一方面,注射药物在穴位处存留的时间较长,故可增强与延长穴位的治疗效能,并使之沿经络循行以疏通经气,直达相应的病理组织器官,充分发挥穴位和药物的共同治疗作用;所以穴位注射疗法不仅为针刺治病提供了多种有效的特异性穴位刺激物,而且也为药物提供了相对特异性的给药途径(经络穴位),能减少用药量,提高疗效。采用的药物多是采用新斯的明、丹参注射液等,选用穴位为足三里穴,行双侧封闭,往往产生较为强烈的胃肠蠕动,能够明显促进肠道运动。
3.4 灌肠疗法外科手术后,尤其是腹部胃肠道手术后,因术后需限制饮食、胃肠功能未恢复、卧床、存在胃肠吻合口等原因,在临床实践中术后早期通过中药汤剂口服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有一定限制和困难,而采用中药汤剂等灌肠通常可以避免上述不利条件的影响,尤其是针对胃肠本身的手术,在临床实践中使用较多,经常使用的方剂主要有中医经典方剂承气汤系列以及衍生方[12]。张慧力等[13]在临床观察中了解到术后给予厚朴排气合剂灌肠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中发现通腑汤具有加速首次排气、排便,明显改善因手术、麻醉、炎症、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导致的肠道麻痹情况。是经过临床证实的一种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治疗方法。
3.5 按摩推拿有临床研究于外科手术后腹胀发生前或发生时行手法推拿,取大肠俞、胃俞、脾俞、足三里等穴位以达到疏理脏腑气机、通调气血和顺、促进肠鸣音早期恢复、促进早期排气排便的功用,临床效果十分明显,总的有效率可达94.4%[14]。另外,在术后恢复早期即以中等强度手法开始按摩足三里穴、合谷穴预防术后腹胀效果观察的临床研究中发现,术后早期按摩组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另有学者在临床研究中发现运用心理诱导与足三里穴位按摩相结合的方法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临床效果也十分明显[15-16]。
3.6 电针和针刺足三里针刺是中医悠久历史中诸多疗法里最古老并且是最具特色的疗法之一,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其具有理论体系完整的特点,并且临床疗效已经得到大量现代医学实验的证实,关于针刺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的观察文献数量十分巨大,针刺疗法与其他疗法不同之处在于其对胃肠运动的调节是有双向、良性的特点,并且早已经于临床应用来治疗胃肠道的各类疾病,也有许多文献证实其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方面的临床效果。归纳总结针刺的作用机制是多方面作用于人体的,如胃肠电生理、胃肠消化液、各类胃肠激素及胃肠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多个方面作用[17]。在诸多的文献报道中,足三里穴的使用最为广泛,效果也最为确切,中医理论、针灸理论认为足三里穴是经络学说中“足阳明胃经”的要穴之一,其功能主要包括扶正祛邪、脾胃调和、益气补中、活血通络、理气除湿等。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通过针法和灸法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运动更加规律顺畅,能够明显促进各种消化酶的分泌,改善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能力;另有实验研究表明,术后通过刺激足三里穴能够调整增强机体的术后适应能力,维持人体内环境协调稳定,早期恢复术后胃肠功能[18]。还有临床研究证实电针刺激足三里穴结合理气通腑中药可以明显改善术后胃肠功能,临床应用效果明显[19]。
3.6.1 基础实验研究关于针刺和电针足三里对于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恢复的基础实验研究中,对于相关机制的研究相对更多一些。国内外早有人通过动物实验证实胃肠运动与多种胃肠激素有关,如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肠肽、胃泌素、胃动素、胆囊收缩素等。陈捷等[20]人在对24只大鼠采用胃内安放数个电极记录胃电活动实验中,观察电针时胃电活动变化情况,同时通过放免分析法检测血浆及胃窦内的胃泌素、P物质、胃动素等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电针足三里穴位后大鼠的胃电慢波高活动相平均振幅变化率和慢波高活动时程/周期比值,还有快波峰簇数差值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胃窦内的脑肠肽含量也都高于对照组,只是含量程度有所不同(P<0.05,P<0.01)。电针足三里穴位可明确促进胃电活动,另外胃电活动的增强程度与脑肠肽含量的增加呈现正相关性。赵霞等[21]在另一项动物实验中观察了针刺足三里穴并且同时以其他非穴位点对胃肠道平滑肌电活动的影响,结果提示电针足三里时对于胃肠道平滑肌电活动的影响与其他并不相同,其中对于慢波电位影响小而对于快波电位的影响较大,其表现主要体现在兴奋作用方面。实验也表明电针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可以增加胃肠激素的释放,比如胆囊收缩素、胃泌素和胃动素等。王胜智等[22]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到胃电波幅、频率也呈现明确增加趋势。另外也证实电针足三里穴位组健康成年大鼠的DVC的c-fos表达水平、GFAP和0X42的活化程度显著改善。而在给与丙戊茶碱干预后观察到了相应的胃电活动波幅、频率均呈下降趋势,电针足三里穴位组大鼠的DVC的c-fos表达水平、GFAP和OX42活化程度降低显著,和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统计学意义明显。因此认为电针足三里穴位时对胃运动功能的调节机制有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共同参与。
3.6.2 临床观察、实验研究在临床疗效的研究方面,大量研究[23-25]发现针刺及电针足三里穴对胃肠动力恢复效果明显。在改善临床症状如排气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恶心腹胀等时均较对照组优异,李鹏飞等[26]观察了60例外科术后通过针刺足三里等穴位改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记录首次肠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组分别是(25.77±6.62) h和(31.70±7.79) h,对照组分别是(29.70±7.10) h和(37.23±7.85) h,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明显具有差异性(P<0.05)。上述实验观察证实了电针足三里等穴位在改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方面疗效确切,临床实用价值较高。欧阳顺等[27]人通过观察证实了治疗组患者在手术后6 h即开始使用电针刺激足三里治疗,每日2次,1次30 min,同时记录下首次经肛门排气时间。治疗组术后经过肛门排气时间比对照组提早显著[(41±5) min vs (55±5) min,P<0.01)]。治疗组患者腹胀症状的发生率((4.1%)也明确少于对照组(20.9%,P<0.05)。龚东明等[28]在对电针治疗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的临床疗效的观察时,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将37例FDGE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经按照原则进行治疗后,14 d内两组显效率分别为57.%、16.7%(P<0.05)。虽结果提示均达治愈标准,而治疗时间方面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1)。此实验观察证实电针疗法是FDGE治疗效果确切的方法,能明显改善大部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缩短治疗时间,同时也相应的使患者经济负担较前明显降低,减轻了压力。何竞等[29]观察到了电针对胃肠道肿瘤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的实验中,按照要求选择胃肠道肿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者2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例和电针组19例,电针组给与予术后常规处理及电针治疗,电针刺激合谷穴、上巨虚、下巨虚、足三里,对照组则行一般术后常规处理。实验结果提示电针组与对照组相比,在首次肛门排气、排便、腹痛胀、胃肠减压量及肠鸣音改善方面均有明显差异,电针组在上述诸多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说明在治疗胃肠肿瘤术后功能性胃肠动力障碍方面通过电针足三里等穴位确有一定疗效。
4 总结中医中药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优势与特色,临床使用经验丰富,目前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和肯定,近年来有许多中医中药疗法在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方面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中均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对于各种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研究尚且缺乏,尤其是系统性研究,而且目前方法多是术后治疗性,对于提前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则较少,此将有可能成为将来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研究的一个热点,有待于深入研究。
[1] | 池振梅. 水针注射对子宫全切术患者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4) : 145–146. |
[2] | 方振军, 李宁. 辨证治疗非消化道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48 例[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20 (2) : 86–87. |
[3] | 高敏, 汝明. 木香顺气丸对妇产科手术后腹胀及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 2013, 5 (1) : 91–92. |
[4] | 陈德昌, 景炳文, 杨建东, 等. 大黄对胃肠动力学影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7, 9 (7) : 411–413. |
[5] | 李桂娥, 谭鹰, 黄汉辉, 等. 自拟术后汤对妇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 (14) : 62–63. |
[6] | 邵在翠, 章西萍, 李忠莹. 四磨汤口服液对妇科腹部手术后肠功能早期恢复的疗效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 15 (12) : 81–82. |
[7] | 李红, 李素荷, 唐纯志, 等. 穴位埋线对慢性胃炎患者胃电图及胃肠激素的影响[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43 (2) : 141–143. |
[8] | 赵力军, 赵迎新, 齐倩, 等. 穴位埋线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康复的影响[J]. 中医外治杂志, 2009, 18 (5) : 34–35. |
[9] | 张晖娟, 沈建军. 中药脐敷对妇科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J]. 中国伤残医学, 2010, 18 (5) : 68–69. |
[10] | 马航展, 蔡东岭, 李伟宽, 等. 莱菔子热奄包局部外敷神阙穴对腰椎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 新中医, 2015, 47 (8) : 222–223. |
[11] | 刘满君, 葛建立, 贾利辉, 等. 足三里贴膏对腹部术后胃肠肤类激素影响及临床疗效研究[J]. 四川中医, 2008, 26 (6) : 105–106. |
[12] | 王弢, 秦鸣放. 大柴胡汤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09, 15 (3) : 223–225. |
[13] | 张慧力, 尚大可, 高满仓. 厚朴排气合剂保留灌肠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 2013, 23 (10) : 91–92. |
[14] | 林雪梅, 全小明. 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外科在胃癌根治术后的应用[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1 (1) : 58–60. |
[15] | 李风霞. 择时选穴按摩预防胃肠道术后腹胀效果观[J].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10, 17 (2) : 47. |
[16] | 彭秀晴, 郭明珂, 王红欣, 等. 心理诱导联合足三里按摩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9 (21) : 2614–2615. |
[17] | Elliott JA, Patel VM, Kirresh A, et al. Fast-track laparoscopic bariatric surgery:a systematic review[J]. Updates Surg, 2013, 65 (1) : 85–94. |
[18] | 马碧茹, 唐波炎, 姚耿圳, 等. 针灸辨治胃肠道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临床观察[J]. 新中医, 2013, 45 (7) : 131–133. |
[19] | 黄健玲, 沈碧琼, 胡盛书. 电针结合通腑中药对腹式全宫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 广东医学, 2010, 31 (20) : 2715–2716. |
[20] | 陈捷, 孙立明, 马尚伟, 等. 针刺治疗胆囊结石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临床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 2010, 29 (5) : 298–299. |
[21] | 赵霞, 冀来喜, 王海军, 等. 电针输穴“ 肠病方" 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细胞因子的实验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 2011, 38 (12) : 2449–2451. |
[22] | 王胜智. 胶质细胞参与电针足三里对胃运动的调节作用[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9, 19 (2) : 183–184. |
[23] | Li KX. One hundred and forty-six cases treated by electroacupuncture[J]. World Journal of postoperative abdominal distention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09, 19 (2) : 60–61. |
[24] | 陈志强. 围手术期快速康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2, 6 (18) : 547. |
[25] | 蒋志, 陈其城, 曹立幸, 等. 中医药对术后胃肠功能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33 (8) : 1147–1150. |
[26] | 李鹏飞, 任俊华, 董永红. 针刺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 2014, 6 (4) : 59–60. |
[27] | 欧阳顺, 周巍, 张秋芬, 等. 动静针刺为主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23例[J]. 环球中医药, 2013, 6 (5) : 361–363. |
[28] | 龚东明, 黄奏琴, 刘海涛, 等. 电针治疗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观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 33 (22) : 3066–3067. |
[29] | He J, Chen MJ, He HB, et al.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disorder of postopera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tumor treated with electroacupuncture[J].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10, 20 (3) : 1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