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刘媛, 李甜, 赵鹏程, 赵静, 陆小左
- LIU Yuan, LI Tian, ZHAO Peng-cheng, ZHAO Jing, LU Xiao-zuo
- 运动性疲劳脉诊客观化研究
- Objective study on pulse diagnosis of sport fatigue
-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35(5): 306-309
-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dine, 2016, 35(5): 306-309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3-9043.2016.05.06
-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6-05-26
2. 东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天津 300162;
3. 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天津 300072
2.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for Dongxin Street, Tianjin 300162, China;
3.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Automation,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China
运动性疲劳属于运动医学方向的一个重点研究课题[1-2],日常有效地训练和比赛常常会导致疲劳[3-4],如何客观地辨识运动性疲劳以及评价后续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主要是通过生理生化检测、量表等方法来实现[5],无法同时满足简便、客观、即时、无创等要求。
女子相较于男子,在同等运动条件下更容易疲劳。本研究以女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其在训练前(正常状态)、训练后(未治疗的疲劳状态及推拿治疗后的状态)脉图的变化,探讨运动性疲劳与脉象、推拿治疗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180名在天津生活训练0.5 a及其以上的天津高校校队女子排球运动员,平均年龄20.35岁,平均身高169.32 cm,平均体质量62.58 kg。测试时间为2014 年12月26日—2015年2月13日中的每周二、五,共采集例数180 例。使用SPSS 18.0软件产生随机数字,将180人按1∶1随机分配到推拿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用于验证推拿治疗的疗效。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女子运动员,14~29岁,体格检查正常,依从性好,且知情同意;训练时间为冬训期间,训练强度中等及其以上。2)排除标准:身体有明显不适,入队后系统训练时间少于0.5 a,从事相关运动时间少于3 a;训练前有剧烈运动。
1.3 治疗方法 1.3.1 推拿治疗组由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工程学院中医诊断研究所的中医师对受试对象进行推拿治疗。推拿在基础方法上外加中医辨证分型取穴,将受试对象的运动性疲劳分为9 种常见证候[6],每种证取穴5~17 个;治疗时间为45 min。
1.3.2 正常对照组只给予与推拿时间相同的常规休息。
1.4 统计方法实验数据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统计描述用均数和标准差(x±s)表示。训练前后的运动性疲劳脉图特征参数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脉图特征参数与运动性疲劳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组间疗效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5 疗效评定依据第五届国际运动生化会议及运动员疲劳证候调查表[7-8]设计女子运动员疲劳程度指数量表。此量表采用重测信度(test-retest reliability)进行信度评估,其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755~0.898,标准化克朗巴赫α系数0.927,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前后测量一致性高,可信度好,相关程度高,表明该量表是稳定可靠的。女子运动员疲劳程度指数量表的分值范围为0~25分,依据运动性疲劳程度分为不疲劳(0~6分)、轻度疲劳(7~12分)、中度疲劳(13~18分)、非常疲劳(19~25 分)4个分值段;得分越高,表明受试对象越疲劳。
1.6 研究方法1) 试验时使用天津市天中依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YM-Ⅲ型中医脉象仪测试记录脉图特征参数[9-11],测试时受试对象所处环境及体位等与一般诊脉方法相同,将脉象仪检测手环触头(取脉部位)置于观察对象寸口脉的左手关部,分别测出其在训练前(经过充分休息后的非疲劳状态,训练前3 min采集)、训练后(未经治疗的运动性疲劳状态,训练后3 min,待呼吸平稳后采集),以及训练后(经过推拿治疗后的状态,治疗后3 min采集)3个阶段的脉图特征参数。2)每次试验的3个测试阶段,分别由东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师和受试对象填写相应的女子运动员疲劳程度指数量表中的生理生化指标和自我感觉部分;进行推拿治疗的中医师进行人工切脉,用于受试对象的辨证治疗。
2 结果 2.1 脉图特征参数与运动疲劳相关性研究结果女子运动员疲劳程度指数量表得分与脉图各参数间相关性结果如表 1所示,当P<0.05时认为对比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表 1可知,脉图的各个特征参数中,P值、t1值、w/t值与运动性疲劳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1值与运动性疲劳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值与运动性疲劳之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对比训练前、训练后(未治疗的疲劳状态)的脉图特征参数得到的脉图特征参数变化的统计结果如表 2所示。由表 2可知,脉图的各个特征参数中,运动前后对比,P值、t1值、h1值及w/t值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值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表 2得出的训练前后对比结论与表 1相关性结果一致。综上,运动性疲劳与脉图参数中P、t1、h1、w/t具有统计学上的相关性,故可将这些脉图参数作为判断运动性疲劳和衡量推拿治疗效果的客观化指标。
脉图特征参数 | 训练前 | 训练后(未治疗) | 正常值 |
P(°) | 31.82±11.1 | 43.16±23.04* | 19~42 |
hl(mm) | 0.09±0.02 | 0.13±00.06* | 0.07~0.11 |
澡员(mm) | 14.93±3.59 | 14.02±02.87* | 9~22 |
w/t | 0.14±0.03 | 0.21±00.06* | |
U(°) | 83.41±2.55 | 82.85±01.65 | 80~87 |
注:与训练前比较,*P<0.05。 |
推拿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在训练前、训练后(未治疗状态)、及训练后(推拿治疗状态和自然休息状态)的脉图特征参数变化相应结果如表 3所示。表 3表明,推拿治疗组P值、t1值、w/t值经推拿治疗后较正常对照组降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1值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对比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值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P、t1、h1、w/t值与训练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受试对象经过推拿治疗后,与运动性疲劳相关的各个脉图特征参数,较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推拿治疗能够有效缓解运动性疲劳。
组别 | 例数 | 脉图特征参数 | 训练前 | 训练后 | 自然休息后推拿治疗后 | 正常值 |
正常对照组 | 90 | P(°) | 31.69±10.27 | 42.08±21.47 | 38.12±16.81 | 19~42 |
推拿治疗组 | 90 | 31.95±11.03 | 42.90±22.07 | 31.25±10.22*# | ||
正常对照组 | 90 | tl(s) | 0.09±0.02 | 0.12±0.04 | 0.11±0.03 | 0.07~0.11 |
推拿治疗组 | 90 | 0.09±0.02 | 0.13±0.05 | 0.08±0.02*# | ||
正常对照组 | 90 | h1 | 14.89±3.36 | 14.02±2.85 | 14.31±3.02 | 9~22 |
推拿治疗组 | 90 | 14.97±3.77 | 14.07±2.96 | 14.92±3.91*# | ||
正常对照组 | 90 | w/t | 0.14±0.03 | 0.20±0.05 | 0.18±0.04 | |
推拿治疗组 | 90 | 0.15±0.03 | 0.21±0.06 | 0.14±0.02*# | ||
正常对照组 | 90 | U(°) | 83.45±2.62 | 83.12±2.55 | 83.29±2.43 | 80~87 |
推拿治疗组 | 90 | 83.39±2.51 | 83.09±2.49 | 83.38±2.60 | ||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与训练后比较,#P<0.05。 |
推拿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在不同状态下与女子运动员疲劳程度指数量表得分比较结果如表 4所示。通过量表得分也表明,推拿治疗组较正常对照组,量表得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推拿治疗能使受测试对象疲劳程度缓解,即能有效的减缓运动性疲劳。
组别 | 例数 | 训练前 | 训练后 | 自然休息后推拿治疗后 |
正常对照组 | 90 | 4.7±2.1 | 18.2±4.6 | 10.6±3.4 |
推拿治疗组 | 90 | 4.6±2.2 | 18.6±4.9 | 5.1±2.6* |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 |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十分复杂[12],不同学者对此提出了各种假说,如能源衰竭、内稳态失调、堵塞、中枢递质失衡、突变等[13]。李良鸣[14]认为,应该以整体功能态来解释其产生机制,即运动性疲劳是身体整体状况的表现,而中医理论对身体的整体状况的阐述更加完善。中医对于疲劳有着较为深刻的认知[15-16],《素问》、《灵枢》、《景岳全书》、《读医随笔》等古医书中均有详细的记载[17-19]。从整体观念来说,《素问·生气通天论》有:“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汨汨乎不可止。”说明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密不可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内部各个部分之间密切相联,人体内各个部分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此疲劳必然会对人体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从阴阳方面来说,《素问·经脉别论》有:“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说明运动性疲劳会导致人体阴阳失衡。从五脏方面来说,《景岳全书·卷之十七理集杂证谟》有:“盖脾胃之伤于外者,惟劳倦最能伤脾,脾伤则表里相通,而胃受其困者为甚;脾胃之伤于内者,惟思忧忿怒最为伤心,心伤则子母相关,而化源隔绝者为甚。此脾胃之伤于劳倦情志者,较之饮食寒暑为更多也。”《景岳全书·卷之十六理集杂证谟》有:“凡劳倦之伤,虽曰在脾,而若此诸劳不同。则凡伤筋伤骨,伤气伤血,伤精伤神,伤皮毛肌肉,则实兼之五脏矣。”说明疲劳对五脏能否正常运转以满足人的生理需要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运动性疲劳分为脏腑疲劳证、形体疲劳证和神志疲劳证3种类型;又可以分为筋肉疲劳酸痛证、月经失常证、肾气不足证、脾胃功能失调证、阴阳两虚证、气血两虚证、阴虚证、关节及骨疲劳证、失眠症9种常见疲劳证[6]。因此,对运动性疲劳进行辨证,针对不同证型采取不同的推拿手法和部位进行治疗,对于快速缓解疲劳症状具有重大意义。
脉诊是中医四诊之一,并在其客观化方面有了较大的进展[19],脉图可以探究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态,可以客观记录脉象,并可保存历次记录,方便学习、传承、科研及诊疗。中医推拿是一种物理无创理疗方法,且对于施术者的技术要求相较于针灸和中药等更低,更易操作,因此更易被普及和广泛使用。
脉图特征参数中,在时域下,P为脉图的主波角,主要反映的是血管弹性及血流情况;t1为脉图一周期起点到主波顶点的水平长度,代表左心室的快速射血时长;h1为脉图的主波幅值,主要反映的是大动脉顺应性及左心室的射血性;t为脉图一个周期的水平长度,w为脉图主波1/3的水平长度,w/t为动脉内高压力持续时间与心动周期的比值,主要反映的是主动脉压力升高的持续时长;U为脉图的主波升支角,主要反映的是血管弹性及血液黏性情况。由脉图特征参数与运动疲劳相关性研究结果可知,脉图特征参数中,P、t1、w/t与运动性疲劳呈正相关,h1与运动性疲劳呈负相关。训练前后的脉图特征参数中P、t1、h1、w/t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运动性疲劳程度可以通过脉图特征参数P、t1、h1、w/t的变化趋势来表述,满足了在临床上即时、无创的特点。由推拿治疗效果分析可知,推拿治疗组较正常对照组,能够有效缓解疲劳,推拿治疗后效果更趋近于训练前值及正常值。说明经过推拿治疗后,受试对象的血流阻力降低,紧张度降低,左心室射血功能强血流足而通畅,身体趋于健康状态。从而证明了中医推拿是一种能有效缓解疲劳的治疗手段;而由于中医更侧重于人身体的综合变化,利用推拿缓解疲劳,可以使人的整体趋于健康。
综上所述,运动性疲劳脉图特征参数在训练前、训练后(未治疗状态、推拿治疗后的状态)均有明显变化,且与量表中的生理、生化指标及自我感觉方面保持良好的同步性,可以用于评价和预测疲劳程度的疗效。
[1] | 白巍, 张海平, 高岩. 中医药对运动性疲劳机制及恢复的研究综述[J]. 辽宁中医杂志, 2013, 40 (1) : 181–183. |
[2] | 李伟. 运动性疲劳中枢机制的研究进展[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6 (6) : 94–98. |
[3] | 赵东胜, 周明先. 冬季训练的机体恢复[J]. 军事体育学报, 2014, 33 (1) : 46–48. |
[4] | 娄春善, 曹建民, 郭娴, 等. 牛蒡子对运动训练大鼠睾酮及相关激素含量和抗运动疲劳能力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5, 21 (4) : 153–157. |
[5] | 杨运华, 龙明莲. 运动性疲劳的诊断与恢复手段的研究综述[J]. 凯里学院学报, 2011, 29 (6) : 90–93. |
[6] | 刘宇飞, 李晓琳. 运动性疲劳中医证候分型及方剂应用研究[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1, 29 (2) : 83–85. |
[7] | 向志勇, 孙国杰. 针灸疗法抗运动疲劳的研究进展[J]. 湖北中医杂志, 2013, 35 (10) : 80–82. |
[8] | 张世明, 叶锐彬, 虞亚明, 等. 运动性疲劳的中医分型和诊断标准的研究[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3, 22 (1) : 47–51. |
[9] | 陆小左, 石强, 邢淑丽, 等. 中医脉诊标准研究的若干探讨[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26 (3) : 113–115. |
[10] | 李园, 陆小左. 脉象模拟仪研制思路[J]. 天津中医药, 2006, 23 (2) : 138–139. |
[11] | 费兆馥. 现代中医脉诊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 163 -172 |
[12] | 尹瑞欣, 白江涛, 张晓, 等. 补阳还五汤对运动性疲劳大鼠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广东医学, 2015, 36 (10) : 1487–1489. |
[13] | 潘宁敏, 岑仑. 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与恢复手段问题的研究综述[J]. 贵州体育科技, 2006 (2) : 35–37. |
[14] | 李良鸣. 运动性疲劳整体功能态与中医"证"的关系[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99, 18 (4) : 360. |
[15] | 郑贞, 徐芳, 周燕红, 等. 天津市某农村高血压病居民中医情志症状调查[J]. 天津中医药, 2012, 29 (4) : 392–394. |
[16] | 杨晓南, 赵铁牛, 王泓午, 等. 天津市某街道已知2型糖尿病居民中医症状调查分析[J]. 天津中医药, 2007, 24 (4) : 344–347. |
[17] | 苏利强, 张玮, 赵广高, 等. 针刺足三里对大负荷运动大鼠Thl/Th2平衡的影响研究[J]. 江西中医药, 2012, 43 (6) : 34–37. |
[18] | 张艳红, 刘丽萍, 董尚朴. 中医五脏与运动性疲劳[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0, 29 (4) : 506–508. |
[19] | 刘雪梅, 陆小左. 刍议舌脉诊数据在中医疗效评价中的意义[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33 (5) : 264–2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