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hJax.Hub.Config({tex2jax: {inlineMath: [['$','$'], ['\\(','\\)']]}}); 不同评价者对基于网络的PBL学习中学生表现的评价研究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Vol. 35 Issue (6): 422-424

文章信息

张健, 夏青, 阎丽娟, 李雷, 郭永明
ZHANG Jian, XIA Qing, YAN Li-juan, LI Lei, GUO Yong-ming
不同评价者对基于网络的PBL学习中学生表现的评价研究
Research on assessments of student performance by different evaluators in Problem-Based Learning on network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35(6): 422-424
Journal of f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6, 35(6): 422-424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3-9043.2016.06.15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6-09-11
不同评价者对基于网络的PBL学习中学生表现的评价研究
张健, 夏青, 阎丽娟, 李雷, 郭永明     
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天津 300193
摘要: 目的 探讨《康复评定学》基于网络的问题导向式学习(PBL)教学中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导师评价之间的关系。 方法 对天津中医药大学参与《康复评定学》基于网络PBL教学实践的中医学专业康复医学方向班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分析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导师评价之间关系。 结果 学生自评分高于互评分,互评分高于导师评分;学生自评分和互评分与导师评分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 结论 不同评价者对PBL教学中学生表现的评价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虽与导师评价不相关,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可以作为导师评价的有益补充。
关键词基于网络的PBL学习     学生表现     评价    
Research on assessments of student performance by different evaluators in Problem-Based Learning on network
ZHANG Jian, XIA Qing, YAN Li-juan, LI Lei, GUO Yong-ming     
College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 self-assessment,peer assessment and tutor evaluation in web-based 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 on rehabilitation assessment. Methods Student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habilitation Oriented) in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o participating the web-based PBL of Rehabilitation Assessment were assessed their learning performance,and the researcher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 self-assessment,peer assessment and tutor evaluation in this study. Results Score of student self-assessment is higher than that of peer assessment,while peer-assessment score is also higher than that of tutor evaluation.There is no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student self-assessment,peer assessment and tutor evaluation. Conclusion There exist some differences for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in different evaluators on PBL.Although there it is not related between student self-assessment and peer assessment,it still could be used to supplement the teacher evaluation,which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students' reflection ability.
Key words: Problem-Based Learning on network     stud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以问题为中心[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的教学方法,是当前国际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流方法之一[1]。随着现代医学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PBL教学实践在国内多所医学院校的教学中逐渐开展,本研究小组也将基于网络的PBL教学法应用在《康复评定学》的教学中[2]。实践中发现,基于网络的PBL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用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评价显然不科学。PBL评价要"面向过程、注重表现、多元评价、及时反馈"的观点虽已不新鲜,但在国内的教育教学研究中,多数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真正实践的例子很少。本研究在《康复评定学》基于网络的PBL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导师评价之间关系,为构建科学的PBL学生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为天津中医药大学2012级、2013级中医学专业康复医学方向班学生,共80人。2012级学生分为4个小组,2013级学生分为5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均参与《康复评定学》基于网络的PBL教学实践[2]

1.2 评价工具

在参考国内外PBL教学评价量表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前期PBL教学的经验,构建了基于网络的PBL"质"、"量"评价体系。

1.2.1 "质"评价工具——量表

主要评价学生的态度和能力。

1.2.1.1 评价量表-教师版

由PBL教学、网络学习、研究报告、附加项目4个项目16个条目组成,主要用于导师评价。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Cronbach ɑ=0.847)

1.2.1.2 评价量表-学生版

由PBL教学1个项目11个条目组成,主要用于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

1.2.2 "量"评价工具——理论考试

主要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1.3 评价方式

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导师评价的方式对小组中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此外,为了适应基于网络的PBL教学法,本研究项目搭建了基于网络的PBL学习平台(http://110.76.45.135:8080/lms/)。"质"性评价及资料收集全部在该平台上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评价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导师评价的得分

表 1所示,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的平均分高于导师评分;学生自评的平均分高于学生互评。

表 1 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导师评价的得分
类别人数均值标准差
学生自评8095.312 54.772 27
学生互评(平均分)8090.425 05.374 05
导师评分8084.887 86.369 59
2.2 学生自评和导师评价的比较

图 1所示,学生自评分数和导师评分的散点图大致呈矩形分布,学生自评分数主要分布在85~100分之间,导师评分主要分布在70~95分。学生自评分数较导师评分整体偏高,范围偏窄。

图 1 学生自评分和导师评分的散点图
2.3 学生互评和导师评价的比较

图 2所示,学生互评的平均分和导师评分的散点图大致呈T形分布,学生互评平均分分布在75~95分,多数分布在90~95分,导师评分主要分布在70~95分。学生互评的平均分较导师评分多数偏高,范围偏窄且分布不均。

图 2 学生互评的平均分和导师评分的散点图
2.4 学生互评的组间比较

对9个小组的学生互评分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互评分数在组间存在差异(F=2.328,df=8,P=0.028) 。图 3显示了9个小组学生互评的情况,其中,第7组、第9组的分数较高,第4组的分数较低。

图 3 9组互评分数的箱线图
2.5 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导师评价之间的相关性

对3种评价方式的评价分数进行了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如表 2所示,学生自评分数和学生互评平均分存在负相关,而学生自评分和导师评分、学生互评平均分和导师评分之间均无相关性。

表 2 学生自评分、学生互评平均分和导师评分之间的相关性
类别人数相关系数P
学生自评分和导师评分80-0.0770.495
学生自评分和学生互评分80-0.4200.001
学生互评分和导师评分800.2140.057
3 讨论 3.1 学生自评与导师评价 3.1.1 学生自评分数高于导师评分

表 1图 1所示,学生自评分数明显高于导师评分,这表明学生对自己在PBL学习中的表现比较满意,通过PBL学习学生有所收获。然而,自评分数偏高也可能是因为学生过多的把自我评价与最终课程成绩挂钩,所以给自己一个较高的评价。也有研究显示,学生自评的准确性有待商榷,学生倾向于高估自己[3],尤其是表现差的学生更容易给自己高评[4],而年轻或能力强的学生则容易给自己低评[5]。此外,与教师评分相比,学生自评分数范围较窄,如图 1所示,这可能与学生是从个体的角度评价自己而不考虑班级其他同学的成绩,导师则从整体的角度评价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导师评分的区分度更明显。

3.1.2 学生自评分数与导师评分不相关

Spearman相关系数显示学生自评分数与导师评分之间没有相关性。这可能与学生自评受个体的判断价值、评判标准、评价能力、出发点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导致相关性不容易明确。以往的研究也显示,学生评分和导师评分的相关性较低[3],自评分数和考试成绩也不存在有意义的关联[6]

3.2 学生互评与导师评价 3.2.1 学生互评的平均分高于导师评分

表 1所示,学生互评的平均分低于学生自评,但高于导师评分。究其原因,一方面,学生担心自己对同学的评价过低会影响其最终课程成绩;另一方面,学生在对小组同学进行评价时,可能以自己的表现作为参照,或受到个人关系好坏、竞争等一些与PBL无关因素的影响。此外,与教师评分相比,学生互评分数的范围较窄且分布不均,这可能与学生互评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互评分数在9个小组间存在差异有关。

3.2.2 学生互评分数与导师评分不相关

Spearman相关系数显示学生互评分数与导师评分之间没有相关性。这可能与学生互评受小组讨论活跃程度、友情打分、分贝打分等个体因素及PBL学习以外因素的影响。以往也有研究显示,学生互评和导师评价之间的相关性从低度相关到中度相关不等[7-8]

4 小结

PBL评价应强调知识、能力、态度的全面评价,评价的主体也应从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变为多元评价。虽然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导师评价的结果不同,但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应学生在PBL学习中的表现。学生评价为学生提供了审视自己和自我反思的机会,帮助学生找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可以作为导师评价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 祖雅琼, 马骏. 医学研究生PBL教学评价问卷的编制及信度和效度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3, 40 (9) : 1796–1799.
[2] 张健, 郭永明, 阎丽娟, 等. 网络化学习与PBL教学的整合模式在《康复评定学》教学中的应用[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32 (1) : 50–51.
[3] 梁燕, 汪青, 鲁映青, 等. 对PBL中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和导师评价的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 (8) : 25–26.
[4] Edwards RK, Kellner KR. Medical student self-assessment of performanceon an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clerkship[J]. Am J Obstetrics and Gy-naecol, 2003, 188 : 1078–1082. DOI:10.1067/mob.2003.249
[5] Fitzgerald JT, White CB. Alongtitudinal study of self-assessment accuracy[J]. Med Edu, 2003, 37 : 645–649. DOI:10.1046/j.1365-2923.2003.01567.x
[6] Eva KW, Norman GR. How can I know what I don't know? Poor self as-sessment in a well-defined domain[J]. Adv Health Sci Edu, 2004, 9 : 211–224. DOI:10.1023/B:AHSE.0000038209.65714.d4
[7] 林平, 李玲, 万飞, 等. 不同评价者对基于问题的学习中护理本科生表现的评价研究[J]. 中华护理教育, 2009, 6 (7) : 291–294.
[8] Segers M, Dochy F. New assessment forms inproblem-based learning:The value-added of the students'perspective[J]. Stud Higher Edu, 2001, 26 : 327–343. DOI:10.1080/03075070120076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