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逄蓬, 陈孝银
- PANG Peng, CHEN Xiao-yin
- 浅谈中庸之道与中医养生中的平衡思维
- Relationship between Golden mean and the balance in TCM health-keeping
-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36(1): 14-16
-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7, 36(1): 14-16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3-9043.2017.01.04
-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6-09-23
儒家哲学的“中庸之道”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奉为为人处世的圭臬。但是中庸文化并不是庸碌无为模棱两可,而是对人生万事万物的一种平衡的把握。中庸的本质是在于追求事物的平衡与和谐,把握无过无不及的智慧。中医养生亦追求一种无过无不及的平衡状态,在内外环境、饮食、心理、动静等各个方面都有所论述。
1 中庸与平衡观 1.1 中庸的含义儒家纳先贤之语,采百家之长, 在《论语·雍也》首次提出了“中庸”一词,并认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孔子认为“中庸”是“至德”,也就是最高的德行。那么“中庸”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不少学者从对“中” “庸”二字溯源,做出了诸多解释。
1.2 “中庸”溯源《说文解字》中,“中,内也,从口,上下通”。其中“上下通”可以根据《春秋·繁露》中“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理解为人与天地相通,即天人合一的思想[1]。在《尚书·大禹谟》中,舜告诫禹应“允执厥中”,处事要秉承中正之道,言行不偏不倚。朱熹认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因此,“中”可以理解为不偏不倚适度适中,无过无不及。《说文解字》曰:“庸,用也。” 《尔雅·释诂上》:“庸,常也。”即常行之道。用,就是实践,是把握好事情的度,并将这个度运用到生活与实践中[2]。
孔子曰:“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由此“中庸”可以理解为“用中”,即在现实活动中行为要符合“中”的原则[3]。那么“中庸”就是在描述平常所行之原则-执两用中。孔仲尼曰:“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宋代程颐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所以中庸可以理解为在现实活动中保持不偏不倚的原则,灵活地“执中”,保持平衡。
1.3 中庸的核心是保持事物的平衡度儒家的“中庸”就是一种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相对平衡状态。《周易·丰》曰:“日中则昃, 月盈则食。”月满则亏,水盈则溢,盛极必衰,一如辛弃疾曾说的“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事物本身并不存在好与坏,但若是超过了一定的度就往往就走向反面了。所谓最好,就是刚刚好,过与不及都失去了事物最本真的乐趣。
1.4 中庸是一种世界观庞朴认为:“中庸不仅是儒家学派的伦理学说,更是他们对待整个世界的一种看法。”[4]诚然,中庸是儒家哲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讲求的便是适度平衡的智慧,懂得无过无不及的人才能享受人生,而不成为生活的奴隶。中庸之道需要学会把握一个确切的度,才能在过与不及之间寻找恰当的点,从而执两用中。王岳川认为中庸就是在面对复杂对象时精确把握事情的分寸,还要合乎一定的标准和法则[2]。
中庸思想秉承的即是“中和”之道,也就是中国哲学中的“中和思维”,如《中庸》所书:“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的情绪处于适度的状态,不过喜过悲,不过度释放,人际关系才能稳固;每个人都处于适合的位置,各安其位,整个社会关系才能和谐安定。“中庸”是儒家最高人生价值和最理想人生境界[5]。
2 中医养生中的平衡思维与中庸之道中医在讲病因的时候常常提到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劳倦失度等,环境、饮食、情志、劳倦的失衡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由此可见在调养精神,保养身体的时候也应讲求平衡的中庸之道。“未病先防”是中医养生的重要观点,可以用中庸的平衡思维去预防疾病、调养身体:内外环境平衡,顺应自然,天人相应;饮食平衡,味无偏嗜,食饮有节;心理平衡,喜怒有节,张弛有度;动静平衡,劳逸结合,起居有时。
2.1 内外环境平衡-“天人相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可谓是讲述天人相应,人体内环境与自然环境平衡的首要篇章。以春三月为例,“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季自然界的阳气逐步增多,万物复苏,天地间一片生机盎然之意。此时,应当顺应春季的生发之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使身体处于一个自然的舒展的状态;“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使神志随春天的生发之气而向外舒散,以与天地间日渐蓬勃的阳气相呼应。保持人体内环境与自然界外环境的平衡和谐是“天人相应”的一种体现,同样的夏、秋、冬三季也应顺应天地间阴阳两气的变化,使体内的阴阳之气与之保持平衡,依四时生、长、化、收、藏。
自然界与人体的阴阳相应,自然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人体的健康状况。四时阴阳有序,人体阴阳顺应四时变化,则阴阳平和身体康健;两者的不和谐则会导致阴阳失衡,疾病丛生。一方面,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失衡可以影响到人体的生理情况,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曰:“未至而至,此谓太过……至而不至,此谓不及。”自然界的时令未到而气候先到就是太过,时令已到气候未到则为不及,气候的太过不及会打乱天地阴阳五行之气的循环运转,人体也会受到影响而邪气内侵。另一方面,若自然界阴阳有序,但人体不能顺应其变化,也会导致疾病。违逆四时之气,人体之气就不能有序转化而导致脏腑失调,疾病内生。
由以上可见,内外环境的平衡,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保证。顺应四时阴阳消长,在春夏保养阳气,以满足生长的需要,在秋冬保养阴气,以满足收藏的需要,正是圣人所说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保持体内外环境平衡,天人相应,才能“身无奇病”,才能“生气不竭”。
2.2 饮食平衡 2.2.1 饮食有节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水谷都要经过脾胃的运化才能濡养五脏六腑四肢九窍,因此饮食有节对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指出:“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气味合则服之,以补精益气。”饮食不偏嗜,搭配得宜才能补益身体,饮食失节则会导致疾病。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论述的“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膏梁之疾也”,许多“富贵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正是由于饮食不节制,嗜食肥甘厚味所造成。而如今盛行的“饥饿疗法”其实在中国古代早有认知,长沙马王堆出土文物《却谷食气》中提倡辟谷,《史记·留侯列传》中“性多疾,即导引不食谷”[6]等。轻度的疾病使用饥饿疗法,可以促使脾胃功能的恢复,自然就可以康复了。饮食无偏嗜,食不过量,饮不过多,方可调养脾胃,颐养身体。
2.2.2 五味平衡“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素问·五脏生成》),酸苦甘辛咸五味各入五脏而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五味各有所合之脏腑,适量摄入有益于五脏蓄藏阴精。然而“气增而久,夭之由也”,五味过量则会使五脏之气偏盛偏衰而发病[7]。所以五味平衡,才能调和五脏,使气血通畅,腠理固密,保有天年。
2.3 心理平衡“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七情五志是机体对于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正常心理反应,是情绪的正常变化。《三因极一辨证方论》中提到“七情人之常性,动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情志化生于五脏之气,正常的情绪有助于脏腑功能的发挥,但是过则为害。
激烈的情绪变动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若情志刺激过强或者过久,超过人体的耐受能力,则可能导致五脏功能失调,气血失和。《素问·五运行大论》提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说明情志过极会导致脏腑功能的失调,而“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 和“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素问·生气通天论》) 则说明了情志对气血的影响。“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喜怒不节伤气,气逆上行则会损害身体。《灵枢·本神》亦提到了情志过极会导致人体的病理变化,“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
心情愉悦安静,恬淡虚无才能颐养真气,却病增寿。喜怒有度,对情绪有所节制,不过于放纵亦不过于抑制,保持中庸之道,心理平衡,才是调养精神的正确方法。对于养生益寿多有裨益。
2.4 动静平衡阴主静,阳主动,“阴静阳躁”,阴阳是万物的纲纪,动静是生命存在的状态。阴阳和谐,动静平衡,方是养身之道。
生命在于运动,适度的运动能保养身体机能,扶正祛邪,过度安逸和过度劳累都会损伤身体。如《素问·宣明五气》中提到的“久视伤血, 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其中久卧、久坐即是过度安逸,而久视、久立、久行则是过度劳累[8]。《灵枢·天年》中描述到人生十岁好走,二十岁好趋,三十岁好步,四十岁好坐,六十岁好卧。这里对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行为特点的描述,说明动静的转换是顺应人体生理功能的发展,与人体脏腑气血盛衰规律相协调平衡的。劳作有时,劳逸结合,动静平衡,才能筋骨强健,血气和调,阴阳平衡。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精夜寐也是动静平衡的一个方面。《灵枢·邪客》曰:“天有昼夜,人有卧起……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作息有时才能提高睡眠质量,使人精力充沛。张志聪云:“平旦至日中,阳气正隆。日中至黄昏,阳气始衰。鸡鸣至平旦,阳气始生。”人体阴阳气血的变化与天地阴阳之气的消长是同步的,上午阳气渐盛,阳卫于外,阴守于内。下午阳气渐衰,直至夜晚,阳气内敛,阴盛于外。阳出于阴则寤,阳入于阴则寐。人的起卧应当顺应昼夜阴阳的变化,有节奏有规律地生活,作息有时,动静平衡,才能可以阴阳和调,精神充沛[9-10]。
幽幽的药香萦绕千年,与中国传统文化携手而来,国人的“中庸”思想流淌在血脉之中,也渗透到了传统医学里。平衡是万事万物互依互存的法则,中庸则是这一法则的贯彻者。平衡是中庸精神所追求的本质内容: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平衡法则渗透到中医养生学的方方面面,指导着防病保健,延年益寿。以平衡的思维顺应天地自然,劳逸适度,起居有常,喜怒有度,食饮有节,这便是中医养生的“中庸之道”。
[1] | 陈跃文. 论中道-中庸思想的起源[J]. 孔子研究, 1993(3): 41–49. |
[2] | 王岳川. "中庸"的超越性思想和普世性价值[J]. 社会科学战线, 2009(5): 133–150. |
[3] | 李景林. 先秦儒家"中庸"说本义[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4, 34(4): 1–2. |
[4] | 庞朴. 庞朴文集[M]. 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5 |
[5] | 许总. 说"中庸"[J]. 天津社会科学, 2013(4): 113. |
[6] | 刘士敬, 张晓阳. "却谷食气"试释[J]. 按摩与导引, 1991, 10(5): 5–6. |
[7] | 杨柱, 蒋建勇. 中庸思想对《黄帝内经》病因病机学说的渗透和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 7(25): 1486–1488. |
[8] | 邓月娥. 中医养生中庸思想探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35(6): 370–371. |
[9] | 陈晓辉, 吕翠田, 郜新莲, 等. 从疏肝健脾谈如何"治未病"[J]. 河南中医, 2016, 36(8): 1457–14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