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hJax.Hub.Config({tex2jax: {inlineMath: [['$','$'], ['\\(','\\)']]}}); 《中医内科学》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改革体会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Vol. 36 Issue (1): 61-64

文章信息

王筝, 许庆友, 闫翠环, 蔡冀民, 潘莉, 丁英钧
WANG Zheng, XU Qing-you, YAN Cui-huan, CAI Ji-min, PAN Li, DING Ying-jun
《中医内科学》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改革体会
Experiences on reform of teaching idea and teaching method of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36(1): 61-64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7, 36(1): 61-64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3-9043.2017.01.15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6-09-15
《中医内科学》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改革体会
王筝1,2, 许庆友1,2, 闫翠环1,2, 蔡冀民1,2, 潘莉1,2, 丁英钧1,2     
1. 河北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内科学教研室, 石家庄 050200;
2.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肝肾病证重点实验室, 石家庄 050200。
摘要: 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中,提出“古为今用、西为中用”的教学理念,强调中医经典理论在教学中的作用,探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转换,采用灵活的学习、考试方法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医内科学     教学理念     教学改革     中医经典理论    
Experiences on reform of teaching idea and teaching method of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WANG Zheng1,2, XU Qing-you1,2, YAN Cui-huan1,2, CAI Ji-min1,2, PAN Li1,2, DING Ying-jun1,2     
He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Shijiazhuang 050200, China 2. Hebei Key Laboratory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Liver-Kidney Patterns, Shijiazhuang 0502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the teaching concept of "make the past serve the present, make foreign things serve China" was proposed, and the role of the classical theory of TCM in teaching was emphasized. In this article, the role change of students in learning process was discussed, the nimble study method and examination method to improve teaching interest was used, thereby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Key words: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teaching idea     educational reform     classic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中医内科学》是临床各科的基础,是运用中医学理论,以中医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学为指导,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及辨证论治的临床学科[1]。研究其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助于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提出“古为今用、西为中用”的教学理念,并对实行这一理念的教学过程进行探讨,不仅学生反映较好,成绩提高,教师也能实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课程生动有趣。

1 教学理念的提出

教学理念与办学方向及学科特色有关,是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指导性理论[2]。以往教学多是按照教学大纲制定的内容进行教学,不同教师按照不同的方法,虽然各有特色,但不易形成系统理论性的方法,使学生要适应不同的老师、不同的方式,不利于规律性地掌握所学知识[3]。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听取同行以及学生的意见,提出“古为今用、西为中用”的理念,并将之具体化,用于教学,获得较好的效果。

1.1 古为今用

中医内科学是前期各门中医学内容对内科病证的总结和归类,不仅涉及到中医基础、诊断、中药、方剂等,与《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各门经典著作都有密切关系,而且扎实的中医经典理论知识,有助于掌握内科学的内容,对毕业后继续深造和临床水平的提高也有着重要作用[4]。对于“古为今用”的教学理念的贯彻,笔者从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1.1.1 适当强化病证历史源流的教学

在病证概念中,有关历史源流的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较为忽略,有时做为学生的自学内容,将重点放在辨证论治上,但在教学工作中发现,进行适当的讲解,不仅对疾病认识、治疗的发展过程有了解,也有助于掌握具体辨证论治。如在黄疸的教学中,黄疸的发病机制、阴黄与阳黄的鉴别及治疗是教学重点。通过对历史源流的回顾,掌握病名的来源、黄疸的成因、阴黄的提出等内容。具体而言,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曰:“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通过此掌握黄疸的病名来源和临床表现;讲解《金匮要略》“黄家所得,从湿得之”可以了解黄疸的主要病因是湿邪;讲解《伤寒论》曰:“伤寒八九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掌握阳黄的治疗方剂;讲述元代罗天益《卫生宝鉴》对阴黄、阳黄的区分以及程钟龄《医学心悟》创立的茵陈术附汤,了解阴黄的表现和治疗;讲述《景岳全书》“胆黄”,“胆伤则胆气败,而胆液泄,故为此证”,掌握黄疸的发生与胆液外泄有关;讲述沈金鳌《沈氏尊生方》“天行疫疠,以致发黄者,俗称之瘟黄,杀人最急”,了解黄疸的传染性及严重的预后。通过对黄疸历史沿革的回顾,基本掌握黄疸的定义、病因、阴黄阳黄的鉴别及主要的治疗,为具体辨证论治的讲解打下基础。

1.1.2 强化中医经典论著在内科教学中的讲解

在中医传承教学中,“读经典、做临床”是主要做法,而且是提高中医理论及临床水平的有效方法[5]。历代名医均对中医经典理论很精通,在此基础上,通过临床实践提出新的观念,故加强学生的中医经典教学对之后的医学实践有重要意义[6]。中医经典理论的掌握除前期的基础课外,在内科学的教学中也要加强,结合病证讲解,在教学工作中,从三方面进行了探讨。第一,讲解病证的历史源流中重点论述与本病有关的经典条文,教师与学生共同背诵,强化记忆,并讲解条文与所讲病证的关系。第二,对于辨证论治中来源于经典论著的方药,结合经典的条文进行讲解,如水肿病的讲解中,风水相搏证结合《金匮要略》“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而无大热者,越婢汤主之”,“里水者,一身面目浮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讲解[7];痰饮证的治疗原则及辨证论治结合《金匮要略》、外感结合《温病条辨》进行讲解等。第三,讲解古人对方药的运用,外感风热采用银翘散治疗,此方来源于《温病条辨》,尽管在方剂学的教学中已经讨论,但具体使用上不少人易忽视前人的具体使用,除了讲解“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外”,还要讲解“共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而入中焦也。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的用法,避免只了解中药汤剂每日2次的常规服法,以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8]

1.1.3 扩展古人著名病机学认识的现代理解

古人对病机的精辟论述对现在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除了遵循其本有的指导原则外,应扩展其内涵。讲解胃痛时,叶天士提出“初病在经,久痛入络”这一著名论点,在教学中,不单要讲解其在胃痛中的意义,还要讨论近年来络病学说的进展与这一论点的关系,扩展到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9]

1.2 西为中用

《中医内科学》是临床教学,为了提高临床疗效,首先要明确疾病的诊断,不但要明确中医的诊断,也尽可能明确西医诊断,避免误诊、误治以延误病情;除了掌握中医的病因病机学说外,也要了解西医对此的认识[10]

1.2.1 利用现代科学方法,明确疾病的诊断

中医学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方法,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以中医脏象、阴阳五行、气血津液为基础进行辨证,从而给以治疗,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工作中,必须贯彻执行这一基本原则[11],在此基础上,了解现代医学的知识,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尤其是一些相似症状的鉴别,必要的检查尤为重要,如胃痛与真心痛的鉴别,一般首先是认为部位的不同,然后疼痛性质有差异,但部分患者因下壁心梗表现的位置与胃痛完全一样,在讲解时除了一般的鉴别要点外,提出检查心电图的重要性;讲解噎膈、痞证时,介绍胃镜的检查结果;讲解头痛、眩晕、中风时,介绍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的意义。

1.2.2 西医病理机制解释中医

中医内科疾病的临床表现一般多用中医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等来解释,如头痛部位与脏腑的关系通过经络循行部位解释;腰痛与肾相关通过“腰为肾之府”解释,但胁痛牵及右后背、头部外伤后鼻不闻香臭等需要用反射区学说及神经传导等解释,使这些目前在中医理论中尚无明确答案的问题易于学生理解,若牵强用中医解释,反而产生对中医的不信任感。教学中,更要注意对一些病证及变化过程中,中、西医均有明确答案的问题进行论述,如过食生冷引起的腹泻,西医认为是肠炎,给以抗生素后症状反而加重,而中医认为是脾阳受损,应用温阳健脾的方药如理中丸之类,服后效果很好。对此,一方面要以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解释,过食生冷损伤脾阳,而抗生素与中药中清热解毒类药物相似,归属于苦寒,用后脾阳更伤,腹泻加重;另一方面要解释饮食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不适当运用抗生素又诱导菌群失调,从另一角度强化对脾阳的认识,也加深治疗中辨证论治的信念。

1.2.3 介绍新的医学进展

《中医内科学》的讲解,除了传统的内容外,现代医学对中医研究的新进展要及时介绍,一些药物使用后出现的毒副作用,更要给与说明。如讲解淋证八正散运用时,介绍关木通的肾损害不良反应及如何避免;讲解失眠时长期服用朱砂出现的重金属中毒等。对于现代医学运用中医理论治疗疾病,如肺纤维化、早期肝硬化的中医治疗机制也要介绍,不仅了解治疗进展,也增加学习中医的信心。此外,将科研的研究结果在教学中讲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西为中用这一教学理念使《中医内科学》更结合于临床,但要注意内容和时间安排,介绍西医的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内容[12]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方式近年来有一定的改革,但仍然是传统方式的讲述为主,尽管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等方法根据讲述内容的不同给以引用,可学生的主导作用难以体现,学生考试前的准备也要求给重点、压题等,以被动学习、复习为主,影响了学习的主动性,对此,在本科教学中采用一些改革,得到了学生的好评,教学效果也得到提高[13]

2.1 学生上讲台

在教学工作中,临床课的授课教师由两部分组成,专职教学人员以及临床带教人员,在理论课讲授中,专职教学人员根据教学计划承担相应内容,每次讲述完内容后,进行简单的总结,并在下节课进行复习,采用教师复述或提问学生,对此,笔者试行请学生上讲台的方法,由学生对上一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并对一些重点进行提问。这种方法的试行,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在复习学过的内容时,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记忆、理解和总结,使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学生上讲台锻炼了表达能力,加深了所学知识的印象,教师也从中受益,能了解学生的思考方式[14]。学生在讲台上可以根据笔记本、教科书进行讲述,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每一位同学,不管表达如何,都要给以鼓励。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得以提高。

2.2 改革考试方法,由学生预测考试重点

每门课的结业考试都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通过考试成绩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学生也非常重视考试,所以总希望教师给出重点或提示,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设想在考试前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由学生提出考试的重点并尽量具体化[15],通过学生提供的资料首先了解教师是否将应掌握的重点已经传达给学生并使之掌握,将学生提供的范围与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出题要求制订的试卷进行比较,如果学生提供的范围的大多数与考试内容相符,说明教学效果是比较理想的,相差太多的话,要对教学的方法进行检讨,也就是说,让学生了解应该掌握的重点,掌握分析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分析,而不是单纯的死背。同时学生的心理负担减轻,将被动背答案变为主动找问题、分析问题,将学习的过程由枯燥变为享受,愉快地学习中医内科学。

2.3 改革教学工具

《中医内科学》的讲解一般以板书为主,随着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在原有的教学时间内增加更多的信息,但目前《中医内科学》的教学课件较为单调,一些课件全篇文字,被称为“电子黑板”,且为了使用多媒体,教室光线较暗,易使学生精神不振。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利用图片、动画等插入课件中,如历史源流部分插入历代名医、书籍的图片,病因病机中插入图片、动画,病证鉴别中插入表格,治疗中插入中药图谱等,这些图片和动画可以从网上下载,或自己拍摄,或用计算机制作。这些图片、动画不单提高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加深印象[16]

采用以上方法进行教学,同专业、同教材、相同授课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原来考试成绩平均为76分,进行教学改革后平均成绩为82分,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也反映《中医内科学》的学习轻松和有趣。

《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疾病采用不同模式,其教学理念也根据各自的情况来制定,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探索、总结,使之逐步完善、系统、理论化。

参考文献
[1] 周仲瑛. 中医内科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1
[2] 常静玲, 王爱琴, 高颖. 现代医学教育理念下的中医临床实践教学思考[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 14(10): 1–4.
[3] 邹国辉, 侯永春, 唐娜娜, 等. 《中医内科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J].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28(2): 93–95.
[4] 冯晓桃, 李双蕾. 提高中医内科学理论教学质量的探讨[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16(1): 120–121.
[5] 张振贤, 赵琛, 张烨, 等. 中医内科经典与临床案例课程的教学探索[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 2: 84–85.
[6] 于卓. 读经典做临床学习心得[J]. 医学信息, 2011(2): 257–258.
[7] 袁军. 从水肿入手探析《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方法[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10, 12(1): 74–75.
[8] 刘险峰. 传统煎煮法对银翘散汤剂抗炎解热作用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2(3): 133–137.
[9] 马义斌.叶天士久病入络学说及其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甘肃中医学院, 2014.
[10] 房莉. 中医院校西医内科学教学方法初探[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 2011, 9(14): 49–50.
[11] 张国英, 郭昕. 中医内科学教学模式改进探讨[J]. 河北中医, 2015, 37(3): 476–477.
[12] 冯晓桃, 李双蕾. 提高中医内科学理论教学质量的探讨[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16(1): 120–121.
[13] 尹新中. 中医内科学PBL教学方法的应用浅析[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33(4): 237–238.
[14] 王宗明, 王敏. 以"授人以渔"为核心理念讲授《中医内科学体会》[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5, 6(37): 93–94.
[15] 陈咸川, 周韶红, 须冰, 等. 任务型教学在中医内科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26(5): 8–9.
[16] 郝瑞春. 《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探讨[J]. 中医药导报, 2011, 17(1): 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