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hJax.Hub.Config({tex2jax: {inlineMath: [['$','$'], ['\\(','\\)']]}}); 试从三因探析中医内治法组方思路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Vol. 36 Issue (2): 92-95

文章信息

樊一桦樊一桦, 徐家淳徐家淳, 李晓康李晓康, 姜鉴航姜鉴航
FAN Yi-hua, XU Jia-chun, LI Xiao-kang, JIANG Jian-hang
试从三因探析中医内治法组方思路
An analysis of thought in formulating prescriptions on TCM internal treatment from three etiologic factors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36(2): 92-95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7, 36(2): 92-95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3-9043.2017.02.04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6-11-25
试从三因探析中医内治法组方思路
樊一桦, 徐家淳, 李晓康, 姜鉴航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 300193
摘要: 古代医家对疾病病因病机和治疗经验论述颇丰,但却鲜有专论组方思路。文章从三因和三角度出发,将中医内治法的组方思路进行了详细论述。其中三因指直接原因、最初原因和根本原因。三角度包括针对外来病邪,针对病理状态,针对病理产物。三因是为了从3个方面把握疾病的病因,三角度是为了找出最初原因。通过对三因三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出中医内治法组方思路,以期达到执简驭繁的作用。
关键词中医     病因     内治法     组方思路    
An analysis of thought in formulating prescriptions on TCM internal treatment from three etiologic factors
FAN Yi-hua, XU Jia-chun, LI Xiao-kang, JIANG Jian-ha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states from ancient physicians on etiology pathogenesis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but few of them study on thought in formulating prescriptions.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thought in formulating prescriptions on TCM internal treatment from three etiologic factors and three standpoints in detail. Three etiologic factors are immediate cause, initial cause and root cause. Three standpoints stand for external pathogenic factor,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and pathological product. Three etiologic factors help to understand the cause of disease, and three standpoints can find out initial cause. Summarizing the thought in formulating prescriptions on TCM internal treatment by the means of analysis of three etiologic factors in order to transform a difficult problem to easy ones.
Key words: TCM     etiology     internal treatment     thought in formulating prescriptions    

历代医家在疾病病因病机和治疗经验上的论述都很丰富,但对组方思路谈之甚少。笔者查阅中国知网,相关的文章也较少,主要阐述的是病、证、症结合的组方思路[1-2],与本文所论组方思路有所不同。在《中医内科学》[3]中,五脏六腑疾病对应的常见证型就有100多个,如果加上患者多处受邪,或兼证,那么证型归纳将会多不胜数。因此提出一个较为简单实用的组方思路,从整体把握中医内治法组方思路,省去背诵繁琐证型的麻烦,帮助中医初学者入门,以期对临床组方用药能有一定指导作用。

1 三因

笔者将常见的内科杂病的病因分为3类:直接原因、最初原因和根本原因。3类原因从不同层次去认识疾病,也从3个方面去组方,以便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疗效。

1.1 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是指直接导致疾病的证候所形成的原因。如导致脱发的直接原因是头发缺乏血液濡养,而导致头发缺乏血液濡养的常见原因有血虚,或者湿热、气郁导致血液上行不畅,造成头发局部缺乏濡养。其中湿热、气郁是最初原因,局部血液不足是直接原因。因此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脱发,都可以加上养血活血的中药。如呕吐的直接原因为胃气上逆,虽然临床常会辨虚实寒热,但各种证型的呕吐,皆可加入降胃气的药,如姜半夏、柿蒂等。再如咳嗽,六淫邪气皆可致咳,但从直接原因来看,咳嗽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肺气上逆而产生。肺气上逆是导致咳嗽的直接原因。因此各种咳嗽都可加入降肺气药物,如杏仁、枳壳、枇杷叶等,再根据其具体情况,辨证用药。

1.2 最初原因

最初原因是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初起原因,但又不是直接导致证候产生的原因。常见的最初原因有六淫邪气、气郁、痰饮等,类似于临床大夫常用的辨主证思路。在组方时,需要辨出最初原因,加入对应药物消除病因。比如风寒咳嗽,除了前文所提到的直接原因所需要的降肺气药,还应该加入针对风寒邪气的药物,如麻黄、苏叶、防风等。再如呃逆,胃气不降是其直接原因,需要加入降胃气药物,如柿蒂、竹茹等,其最初原因可能会有风寒、气郁等,再根据具体情况辨证用药。

1.3 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指由于患者的体质差异,导致发病不同的原因。不同体质的患者,虽然感受相同邪气,但“从化”不同,临床表现和愈后也不同[4]。《中医内科学》[3]上各个疾病的几个代表证型,主要是由感受邪气性质不同,患者体质不同,患病时期不同所造成的。中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此处可看出体质和疾病的发生有很大关系。若人体正气充足,则不会发病或发病不重,易于治愈。根本原因主要结合国医大师王琦教授的9种体质应用于临床。王琦教授[5]提出的9种体质有平和、气虚、阴虚、阳虚、气郁、湿热、痰湿、血瘀、特禀体质,在偏颇体质中,气虚、湿热、阴虚、气郁体质临床最为常见。以咳嗽为例,若患者是阴虚体质,可加百合、地黄;若是阳虚体质,则加细辛;若是痰湿体质,则加半夏。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笔者的临床观察,在常见病中,最初原因多不只一个,常常合并为病,比如风寒感冒咳嗽不愈,若患者近日事业不顺,急躁易怒,常有木火刑金情况,那么此处的最初原因就有两个,只不过风寒邪气是主要的,肝火是次要的,但也不可忽视。另外最初原因和根本原因可能一致,因为当一种不良体质发展到一定程度,即会发病,如痰湿体质日久,痰湿越积越重,超出身体承受能力,也会发病,此时的最初原因和根本原因就是一致的。另外,不同疾病不同患者,是根本原因为主,还是最初原因为主需要具体分析。如咳嗽初期,最初原因为主,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为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把握疾病病因的主次关系。

2 三角度

张介宾在论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的同时,还提出表里寒热虚实之“六变”即“医中之关键”。笔者以八纲辨证为思路,从3个角度分析疾病发生的最初原因,以不变应万变,帮助初学者解决临床辨主证不知如何下手的问题。文章所论的三角度,是指将常见内科杂病的最初病因分为3大类,即外来病邪、病理状态、病理产物[6],像药邪、环境污染等病因不在讨论之列,此处类似于临床大夫常论的辨主证,用主方思路。

2.1 外来病邪

外来病邪指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以及特殊的戾气等。其中风寒袭表,表实用麻黄汤;表虚用桂枝汤。暑邪伤人,常用清暑益气汤(王孟英的)。风湿在表,重证用羌活胜湿汤,轻证用麻杏薏甘汤。风热在表,重证用银翘散,轻证桑菊饮。外感凉燥用杏苏散,外感温燥用桑杏汤。外感戾气,致时疫麻疹初起,用升麻葛根汤。以上即为外来病邪所对应的常见方药。

以上是整体的表证,但也有六淫邪气侵犯身体局部所致的表证,如外感风邪所致头痛,临床常用川芎茶调散。风邪犯肺所致咳嗽,常用止嗽散等。从这两个疾病来看,这种局部病症的方药思想也是针对外来病邪用药,并加上一些引经药和特效药。如川芎茶调散是在荆芥、防风、薄荷等疏风解表药的基础上加上川芎、羌活等引经药和特效药。那换个思路,若患者诊断为风寒外邪所致头痛,那么用桂枝汤加上羌活、川芎这些引经药和特效药也将会取得不错疗效。

因此只要整体把握住外来病邪的特点,使用针对病邪的常用方药,那么即使不用像平素《中医内科学》[3]上那样辨主证主方,临床应用也是有效的,至少大方向是正确的。倘若再加上对应疾病的引经药和特效药,那疗效将会更好。因此从整体上把握外来病邪的特点和对应的基本方药,对临床有指导方向的作用,让医者不必为背诵繁琐的中医证型和主方而苦恼。

2.2 病理状态

体内病理状态从虚实来分,实证有内寒、内热、内湿、气郁、食积等。大部分在五脏六腑都可出现。虚证主要分为气血阴阳虚。

2.2.1 实证

实证主要有内寒、内热、内湿、气郁、食积。内寒有不同位置,从脏腑辨证来看,如胃寒证,用温胃饮;寒积大肠,用大黄附子汤等等。内热也对应不同位置,从卫气营血辨证来分,气分热盛,用白虎汤;热入营血用清营汤;热入血分用犀角地黄汤等。从三焦辨证来分,上中二焦邪热,可用凉膈散;三焦火毒可用黄连解毒汤。从脏腑辨证来分,如胃肠实热证(阳明腑实证),用大承气汤;心经火热下移小肠,可用导赤散;肝胆实火证,用龙胆泻肝汤;肺有郁热用泻白散;胃热证,用清胃散;脾有湿热,用泻黄散等等。内湿主要见于脾湿,常用五苓散加减。气郁主要是肝气郁结,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食积证常用枳实导滞丸加减。

2.2.2 虚证

虚证从整体上指气血阴阳虚。其中气虚证,一般选用四君子汤进行加减。血虚证,选用四物汤进行加减。阴虚证,选用左归丸进行加减。阳虚证,选用右归丸进行加减。

2.3 病理产物

人体的生命过程中或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病理产物。病理产物主要有痰饮、瘀血、结石等有形实邪[7],基本可以对应在五脏六腑。即五脏六腑都有可能存在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会与疾病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或者某些疾病的产生,主要就是由病理产物导致的[8]

2.3.1 痰饮

中医学有“怪病多有痰作祟”和“百病多有痰作祟”的认识,可见痰饮对人体危害性。痰饮的形成,基本病机在于阳气不足,具体为心阳不振,肺失宣降;脾阳不足,脾失运化;肾阳亏虚,肾失温煦,三脏阳气不足,功能失调,加之肝失疏泄,使津液失于正常输布,化生痰饮[9]。痰饮证所对应的大法是温法,基本方药为二陈汤,若有化热,则酌加清热化痰药[10],如竹茹、浙贝母。不同部位不同疾病的痰饮证,可加入对应的引经药和特效药,如痰气互结胸痹,使用用枳实薤白桂枝汤。那么临床中可以用二陈汤加上薤白等引经药和特效药治疗该病,也会取得疗效,只不过原方为名医经验方,疗效更确切。

2.3.2 瘀血

瘀血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导致瘀血致病的原因常见有气滞致瘀、气虚致瘀、痰浊致瘀、寒邪致瘀、火热致瘀[11]。瘀血致病很常见,很多医家都提出气血贵在流通的观点。如果这种有形的实邪在体内留存日久,必会致病。反之,若采用活血化瘀之法,使气血流通,内、外、妇、儿等各科的多种病证,常能收到满意疗效[12]。如攻邪派的张从正指出:“ 《内经》一书,惟以气血流通为贵。”其治病采用的汗、吐、下三法,目的也是使气血流通。清代的王清任更是将活血化瘀法发挥到极致。纵观《医林改错》一书,全书前面撰写的生理解剖知识相比现代生理解剖,实属过时,而全书的精华,就在于后面对瘀血致病的论述,以及活血化瘀法的广泛应用。对于瘀血证,常用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加减。不同位置的瘀血证,加对应的引经药和特效药[13],如血府逐瘀汤中的桔梗、枳壳;少腹逐瘀汤中的小茴香、肉桂。

2.3.3 结石

结石虽然和瘀血性质相似,同属于有形实邪,但其致病范围相对较为狭小,病位主要在胆、肾等。同理,结石和瘀血一样,也可导致多种病症,造成身体的恶性循环,对人体危害较大[8]。结石证常用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等药加减使用,如邓铁涛的逐石汤[14](金钱草、海金沙藤、白芍、生地、鸡内金、琥珀末、木香、甘草)和袁瑛等[15]的化瘀补肾排石汤。

痰饮、瘀血、结石这三类病理产物,无论它们是直接发病因素,还是间接发病因素,都对人体危害甚大,可以使人体形成恶性循环。相反,如果一旦辨证出有三者为病,无论是否合并其他致病因素,采用攻邪方法,将会使得人体气血畅通,形成良性循环,利用人体自身正气,祛除病邪,达到改善病情,甚至治愈疾病的目的。但是采用攻邪之法消除体内痰饮、瘀血和结石,必将损耗正气,因此临床也常常兼顾素体体质,加入扶正之药,标本兼治[16]

2.4 合并发病

患者患病可以既感受外来病邪,体内也可同时处于病理状态。如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用香薷饮。风寒气郁证,用香苏散。体内也可同时存在病理状态和病理产物的情况,如热结下焦血淋证,用小蓟饮子;热毒壅滞,气滞血瘀,用仙方活命饮。

外来病邪之间也可合同发病,如可同时感受寒和湿,或者暑与湿。病理状态也可同时存在多个情况,如既有肺热又有脾热。也可既有实证也有虚证,如上实下虚证中的苏子降气汤证等等。病理产物之间也可合同发病,既有瘀血又有水湿的情况,如湿热瘀滞证,用大黄牡丹汤。除此之外,外来邪气、病理状态和病理产物也可两两或者三者同时发病。因此根据以上情况,再对应五脏六腑,那么又可以得出很个主证类型,这也是中医复杂奥妙之处。

3 组方思路

根据以上对于三因三角度的论述,临床处方用药将会开出4组药:第1组药即是根据直接原因开出针对性药物;第2组药是针对素体体质的药物;第3组药是针对最初原因的辨证药物;第4组药是对应疾病的引经药和特效药。4组药也可能重叠,如某些既是特效药,也是引经药。某些药既是体质用药,也是证型用药。或者某些药既是引经药又是辨证用药,如痛泻要方中的防风,既能引药入脾,也可舒脾气、散肝郁、胜湿止泻。因此只要对中药的药性功效十分熟悉,即可灵活应用,一药多能,使整个方子用药精简。另外虽然有4组药,但主次有别,以君臣佐使来看,最初原因和根本原因两者的对应药会根据具体情况成为君药和臣药;直接原因的对应药一般是佐药;引经药和特效药为使药。

3.1 素体体质与当前辨证相结合

体质可综合反映机体整体状态特征,而临床常用的辨主证更多是疾病当前的病理状态。同时素体体质又会影响证候类型。只有两者结合用药,标本同治,才能体现出“治病求本”的治疗原则[5]。赵进喜等[4]提出临床应当辨体质和辨证相结合,张业等[2]认为临床不应只注重当前证候和症状,应建立点、面、体综合组方思路,因此临床不应孤立地辨主证,而应全面连续地认识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另外临床常见同个患者同时有寒象和热象或同时具有实证和虚证,这就是因为素体体质和当前标证不一致造成的。如半夏泻心汤证,患者为脾阳虚体质,其中的黄连和黄芩为当前标证(热证)对应的药物。再如健脾丸证,患者为脾气虚体质[17],山楂、神曲、麦芽是当前标证(食积证)对应的药物。素体体质和当前标证的性质不同,也是导致临床寒热错杂和虚实夹杂的一个常见原因,处方用药常常是寒温并用或攻补兼施。

3.2 引经药与特效药

因为辨证用药有时会缺乏靶向性,通过引经药和特效药的搭配,会使整个方药更具有针对性,利于提高临床疗效。正如《医学读书记》中所讲“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广义的引经药是指能引导诸药、气血、病邪到达人体特定部位的一类中药。狭义的引经药指能够引导诸药直达病所的一类中药。引经药的使用可以使异病同治和辨证论治更具有靶向性,整体与局部兼顾,目前引经药理论已经在肿瘤靶向治疗中得到了应用[18]。如左金丸中的吴茱萸主入肝经,可使黄连的苦寒清泻肝火。血府逐瘀汤中的桔梗就可引诸药除胸中之瘀[19]

古代是没有特效药之称的,但临床确实有专病专方或专病专药的说法。且特效药也是相对而言,并非一成不变。古人也常常辨病论治,如唐代孙思邈《千金方》载“治关格,大便不通方”为辨病论治。也有学者认为每一个具体疾病应该具有特定病因病机和主症表现[4]。因此本文提出的特效药就是针对疾病的基本病因病机,不用辨证,也可有特效,如头痛,不论何证,都可加川芎,如羌活胜湿汤中的川芎;腹痛都可加入白芍,如真武汤中的白芍[20]。再如枇杷叶、竹茹就是热证咳嗽的特效药,因为两药本身就有化痰止咳功效,且都只入肺、胃经,正符合《内经》中咳嗽病机“聚于胃,关于肺”的论述。

综上所述,掌握以上治疗思路,可以使中医内治法组方简单化。通过建立证治方药的基本思路,根据病因病机和体质因素开出合理处方,再加入适合该病的引经药、特效药等,即可收到不错疗效。

参考文献
[1] 王阶, 王永炎, 郭丽丽. 基于病证结合的中药组方模式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09, 34(1): 2–5.
[2] 张业, 王阶, 陈恒文. 基于辨病、辨证、辨症的现代临床方药应用探讨[J]. 中医杂志, 2016, 57(9): 724–726.
[3] 周仲瑛. 中医内科学[M]. 第2版.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1-460
[4] 赵进喜, 丁英钧, 王颖辉, 等. 辨体质、辨病、辨证"三位一体"诊疗模式与糖尿病临床实践[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9, 24(8): 994–998.
[5] 王琦. 中医体质三论[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31(10): 653–655. DOI:10.3321/j.issn:1006-2157.2008.10.001
[6] 李姿慧, 王键. 中医病因病机学研究概况[J]. 中医杂志, 2012, 53(17): 1516–1519.
[7] 黄建波. 人与自然统一观下中医病因分层次理论探讨[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7, 22(7): 424–426.
[8] 孙广仁. 中医基础理论[M]. 第2版. 北京: 中国中医出版社, 2007: 216-235
[9] 史红. 痰饮浅议[J]. 天津中医药, 2005, 22(3): 222–223.
[10] 蒋锋利, 肖荃月, 陈萌. "病痰饮者, 当以温药和之"的病机与治法探讨[J]. 环球中医药, 2015, 8(4): 463–465.
[11] 王秀兰, 王玉兴. 肺血瘀证之复兴初探[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33(5): 261–263. DOI:10.11656/j.issn.1673-9043.2014.05.02
[12] 张学文. 《医林改错》一书的学习与活血化瘀方药的运用[J]. 天津中医药, 2006, 23(1): 1–6. DOI:10.11656/j.issn.1673-9043.2006.01.01
[13] 樊一桦, 姜鉴航, 田蓉, 等. 王清任中医思想和临证经验探析[J]. 亚太传统医药, 2016, 12(19): 90–92.
[14] 邓中光, 邓中炎. 邓铁涛治疗肾结石及肾绞痛经验[J]. 河南中医, 1981, 6(5): 42.
[15] 袁瑛, 袁兵. 化瘀补肾排石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观察[J]. 天津中医药, 2005, 22(4): 315–315.
[16] 张再良. 痰饮治法方药刍议[J]. 上海中医药杂, 2002, 36(3): 37–39.
[17] 贾波, 于海艳, 刘兴隆, 等. 方剂配伍思路探讨[J]. 环球中医药, 2016, 9(3): 259–262.
[18] 由凤鸣, 郑川, 于海艳, 等. 中医归经理论、引经药与肿瘤靶向药物治疗[J]. 时珍国医国药, 2015, 26(5): 1185–1186.
[19] 张辉. 引经药浅谈[J]. 世界中医药, 2008, 3(6): 327–328.
[20] 于智敏, 周超凡. 中药特效药研究的意义与价值[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6, 2(3):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