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樊一桦樊一桦, 徐家淳徐家淳, 李晓康李晓康, 姜鉴航姜鉴航
- FAN Yi-hua, XU Jia-chun, LI Xiao-kang, JIANG Jian-hang
- 试从三因探析中医内治法组方思路
- An analysis of thought in formulating prescriptions on TCM internal treatment from three etiologic factors
-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36(2): 92-95
-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7, 36(2): 92-95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3-9043.2017.02.04
-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6-11-25
历代医家在疾病病因病机和治疗经验上的论述都很丰富,但对组方思路谈之甚少。笔者查阅中国知网,相关的文章也较少,主要阐述的是病、证、症结合的组方思路[1-2],与本文所论组方思路有所不同。在《中医内科学》[3]中,五脏六腑疾病对应的常见证型就有100多个,如果加上患者多处受邪,或兼证,那么证型归纳将会多不胜数。因此提出一个较为简单实用的组方思路,从整体把握中医内治法组方思路,省去背诵繁琐证型的麻烦,帮助中医初学者入门,以期对临床组方用药能有一定指导作用。
1 三因笔者将常见的内科杂病的病因分为3类:直接原因、最初原因和根本原因。3类原因从不同层次去认识疾病,也从3个方面去组方,以便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疗效。
1.1 直接原因直接原因是指直接导致疾病的证候所形成的原因。如导致脱发的直接原因是头发缺乏血液濡养,而导致头发缺乏血液濡养的常见原因有血虚,或者湿热、气郁导致血液上行不畅,造成头发局部缺乏濡养。其中湿热、气郁是最初原因,局部血液不足是直接原因。因此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脱发,都可以加上养血活血的中药。如呕吐的直接原因为胃气上逆,虽然临床常会辨虚实寒热,但各种证型的呕吐,皆可加入降胃气的药,如姜半夏、柿蒂等。再如咳嗽,六淫邪气皆可致咳,但从直接原因来看,咳嗽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肺气上逆而产生。肺气上逆是导致咳嗽的直接原因。因此各种咳嗽都可加入降肺气药物,如杏仁、枳壳、枇杷叶等,再根据其具体情况,辨证用药。
1.2 最初原因最初原因是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初起原因,但又不是直接导致证候产生的原因。常见的最初原因有六淫邪气、气郁、痰饮等,类似于临床大夫常用的辨主证思路。在组方时,需要辨出最初原因,加入对应药物消除病因。比如风寒咳嗽,除了前文所提到的直接原因所需要的降肺气药,还应该加入针对风寒邪气的药物,如麻黄、苏叶、防风等。再如呃逆,胃气不降是其直接原因,需要加入降胃气药物,如柿蒂、竹茹等,其最初原因可能会有风寒、气郁等,再根据具体情况辨证用药。
1.3 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指由于患者的体质差异,导致发病不同的原因。不同体质的患者,虽然感受相同邪气,但“从化”不同,临床表现和愈后也不同[4]。《中医内科学》[3]上各个疾病的几个代表证型,主要是由感受邪气性质不同,患者体质不同,患病时期不同所造成的。中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此处可看出体质和疾病的发生有很大关系。若人体正气充足,则不会发病或发病不重,易于治愈。根本原因主要结合国医大师王琦教授的9种体质应用于临床。王琦教授[5]提出的9种体质有平和、气虚、阴虚、阳虚、气郁、湿热、痰湿、血瘀、特禀体质,在偏颇体质中,气虚、湿热、阴虚、气郁体质临床最为常见。以咳嗽为例,若患者是阴虚体质,可加百合、地黄;若是阳虚体质,则加细辛;若是痰湿体质,则加半夏。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笔者的临床观察,在常见病中,最初原因多不只一个,常常合并为病,比如风寒感冒咳嗽不愈,若患者近日事业不顺,急躁易怒,常有木火刑金情况,那么此处的最初原因就有两个,只不过风寒邪气是主要的,肝火是次要的,但也不可忽视。另外最初原因和根本原因可能一致,因为当一种不良体质发展到一定程度,即会发病,如痰湿体质日久,痰湿越积越重,超出身体承受能力,也会发病,此时的最初原因和根本原因就是一致的。另外,不同疾病不同患者,是根本原因为主,还是最初原因为主需要具体分析。如咳嗽初期,最初原因为主,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为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把握疾病病因的主次关系。
2 三角度张介宾在论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的同时,还提出表里寒热虚实之“六变”即“医中之关键”。笔者以八纲辨证为思路,从3个角度分析疾病发生的最初原因,以不变应万变,帮助初学者解决临床辨主证不知如何下手的问题。文章所论的三角度,是指将常见内科杂病的最初病因分为3大类,即外来病邪、病理状态、病理产物[6],像药邪、环境污染等病因不在讨论之列,此处类似于临床大夫常论的辨主证,用主方思路。
2.1 外来病邪外来病邪指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以及特殊的戾气等。其中风寒袭表,表实用麻黄汤;表虚用桂枝汤。暑邪伤人,常用清暑益气汤(王孟英的)。风湿在表,重证用羌活胜湿汤,轻证用麻杏薏甘汤。风热在表,重证用银翘散,轻证桑菊饮。外感凉燥用杏苏散,外感温燥用桑杏汤。外感戾气,致时疫麻疹初起,用升麻葛根汤。以上即为外来病邪所对应的常见方药。
以上是整体的表证,但也有六淫邪气侵犯身体局部所致的表证,如外感风邪所致头痛,临床常用川芎茶调散。风邪犯肺所致咳嗽,常用止嗽散等。从这两个疾病来看,这种局部病症的方药思想也是针对外来病邪用药,并加上一些引经药和特效药。如川芎茶调散是在荆芥、防风、薄荷等疏风解表药的基础上加上川芎、羌活等引经药和特效药。那换个思路,若患者诊断为风寒外邪所致头痛,那么用桂枝汤加上羌活、川芎这些引经药和特效药也将会取得不错疗效。
因此只要整体把握住外来病邪的特点,使用针对病邪的常用方药,那么即使不用像平素《中医内科学》[3]上那样辨主证主方,临床应用也是有效的,至少大方向是正确的。倘若再加上对应疾病的引经药和特效药,那疗效将会更好。因此从整体上把握外来病邪的特点和对应的基本方药,对临床有指导方向的作用,让医者不必为背诵繁琐的中医证型和主方而苦恼。
2.2 病理状态体内病理状态从虚实来分,实证有内寒、内热、内湿、气郁、食积等。大部分在五脏六腑都可出现。虚证主要分为气血阴阳虚。
2.2.1 实证实证主要有内寒、内热、内湿、气郁、食积。内寒有不同位置,从脏腑辨证来看,如胃寒证,用温胃饮;寒积大肠,用大黄附子汤等等。内热也对应不同位置,从卫气营血辨证来分,气分热盛,用白虎汤;热入营血用清营汤;热入血分用犀角地黄汤等。从三焦辨证来分,上中二焦邪热,可用凉膈散;三焦火毒可用黄连解毒汤。从脏腑辨证来分,如胃肠实热证(阳明腑实证),用大承气汤;心经火热下移小肠,可用导赤散;肝胆实火证,用龙胆泻肝汤;肺有郁热用泻白散;胃热证,用清胃散;脾有湿热,用泻黄散等等。内湿主要见于脾湿,常用五苓散加减。气郁主要是肝气郁结,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食积证常用枳实导滞丸加减。
2.2.2 虚证虚证从整体上指气血阴阳虚。其中气虚证,一般选用四君子汤进行加减。血虚证,选用四物汤进行加减。阴虚证,选用左归丸进行加减。阳虚证,选用右归丸进行加减。
2.3 病理产物人体的生命过程中或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病理产物。病理产物主要有痰饮、瘀血、结石等有形实邪[7],基本可以对应在五脏六腑。即五脏六腑都有可能存在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会与疾病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或者某些疾病的产生,主要就是由病理产物导致的[8]。
2.3.1 痰饮中医学有“怪病多有痰作祟”和“百病多有痰作祟”的认识,可见痰饮对人体危害性。痰饮的形成,基本病机在于阳气不足,具体为心阳不振,肺失宣降;脾阳不足,脾失运化;肾阳亏虚,肾失温煦,三脏阳气不足,功能失调,加之肝失疏泄,使津液失于正常输布,化生痰饮[9]。痰饮证所对应的大法是温法,基本方药为二陈汤,若有化热,则酌加清热化痰药[10],如竹茹、浙贝母。不同部位不同疾病的痰饮证,可加入对应的引经药和特效药,如痰气互结胸痹,使用用枳实薤白桂枝汤。那么临床中可以用二陈汤加上薤白等引经药和特效药治疗该病,也会取得疗效,只不过原方为名医经验方,疗效更确切。
2.3.2 瘀血瘀血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导致瘀血致病的原因常见有气滞致瘀、气虚致瘀、痰浊致瘀、寒邪致瘀、火热致瘀[11]。瘀血致病很常见,很多医家都提出气血贵在流通的观点。如果这种有形的实邪在体内留存日久,必会致病。反之,若采用活血化瘀之法,使气血流通,内、外、妇、儿等各科的多种病证,常能收到满意疗效[12]。如攻邪派的张从正指出:“ 《内经》一书,惟以气血流通为贵。”其治病采用的汗、吐、下三法,目的也是使气血流通。清代的王清任更是将活血化瘀法发挥到极致。纵观《医林改错》一书,全书前面撰写的生理解剖知识相比现代生理解剖,实属过时,而全书的精华,就在于后面对瘀血致病的论述,以及活血化瘀法的广泛应用。对于瘀血证,常用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加减。不同位置的瘀血证,加对应的引经药和特效药[13],如血府逐瘀汤中的桔梗、枳壳;少腹逐瘀汤中的小茴香、肉桂。
2.3.3 结石结石虽然和瘀血性质相似,同属于有形实邪,但其致病范围相对较为狭小,病位主要在胆、肾等。同理,结石和瘀血一样,也可导致多种病症,造成身体的恶性循环,对人体危害较大[8]。结石证常用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等药加减使用,如邓铁涛的逐石汤[14](金钱草、海金沙藤、白芍、生地、鸡内金、琥珀末、木香、甘草)和袁瑛等[15]的化瘀补肾排石汤。
痰饮、瘀血、结石这三类病理产物,无论它们是直接发病因素,还是间接发病因素,都对人体危害甚大,可以使人体形成恶性循环。相反,如果一旦辨证出有三者为病,无论是否合并其他致病因素,采用攻邪方法,将会使得人体气血畅通,形成良性循环,利用人体自身正气,祛除病邪,达到改善病情,甚至治愈疾病的目的。但是采用攻邪之法消除体内痰饮、瘀血和结石,必将损耗正气,因此临床也常常兼顾素体体质,加入扶正之药,标本兼治[16]。
2.4 合并发病患者患病可以既感受外来病邪,体内也可同时处于病理状态。如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用香薷饮。风寒气郁证,用香苏散。体内也可同时存在病理状态和病理产物的情况,如热结下焦血淋证,用小蓟饮子;热毒壅滞,气滞血瘀,用仙方活命饮。
外来病邪之间也可合同发病,如可同时感受寒和湿,或者暑与湿。病理状态也可同时存在多个情况,如既有肺热又有脾热。也可既有实证也有虚证,如上实下虚证中的苏子降气汤证等等。病理产物之间也可合同发病,既有瘀血又有水湿的情况,如湿热瘀滞证,用大黄牡丹汤。除此之外,外来邪气、病理状态和病理产物也可两两或者三者同时发病。因此根据以上情况,再对应五脏六腑,那么又可以得出很个主证类型,这也是中医复杂奥妙之处。
3 组方思路根据以上对于三因三角度的论述,临床处方用药将会开出4组药:第1组药即是根据直接原因开出针对性药物;第2组药是针对素体体质的药物;第3组药是针对最初原因的辨证药物;第4组药是对应疾病的引经药和特效药。4组药也可能重叠,如某些既是特效药,也是引经药。某些药既是体质用药,也是证型用药。或者某些药既是引经药又是辨证用药,如痛泻要方中的防风,既能引药入脾,也可舒脾气、散肝郁、胜湿止泻。因此只要对中药的药性功效十分熟悉,即可灵活应用,一药多能,使整个方子用药精简。另外虽然有4组药,但主次有别,以君臣佐使来看,最初原因和根本原因两者的对应药会根据具体情况成为君药和臣药;直接原因的对应药一般是佐药;引经药和特效药为使药。
3.1 素体体质与当前辨证相结合体质可综合反映机体整体状态特征,而临床常用的辨主证更多是疾病当前的病理状态。同时素体体质又会影响证候类型。只有两者结合用药,标本同治,才能体现出“治病求本”的治疗原则[5]。赵进喜等[4]提出临床应当辨体质和辨证相结合,张业等[2]认为临床不应只注重当前证候和症状,应建立点、面、体综合组方思路,因此临床不应孤立地辨主证,而应全面连续地认识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另外临床常见同个患者同时有寒象和热象或同时具有实证和虚证,这就是因为素体体质和当前标证不一致造成的。如半夏泻心汤证,患者为脾阳虚体质,其中的黄连和黄芩为当前标证(热证)对应的药物。再如健脾丸证,患者为脾气虚体质[17],山楂、神曲、麦芽是当前标证(食积证)对应的药物。素体体质和当前标证的性质不同,也是导致临床寒热错杂和虚实夹杂的一个常见原因,处方用药常常是寒温并用或攻补兼施。
3.2 引经药与特效药因为辨证用药有时会缺乏靶向性,通过引经药和特效药的搭配,会使整个方药更具有针对性,利于提高临床疗效。正如《医学读书记》中所讲“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广义的引经药是指能引导诸药、气血、病邪到达人体特定部位的一类中药。狭义的引经药指能够引导诸药直达病所的一类中药。引经药的使用可以使异病同治和辨证论治更具有靶向性,整体与局部兼顾,目前引经药理论已经在肿瘤靶向治疗中得到了应用[18]。如左金丸中的吴茱萸主入肝经,可使黄连的苦寒清泻肝火。血府逐瘀汤中的桔梗就可引诸药除胸中之瘀[19]。
古代是没有特效药之称的,但临床确实有专病专方或专病专药的说法。且特效药也是相对而言,并非一成不变。古人也常常辨病论治,如唐代孙思邈《千金方》载“治关格,大便不通方”为辨病论治。也有学者认为每一个具体疾病应该具有特定病因病机和主症表现[4]。因此本文提出的特效药就是针对疾病的基本病因病机,不用辨证,也可有特效,如头痛,不论何证,都可加川芎,如羌活胜湿汤中的川芎;腹痛都可加入白芍,如真武汤中的白芍[20]。再如枇杷叶、竹茹就是热证咳嗽的特效药,因为两药本身就有化痰止咳功效,且都只入肺、胃经,正符合《内经》中咳嗽病机“聚于胃,关于肺”的论述。
综上所述,掌握以上治疗思路,可以使中医内治法组方简单化。通过建立证治方药的基本思路,根据病因病机和体质因素开出合理处方,再加入适合该病的引经药、特效药等,即可收到不错疗效。
[1] | 王阶, 王永炎, 郭丽丽. 基于病证结合的中药组方模式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09, 34(1): 2–5. |
[2] | 张业, 王阶, 陈恒文. 基于辨病、辨证、辨症的现代临床方药应用探讨[J]. 中医杂志, 2016, 57(9): 724–726. |
[3] | 周仲瑛. 中医内科学[M]. 第2版.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1-460 |
[4] | 赵进喜, 丁英钧, 王颖辉, 等. 辨体质、辨病、辨证"三位一体"诊疗模式与糖尿病临床实践[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9, 24(8): 994–998. |
[5] | 王琦. 中医体质三论[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31(10): 653–655. DOI:10.3321/j.issn:1006-2157.2008.10.001 |
[6] | 李姿慧, 王键. 中医病因病机学研究概况[J]. 中医杂志, 2012, 53(17): 1516–1519. |
[7] | 黄建波. 人与自然统一观下中医病因分层次理论探讨[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7, 22(7): 424–426. |
[8] | 孙广仁. 中医基础理论[M]. 第2版. 北京: 中国中医出版社, 2007: 216-235 |
[9] | 史红. 痰饮浅议[J]. 天津中医药, 2005, 22(3): 222–223. |
[10] | 蒋锋利, 肖荃月, 陈萌. "病痰饮者, 当以温药和之"的病机与治法探讨[J]. 环球中医药, 2015, 8(4): 463–465. |
[11] | 王秀兰, 王玉兴. 肺血瘀证之复兴初探[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33(5): 261–263. DOI:10.11656/j.issn.1673-9043.2014.05.02 |
[12] | 张学文. 《医林改错》一书的学习与活血化瘀方药的运用[J]. 天津中医药, 2006, 23(1): 1–6. DOI:10.11656/j.issn.1673-9043.2006.01.01 |
[13] | 樊一桦, 姜鉴航, 田蓉, 等. 王清任中医思想和临证经验探析[J]. 亚太传统医药, 2016, 12(19): 90–92. |
[14] | 邓中光, 邓中炎. 邓铁涛治疗肾结石及肾绞痛经验[J]. 河南中医, 1981, 6(5): 42. |
[15] | 袁瑛, 袁兵. 化瘀补肾排石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观察[J]. 天津中医药, 2005, 22(4): 315–315. |
[16] | 张再良. 痰饮治法方药刍议[J]. 上海中医药杂, 2002, 36(3): 37–39. |
[17] | 贾波, 于海艳, 刘兴隆, 等. 方剂配伍思路探讨[J]. 环球中医药, 2016, 9(3): 259–262. |
[18] | 由凤鸣, 郑川, 于海艳, 等. 中医归经理论、引经药与肿瘤靶向药物治疗[J]. 时珍国医国药, 2015, 26(5): 1185–1186. |
[19] | 张辉. 引经药浅谈[J]. 世界中医药, 2008, 3(6): 327–328. |
[20] | 于智敏, 周超凡. 中药特效药研究的意义与价值[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6, 2(3): 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