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hJax.Hub.Config({tex2jax: {inlineMath: [['$','$'], ['\\(','\\)']]}}); 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现况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Vol. 36 Issue (2): 156-160

文章信息

纪越纪越, 王拓然王拓然, 刘春柳刘春柳, 王炳权王炳权, 孟静岩孟静岩
JI Yue, WANG Tuo-ran, LIU Chun-liu, WANG Bing-quan, MENG Jing-yan
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现况
Advances on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in digestive system of Banxian Xiexin decoction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36(2): 156-160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7, 36(2): 156-160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3-9043.2017.02.20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6-11-12
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现况
纪越, 王拓然, 刘春柳, 王炳权, 孟静岩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 300193
摘要: 对近5年半夏泻心汤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从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两方面进行综述和分析。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 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具有调节胃肠运动、保护胃黏膜、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临床采用半夏泻心汤的治疗效果均比常规运用西药佳。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Advances on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in digestive system of Banxian Xiexin decoction
JI Yue, WANG Tuo-ran, LIU Chun-liu, WANG Bing-quan, MENG Jing-yan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Banxia Xiexin decoction, according to search the summary of relevant literature in recent five years. Banxia Xiexin Decoction and its divisions hav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n protecting gastric mucosa, antineoplastic, anti-inflammatory, immune regulation ect. and it mainly applied in Digestive system diseases, having better treatment effects on functional dyspepsia, acute or chronic gastritis, peptic ulcer, reflux esophagitis than conventional medical.
Key words: Banxia Xiexin decoc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由半夏、干姜、炙甘草、人参、黄连、黄芩和大枣7味药组成。方中以辛温之半夏为君,散结除痞,又善降逆止呕;以干姜之辛热为臣,温中散寒;黄连、黄芩苦寒,佐以泻热开痞;人参、炙甘草、大枣甘温理气调中,使其辛开苦降而不伤源泉。主要功效为和胃降逆、消痞散结,是治疗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所致寒热错杂证的代表方剂[1]。半夏泻心汤以其辛开、苦降、甘调合而为一的配伍原则及良好的临床疗效, 成为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热点[2]

1 临床应用 1.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

本病辨证当属中医“痞满”范畴,正如《伤寒杂病论》所述:“心下痞,呕而肠鸣,下利者。”辨证当有寒热错杂表现,故临床上以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常获良效[3]。张亮等[4]利用RevMan5.1软件系统评价22篇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治疗寒热错杂之痞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总有效率OR合并=3.85[95%CI(2.90, 5.10)]。治疗组相比对照组而言有效。李欣等[5]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FD患者,对照组予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3.33%和75.00%(P < 0.01)。郎华廷等[6]用半夏泻心汤原方治疗溃疡型FD患者,对照组予口服吗丁啉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3.67%和63.27%(P < 0.05)。李德科等[7]用半夏泻心汤加味配伍吗丁琳治疗FD,对照组单纯应用吗丁啉,发现其在改善精神状态、缓解负面情绪方面较单纯应用西药组疗效佳,从而提出了可从调节心理状态治疗FD的新思路。

1.2 消化性溃疡(PU)

本病辨证当属中医“胃脘痛、痞满、吐酸”等范畴,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述:“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若辨证属寒热错杂,又有虚实相兼而导致中焦失和,升降失常者,临床上多以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8]。陈少芳等[9]利用RevMan 5.2软件系统评价了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PU的疗效,共将1 924例患者19篇文章纳入Meta分析,OR合并=2.34[95%CI(1.91,2.86)]。治愈率中西医结合组及单纯西医组分别为63.77%和45.68%(P < 0.05),分析结果表明中医药配合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能够促溃疡愈合,并具有良好的抗复发性。徐琰[10]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经胃镜检查及结合辨证确诊为寒热夹杂型PU患者80例,对照组予口服奥美拉唑缓释胶囊、甲硝唑片和阿莫西林胶囊,治疗8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0.00%和70.00%(P < 0.05)。

1.3 溃疡性结肠炎(UC)

本病辨证当属中医“腹痛、腹泻”范畴,西医学对本病的治疗缺乏特效手段,常规治疗药物主要为柳氮磺胺吡啶及糖皮质激素,但往往只能缓解症状而难以治愈,且需长期用药,不良反应大[11]。裴强伟等[12]利用RevMan5.1软件系统评价半夏泻心汤及其加减方治疗U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共将736例患者8篇文章纳入Meta分析,OR合并=3.87[95%CI(2.47, 6.05)]。王萍[13]予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UC患者108例,对照组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配合甲硝唑保留灌肠,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4.4%和64.8%(P < 0.05)。

1.4 慢性胃炎

本病主要以胃痛、痞胀、吞酸等为临床常见症状。杨晋翔等[14]利用RevMan5.2软件系统评价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共将594例患者9篇文章纳入Meta分析,总有效率RR=1.24[95%CI(1.07,1.45)],P=0.004同时胃镜有效率RR=1.42[95%CI(1.12, 1.79)],P=0.004。分析结果表明半夏泻心汤加减方在临床和胃镜疗效上优于对照组[15]。孙建荣[16]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治疗组明显优于常规西药对照组,且治疗后期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董宁[17]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慢性胃炎患者80例,对照组予标准的“三联疗法”,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3.8%和84.4%(P < 0.05)。笔者查阅文献认为相对于西医的抗生素治疗手段,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本病具有缩短疗程[18-19]、减少病患的痛苦[20-21]和安全性的优势[22-23]

1.5 急性胃肠炎(AGE)

本病发病急、进展快,可引起患者电解质紊乱、脱液等。劳汝明[24]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AGE患者170例,对照组予氯霉素,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0.6%和68.2%(P < 0.05)。结论为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AGE,患者症状改善明显且不良反应少。

1.6 反流性食管炎(RE)

本病主要以反酸、烧心、嗳气和咽下困难为临床常见症状。正如《医家心法·吞酸》中所述:“盖寒则阳气不舒,气不舒则郁而为热,热则酸矣。”刘明儒[25]将100例R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口服半夏泻心汤。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78%和52%(P < 0.05),结论为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RE临床效果显著。

1.7 其他

史国军等[26]利用RevMan5.0软件系统分析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胃癌术后的RCT纳入21个RCT。Meta分析结果表明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胃癌术后有效,可以改善生活质量(KPS评分),减轻血细胞毒性和胃肠道反应从而提高免疫功能和生存率。王海威[27]用加味半夏泻心汤颗粒联合盐酸托烷司琼静脉点滴治疗化疗药所致迟发性呕吐,与盐酸托烷司琼联合甲氧氯普胺、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相对照,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2.61%和45.45%(P < 0.01)。胡艺[28]用穴位埋线和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总有效率为93.75%;陆学工等[29]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结果显示治疗组胃排空率显著提高,并推测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和胃动素水平相关。

2 实验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半夏泻心汤中各单味药对于胃肠道皆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中黄芩[30]、黄连[31]等清热解毒药具有一定的抗幽门螺杆菌作用;人参[32]能够提高胃黏膜的屏障及防御功能,从而预防其损伤;甘草抗炎亦可促进胃黏膜再生[33];半夏有显著的抑制胃液分泌作用,可降低胃液酸度、增加肠道蠕动且降低奥狄括约肌张力,从而促进胆汁分泌[34];干姜[35]富含挥发油及辛辣成分,可以加快局部血液循环,起到保护创面,促进愈合的作用[36]。从组方整体看,半夏泻心汤具有修复胃黏膜,有效对抗幽门螺杆菌,双向调节胃肠功能、均衡胃动力和调节免疫的药理作用[37]

2.1 调节免疫

裴强伟[38]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溶液灌肠法制备UC大鼠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的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4+、CD8+的水平,并根据大鼠一般情况、DAI、CMDI来评价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对于大鼠免疫失衡的调节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半夏泻心汤组能降低酶联TNF-α的值,同时明显降低CD4+/CD8+的比值,且各用药拆方组均降低IFN-γ/IL-4的比值,从而调节Th1/Th2免疫平衡。李玉凤[39]采用氟尿嘧啶制备小鼠腹泻模型,检测肠道免疫球蛋白(IgA)、血管活性肠肽(VIP)、IL-1的含量来评价半夏泻心汤在调节肠黏膜免疫功能方面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半夏泻心汤各剂量组能显著抑制氟尿嘧啶造成的小鼠体质量降低、胸腺、脾脏指数减小,降低腹泻发生率,同时增加肠道IgA,VIP的含量,减少IL-15的含量,从而实现了其对肠黏膜免疫的调节作用,并用以指导化疗相关性腹泻的临床治疗。

2.2 抗炎抗菌

杨贵珍等[40]采用含半夏泻心汤药液的动物血清原代培养巨噬细胞,用荧光定量和聚事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巨噬细胞内IL-8、IL-12、IL-18、TNF-α的表达及变化量,实验结果表明含药血清对于IL-8、IL-12、IL-18均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关系,其中对IL-18作用最为明显,从而推测半夏泻心汤可减轻胃黏膜上皮细胞的炎性损伤。曲智威[41]收集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胃黏膜标本,分离、鉴定出8株幽门螺杆菌耐药菌株,用液体稀释方法测定半夏泻心汤及其7种单味中药对8株耐药菌株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半夏泻心汤及其中4种单味中药对幽门螺杆菌耐药菌株的体外抑菌实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2.3 影响激素分泌

张吉仲等[42]用苦寒泻下法制备脾虚证大鼠模型,用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胃泌素和生长抑素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全方组及拆方中的苦味药组、辛味药组、辛苦药组都可以升高模型组的血清胃泌素含量,而全方组及拆方中的辛味药组、辛甘药组、辛苦药组、甘味药组会降低模型组的血清生长抑素含量,结果表明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可通过促进胃泌素分泌,抑制生长抑素的分泌来改善脾虚模型大鼠的胃肠功能。张吉仲等[43]又以相同方法造模后观察半夏泻心汤对脾虚大鼠下丘脑中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虚证大鼠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下丘脑DA、NE和5-HT含量相关;在恢复胃肠道内分泌功能方面,尤以苦味药、辛甘药和全方组作用明显;吴坚等[44]实验表明加用半夏泻心汤后大鼠Ghrelin激素分泌水平明显提高,从而推测半夏泻心汤通过加快胃排空起到治疗FD的作用。

2.4 抑制细胞凋亡

郭春秀[45]采用WRS法制备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p38MAPK蛋白含量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Bcl-2、BaxmRNA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方法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中药组能够下调凋亡信号转导蛋白p-p38MAPK表达、上调抑凋亡蛋白Bcl-2 mRNA表达,同时显著抑制细胞凋亡执行因子caspase-3活化,从而抑制胃黏膜上皮细胞发生凋亡,以指导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临床治疗。

2.5 降低感觉阈值

沈天华等[46]采用不规则饮食加稀盐酸喂养制备FD大鼠模型,用ELISA方法测定血浆中P物质SP含量、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胃窦组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实验结果表明半夏泻心汤组较模型组和吗丁啉组能够明显降低大鼠血浆中SP和胃窦组织CGRP水平,表明半夏泻心汤可能通过提高胃动力及减轻胃肠感觉阈值来发挥其对FD的治疗作用。

2.6 其他

孔祥茹等[47]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MNNG)制备大鼠前胃鳞癌模型,用高、中、低剂量的半夏泻心汤灌胃14周,观察前胃鳞状上皮增生、异型增生、鳞癌发生率等前胃组织学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半夏泻心汤对MNNG多因素造模法诱发大鼠前胃鳞癌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高小玲等[48]采用含半夏泻心汤药液血清培养胃癌SGC-7901细胞株,观察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发现半夏泻心汤能够增加SGC-7901细胞在G1期的比例,促进细胞凋亡并有浓度依赖性,实验结果表明其机制可能与药物阻滞细胞至G1期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崔姗姗等[49]实验结果表明半夏泻心汤全方及苦降、辛开组方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机制可能与通过干预转录因子STAT3、增高基因Bax的表达,降低基因Bcl-2的表达有关。

3 总结与展望

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是治疗少阳证误下,损伤脾胃,少阳邪热内陷与气机相结,以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司,寒热之邪互结于中焦,出现“但满而不痛”,“呕而肠鸣,心下痞”等症[50],后世广泛用于消化系统疾病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应值得推广与深入研究。此方剂之所以能够长存,不仅因为制方严谨、与其他药物结合使用效果明显,还在于该方体现了张仲景辨证论治的思维方式。但现今半夏泻心汤的基础研究中的拆方研究多以其性味进行分组,鲜少以药对分组,笔者认为后续研究可以以药对为基本单位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挖掘重要内容与突破点。

参考文献
[1] 邓中甲. 方剂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 17-18
[2] 吴波, 姜建国. 从三焦理论解释半夏泻心汤的临床活用[J]. 天津中医药, 2013, 30(4): 218–219. DOI:10.11656/j.issn.1672-1519.2013.04.11
[3] 陈泓静, 陆为民. 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J]. 吉林中医药, 2014, 34(4): 366–368.
[4] 张亮, 史亦谦. 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治疗寒热错杂之痞证的系统评价[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5, 23(1): 47–50.
[5] 李欣, 林琳, 魏玮.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临床观察[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3, 28(4): 876–878.
[6] 郎华廷, 陈方明. 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J]. 四川中医, 2015, 33(9): 90–92.
[7] 李德科, 唐荣伟, 赵淑芹. 半夏泻心汤加味配伍吗丁啉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4, 20(22): 203–206.
[8] 崔丽君, 张艳, 宋小莉.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文献计量分析[J]. 辽宁中医杂志, 2015, 42(6): 1171–1174.
[9] 陈少芳, 彭孝纬, 江月斐, 等. 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系统评价[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16(11): 50–53.
[10] 徐琰.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80例[J]. 山东中医杂志, 2015, 34(8): 590–591.
[11] 王立娟, 刘旭, 张亚利, 等. 仲景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4, 21(7): 124–128.
[12] 裴强伟, 孙志翠, 宋小莉, 等. 半夏泻心汤及其加减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 18(14): 290–294. DOI:10.3969/j.issn.1005-9903.2012.14.084
[13] 王萍. 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 当代医学, 2013, 19(19): 153–154.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3.19.111
[14] 杨晋翔, 安静, 彭继升, 等.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38(1): 46–52.
[15] 廖纬琳, 陈国忠, 夏李明.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meta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 2014, 25(6): 1526–1529.
[16] 孙建荣.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J]. 大家健康, 2013, 7(12): 78–79.
[17] 董宁, 梁馨予, 张金, 等. 半夏泻心汤加味方治疗Hp相关性胃炎64例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 30(10): 916–917. DOI:10.3969/j.issn.1004-2814.2014.10.013
[18] 刘余, 龚后武, 谭达全. 半夏泻心汤治疗Hp相关胃炎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 新中医, 2014, 46(10): 207–210.
[19] 马善美, 陈本华. 半夏泻心汤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J]. 世界中医药, 2015, 10(10): 1515–1517. DOI:10.3969/j.issn.1673-7202.2015.10.015
[20] 陈佳, 李守英, 徐红.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14): 102–104.
[21] 孙小卉. 半夏泻心汤对三联未根除HP感染者的治疗作用观察[J]. 世界中医药, 2013, 8(1): 50–53.
[22] 李良. 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胃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 27(1): 112–113.
[23] 吴欣欣. 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29(2): 286–287.
[24] 劳汝明. 半夏泻心汤加味对急性胃肠炎的疗效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 27(20): 2724–2725.
[25] 刘明儒. 半夏泻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50例[J]. 西部中医药, 2014, 27(10): 98–99. DOI:10.3969/j.issn.1004-6852.2014.10.038
[26] 史国军, 山广志, 周宜强, 等. 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胃癌术后的Meta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 18(1): 261–266.
[27] 王海威. 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迟发型化疗相关性呕吐的临床研究[D]. 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28] 胡艺. 穴位埋线和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40例的疗效[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 2(24): 5017–5018.
[29] 陆学工, 许卫兵. 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观察及对糖化血红蛋白胃动素的影响[J]. 四川中医, 2014, 32(12): 61–63.
[30] 辛文妤, 宋俊科, 何国荣. 黄芩素和黄芩苷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 2013, 22(6): 647–659.
[31] 王利红, 唐文照, 辛义周. 黄连中生物碱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39(4): 389–392.
[32] 杨秋娅, 李晓宇, 刘皋林. 人参皂苷Rb1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 2013, 48(15): 1233–1237.
[33] 赵虹, 蒋江涛, 郑秋生. 甘草查耳酮A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 2013, 38(22): 3814–3818.
[34] 刘亚平, 邢素芳. 半夏的药理作用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 2014, 18(32): 4446–4447.
[35] 周静, 杨卫平, 李应龙, 等. 干姜水煎液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丙二醛、一氧化氮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 2014, 25(2): 288–290.
[36] 孙凤娇, 李振麟, 钱士辉, 等. 干姜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5, 34(3): 34–37.
[37] 蒋锋利, 王淑艳, 李丽娜, 等. 半夏泻心汤对胃肠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 2015, 42(8): 1540–1542.
[38] 裴强伟. 半夏泻心汤干预溃疡性结肠炎免疫平衡调节的作用机制研究[D]. 济南: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
[39] 李玉凤, 张碧严, 赖芸, 等. 半夏泻心汤对氟尿嘧啶致腹泻小鼠模型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4, 20(23): 180–184.
[40] 杨贵珍, 郑月娟, 姜昕, 等. 半夏泻心汤抑制巨噬细胞分泌促炎因子抗胃炎机制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5, 23(3): 160–164.
[41] 曲智威, 温春阳, 于明俊, 等. 半夏泻心汤及7种单味中药对幽门螺杆菌耐药菌株的体外抑菌实验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5, 23(8): 543–544.
[42] 张吉仲, 李利民, 黄利, 等. 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对脾虚大鼠胃泌素和生长抑素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3, 29(1): 15–17.
[43] 张吉仲, 李利民, 黄利, 等. 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对脾虚大鼠下丘脑中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影响[J]. 华西药学杂志, 2014, 29(3): 286–288.
[44] 吴坚, 张星星, 沈洪. 半夏泻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排空率和胃窦组织Ghrelin的影响[J]. 四川中医, 2014, 32(1): 70–72.
[45] 郭春秀. 辛开苦降法代表方半夏泻心汤防治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及抗凋亡机制的实验研究[D]. 长沙: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4.
[46] 沈天华, 沈洪, 吴坚, 等. 半夏泻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模型血浆P物质及胃窦黏膜CGRP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 26(11): 2737–2739.
[47] 孔祥茹, 李棣华, 杜潇, 等. 半夏泻心汤对MNNG诱导大鼠前胃鳞癌的防治作用[J]. 环球中医药, 2015, 8(4): 385–389.
[48] 高小玲, 吴耀松, 周发祥, 等. 半夏泻心汤对胃癌SGC-7901细胞株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J]. 中医学报, 2015, 30(2): 168–170.
[49] 崔姗姗, 陈玉龙, 周发祥, 等. 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诱导胃腺癌SGC-7901细胞凋亡机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 30(4): 1287–1289.
[50] 熊曼琪. 伤寒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3: 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