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王英王英, 李燕村李燕村, 刘晓莹刘晓莹, 王培王培, 景菲景菲, 金延强金延强, 张伟张伟
- WANG Ying, LI Yan-cun, LIU Xiao-ying, WANG Pei, JING Fei, JIN Yan-qiang, ZHANG Wei
- 试从痹证“五体合五脏”论述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的关系
- Try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an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from the "five body and five zan-organs" of arthromyodynial
-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36(3): 171-175
-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7, 36(3): 171-175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3-9043.2017.03.03
-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6-12-18
2. 泰安市妇幼保健院, 泰安 271000;
3.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济南 250011
2.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Taian, Taian 271000, China;
3.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250011, China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以肺间质弥漫性渗出、浸润及间质纤维化为其主要病变的一组疾病,以活动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X线胸片弥漫性浸润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以及弥散功能降低为主要临床表现。结缔组织疾病(CTD),是风湿性疾病中的一类,发病波及单个或多个系统,表现为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肺部血管、支气管、胸膜、间质均含有丰富的疏松结缔组织和血供,因此CTD常累及肺脏,其损害包括ILD、肺动脉高压、细支气管炎以及胸膜病变等,其中ILD最常见且最影响患者预后。CTD和ILD同时存在时,常称为CTD-ILD。中医学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所谓“痹”即“痹证”,由五体痹和五脏痹组成。五体痹由皮痹、肌(肉)痹、脉痹、筋痹、骨痹组成[1-2]。五脏痹由肺痹、脾痹、心痹、肝痹、肾痹组成。CTD中医又称风湿病,属五体痹范畴。ILD为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属中医学“肺痹”、“肺痿”、“咳嗽”、“肺胀”等范畴,虚、痰、瘀贯穿疾病的始终,肺脏受邪,气血失调,痰瘀互结,壅滞肺络,即可发为肺痹[3]。肺痹属五脏痹,为五体痹受邪深入发展而来。中医认为五体合五脏,五脏痹与五体痹在病因、病机以及证候表现上有较为密切的关系。笔者试从痹证“五体合五脏”论述CTD-ILD关系,以求增强对CTD、ILD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为临床上诊疗开拓新思路,提供新方法。
1 CTD-ILD与五脏痹之肺痹《黄帝内经》首次提出肺痹之病名。《素问·痹论》言:“五脏皆有所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又言:“凡痹之客五脏者,肺痹者烦满喘而呕,淫气喘息,痹聚在肺……其入脏者死。”《素问·玉机真脏论》亦言:“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弗治,病入舍于肺,名肺痹,发咳上气。”《素问·五脏生成篇》言:“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以上皆阐述了肺痹的主要症状为“烦满喘而呕”、“发咳上气”,喘息、胸满,或胸背痛、呕恶;主要病因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皮痹不已,内舍于肺”,后世医家张志聪认为:“皮毛者,肺之合,邪在皮毛,弗以汗解,则邪气乃从其合矣。夫皮肤气分为阳,五藏为阴。病在阳者名曰风,病在阴者名曰痹,病舍于肺,名肺痹也。痹者,闭也,邪闭于肺,故咳而上气。”风寒湿邪三气杂至,机体受邪,内舍其肺,肺气闭郁,咳而上气,发为肺痹。临床多见胸闷胀满、喘息、咳嗽、心烦等症候;病机主要为“积气在胸,病性为虚,除本脏自病外,与少阴肾脏虚损有关”;预后多不良“淫气喘息,痹聚在肺……其入脏者死”。
临床上一般认为,CTD属中医学五体痹范畴,而CTD-ILD属中医学“肺痹”范畴,“肺痹”属继发于五体痹的五脏痹范畴之一,因机体感受风、寒、湿等致病邪气而为痹证,痹证日久,营卫亏虚,正气失调,痹证内舍其所合,五体痹逐渐发展为五脏痹,累及肺脏者即为肺痹[4]。CTD-ILD起病隐匿,病程较长,早期肺部表现常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气短,乏力,喘息甚至呼吸衰竭,并伴有杵状指、四肢雷诺现象等。《黄帝内经》所言痹证之五体痹的疼痛沉重、麻木不仁、屈伸不利及寒冷感的表现与现代医学皮肌炎、血管炎、红斑狼疮等多种CTD疾病的肢体关节、肌肉、血管、皮肤、肌腱韧带损伤相符合,CTD-ILD应有明确的CTD病史。
就其发病机制而言,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言:“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剧痛,汗出短气……”风、湿等致病邪气侵犯人体,不仅作用于肌表、关节、经络,亦可影响肺脏。张景岳在《类经》中指出:“痹者,闭也,风寒湿三气杂至,则壅闭经络,气血不行而病为痹。”林珮琴在《类证治裁》中言:“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内袭,正气为虚邪所阻而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滞,久而成痹。”阐明了“肺痹”的病机。即经络壅闭、气血不行、脏腑气机痹而不通。陈湘君等[5]认为ILD合并风湿病,病程较长,缠绵不愈,并长期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损伤人体正气,致机体防御能力低下,易受外邪所惑,继而传变入里,气血阻滞,痰瘀互结。本病属虚实夹杂,虚、痰、瘀是本病发生的病理关键。
现代医学中CTD-ILD的发病规律和临床特点与肺痹的发病特点比较一致。《黄帝内经》所描述痹病的发病过程为:人体营卫气血虚弱,抗病能力下降,使外界风寒湿邪气易侵袭机体,逐渐形成五体痹,痹证日久,机体复感外邪,则致病邪气即可传变入里,发展为五脏痹,五脏受损,使营卫之气血更虚,如此造成恶性病理循环[6]。
2 五体痹与肺痹《黄帝内经》所描述的痹证,根据风、寒、湿三气侵入机体季节不同,以及五脏合五时五体而命名为“五体痹”,包括皮痹、肌(肉)痹、脉痹、筋痹和骨痹[1-2]。楼英在《医学纲目》中提到:“皆以所遇之时,所客之处命名,非此行痹、痛痹、着痹之外,又别有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也。”现将五体痹与肺痹相互关系论述如下。
2.1 皮痹《素问·痹论》言:“以秋遇此者为皮痹。”“皮痹不己,复感于邪,内舍于肺。”《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言:“少阴有余病皮痹隐轸。”《素问·痹论》首先提出“皮痹”的病因多为风、寒、湿邪侵袭机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不仁”、“在于皮则寒”。由此可知,皮痹多表现为皮肤冷、胀、麻及变厚、发黑等肌表症状,与现代医学CTD之系统性硬皮病相对应。本病治疗以温通为主要原则。气血痹阻者,以通为主,以温为佐;肾阳衰微者,则以温为主,以通为佐。现代研究证明,活血化瘀药物对本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可酌情使用[7]。
2.2 肌(肉)痹《素问·痹论》记载“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痹……在于肉则不仁”、“肌痹不己,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也提到“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黄帝内经》认为肌痹的形成不外乎内外二因,外因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即“风寒湿三气杂至而为痹也……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内因为荣卫气虚,如《素问·逆调论》中提到:“人之肉苛者,虽近衣絮,尤尚苛也,是谓何疾……荣气虚,卫气实也,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人体之气血由后天之本脾胃所化生,脾气衰则荣卫虚,风寒湿三气入肌,则为肌痹。《医宗金鉴·痹病总括》言:“肌顽木不知痛痒。”《中藏经·痹门》提到“其先能食,而不能充悦四肢,缓而不收持者也”。《张氏医通·痿痹门》曰:“汗出,四肢萎弱,皮肤麻木不仁,精神昏塞。”以上条文阐述了肌痹的主要临床表现,即四肢肌肉麻木不仁,肢体萎软怠惰,甚者肌肉萎缩。与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多发性肌痛症、多发性肌炎/皮肤炎等疾病相类似,也可见于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年长者常可合并恶性肿瘤而预后不良。热毒蕴结肌肤者治以清热解毒,痰湿阻络者治以燥湿化痰,湿热阻络者治以清热化湿,气血两虚者治以补益气血[8]。
2.3 脉痹《素问·痹论》记载“以夏遇此者为脉痹”,“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提到:“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黄帝内经》所提的“脉痹”,是指风、寒、湿等外邪侵袭血脉,致血流壅滞、脉道痹阻而引起的证,以皮肤麻木不仁,肌肤变暗或者苍白,肢体疼痛、脉搏微弱或无脉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并认为脉痹的发生多责之于“阳明有余”。阳明之气太过,影响心脉,终致血流壅滞,脉道痹阻,发为脉痹[9]。就其临床表现,《素问·痹论》提到:“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医碥·痹》亦记载“血脉不流而色变”、“身时热”、“肌肉热极、皮肤如鼠走、皮肤色变”等症。由此可知,脉痹患者常见肢体疼痛,其疼痛主要是因为血脉不通,并遇寒加重,可见局部冷痛青紫等症状,若邪气郁而化热,则可伴有身热,肌肤灼热等症状。脉痹一证病位在血脉,多累及四肢远端中小动静脉,尤其以下肢血管受累最为常见,其临症与西医学的周围血管疾病相类似,如血管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浅静脉炎、多发性大动脉炎、下肢静脉曲张等。本病以通为原则,主要应从瘀论治,以活血通脉为大法,结合益气、养血、滋阴、温阳以扶正,或结合散寒、清热、解毒、祛湿、化痰诸法以驱邪,共达通脉之功。有些脉痹病情复杂,往往多证相兼,故应注意多种治法的配合运用[10]。
2.4 筋痹《素问·痹论》记载“以春遇此者为筋痹”,“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提到“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素问·长刺节论》记载:“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张志聪言:“诸筋皆属于节,故筋挛节痛,病在筋者,屈而不伸,故不可行也,名为筋痹。”《黄帝内经》所说的“筋痹”是指风、寒、湿等外邪袭筋的一种痹证,以筋脉拘挛、骨节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外台秘要·筋虚极》提到筋痹“脚手拘挛,伸动缩急……筋缩挛,腰背不伸,强直苦痛”,《张氏医通·痿痹门》言:“游行不定。”由此可见,筋痹常表现为胁满、筋急挛痛,腰背强直,步履艰难。中医所说的筋包括神经、韧带、肌腱,筋痹与现代医学中的某些脊神经疾病(如坐骨神经痛、臂丛神经炎等)较为相似,也可见于肩周炎、腱鞘炎和一些创伤、慢性劳损等因素引起的肌腱粘连,活动不便的病症。寒湿阻滞证治以温经散寒,祛湿舒筋通络;湿热蕴结证治以清热利湿、舒筋活络;瘀血痹阻证治以活血化瘀,舒筋通络;肝肾亏虚证治以补益肝肾,舒筋通络[11]。
2.5 骨痹《素问·痹论》记载:“以冬遇此者为骨痹”、“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提到“太阳有余病骨痹,身重”。《灵枢·刺节真邪篇》亦言:“虚邪之中人也……起毫毛而发腠理,其入深,内搏于骨,则为骨痹。”《素问·长刺节论》提及“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黄帝内经》所说的“骨痹”,是指风、寒、湿等外邪袭骨而发生的一类痹证。临床表现为“骨重难举,髓中酸疼,而寒冷气至,病成骨痹”、“举节不用而疼,汗出烦心”。《素问·气穴论》言:“积寒留舍,营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大寒留于谿谷也。”《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也提到“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张氏医通·痿痹门》言:“痛苦攻心,四肢挛急,关节浮肿。”由上可见,骨痹的主要症状为单个或多个关节酸胀疼痛、屈伸不利甚者僵直不用,常伴汗出、短气、恶心等症状。与现代医学中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相类似。风寒湿痹证治以散寒除湿,祛风通络;湿热蕴结证治以清热解毒,祛风利湿;肝肾亏损证治以补益肝肾,活血通络;痰瘀互结证治以补益气血,化痰破瘀[12]。
3 中西医辨证论治随着社会工业化水平的提高,ILD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占肺系疾病的15%左右[13]。亦有报道称约25%以上的CTD会出现ILD,约15%~20%的ILD由CTD所引起。ILD在CTD中的发生率各不相同,其中系统性硬化病约占总数的75%,其发生率最高;其次为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和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其发生率分别约为65%、40%、35%以及25%;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ILD发病率仅小于10%。在临床实践中诊断CTD-ILD时,如果患者有明确的CTD病史,结合相关的呼吸道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的改变,能比较容易做出诊断。如果患者缺乏典型的呼吸道症状,但胸部HRCT有较为明确的ILD的改变,也符合CTD-ILD的诊断条件。与其他类型的ILD比较,CTD-ILD经过系统规范的治疗,预后相对较好。但由于CTD-ILD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改变和其他类型ILD相比有许多相似之处,且若在诊断CTD前就出现肺部表现,临床医师容易忽视对CTD的诊断[14]。
现代医学尚无明确有效的方法治疗CTD-ILD。多数学者认为对渗出为主的病变应该积极治疗,特别是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能够为逆转病情争取有效的时间;但对于晚期肺纤维化蜂窝样改变,应控制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可适当选用抗纤维化药物和生物制剂(TN F-α拮抗剂)等对症治疗;对于晚期出现低氧血症的患者应给予氧疗,合并气道痉挛,可给予支气管扩张剂,若出现感染征象,应及时行抗感染治疗;对于终末肺(蜂窝肺)阶段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采用肺移植,同时移植后的复发率也不容小觑。
本病病因复杂,多数学者认为系多种致病因子侵入机体,损伤肺脏。在治疗上很多医家亦有自己的经验。张凤山[15]指出CTD-ILD属中医学“肺痹”的范畴,起病多因阳气虚或者脾肾不足,风、寒、湿等致病邪气痹阻于人体经脉气血,病邪于肌表不解,继而传变入里,内合于肺所成。本病的主要病机为气虚血瘀、肺络痹阻,治疗上宜采用益气活血、温通肺络之法。可选用黄芪50 g,三棱10 g,莪术10 g,川贝母10 g,杏仁10 g,炙甘草10 g,并注意辨证加减。此病急性发作期以痰、瘀为主,痰瘀阻肺证可加桔梗15 g,苏子15 g,半夏15 g,降气化痰,痰热壅肺证可加鱼腥草30 g,石膏50 g(先煎),清热化痰;此病慢性迁延期为本虚标实之证,多气阴两虚,方加沙参20 g,麦门冬20 g,枇杷叶15 g,桑白皮15 g,滋阴润肺;晚期属气虚风寒犯肺,可加荆芥20 g,紫苑15 g,百部10 g,白术15 g,防风15 g。李国勤[16]辨治肺痹和肺痿多从肺肾气虚和瘀血阻络,治疗上多选用补肺益肾、活血化瘀之法,以党参、生黄芪、黄精等清补肺肾,活血化瘀初期选用川芎、红景天、泽兰等活血之品,中晚期采用三棱、莪术、全蝎、蜈蚣等破血之品。同时随证加减清热解毒、止咳平喘、健脾醒胃、化痰利湿等药物。吴晶金[17]从肺痹辨治CTD-ILD,针对肺痹浊瘀毒结,肺络失和的病机,治疗上采用解毒祛瘀、化痰剔络、补益肺肾的基本治法。自拟益肺化纤汤(丹参、积雪草、郁金、桃仁、黄芪、当归、核桃仁、茯苓、陈皮、细辛、薏苡仁、炙麻黄、独活、杏仁、羌活、炙甘草),也经常配合虫类药搜剔通络,同时化瘀通络药贯穿治疗的始终。刘笑静等[18]将58例结缔组织疾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中医辨证施治主要从阴虚内热、肺肾阴虚、气阴两虚、痰瘀交阻四证分型论治,选用经典方剂沙参麦冬汤、六味地黄丸、生脉饮、清燥救肺汤、桃红四物汤等加减,并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沙参麦冬汤、清燥救肺汤功用清燥润肺,用于阴虚内热证;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生脉饮益气养阴,二方联合用于肺肾阴虚证;桃红四物汤养血活血,用于痰瘀交阻证。用药方面,根据肺痹者多阴虚、气虚、痰瘀交阻,且病位涉及肺、肾的特点,选择黄芪、人参、白术、山药等补益肺气,麦冬、南沙参、北沙参、石斛、玉竹等滋养肺肾,丹参、当归、川芍等活血养血,浙贝母、桔梗、瓜蒌皮等宣肺化痰。药理学研究证实[19-22],丹参、当归、川芍、黄芪等中药具有抗纤维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对照组症状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1%、65.5%;组间症状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影像学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3.1%、69.0%;组间影像学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VC%,DlC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两组FVC%,DlC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医辨证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结缔组织疾病相关ILD,疗效优于单用糖皮质激素,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4 小结五体痹是根据风寒湿邪侵袭的部位不同,按由浅至深、由表及里的顺序分为皮、肌、脉、筋和骨痹。临床上CTD属中医学“五体痹”范畴,并以五体痹为蓝本辨证治疗。结合“五体合五脏”,五体痹进一步发展,日久不愈反复感邪,累及肺脏,可发为肺痹,即文章所论述的结缔组织相关性ILD。该病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预后良好。但因其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影像学特点和其他类型ILD较为相似,并且若诊断CTD前即出现肺部表现时,临床医师容易忽视对CTD的诊断,因此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及时诊断,以免延误治疗。
[1] | 李满意, 娄玉钤. 五体痹的源流[J].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3, 2(4): 35–41. |
[2] | 崔林蔚. 《黄帝内经》痹证理论研究[D]. 福州: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09. |
[3] | 王英, 管梦月, 张伟. 从"正气内虚, 痰瘀并存"论治肺间质纤维化[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32(5): 941–943. |
[4] | 李松伟, 王济华. 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的中医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0, 25(4): 543–546. |
[5] | 陈湘君, 顾军花, 茅建春, 等. 陈湘君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并发间质性肺炎经验应用总结[C].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全国风湿病学术大会论文集. 2012. |
[6] | 陈俊蓉, 陈利国, 王华强. 浅谈《内经》五体痹与五脏痹发病关系[J].四川中医, 2012, 30(4): 44–46. |
[7] | 丁翔云, 李双燕, 何英滔. 皮痹方治疗硬皮病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 2012, 28(3): 19–20. |
[8] | 黄清显. 痹证方药源流规律研究[D]. 广州: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 |
[9] | 张侠福, 何峰, 顾冬梅, 等. 朱良春"益肾蠲痹法"治疗疑难风湿病验案二则[J].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3, 2(11): 46–48. |
[10] | 吴立文. 脉痹从瘀辨治[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5, 22(2): 6–9. |
[11] | 都亚楠, 鞠宝兆. 筋痹与《黄帝内经》[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 26(10): 24–25. DOI:10.3969/j.issn.1671-7813.2012.10.15 |
[12] | 楚利涛. 骨痹内治方药组方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D]. 乌鲁木齐: 新疆医科大学, 2012. |
[13] | 张兰兰, 王蓓. 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诊断思路[J].临床内科杂志, 2011, 28(9): 587–589. |
[14] | 赵洪艳. 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病例分析[D]. 济南: 山东大学, 2014. |
[15] | 于慧敏, 王晓东. 张凤山教授治疗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经验总结[J].中医药学报, 2012, 40(1): 98–99. |
[16] | 佀庆帅, 李国勤. 李国勤辨治肺痿与肺痹经验初探[J].北京中医药, 2013, 32(4): 272–274. |
[17] | 吴晶金, 刘维. 从肺痹辨治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J].山东中医杂志, 2013, 32(2): 77–78. |
[18] | 刘笑静, 何周华, 罗晓风. 中医辨证结合西药治疗结缔组织疾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1(9): 38–40. |
[19] | 施昌礼, 李秋根. 丹参对矽肺肺纤维化的实验研究[J].中外医疗, 2008, 27(14): 20–21. DOI:10.3969/j.issn.1674-0742.2008.14.013 |
[20] | 钟亚华, 韩光, 周云峰, 等. 当归抗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实验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7, 41(2): 105–109. |
[21] | 葛敏, 戴令娟. 川芎丹参提取液对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6, 10(9): 75–77. |
[22] | 彭清, 辛建保, 苏良平, 等. 黄芪对肺纤维化大鼠MMP-2和TIMP-1表达的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6(1): 35–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