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王小莹王小莹, 张晗张晗, 庄朋伟庄朋伟, 钟佩茹钟佩茹, 崔广智崔广智, 刘洋刘洋
- WANG Xiao-ying, ZHANG Han, ZHUANG Peng-wei, ZHONG Pei-ru, CUI Guang-zhi, LIU Yang
- 基于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中药药理学第二课堂设计与实践
- Design and practice of the second class of 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target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36(3): 226-228
-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7, 36(3): 226-228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3-9043.2017.03.17
-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7-03-12
第二课堂是指在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和实践环节之外,结合所学知识,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业余时间所进行的科研和实践活动。近年来,一些学者在中药药理的教学中强调了加强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性[1-2],而利用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团队精神、实践能力等,在中药药理学的教学中鲜有尝试。
因此,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药理教研室拟针对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中药药效及机制等方面所需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论文撰写能力等专业素质的培养,在中药学相关专业同学中进行了中药药理第二课堂的实施,拟通过“理论、实验、临床三结合”的思路,将通过学生专题讲座、课外科研实验、校外调研三方面相结合,从基础到临床了解并学习现代中药药理的相关知识,对第一课堂进行有益的补充,加强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学相关专业本科生,以自愿报名的形式参加。
1.2 第二课堂的实施方法基于从基础到临床的思路,采取了学生专题讲座、课外科研实验、校外调研3种实施形式。
1.2.1 学生专题讲座学生组成若干个专题小组进行相关课题的调研,通过查寻资料、汇报总结,撰写综述,进行专题讨论与讲座,并模拟专家提问、答辩等,培养学生收集情报资料、立题、表述及回答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中药药理学的学习兴趣及热情。与此同时,在学生专题讲座时,邀请校内外药理学专家进行指导,向同学们介绍中药药理学领域的科研发展动态,开拓学生的眼界,培养其科研的思维方式。
1.2.2 课外科研课题为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科研技能,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将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安插到教研室的有关科研课题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这种做法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得到结合,而且为学生完成毕业专题研究奠定了基础。
1.2.3 临床药房实地调研为使学生更加理解中药药理学教学内容的实际应用,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附属医院的药房进行实地调研,有针对性的对常见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等的中药复方及中成药进行用药治疗的调查及统计分析,并撰写调查报告。查阅文献,就常见病的治疗药物研究现状等交流心得体会,结合调查结果和课堂讲授内容,讨论现代研究对中药现代化的贡献。
2 第二课堂的实施结果 2.1 学生专题讲座的实施情况在4个学期中共举办6次学生专题讲座,同学们能够从以学习的基础知识出发,结合自己的兴趣点和临床实际,自行选择相应的方向进行文献查阅、论文撰写和展示汇报。一些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也参与了专题讲座,给予了同学们指导。在学生专题讲座的实施过程中发现,同学们的关注方向在一些药物及疾病中较为集中。见图 1。另外,在学生专题讲座的实施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知识面较窄,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不够。90%以上的选题是从某味中药入手,进行文献查阅,确定所要关注的药理作用机制或对疾病的治疗作用等,而仅有几名同学是从疾病、靶点或某个中药的单体成分入手进行搜索查询。说明同学们对中药的临床应用不够了解,对中药学、中药化学等中药药理学先期课程的知识也没有能够进行很好的知识衔接,存在知识碎片化的问题。
2.2 课外科研活动的实施情况两年共有34名本科生进入中药药理学科研实验室参与课外科研活动。同学们2~3个人一组,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项目、重大新药创制等国家级课题及部分省部级课题,接触学科前沿,对相关实验技术及大型仪器的使用也进行了学习和实际操作。超过50%参与科研项目的同学在升学毕业的阶段选择了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对科研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远高于学校25%的总考研率[3]。一些同学申请了国外大学及科研院所进行继续深造。
2.3 临床药房实践的实施情况中药药理学第二课堂实施两年中,共组织学生四次到附属医院的药房进行实地调研。通过临床药房的实地调研,使同学们对课堂知识的临床应用有了切身体会。
3 第二课堂的效果反馈对参加第二课堂的部分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51份。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自学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调查反馈。表 1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明显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增强了对学科前沿的了解,尤其是团队协作能力在科研项目和临床调查中得到了明显加强。
问卷调查内容 | 5分 | 4分 | 3分 | 2分 | 1分 |
提高对中药药理学的学习积极性 | 54.9 | 25.5 | 13.7 | 5.9 | 0 |
提高对教学内容记忆理解程度 | 29.4 | 39.2 | 27.5 | 3.9 | 0 |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52.9 | 13.7 | 13.7 | 13.7 | 5.9 |
提高语言表达及交流能力 | 35.3 | 35.3 | 15.7 | 11.8 | 2.0 |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 70.6 | 27.5 | 2.0 | 0 | 0 |
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 27.5 | 29.4 | 19.6 | 15.7 | 7.8 |
提高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 29.4 | 35.3 | 19.6 | 11.8 | 3.9 |
提高文献查阅和论文撰写能力 | 58.8 | 15.7 | 15.7 | 9.8 | 0 |
增强对学科前沿的了解 | 62.7 | 19.6 | 15.7 | 2.0 | 0 |
帮助建立对自身未来的发展规划 | 39.2 | 41.2 | 19.6 | 0 | 0 |
注:按实施效果作用由强到弱分数由5-1。 |
第二课堂是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团队精神、实践能力等[4-5]。目前,高校对于第二课堂的开展进行了一些尝试[6-7],尤其是一些基础课程,如语言类、人文社科类课程等[8-9]。然而对于专业课程的第二课堂开展相对较少。一些学者对于药理学教育开展了第二课堂的教学研究工作[10-11]。
本教研室拟针对中药现代化研究中所需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文献查阅及论文撰写能力等专业素质的培养,结合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以科学研究及临床应用为基础的中药药理第二课堂设计,在学生中进行学生专题讲座、课外科研实验、校外调研的三种实施方式,对第一课堂进行有益的补充。通过“理论、实验、临床三结合”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其中学生专题讲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初步建立科学的思维模式;科研实验让同学们接触学科前沿;临床调查使学生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本专业的应用前景。从反馈结果来看,学生专题讲座对同学们的文献查阅、论文撰写和团结协作能力有直接的帮助作用,但科研实验的参与和临床调查更受学生欢迎,认为对其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帮助更大。
应当注意的是,第二课堂的实施前期需要在各方面进行充分的准备。本教研室前期在中药药理学的理论和实验课教学过程中,也通过实验教程的改革、新仪器的引进、微视频等声像教材的建设等方式为学生奠定了实施第二课堂所必要的基础。
可见,在中药药理学第二课堂的实践过程中,在完善基础性教学工作的基础之上,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有益尝试。今后将扩大第二课堂的覆盖面,使更多学生受益,并探讨其他形式的第二课堂(如深入制药企业一线等)的可行性,力争贴近中药学专业培养方案,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性人才。
[1] | 赵晖, 穆阳, 邹海艳.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9, 30(3): 278–280. |
[2] | 陆茵, 方正. 中药药理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医教育, 1999, 18(5): 25–26. |
[3] | 何永志, 邓雁如, 国大亮, 等. 中药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医教育, 2015, 34(1): 55–58. |
[4] | 魏培徵, 马化祥, 马莉萍. 高校第二课堂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关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 2011, 10: 99–102. DOI:10.3969/j.issn.1002-5707.2011.02.026 |
[5] | 王晓如, 贠大强. 第二课堂与课堂教学关系研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 26(1): 85–88. |
[6] | 刘奇.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4, 19(6): 41–42. |
[7] | 彭巧胤, 谢相勋. 再论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关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 14(1): 45–46. |
[8] | 郭继东. 当前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科学, 2008, 23(1): 38–40. |
[9] | 杨洁. 美国芝加哥大学对外汉语教学"第二课堂"考察与思考——基于跨文化交际目标[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3, 24(2): 116–119. |
[10] | 蒋为薇, 周红, 陈晓红, 等. 创新性第二课堂活动辅助药理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 2012, 20(4): 742–744. |
[11] | 梁翠茵, 王世全, 聂珍贵, 等. 药理学第二课堂的设计与实践[J].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 21(22):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