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王璨王璨
- WANG Can
- “调神”在针刺治疗眼病中的应用
- The application of "treating shen" in treating ophthalmology with acupuncture
-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36(4): 254-257
-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7, 36(4): 254-257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3-9043.2017.04.05
-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7-04-26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愈来愈大,各种眼部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许多眼病不仅难以治愈,而且反复发作、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近年来运用针刺治疗眼病在临床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针刺疗法以其创伤小、效果显著的优势逐渐被大众接受。经临床观察和查阅文献,临床上针刺治疗眼病主要采用眼周取穴配合肢体远端取穴的方法,强调通调眼部气血及补益肝肾,却少有医家注重眼与“神”、“形”之间的关系。《灵枢·官能》曰:“用针之要,无忘其神。”强调“调神”是针刺治疗疾病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针刺治病应该以治神调神为本。又因为眼与“神”及全身脏腑关系密切,故针刺治疗眼病更应格外注重“调神”,通过“调神”达到治疗眼疾的目的及效果。
1 “形”与“神”的关系中医基础理论中强调“形神合一”,“形”是指包括以五脏为中心的形体百骸和气血津液在内的人的形体结构;“神”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的“神”是指人体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1]。《黄帝内经》中五脏写为五藏,是因为有精神、气血、魂魄藏于其中。五志藏于五脏之中,“肝藏魂……肾藏志”,而心又被喻为“君主之官”,心为五脏之君,故心神可作为五志的主宰。所以说人是以心神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以气血津精液为物质基础,以经络为联系的整体[2]。
2 眼与“形”、“神”的关系“眼”一词最早见于《内经》,《灵枢·大惑论》曰:“精之窠为眼。”眼主司视觉,可视万物,察秋毫,辨形状,别颜色,为脏腑先天之精所形成,后天之精所滋养。《灵枢·大惑论》对于眼有详细的论述:五脏六腑的精气不断上输汇聚于眼窝,濡养眼目,故眼是全身脏腑经络精气聚集的地方。肾之精结聚为瞳子,肝之精化生为黑眼,心之精结为眼之络,肺之精形成白眼,脾之精作为眼胞约束眼珠,并裹挟全部精气与脉络一同形成目系,向上连属于脑,出于项部。可见眼的外部形态和功能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脏腑经络之病变可外显于目。
2.1 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2.1.1 眼与肝的关系肝属木,主筋,藏血,开窍于目。目作为肝和外界联系的窍道,肝的精气升腾结聚为黑眼,肝所藏的精微物质源源不断上输至眼,使眼目受到滋养,从而维持眼的视觉功能。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功能,“目以血为本”。血是眼睛维持视觉功能的基础物质,所以肝血的盛衰与视觉功能的强弱密切相关。肝在液化生为泪,泪液有濡润和保护眼珠的作用。泪液的生成和排泄依赖于肝气的制约。肝主疏泄,凡是气机的运动变化和升降出入均和肝的疏泄功能关系密切。气可以生血、生津,又可以行血、行津。肝气条畅通达谓之和,肝和才能使全身气机通畅,脏腑的气血和津液才可以源源不断上行输注于眼目,眼睛才拥有分辨颜色的能力。肝的疏泄功能影响着人的情志,肝疏泄功能正常则七情调和,精神舒畅,气血和平,眼可以视物清晰;如果肝失于疏泄,那么目窍闭阻。同样,眼病则导致视物不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久而久之则七情不畅,日久又导致肝的疏泄功能异常;怒为肝志,肝气易郁,气机不畅则血液阻于脉络,津液不能流行,气血失于条达是常见的眼病病理基础,故又会加重眼疾。所以肝脏气血阴阳的变化可以从眼部反映出来,而眼部的疾病也会影响肝脏的生理功能。《灵枢·本脏》曰:“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2.1.2 眼与肾的关系许多医家从“肝”论治眼病,常常忽略肾与眼的关系。肾之精升腾结聚为瞳神,肾主水,主一身津液布散,神水由肾气所化生,蒸腾气化上升于眼目,滋养瞳神,渗透入眼,使黑睛晶莹清澈。肾封藏一身之精,精血本是同源,血从精化生而来。肾精充盛,血才化生有源,肝才可以藏血并且上输轻清之血于目;其次目系向上连于脑,向后连于颈项,脑为髓海,髓是由肾中的精气所化生,所以,肾中精气充足,则髓海有余,气血生化有源,双目才能炯炯有神、视物清晰,若肾中精气亏虚,则双目则晦暗乏神,视物模糊。如果外邪来袭,直中颈项中,可上行入脑,深入目系,可见头昏目眩之象。目为阳窍,容易受到火热之邪的侵袭,张从正有“目不因火则不病”之说。火热之邪容易伤及眼目,肾水不足则会导致肝风阳内动,心君火上炎,相火应之,五脏之火皆摇,百脉沸腾,上攻于目,发为目病[3]。
2.1.3 眼与心的关系《黄帝内经》中有记载“诸脉者皆属于目”。心主一身的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里流行,向上输注于眼目,眼睛方可受到血液的濡养,才可以明视万物。心气升腾结聚两眦血络,若心火上炎,可见双目充血。心藏神,神明统于心,显露于外则表现于目。中医望神强调望双目也因于此,所以心神有疾可外应于眼,眼有疾也可以扰乱心神。
2.1.4 眼与脾的关系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和精微物质用来濡养全身肌肉。脾的精气结聚成为眼睑和眼部的肌肉,他们轻劲有力,使眼睑开合自如,眼珠转动灵活。脾主生血,脾胃运化水谷和精微物质而化生为营气,营气和津液共同注于脉中,形成血液。如果脾的运化功能正常,使水谷和精微物质化源充足,进而气血旺盛,血液充足,加之脾主升清温煦五脏,使精微物质上输眼目,故眼睛可以明视万物。如果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气血生化乏源,则血液亏虚,可见头晕眼花、视物不明等血虚征象。
2.1.5 眼与肺的关系肺之精华结聚为白眼。肺主卫表,可以防御外邪侵袭双眼。肺主一身之气,百脉朝于肺,所以肺气调和,气血流畅,五脏六腑之精气源源不断地上输于目,则目视精明[4]。
眼与脏腑依靠经络连接贯通,经络结聚于眼及眼周围,起到运行气血、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网罗全身的作用。使全身气血津液得以濡养双眼,使目视精明,眼珠转动灵活,眼睑开合有度。
2.2 眼与精、气、血、津液的关系眼依赖全身的精、气、血、津液的濡养以维持其形态和正常的生理功能。精是维持眼外形以及生理功能的基础物质,血的濡养是眼可以视物的根本,津液可以润泽营养双眼,气则可以推动全身的精、血、津液源源不断地上行于头,入目养眼,还可以护卫肌表,抵御外邪的侵袭。若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等造成脏腑气机逆乱,气血运行不利。则气血痰瘀瘀积于经络,以蒙蔽目窍,阻遏目络,最终导致视物不清,发为各种目病。如果生活劳累、情志不畅,而致肝气郁结于内,进而导致全身脏腑气机逆乱,升降出入失常,发为天行赤眼、火疽、青风内障、云雾移睛、暴盲等。若心、脾、肝三脏功能失调,血液生化流行失常,那么血液可以瘀阻于脉络之内,或肆意流行于血管之外,可发为胞睑青紫、白睛紫肿、胬肉攀睛、血翳包睛等。若脾失健运,则生痰,瘀阻脉络或结聚于眼部,可见胞生痰核、视物不清等。
2.3 眼与“神”的关系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统领着人的感觉运动和思维意识。
古代典籍中对于眼与神,特别是眼与心神的关系有着比较详细的论述。《灵枢》认为神内藏于心,双眼是心神的外在表现,正常的人双眼活动灵敏,神采奕奕,精彩内含,炯炯有神,也就是“有神”。如果精神错乱、心绪不宁,则双目乏神,视物不清,甚至盲无所见。《审视瑶函》和《银海指南》认为双目视物不仅受心神的影响,与七情变化更是密不可分。《银海指南》列举了可以导致目病的“三郁”[5],即怒郁、思郁、忧郁。如果勃然大怒,愤愤不平,肝气郁结于体内久久不能化解,气血运行不畅,目窍闭阻,可发为青风内障,患者自觉眼球肿胀疼痛,视物模糊;若怒气郁结日久而化火,火性炎上,可成暴盲,此为怒郁伤肝。若平时情绪抑郁,思虑太过,则会损伤脾胃,耗伤脾气,脾胃失运化而导致气血生化不足,眼目失去濡养,眼周肌肉懈怠乏力,可见眼睑开合失司,眼珠转动无力,胬肉横生,最终发为云雾移睛、视瞻昏渺。
同时眼科疾病给患者造成视力、视野的损害,部分疾病还伴有剧烈的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且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甚至成为家庭的负担。许多患者会因此产生焦虑、抑郁等悲观情绪,情志不畅会诱发眼病反复发作,进而加重眼部疾病。现代研究也表明,视力损害的程度可以直接影响到视功能,从而对生活质量产生影响[6], 并有相关研究表明轻度的视力损害与患者的社会心理适应不良呈显著相关[7]。焦虑、抑郁不但是常见的躯体性疾病伴发的负性心理反应, 而且还影响着躯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其预后, 同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产生影响[8-9]。
3 针刺调神的意义《灵枢·小针解》认为:“神者,正气也。”神之盛衰可直接反映出人体正气的盛衰。《通玄指要赋》杨氏注解认为“调神”包括调养身体的正气和调节患者的情志两部分,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针刺调神不仅可以改善五脏六腑的功能,减轻病症,也可以通过调理脏腑功能,以和气血,畅情志,进而养心神。
针刺调神应贯穿于针刺操作过程的始终。首先针刺时应和情志,宁心神。不仅强调医者在施针的过程中应集中思想,也强调患者在接受针刺前需要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安定心神,集中思想,针入之时需要聚神于针刺之处,感受经气的激发和调整。医者聚神于针下,细细感受针下经气的流动,及时施以针刺手法调整经气;患者聚神于针下,有助于得气,同时感受自身的细微变化,调畅情志,使气血得以流畅运行,神动则气行。针刺后应嘱患者保持平稳的情绪,可提高针刺的疗效[10]。
心是人精神意识的主宰,心神正常,则精神饱满,意识清楚,思维敏捷,七情调和。《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故选取心包经络穴内关穴,其对调神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调理心肺,还可以通调三焦,以调五脏,和气血。
“脑为元神之府。”督脉总领一身的阳气,为阳脉之海。其脉循行于头部正中,入属于脑。督脉之络散头上,别走太阳。足太阳膀胱经“上额交巅”,“其直者,从巅入络脑”。可见督脉与脑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故调神应重视选取督脉的穴位。目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可见目系与督脉联系密切,故治疗眼病不可忽略督脉的穴位。
4 调神治疗眼病在临床的应用笔者的导师高度重视“调神”对针刺疗效的意义,总结多年经验创立针刺“调神方”。取穴:四神聪、神庭、印堂、内关(双)、三阴交(双)。多采用平补平泻的手法。取穴要义:脑为髓海,居于头颅,督脉入于脑,取四神聪、神庭、印堂3穴以调脑神。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挟心而行,胸中有心肺两脏,取心包经络穴内关穴可调理心肺两脏气血,通调三焦。调神以益肾健脾疏肝为原则,三阴交为肝、脾、肾三阴经的交会穴,是调理肝、脾、肾三脏气血的要穴。故内关、三阴交共调五脏之气血。五脏调和则气血定,气血定则神安。此方选穴脑神与五脏神并调,起到“调五脏,和气血”之效[11-12]。
结合导师经验,临床上常用局部取穴配合“调神方”治疗各种眼部疾病。1)对于视神经萎缩、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眼底病。眼底疾病有症状重,病程长,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大的特点。患者会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状态。运用眼周局部取穴配合“调神方”,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疾病发展,而且对于因疾病而导致的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2)对于青光眼、老年性白内障等各种原因引起的眼压升高也有较好的疗效。本方通过调理脏腑功能,调和气血,调畅情志,可以降低眼压并减少高眼压的发作次数。3)对于治疗视疲劳、干眼症、小儿假性近视等视功能方面的疾病,不仅可以改善视疲劳、干眼等症状,还可以使假性近视的视力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4)对于一些内科疾病所致的眼病也有一定的疗效,如Graves眼病,针刺眼周穴位配合“调神方”加减在改善眼部充血、缓解突眼的同时,可以改善烦躁、多汗、焦虑等症状,起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5 验案举隅患者女性,45岁,自觉眼前黑影飘动伴闪光感2年余。患者近2年以来自觉视物时眼前有蜘蛛网样的黑影飘动,黑影运动轨迹无特殊规律,时有闪光感,多次前往眼科就诊,视力、视野、眼底造影等检查均未见异常,否认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综合征等慢性疾病史,诊断为玻璃体混浊,即“飞蚊症”。予滴眼液点眼、局部物理治疗后未见好转。因时有黑影飘动,患者自觉严重影响生活,前往多地求医希望可以根治。初诊时患者精神疲倦,情绪紧张,面色晦暗,自诉眼前黑影飘动影响视物,自觉视力严重下降,粗测视力正常,时有头晕发作。纳差,口苦咽干,夜间失眠多梦,醒来后感觉四肢乏力,小便正常,大便溏。舌暗红,苔白,脉弦。中医诊断:云雾移睛;证型:脾虚肝郁。选穴在“调神方”的基础上加用眼三针(即睛明穴、承泣穴、上明穴)、四关(合谷穴、太冲穴)。针刺10次后,患者诉眼前黑影运动范围缩小,运动轨迹多从中间向右侧滑动,睡眠较前改善,自觉精神好转,调整取穴为在“调神方”的基础上加用眼三针、太阳穴、养老穴、太冲穴、足三里穴,嘱患者适当加强户外运动。连续针刺30次后,患者精神良好,表情自然,面色较前红润,自诉眼前黑影变小,仅在右侧飘动,不影响视物,纳眠均较前改善,二便调。后继续针刺巩固疗效。体会:患者因脾虚湿困,聚湿生痰,浊气上泛而致痰湿聚于双目,瞳神不清,自觉眼前黑影飘移。痰湿阻络影响全身气机升降出入,加之病久患者忧思过度,郁怒伤肝,肝气郁结不能化解,七情受损,又会加重眼疾,如此恶性循环。故针刺时以“调神方”为底方,配合四关穴共同调全身气血,和五脏,助患者疏肝解郁,健脾助运,配合眼三针通调眼部气血。对于良性“飞蚊症”的治疗不可仅局限于眼部的症状,更应该注重调畅患者的情志,许多时候患者表现为“神乱”,调神是治疗此类疾病至关重要的切入点。在施针时还应特别注重与患者的交流,针刺手法以患者可耐受为度,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医从性,也可以适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提高针刺的疗效。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针刺治疗眼病不可仅局限于眼部症状,更应对患者四诊合参,积极寻找病因。在治疗眼部症状的同时,运用针刺调神,可宁心神,安五脏,和气血,通经络,“治病必本于神”,心身同治,标本兼治,对提高针刺治疗眼病的疗效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1] | 桑海滨, 张宏. 从"形神合一"探讨针刺调神治疗眼病[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 31(7): 2736–2738. |
[2] | 孙广仁. 中医基础理论[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 |
[3] | 郭成伟. 肾与"肝开窍于目"的关系探讨[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29(5): 349–350. |
[4] | 金福鑫. 《黄帝内经》眼科理论及其对后世的影响[D]. 沈阳: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5.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162-1015655990.htm |
[5] | 肖家翔. 论目病多郁[J]. 陕西中医, 1990, 11(6): 262–263. |
[6] | Broman AT, Munoz B, Bodriguez J, et al. The impact of visual impairment and eye disease on vision-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a Mexican-American population proyeeto VER[J]. Invest Ophthalmol Vis, 2002, 43(11): 3393–3398. |
[7] | Wulsin LR, Jacobson AM, Rand LI. Psychosocial correlates of mild visual loss[J]. Psychosom Med, 1991, 53(1): 109–117. DOI:10.1097/00006842-199101000-00010 |
[8] | Wenzel H, Haug T, Mykletun A, et al. A population study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mong persons who report whiplash traumas[J]. J Psychosom Res, 2002, 53(3): 831–835. DOI:10.1016/S0022-3999(02)00323-9 |
[9] | 赵丽丽. 眼科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 济南: 山东大学, 2012.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422-1012465230.htm |
[10] | 陆寿康. 刺法灸法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 |
[11] | 李霞, 丘志刚, 徐娟, 等. 张宏教授针刺"调神方"临床医案介绍[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4, 29(8): 2533–2535. |
[12] | 石学敏. 针灸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