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Vol. 36 Issue (5): 382-387

文章信息

于河于河, 李旖旎李旖旎, 万全万全, 冯放冯放, 张丽雯张丽雯, 刘兆兰刘兆兰, 白俊杰白俊杰, 吴宇峰吴宇峰, 王思成王思成, 范璐范璐, 谷晓红谷晓红
YU He, LI Yi-ni, WAN Quan, FENG Fang, ZHANG Li-wen, LIU Zhao-lan, BAI Jun-jie, WU Yu-feng, WANG Si-cheng, FAN Lu, GU Xiao-hong
中医药高等院校学生综合量化成绩相关要素初探
Identify the forming elements of comprehensive quantitative performance in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36(5): 382-387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7, 36(5): 382-387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3-9043.2017.05.16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7-05-22
中医药高等院校学生综合量化成绩相关要素初探
于河1, 李旖旎1, 万全1, 冯放1, 张丽雯1, 刘兆兰1, 白俊杰1, 吴宇峰1, 王思成2, 范璐1, 谷晓红1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00029;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北京 100026
摘要: 初步探索中医院校学生综合量化成绩相关要素,为未来提取中医药院校素质教育构成要素奠定基础。通过定性访谈获得中医院校学生综合量化成绩可能相关要素,通过案例对照研究设计获得中医院校学生综合量化成绩相关要素。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17个要素与学生综合量化排名具有相关性。如专业了解程度;前途愿景;专业喜欢程度;中医经典掌握程度;背诵中医经典原文;跟师后认真研究病例并提出问题;学习勤奋刻苦程度;学习态度;学习计划;自主学习课外知识;阶段学习总结;关注西医进展研究;参加专业实习;专业知识技能掌握情况;阅读课外经典数量;科研思维;情绪调控能力。结果表明中医院校学生综合量化成绩与学生各方面素养有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良好的人文素养、健康素质、专业素质、传统文化素养、科学文化素养等方面相关要素。
关键词: 中医院校     综合量化     构成要素     案例对照研究    
Identify the forming elements of comprehensive quantitative performance in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YU He1, LI Yi-ni1, WAN Quan1, FENG Fang1, ZHANG Li-wen1, LIU Zhao-lan1, BAI Jun-jie1, WU Yu-feng1, WANG Si-cheng2, FAN Lu1, GU Xiao-hong1     
1.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a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
2.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6, China
Abstract: To identify the forming elements of comprehensive quantitative performance in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And then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investigating the quality educa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 qualitative interview study has been processed to obtain potential forming elements of comprehensive quantitative performance in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then a case-control study was followed to explor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ll these elements and the comprehensive quantitative performance in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200 questionnairs were collected, and 17 issues have been founded which were associate with comprehensive quantitative performance(P < 0.05):the comprehension about major, the wishes about future career, professional preference, the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class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cite the class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ummary the clinical practitioners' case reports after clinical practice observing, study hard, the attitude, time schedule and plan, self-directed learning, summarize, find and solve the problem,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medicine, having clinical practice which is not arranged by the university,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scientific research thoughts, emotion control. The study performance and comprehensive quantitative performance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in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and humanistic quality, healthy quality, professional quality, traditional culture quality and scientific quality are involved in as key issues.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comprehensive quantitative performance     forming elements     case-control study.    

中医人才培养的前提是首先要明确优秀的中医人才应具有哪些素质,如何培养这些素质或能力是中医教育着力解决的目标。本研究使用多学科融合的研究方法,创新性应用临床流行病学中成熟的科研设计方法结合社会学定性研究方法学模式开展中医院校学生综合量化成绩相关要素的研究,笔者通过定性访谈的方法获得中医院校学生综合量化成绩可能的相关要素,在此基础上借鉴流行病学中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设计,case-control study在此文中译为“案例对照研究”,将这些可能要素作为暴露因素,通过案例对照研究设计回顾性获得中医院校学生综合量化成绩与哪些要素具有相关性。为下一步开展中医药院校素质教育构成要素研究奠定基础。

1 方法

在本次案例对照研究前,笔者访谈了北京中医药大学18名教师,7名学生。使用ATLAS.TI6.2软件进行分析,获得编码(Codes)280个,进行抽提后产生类别(category)5个: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人才;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优秀大学生要素;专业素质培养;存在问题。其中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应包括:人文素养,健康素质,专业素质,传统文化素养,科学文化素养。根据定性访谈获得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构成要素,编制问卷,除了如上要素内容,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满意度调查,收集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问卷包括个人信息基线资料外,共设置问题65个,包括:专业素质28题,科学文化素质4题,人文素质25题,健康素质2题,满意度调查5题,最后另设1个开放式问题。其中客观问题采用量化打分方法处理,1~10分。其中10分代表肯定性答案及最强强度(例如:非常好,非常了解,总是如此,非常满意,非常乐观,特别喜欢等),1分代表否定性答案及最强程度(例如:非常差,一点不了解,从不,非常不同意,非常悲观,特别讨厌等),5~6分代表一般。

调查班次共9个,均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级—2012级,包括岐黄班、中医五年制、中医教改实验班、七年制D班(临床方向),七年制C班(中西医结合方向),七年制E班(针灸骨伤专业)。回收有效问卷200份。男59,女134,未填写性别7人。18~24岁,平均年龄21岁。

2 各暴露因素与综合量化成绩排名的效应强度 2.1 两年综合量化成绩排名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综合量化成绩的组成为德育(25%),学习成绩(必修课考试成绩)55%,体育10%,素质考评10%(北京中医药大学学工部制,2011年版)。分析近两年综合量化成绩排名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把在班内排名前50%的设为优秀组,排名后50%的设为对照组,见表 1

表 1 案例对照研究四格表
暴露因素(如上调查要素) 优秀学生组 对照组 合计
有暴露 a b a+b
无暴露 c d c+d
注:优势比:OR=ad/bc。

通过OR值推断如上因素与优秀学生形成的效应强度。统计分析采用SPSS 18.0,OR值计算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2.1.1 专业素质方面

表 2。综合量化排名与专业素质板块中如下因素具有相关性(P < 0.05),OR > 1,且95 %CI不跨1:填报志愿时对所报学校及专业了解程度P=0.022,OR=1.17(95%CI 1.02~1.35);就读本专业后,您对自己的前途愿景P=0.017,OR=1.19(95%CI:1.03~1.37);现在所学专业喜欢程度P=0.005,OR=1.25(95%CI:1.07~1.46);对学习过的中医经典的理解、掌握程度P=0.001,OR=1.35(95%CI:1.13~1.61);背诵一定的中医经典原文,并理解P=0.011,OR=1.23(95%CI:1.05~1.45);跟师或见习、实习之后会认真研究老师的典型病例并提出问题,以提高自己的能力P=0.028,OR=1.18(95%CI:1.02~1.38);学习勤奋刻苦程度P=0.000,OR=1.40(95%CI:1.20~1.63);学习态度P=0.000,OR=1.43(95%CI:1.23~1.67);每天的学习有计划和安排P=0.001,OR=1.25(95%CI:1.09~1.42);自主学习,拓展、加深课堂以外的专业知识P=0.001,OR=1.27(95%CI:1.10~1.47);在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后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并解决P=0.006,OR=1.23(95%CI:1.06~1.42);关注西医学科现代研究进展程度P=0.046,OR=1.14(95%CI:1.00~1.30);参加过同自己专业相关的实习(非学校安排的,例如跟诊)P=0.028,OR=1.13(95%CI:1.01~1.25);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P=0.002,OR=1.34(95%CI:1.12~1.61);阅读课外经典数量P=0.008,OR=1.13(95%CI:1.03~1.24)。

表 2 专业素质与综合量化排名logistic回归分析
暴露因素 P OR 95%CI
专业了解 0.022 1.17 1.02~1.35
前途愿景 0.017 1.19 1.03~1.37
专业喜欢 0.005 1.25 1.07~1.46
经典理解 0.001 1.35 1.13~1.61
经典背诵 0.011 1.23 1.05~1.45
辨治思维 0.145 1.13 0.96~1.33
跟师研究 0.028 1.18 1.02~1.38
理论联系临床 0.063 1.17 0.99~1.37
班级学风 0.907 0.99 0.84~1.16
刻苦程度 0.000 1.40 1.20~1.63
学习态度 0.000 1.43 1.23~1.67
学习计划 0.001 1.25 1.09~1.42
自主学习 0.001 1.27 1.10~1.47
及时总结 0.006 1.23 1.06~1.42
西医掌握 0.178 1.12 0.95~1.31
西医兴趣 0.079 1.13 0.99~1.30
西医进展 0.046 1.14 1.00~1.30
校外实习 0.028 1.13 1.01~1.25
专业能力 0.002 1.34 1.12~1.61
家庭背景 0.946 0.98 0.52~1.83
改行打算 0.153 0.72 0.46~1.13
课外经典数量 0.008 1.13 1.03~1.24
自主专业学习时长 0.326 1.10 0.91~1.32
占课余时间百分比 0.890 1.00 0.99~1.01
游戏时间 0.373 0.95 0.95~1.06
占课余时间百分比 0.065 0.98 0.96~1.00
用于放松的时间(除外电子游戏的放松方式,例如散步、休息、户外) 0.780 0.98 0.85~1.13
占课余时间百分比 0.215 0.99 0.97~1.01
每学期阅读中医著作数量 0.619 1.07 0.81~1.42
晨读 0.102 0.59 0.32~1.11
晨读频次 0.374 1.09 0.90~1.32
晨读时长 0.636 1.21 0.55~2.67
2.1.2 科学文化素质方面

表 3。综合量化排名与科学文化素质板块中如下因素具有相关性:具有科研思维,进行科研课题设计并实施的能力P=0.018,OR=1.18(95%CI:1.03~1.35)。

表 3 科学文化素质与综合量化排名logistic回归分析
暴露因素 P OR 95%CI
创新精神 0.684 1.03 0.89~1.19
主持课题数量 0.155 1.61 0.84~3.10
参与课题数量 0.487 1.12 0.81~1.54
实验技能 0.122 1.11 0.97~1.27
课题设计 0.018 1.18 1.03~1.35
2.1.3 人文素质方面

表 4。综合量化排名与人文素质板块中如下因素具有相关性:对情绪的调控能力P=0.044,OR=1.17(95%CI:1.00~1.36)。

表 4 人文素质与综合量化排名logistic回归分析
暴露因素 P OR 95%CI
学习传统文化 0.860 1.01 0.88~1.16
传统书教 0.340 1.05 0.95~1.15
传统课程设置 0.561 0.96 0.82~1.11
人文关怀 0.165 0.89 0.75~1.05
医患沟通 0.270 0.91 0.77~1.08
抗压调节能力 0.642 1.04 0.89~1.21
情绪控制力 0.044 1.17 1.00~1.36
志愿者活动 0.233 1.08 0.96~1.22
社会责任感 0.779 0.98 0.84~1.14
计算机能力 0.428 0.94 0.81~1.10
社会实践 0.882 1.05 0.58~1.87
外语水平 0.908 1.01 0.87~1.17
自我调节能力 0.842 1.02 0.87~1.19
自我管理能力 0.665 1.03 0.90~1.18
社交礼仪 0.954 1.00 0.89~1.12
职业课程 0.483 1.05 0.92~1.20
了解时事 0.974 1.00 0.88~1.14
相处融洽 0.640 1.05 0.87~1.26
写作能力 0.619 1.04 0.89~1.23
总结失败 0.104 1.16 0.97~1.37
适应能力 0.580 1.04 0.90~1.21
自我表现能力 0.391 1.07 0.91~1.26
与人沟通能力 0.273 1.10 0.93~1.30
自我拓展 0.556 1.05 0.90~1.22
2.1.4 健康情况方面

以上因素两组之间无差异,见表 5

表 5 健康情况与综合量化排名logistic回归分析
暴露因素POR95%CI
健康情况0.4231.060.92~1.24
体育锻炼0.5461.040.91~1.20
2.1.5 满意度调查方面

以上因素两组之间无差异,见表 6

表 6 满意度与综合量化排名logistic回归分析
暴露因素 P OR 95%CI
教学质量 0.841 1.02 0.87~1.19
教室需求 0.716 1.02 0.90~1.16
选课难易 0.352 1.06 0.93~1.21
图书馆资源 0.696 0.97 0.85~1.12
学校满意度 0.303 0.92 0.79~1.08
2.2 近两年学习成绩排名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本研究还统计了近两年学习成绩排名与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见表 7

表 7 各因素与学习成绩排名logistic回归分析
要素 P OR 95%CI
性别 0.030 0.29 1.11~3.95
专业了解 0.043 1.15 1.01~1.32
前途愿景 0.010 1.21 1.05~1.39
专业喜欢 0.024 1.19 1.02~1.39
经典理解 0.001 1.36 1.14~1.62
经典背诵 0.007 1.25 1.06~1.47
刻苦程度 0.000 1.49 1.27~1.75
学习态度 0.000 1.48 1.26~1.73
学习计划 0.000 1.27 1.11~1.46
自主学习 0.006 1.22 1.06~1.40
及时总结 0.004 1.24 1.07~1.43
校外实习 0.046 1.11 1.00~1.24
专业能力 0.002 1.34 1.12~1.61
情绪控制力 0.038 1.18 1.01~1.37

学习成绩排名与如下因素具有相关性(P < 0.05),OR > 1,且95 %CI不跨1:性别为女P=0.030,OR=0.29(95%CI:1.11~3.95);填报志愿时对所报学校及专业了解程度P=0.043,OR=1.15(95%CI:1.01~1.32);就读本专业后,您对自己的前途愿景P=0.010,OR=1.21(95%CI:1.05~1.39);现在所学专业喜欢程度P=0.024,OR=1.19(95%CI:1.02~1.39);对学习过的中医经典的理解、掌握程度P=0.001,OR=1.36(95%CI:1.14~1.62);背诵一定的中医经典原文,并理解P=0.007,OR=1.25(95%CI:1.06-1.47);学习勤奋刻苦程度P=0.000,OR=1.49(95%CI:1.27~1.75);学习态度P=0.000,OR=1.48(95%CI:1.26~1.73);每天的学习有计划和安排P=0.000,OR=1.27(95%CI:1.11~1.46);自主学习,拓展、加深课堂以外的专业知识P=0.006,OR=1.22(95%CI:1.06~1.40);在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后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并解决P=0.004,OR=1.24(95%CI:1.07~1.43);参加过同自己专业相关的实习(非学校安排的,例如跟诊)P=0.046,OR=1.11(95%CI:1.00~1.24);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P=0.002,OR=1.34(95%CI:1.12~1.61);对情绪的调控能力P=0.038,OR=1.18(95%CI:1.01~1.37)。

2.3 综合量化排名与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

本研究在病例对照设计基础上,进行了pearson相关系数计算。来探索综合量化排名、学习成绩排名与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

综合量化排名与如下因素具有相关性(P < 0.05),呈负相关,例如:对专业了解程度越高其综合量化排名越靠前,具体见表 8

表 8 综合量化排名与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
要素 量化排名
相关系数 P
   专业了解 -0.217 0.003
   前途愿景 -0.241 0.001
   专业喜欢 -0.263 < 0.001
   经典理解 -0.261 < 0.001
   经典背诵 -0.243 0.001
   跟师研究 -0.273 < 0.001
   理论联系临床 -0.231 0.001
   刻苦程度 -0.410 < 0.001
   学习态度 -0.429 < 0.001
   自主学习 -0.327 < 0.001
   及时总结 -0.251 < 0.001
   西医掌握 -0.185 0.011
   西医兴趣 -0.150 0.039
   西医进展 -0.206 0.004
   校外实习 -0.269 < 0.001
   专业能力 -0.339 < 0.001
   课外经典数量 -0.267 < 0.001
2.4 学习成绩排名与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

学习成绩排名与如下因素具有相关性(P < 0.05),呈负相关,例如:背诵经典越多其综合学习成绩排名越靠前,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越刻苦则学习成绩排名越靠前,见表 9

表 9 学习成绩与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
要素 成绩排名
相关系数 P
   专业了解 -0.189 0.009
   前途愿景 -0.216 0.003
   专业喜欢 -0.227 0.002
   经典理解 -0.327 < 0.001
   经典背诵 -0.319 < 0.001
   跟师研究 -0.227 0.002
   理论联系临床 -0.208 0.004
   刻苦程度 -0.443 < 0.001
   学习态度 -0.443 < 0.001
   自主学习 -0.270 < 0.001
   及时总结 -0.273 < 0.001
   西医掌握 -0.212 0.003
   西医兴趣 -0.144 0.047
   西医进展 -0.186 0.010
   校外实习 -0.215 0.003
   专业能力 -0.342 < 0.001
3 讨论 3.1 中医院校学生综合量化成绩相关要素解析

最终得出,以下因素与学生综合量化排名具有相关性:专业了解程度;前途愿景;专业喜欢程度;中医经典掌握程度;背诵中医经典原文;跟师后认真研究病例并提出问题; 学习勤奋刻苦程度;学习态度;学习计划;自主学习课外知识;阶段学习总结;关注西医进展研究;参加专业实习;专业知识技能掌握情况;阅读课外经典数量;科研思维;情绪调控能力。以上发现对素质教育评价也具有意义,可以为学生创造环境、进行引导,可进一步探索中医院校素质教育相关要素,即包括人文素养、健康素质、专业素质、传统文化素养、科学文化素养5个方面。

可以看出:1)从专业素质来看,报考前、就读后对专业的了解及喜爱程度与成绩密切相关。医学知识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如果没有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做支撑,是难以在事业方面获得成就的[1]。经典的学习、背诵和理解也是成为一个优秀中医学生必不可少的因素。重视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是中医药名家成才的共性规律之一[2]。在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学生中,一个重要的测评方面就是学习能力,它包括学习刻苦度、学习态度、专业技能水平等,这些都是直接与学习成绩密切相关的因素。另外,更多地了解西医学当前研究进展对促进中医学生素质教育有积极作用。目前,西医学仍是国际主流医学,认识中、西医两者之间的差异,将对医学的发展,特别是使中医学能尽早成为世界主流医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2)从科学文化素养上来看,科研思维能力是与素质教育相关的一个重要因素。兼备科研能力的临床医学人才会较好地将科学工作方法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4]。医学的发展离不开科研,医学生的科研问题与思维习惯来自于临床并为临床服务。3)从人文素养来看,情绪的自我调控是影响素质教育成果的相关因素之一。大学生的情绪自我控制能力无论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还是对其以后的工作和社会适应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5]。全面发展的学生更能进行自我情绪调节以适应环境,保持心理健康。

通过分析综合量化排名与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及学习成绩排名与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可以发现:与学习成绩相关联的因素均包含于与综合量化排名相关联的因素之中。在与综合量化排名具有相关性的要素中,有4点是不包括在与学习成绩排名具有相关性的要素中的,分别是“跟师或见习、实习之后会认真研究老师的典型病例并提出问题,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关注西医学科现代研究进展程度”、“阅读课外经典数量”、“具有科研思维,进行科研课题设计并实施的能力”。这可能是由于许多与综合量化排名有关的素质教育相关因素很难通过考试的方式来测评,所以许多只是盲目追求期末考试成绩的学生会忽视自己综合能力的提高。中医的学习是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这就要求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所以单纯以考试作为评价素质教育效果的标准是不够的。一个学生仅靠学习成绩的优异是很难在综合量化排名中名列前茅的,已有的研究表明,量化分数高,必须既注重智育,也要注重自己思想品德修养、体育锻炼[6]

在与综合量化排名具有相关性且呈负相关的的因素中,除了“阅读课外经典数量”这一点,均和与学习成绩排名具有相关性且呈负相关的因素一致。这说明综合量化排名越高的同学看的课外经典越多,而学习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看经典数目却不一定多。这与以往研究[7]所论现代中医药大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强,一味沉溺学习、考研而忽视了阅读医学经典本身的结果相一致。此外,在与综合量化排名、学习成绩排名均相关、且成负相关的因素中,可以看出相关因素“刻苦程度”和“学习态度”的负相关系数分别以-0.410、-0.429和-0.443、-0.443位列最高,这表明“刻苦程度”和“学习态度”对综合量化排名、学习成绩排名的影响相对于其他因素来说最显著。这与以往研究刻苦是学业成功的必要品质,养成了勤奋品质,其学业成绩都会得到提高和学习态度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相一致[8-9]

3.2 综合量化相关要素与素质教育构成要素

人的素质有两种属性:一为生物性,它是个人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也称遗传素质;一为社会性,包括人的个性特征与知识能力结构两个方面。两者从内外两个层次构成了人的整体素质[10]。它和中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不谋而合,对教育改革实践有着积极的影响,并起到了理论上的支撑作用。由此对学生的评价也应向多元化评价发展和改革,考查学生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多方面能力[11]。当前,中医院校大学生中出现了人文精神缺失,职业道德观念淡化,专业意识淡薄,身心素质不强等现象[12]。医生的职业对人文素质具有较高要求,也应在素质教育基础上注重人文素质教育评价[13]

当前的综合量化是否能够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探索、评价。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抽提、明确都有哪些要素和学生综合素质有关,中医院校提供的素质教育是否包含对如上要素的培养方案,并能够客观合理进行评价。通过本研究,获得了中医院校综合量化排名、学习成绩排名的相关要素,为下一步开展中医院校素质教育构成要素探索与评价奠定了基础。

3.3 学生综合量化和素质教育构成要素的研究应基于适合的研究方法

一项较好的中医教育研究,离不开合理的科研设计。研究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研究结果的质量,也是保证结论令人信服的前提。当前缺乏对于中医教育方法学的研究,即通过应用科学的方法开展中医教育的研究。对于一项科学研究的开展,所选择的研究方法是否可以回答研究问题,并得出可靠的结论是科研课题开展的关键[14]。流行病学方法不改变方法学原则和原理,保证其科学性和固有的优缺点,但是研究人群和目标可以从对于某种药物(干预)对某种病证的疗效评价,转化为针对中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某种解决方案或改革措施对提高目标学生群体的教育质量的效果评价。

循证医学根据不同科研设计把临床流行病学科研方法分为不同的证据等级。所谓证据强度,又称论证强度,是指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推广应用性[15]。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作为当前中医教育研究的主流方法,存在证据等级较低的问题。本研究中应用的案例对照研究相对于论证强度更高的队列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RCT)来说,耗时短、相对节省人力物力,短时间内可以获得结论。缺点是不能证明因果关系,其证据强度低于队列研究和RCT设计[16]。所以未来的研究方向将是在本次回顾性研究的基础上,前瞻性设计观察性研究,以如上要素为暴露,分析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产生优秀学生的比率,以获得不同要素对于中医院校综合量化排名的因-果效应强度,再通过评价各综合量化相关要素,产生中医院校素质教育效果构成要素,为完善学生素质教育培养方案和评价体系提供科学证据。中医教育及其改革措施势必要从经验决策向循证决策转变,使中医教育及其改革措施能够获得理想的效果,培养出高素质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中医人才[17]

参考文献
[1] 刘雯华, 李玮, 张衍泽, 等. 专业兴趣与培养潜质在自主招生中的意义研究——以中医学专业为例[J]. 中国高教研究, 2013(12): 86–89.
[2] 李如辉. 应重视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J]. 中医文献杂志, 2008, 26(1): 26–27.
[3] 宋远斌, 孟卫东, 莫春妍, 等. 中医与西医的比较与联系[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1, 19(1): 15–18.
[4] 罗庚求, 文继舫, 周建华, 等. 八年制临床医学生科研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 基础医学教育, 2009, 11(1): 49–50.
[5] 曾阅. 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D]. 沈阳: 沈阳师范大学, 2013.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166-1013211663.htm
[6] 戴志福. 对学生实行综合量化考评的做法及体会[J]. 红河学院学报, 1992, 9(1): 53–58.
[7] 皇甫抗菌, 窦静雅. 中医药大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现状及对策——以河南中医药大学为例[J]. 教育, 2016(15): 144–154. DOI:10.3969/j.issn.1671-489X.2016.15.144
[8] 熊猛, 叶一舵. 大学生学业勤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1, 32(2): 71–73.
[9] 王爱平, 车宏生. 学习焦虑、学习态度和投入动机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关于《心理统计学》学习经验的调查[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 21(1): 55–59.
[10] 王晓红. 关于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评价前思考[J]. 中国电力教育, 2003(3): 55–58.
[11] 李瑛, 陈俊国, 袁伟. 多元智能理论对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启示[J]. 卫生职业教育, 2010, 28(18): 37–39. DOI:10.3969/j.issn.1671-1246.2010.18.016
[12] 王曼, 陈涤平. 继承发扬中医医德理念加强中医药大学生素质教育[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7, 15(9): 671–673.
[13] 周大力. 高职工科院校人文教育评价体系研究[J]. 科技信息, 2012(1): 60–62.
[14] 于河, 王思成, 白俊杰, 等. 中医教育循证决策研究方法与应用举隅[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31(3): 166–168. DOI:10.11656/j.issn.1673-9043.2012.03.12
[15] 刘建平. 传统医学证据体的构成及证据分级的建议[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27(12): 1061–1065. DOI:10.3321/j.issn:1003-5370.2007.12.001
[16] 于河, 李赞华, 刘建平. 观察性研究在中医临床研究中的应用(2)——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与报告[J]. 中医杂志, 2008, 49(7): 598–601.
[17] 王慧生.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中几个关键问题探讨[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27(2): 89–90. DOI:10.11656/j.issn.1673-9043.2008.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