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Vol. 36 Issue (6): 436-440

文章信息

史潇婷, 李彬, 赵庭楷, 穆彪, 曹如梅, 李雪松, 任毓秀, 李洁, 陈慧, 张瑾
SHI Xiao-ting, LI Bin, ZHAO Ting-kai, MU Biao, CAO Ru-mei, LI Xue-song, REN Yu-xiu, LI Jie, CHEN Hui, ZHANG Jin
生脉散治疗心肌梗死的系统评价
Shengmai powders for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a systematic review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36(6): 436-440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7, 36(6): 436-440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3-9043.2017.06.10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7-08-05
生脉散治疗心肌梗死的系统评价
史潇婷1, 李彬2, 赵庭楷1, 穆彪1, 曹如梅1, 李雪松1, 任毓秀1, 李洁1, 陈慧1, 张瑾1     
1.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 300193;
2.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 300193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西药常规加生脉散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VIP)、万方、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和Web of Science,搜集西药常规加生脉散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协作网等推荐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提取有效数据后,采用RevMan5.3.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个研究,合计766例患者,其研究质量均为C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西药常规加生脉散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比较,能显著提高心肌梗死临床综合疗效[OR=2.82,95% CI(1.57,5.50),P=0.000 5];减少心肌梗死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OR=0.29,95% CI(0.15,0.54),P=0.000 1];降低内皮素水平[MD=-16.69,95% CI(-24.79,-8.60),P < 0.000 1]。结论 西药常规加生脉散较单纯西药常规治疗,可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生脉散     心肌梗死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Shengmai powders for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a systematic review
SHI Xiao-ting1, LI Bin2, ZHAO Ting-kai1, MU Biao1, CAO Ru-mei1, LI Xue-song1, REN Yu-xiu1, LI Jie1, CHEN Hui1, ZHANG Jin1     
1.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
2.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western medicine plus Shengmai powers versus simple western medicine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patients. Methods We systematically searched the CNKI, CBM, VIP, Wanfang, PubMed, Cochrane Library, Web of science and other related periodicals to identif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 The quality of studies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methods of 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 the data were extracted; and meta-analyses were performed with RevMan5.3.0 soft ware. Results Eleven trials involving 766 patients were included. The results of meta-analyse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simple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the combination of western medicine and Shengmai powers therapy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symptoms, clinical comprehensive effect[OR=2.82, 95% CI(1.57, 5.50), P=0.000 5],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OR=0.29, 95% CI(0.15, 0.54), P=0.000 1], reduce the plasma endothelin level[MD=-16.69, 95% CI(-24.79, -8.60), P < 0.000 1]. Conclusi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ombining western medicine with Shengmai powers therapy 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simple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Key words: Shengmai powers     myocardial infarctio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systematic review    

心肌梗死(MI)是在冠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需要的基础上,发生持续的、严重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坏死[1]。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2002—2014年冠心病病死率呈上升态势[2],心肌梗死作为冠心病危重疾病的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心肌梗死属中医的“胸痹心痛”、“真心痛”范畴,中医认为心肌梗死的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虚为本,大多责之气虚和阴虚,故益气养阴在治疗时尤为重要。

生脉散是益气养阴经典方剂,最早见于金代张元素所著的《医学启源》[3], 由人参、麦门冬、五味子组成, 具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之效[4]。高铸烨等[5]通过Meta分析方法指出,生脉注射液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然而生脉散汤剂及其口服液应用于临床更为广泛,至今尚未见相关系统评价的研究。本研究拟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生脉散治疗MI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1.1 研究类型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无语言限制。

1.1.2 研究对象

符合MI诊断标准[6-7],心功能分级(Killip)[6]Ⅱ~Ⅳ级的心肌梗死患者,年龄不限,性别不限。原发病包括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等。

1.1.3 干预措施

治疗组:心肌梗死西药常规治疗[8][包括溶栓、手术介入、硝酸酯类、抗血小板治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调脂药等],加用生脉散汤剂或口服液。对照组:仅用西药常规治疗。

1.1.4 排除标准

动物实验、机制研究、综述、专题报道等文献;剂型不符、文章信息缺失、试验设计缺乏严谨的文献。

1.1.5 评价指标

临床综合疗效、心血管事件、内皮素(ET)。

1.2 检索策略

电子检索: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年1月—2017年2月)、万方数据库(1990年1月—2017年2月)、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年1月—2017年2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年1月—2017年2月),检索词为“生脉饮”或“生脉散”,“心肌梗塞”或“心肌梗死”或“心梗”等。外文数据库包括PubMed(1978年1月—2017年2月)、Cochrane Library(1995年1月—2017年2月)、Embase(1974年1月—2017年2月)和Web of science(1978年1月—2017年2月)。检索词为Shengmai yin、shengmai san、Myocardial Infarction、Cardiovascular Strokes等。

手工追索检出文献的参考文献,查找灰色文献,尽可能全面地纳入相关研究。

1.3 文献筛选

由2名研究者独立检索文献,阅读文章标题及摘要,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全文检索。筛选过程中意见不一致时请教专家,讨论决定。

1.4 资料提取

制定“文献信息提取表”,由2名研究者分别提取和录入资料,并交叉核对。资料提取内容包括研究类型、患者基本情况、治疗方法、观察指标等。

1.5 质量评价

根据Cochrane Handbook 5.3.0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分别是:随机分组的方式;是否采用盲法;是否进行分配隐藏;数据是否缺失;是否有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是否有其他偏倚。意见不一致时请教专家,达成一致决定。

1.6 数据分析

应用RevMan 5.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优势比(OR),计量资料采用加权均数差(WMD),两者均以95%可信区间表示。采用χ2检验分析统计学异质性,检验水平设定为α=0.1。若P > 0.1或I2 < 50%,表示各个研究结果间无临床异质性,测量结果应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若P≤0.1或I2≥50%,表示各研究结果间存在临床异质性,先进一步分析异质性产生的原因,若无临床异质性,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各统计检验结果在森林图中列出。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

初检出文献1 144篇,使用Endnote软件排除重复文献338篇,阅读标题及摘要,排除动物实验、综述等文献775篇,进一步阅读余下31篇文献全文,排除非RCT文献5篇,非心肌梗死类文献5篇,干预措施不符文献7篇,剂型不符1篇,综述文献2篇,最终纳入11篇RCT[9-19],均为中文文献。文献筛选路径见图 1

图 1 文献筛选流程图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情况 2.2.1 患者情况

11个RCT共纳入766例患者,其中男500例(65.27%),女266例(34.73%)。年龄36~85岁。其中合并高血压者占21.54%,糖尿病占13.32%,房颤占4.13%,心律失常占9.66%,心功能不全占1.96%,休克占1.04%,其中4篇RCT[11-12, 15-16]未提及。见表 1

表 1 患者基本情况
纳人研究 发表时间 疾病诊断 性别
(男/女, 例)
组别 年龄(岁) 合并症(例)
S B D AF A C
阳诚井[9] 2014年 心肌梗死 32/24 42~75 18 20
周领[10] 2010年 心肌梗死 51/34 64.02±5.70 11 8
64.31±6.20 12 16
王强[11] 2014年 心肌梗死 60/46 57.00±9.00
莫振兆[12] 1997年 心肌梗死 32/10 36~78
邹彦[13] 2016年 心肌梗死 22/42 61.00±1.00 1 18 14 17 14
60.50±1.00 2 15 17 15 15
华明珍[14] 1996年 心肌梗死 74/41 73.5 2 27 2
71.6 3 18 13
吕宝经[15] 1994年 心肌梗死 51/17 65.40±5.30
孙晓斐[16] 1993年 心肌梗死 83/17 58.50±8.90
谢志雄[17] 2008年 心肌梗死 35/13 56.88±8.02 21 5
57.42±8.18 22 4
赵静[18] 2002年 心肌梗死 36/6 59.11±11.74 17 3
63.13±8.29
李建杰[19] 2013年 心肌梗死 24/16 58.00±12.50 15 8
57.80±14.10 16 7
注:①:试验组;②:对照组;S:休克;B:高血压;D:糖尿病;AF:房颤;A:心律失常;C:心功能不全。
2.2.2 干预措施

11篇RCT均采用生脉散为中药干预手段,治疗剂量多为100 mL,每日2次,疗程5~30 d,其中1篇为60 d[11]。见表 2

表 2 干预措施及观察指标
纳入研究 组别 例数 治疗方法 疗程(d) 观察指标
阳诚柏[9] 30 西医常规治疗+中成药生脉饮 30 溶血磷脂酸水平;
30 西医常规治疗 左室射血分数
周领[10] 43 西医常规治疗+养心汤 14 严重并发症; 疗效等
42 西医常规治疗
王强[11] 53 常规药物治疗+生脉散 60 心率变异性
53 常规药物治疗
莫振兆[12] 22 尿激酶+肝素+阿斯匹林+黄芪生脉散 5 胸痛发生率;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 ANP等
20 尿激酶+肝素+阿斯匹林
邹彦[13] 32 西医常规治疗+生脉口服液 30 溶血磷脂酸水平; 心血管事件; 疗效; 心脏彩超等
32 西医常规治疗
华明珍[14] 65 西医常规治疗+生脉散加味 30 总有效率
50 西医常规治疗
吕宝经[15] 38 常规药物治疗+生脉散颗粒剂 28 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30 常规药物治疗
孙晓斐[16] 60 常规药物治疗+生脉散 10 血液动力学; 心功能; 疗效
40 常规药物治疗
谢志雄[17] 24 西医常规治疗+开心胶囊 21 心血管事件; 血浆内皮素
24 西医常规治疗 心脏彩超等
赵静[18] 27 常规治疗+开心胶囊 20 内皮素; 心功能等
15 常规治疗
李建杰[19] 20 常规治疗+血府逐瘀汤合生脉饮 7 心脏彩超; 心血管事件
20 常规治疗+血府逐瘀汤
注:①:试验组;②:对照组。
2.2.3 观察指标

11篇RCT中,4篇以临床综合疗效为评价指标[10, 14-15, 17],2篇检测了内皮素(ET)[18-19],5篇涉及MI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10, 13-14, 18-19]

2.2.4 文献质量评价

11篇RCTs对于隐蔽分组,结果数据完整性均未描述,只有3篇RCT[13, 16-17]对随机序列的产生进行了描述,1篇RCT[16]对盲法进行了描述,文献整体质量偏低。使用Revman 5.3.0软件对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显示纳入文献产生偏倚的风险较高,见图 2

图 2 偏倚风险图
2.3 疗效评价 2.3.1 改善MI的总有效率

4篇RCT[10, 14-15, 17]对治疗MI的总有效率进行了报道,各研究结果间无统计学异质性差异(P=0.77,I2=0%),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参附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综合疗效[OR=2.82,95%CI(1.57,5.50),P=0.000 5]。见图 3

图 3 MI总有效率森林图
2.3.2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5篇RCT[10, 13-14, 18-19]对MI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行了描述,各研究结果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80,I2=0%),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脉散可显著降低MI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OR=0.29,95%CI(0.15,0.54),P=0.000 1]。见图 4

图 4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森林图
2.3.3 ET

2篇RCTs[18-19]对ET的浓度进行了描述,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16,I2=48%),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脉散可有效降低MI后ET浓度[MD=-16.69,95%CI(-24.79,-8.60),P < 0.000 1]。见图 5

图 5 ET指标森林图
3 讨论 3.1 纳入研究的特点和局限性

本文纳入的11项研究均为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均为确诊MI患者,遵循MI治疗指南的用药方法,排除试验组为非加载单一生脉散干预的文献,保证纳入研究的同质性。但纳入的研究对于隐蔽分组,结果数据完整性均未描述,只有3篇RCT对随机序列的产生进行了描述,1篇RCT对盲法进行了描述,文献质量均为C级,产生偏倚的风险较高。

3.2 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筛选加载生脉散辅助治疗MI的RCT文献进行Meta分析,以临床总有效率为首要观察指标,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OR=2.82,95%CI(1.57,5.50),P=0.000 5],说明加载生脉散可提高MI患者的临床疗效。本研究还以MI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ET为次要观察指标,结果显示,加载生脉散的试验组可有效降低MI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OR=0.29,95%CI(0.15,0.54),P=0.000 1],降低ET浓度[MD=-16.69,95%CI(-24.79,-8.60),P < 0.000 1]。

在传统的治疗中, 主要以口服西药为主要治疗策略, 虽然治疗上能够快速缓解症状,但是却难以除根[20]。现代药理学认为生脉散有保护心肌、抗动脉粥样硬化、抗休克和保肝的作用[21]。其中人参有改善心血管、抑制心肌氧化损伤的功效[22-23],麦门冬有保护心肌的作用[24]。五味子可以提高免疫力,对心肌缺血损伤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25]。本研究对生脉散治疗MI的临床疗效进行了Meta分析,结果显示疗效肯定,希望能为临床治疗MI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葛均波, 徐永健. 内科学[M]. 第8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227.
[2]
陈伟伟, 高润霖, 刘力生, 等.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概要[J].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6): 521-528.
[3]
张元素. 医学启源[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8, 198.
[4]
耿亚, 许海玉, 马月春, 等. 《中医方剂大辞典》含生脉散类方组方规律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7, 23(1): 200-205.
[5]
高铸烨, 郭春雨, 史大卓, 等. 生脉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影响的系统评价[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12(28): 1069-1073.
[6]
Steg PG, James SK, Atar D, et al.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J]. Eur Heart J, 2012, 33(20): 2569-2619. DOI:10.1093/eurheartj/ehs215
[7]
Roffi M, Patrono C, Collet JP, et al. 2015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out persistent ST-segment elevation[J]. G Ital Cardiol, 2016, 17(10): 831-872.
[8]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0, 38(8): 675-690.
[9]
阳诚井, 苏玲.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30例[J]. 中国中医现代远程教育, 2014, 12(2): 33-34.
[10]
周领, 雒云祥, 苑平和, 等. 养心汤配合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43例[J]. 陕西中医, 2010, 31(10): 1363-1365.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0.10.062
[11]
王强. 生脉散对心肌梗死(真心痛)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 中国卫生产业, 2014, 11(11): 190-191.
[12]
莫振兆, 庄日喜, 许小清, 等. 黄芪生脉散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 1997, 4(11): 487-489. DOI:10.3321/j.issn:1008-9691.1997.11.003
[13]
邹彦, 应岩富, 林才毓. 中药生脉饮口服液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临床观察[J]. 新中医, 2015, 47(6): 14-16.
[14]
华明珍, 戚宏. 生脉散加味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塞65例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 1996, 3(6): 259-260.
[15]
吕宝经, 荣烨之, 赵美华, 等. 生脉散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4, 14(12): 712-714. DOI:10.3321/j.issn:1003-5370.1994.12.002
[16]
孙晓斐, 丛培玲, 伊长华, 等. 生脉散对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力衰竭的血液动力学研究[J]. 济宁医学院学报, 1993, 16(4): 21-25.
[17]
谢志雄. 开心胶囊防治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 广州: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572-2008100093.htm
[18]
赵静. 开心胶囊抗心梗后心室重构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广州: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2.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572-2002110082.htm
[19]
李建杰, 尚树忠, 顾旭, 等. 血府逐瘀汤合生脉饮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再灌注损伤的防治[J]. 中医临床研究, 2013, 5(18): 10-12. 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3.18.004
[20]
陈颖. 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药治疗优化方案的研究[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26(5): 675-676.
[21]
程艳刚, 荆然, 谭鑫燕, 等. 生脉散的现代药理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18(5): 253-256.
[22]
Sui DY, Yu XF, Qu SC, et al. Effects of Panax quinquefolium. 20S-2protopanaxdiol saponins on experimental ventricular remodeling in rat[J]. Chin Pharm J, 2007, 42(2): 108-112.
[23]
Venardos KM, Perkins A, Headrick J, et al.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antioxidant enzyme systems, and selenium:a review[J]. Curr Med Chem, 2007, 14(14): 1539-1549. DOI:10.2174/092986707780831078
[24]
黄光辉, 孙连娜. 麦冬多糖的研究进展[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2, 27(5): 523-529.
[25]
齐雁辉, 赵彩玉. 五味子的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26): 43-44. DOI:10.3969/j.issn.1671-8194.2011.26.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