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孔乔, 孟静岩
- KONG Qiao, MENG Jing-yan
- 试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方剂的“大”与“小”
- Expound the "big or small" fea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rescriptions in Treatise on Febrile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 written by ZHANG Zhong-jing
-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36(6): 474-476
-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7, 36(6): 474-476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3-9043.2017.06.18
-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7-07-30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兼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基础。但该书编成后不久即亡佚,后经晋王叔和搜集整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刊,历代刻印数十次而得以流传至今。《内经》云:“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张仲景宗《内经》之旨,随证施治,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制定用方的大小,以达到治病“适其至所”无太过不及之目的。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创制了许多功效卓著的方剂,皆用药精当,配伍严谨,疗效可靠。其中,很多方剂名称相同,而仅有大小之别,如大、小青龙汤,大、小承气汤,大、小陷胸汤,大、小柴胡汤,大、小建中汤,大、小半夏汤等。除此之外,《伤寒论》中还有很多“同药异方”的现象,即方剂药物组成相同而仅有药味剂量大、小不同。因此,笔者试从病机、主症、治法,方药,用量等方面阐述《伤寒论》中方剂的“大、小”之别,并探讨张仲景此为的深意。
1 方剂名称分大小 1.1 大、小青龙汤青龙,是神话中东方木神。张秉成《成方便读》曰:“以龙为水族,大则可兴云致雨,飞腾于宇宙之间;小则亦能治水驱邪,潜隐于波涛之内耳。”两方均能发汗逐饮,犹如青龙之兴云治水,故以青龙名之。
大、小青龙,同见于《伤寒论》太阳上篇,均是太阳伤寒兼有里证,同用辛温解表,方均从麻黄汤化裁而来。两方共同之处在于均有恶寒、发热、无汗等表寒症状。但大青龙汤证为寒邪闭表, 卫阳被遏, 郁而生热所致,以“不汗出而烦躁”为主证;小青龙汤为表证未解,心下挟有水饮,外寒内饮所致,以表不解而喘咳为主证。两者皆属表里同治之方,但大青龙汤由麻黄汤重用麻黄,另加石膏、生姜、大枣组成,麻黄用量加倍,意在外散风寒,开郁闭之表;石膏,清郁闭之里,两药相配,寒温并用,表里双解。小青龙汤为麻黄汤、桂枝汤合方去杏仁、生姜,加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而成,麻黄配桂枝,通阳宣散,干姜合细辛温肺化饮,共奏解表蠲饮之功。小青龙汤是外寒内饮,治以发汗解表兼温化水饮,并以化饮为主[1],大青龙汤发汗力峻,用意在表重者当急于解表,以免病势内传,小青龙汤发汗之力亦轻, 用意在于不欲专于外发, 而欲取其内散,故依其发汗力强弱而命名“大、小青龙汤”。
1.2 大、小陷胸汤两方同治热实结胸,正如成无己所说:“结胸为高邪,陷下以平之,故治结胸曰陷胸汤。”
但根据水热互结程度的轻重,热实结胸可以分为大结胸和小结胸两类。大陷胸汤证属邪热内陷与有形之水饮结于胸腹,主症为“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伴有短气躁烦,头汗出,脉沉紧等表现。小陷胸汤证属痰热互结与心下,主症为心下硬满,按之则痛,伴有苔黄腻,脉浮滑等表现。大陷胸汤证重而势急,小陷胸汤证轻而势缓,大陷胸汤用大黄且量大,小陷胸汤用黄连且量小,泻热力度有不同;大陷胸汤用甘遂以逐水,小陷胸汤用半夏以涤痰,逐邪亦有轻重之分;大陷胸汤用芒硝破结,小陷胸汤用瓜蒌实以开结,散结又有缓急之分。由此可见,两者主病有轻重, 治法有缓急, 主方陷胸汤自有大、小之分也。
1.3 大、小承气汤承气,乃承顺胃气之意。方有执亦云:“承气者, 承上以逮下,推陈以致新之谓也。”大、小承气汤,皆为苦寒攻下之剂。大承气汤证属阳明燥热实邪严重内阻,腑气不通,痞满燥实兼具,而小承气汤证气滞明显,痞满较甚而结聚较轻。大承气汤药味多,用量重,芒硝、大黄合用,泻热通便,且两物后下,气锐行速,合之厚朴、枳实,药量重于大黄,理气导滞,其力亦猛。小承气方中,不用芒硝,且厚朴药量少于大黄之半,枳实量亦少,3物同煮,不分先后,以轻下热结。大承气汤有臣药芒硝辅助大黄,增强其泻下通便之力,而小承气汤没有臣药,故泻下之力逊于大承气汤。两方中厚朴和枳实均为佐助药以消痞除满,并通过行气辅助泻下,小承气汤中佐药剂量比大承气汤小,故药力也较弱[2]。大、小承气汤均能治疗阳明腑实证,但随病情轻重缓急之不同,用药之轻重亦有差别,故有大、小之分。
1.4 大、小柴胡汤大、小柴胡汤证,病机均属邪犯少阳,枢机不利。但大柴胡汤证兼阳明里实,除小柴胡汤证之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等症外,尚有郁郁微烦,心下痞硬,腹满痛等表现。小柴胡只宜和解少阳,大柴胡除和解少阳外,还应通下里实,祛邪力度更强,组方为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芍药、枳实、大黄而成。大柴胡汤的临床上治疗急慢性消化道疾病效果良好,但主要以急性疾病为主,且病情更重;而小柴胡汤则偏向于治疗发热、呼吸系统疾病, 病情较轻[3]。两方均以柴胡命名,但制方有大小,针对病机、症状有差异,临床应鉴别应用。
1.5 大、小建中汤建中,即建立中焦脾胃之气,正如尤怡所说:“欲求阴阳之和者, 必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 必以建中也。”[4]大、小建中,同治中虚寒凝之证,均可温中散寒,缓急止痛,但小建中汤证以虚为主,其痛多为时痛时止、喜温喜按;大建中汤以实为主,故其痛多为大寒之痛,如有头足,痛不可近。小建中汤证见于《伤寒论》第100条与第102条以及《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黄疸病篇,妇人杂病篇;大建中汤仅见于《金匮要略》腹满寒病宿食病篇1条。小建中汤病机为中焦虚寒,气血不足,复被邪扰,治宜温中补虚,调和气血,组方为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饴糖重用为君,甘温补中,并用桂枝、生姜以辛甘化阳,重用芍药以酸甘化阴,以达到气血阴阳并补之效。大建中汤病机为脾胃阳衰,阴寒内盛,故应温阳建中,祛寒止痛。方中用蜀椒、干姜温中散寒,而不用桂枝、生姜,目的重在温里散寒,配以人参、饴糖补气缓中[5]。大建中汤较之小建中证实至重且急,温补力度更大,故方名曰大也。
1.6 大、小半夏汤两方皆以半夏名方, 半夏为主药之旨明矣。综观张仲景治呕诸方,皆用半夏。清代陈修园云:“半夏,辛则能开诸结,平则能降诸逆也……张仲景呕者必加此味。”[6]《金匮要略》呕吐篇第16条云:“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胃反呕吐的主要症状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其病机为中焦虚寒,脾胃功能失调,食入之物不能腐熟运化,反出于胃而呕吐,故治以大半夏汤和胃降逆,补虚润燥。方中重用半夏开结散逆,人参、白蜜补虚润燥。小半夏汤被后世誉为治呕之祖方,主要治疗饮邪停聚于胃所致之呕吐,“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方中半夏、生姜相伍,共奏散寒化饮,降逆止呕之功。大、小半夏汤俱是止呕剂,但胃反呕吐,病情较重,故半夏用量也较大。原书中张仲景大半夏汤用“半夏2升”,“小半夏汤用半夏1升”,可见其止呕力度不同,临床应辨别使用。
2 方剂用量分大小《伤寒论》中有些方剂具体应用时,虽然药味相同,但会随症状的不同,病机的转变而药量不同,亦体现了张仲景方有大小之意,也反映出张仲景对于病机诊断要求的严谨性。
2.1 伤寒表郁轻证三方证治太阳病中, 发汗轻剂有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三方。桂麻各半汤表现为面赤身痒,多发于当汗失汗或汗出不彻,证轻邪轻,麻黄、杏仁药量较重。桂二麻一汤得之于汗后,症状较前略重,故麻黄用量较轻。桂枝二越婢一汤证属表郁内热,取麻黄与石膏并用。三方主症均有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数度发,发热如疟状的表现。此种热型亦属太阳伤寒证,但症状较轻,治用小发汗法,虽取麻黄、桂枝并用,但其药量极轻。故此三方与桂枝汤、麻黄汤等对比, 亦体现了方剂“大、小”之不同。
2.2 少阴病寒化证四逆汤证治《伤寒论》少阴病辨证论治第323条云:“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少阴病病机为阳气虚衰,阴寒邪盛,主用四逆汤,方中附子温肾回阳,干姜温中散寒,两药合用,增强回阳之力,炙甘草温补调中,3药相须,为回阳救逆之代表方。若阴盛于内, 格阳于外, 在上述阴寒内盛脉证的基础上而呈现身反不恶寒,面赤等“里寒外热”的假象,则用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逆汤与四逆汤相比,药味相同,但重用附子,倍用干姜,以大辛大热之药,急驱内寒,破阴回阳,通达内外。故四逆一方,又具大小之义。
综上所述,张仲景制方大小之深意,首先在于两同名方剂之间必有密切联系, 治疗之主证或主药必然相同;其次,就文中列举的“大、小”之方来看, 制方大小的依据主要是祛邪或补虚力度的强弱,即以强度区分大小,大方所治疗的病重势急,药力更强,如大青龙汤发汗力峻,大承气汤泻下力猛,大柴胡汤攻邪力强,大建中汤补中力强等,小方所治疗的病轻势缓, 药力较弱,相对大方而言发汗力较轻,泻下力较缓,攻邪力较弱,补虚力较弱等,但临床不可拘泥,应随证治之。“读经典,做临床”是中医人才成长的必经之路,经方作为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精华,是后世方剂发展的典范。在学习经方过程中,归纳总结、鉴别对比则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用对比的方法学习经方,才能更好的掌握方证规律及仲景学术思想[7]。临床使用经方除了要坚持使用原方之外,更重要是使用原意,就是按照方中所针对的“病机”、“证候”,对于理法方药的一线贯穿[8]。文章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之中方剂“大、小”含义的探讨与病机、症状、治法、方药等方面的系统比较,对张仲景方剂使用原意有了更明确的认识,方名、用量虽有大小,但张仲景辨证论治思想一线贯穿,掌握张仲景这几首大小方剂命名的区别与联系对于《伤寒杂病论》的理解运用和医者临床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医者应不断加深对经方的分析研究,体会张仲景辨证论治思想,以更好指导临床提高疗效。
[1] |
王庆国. 伤寒论讲义[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44.
|
[2] |
包中龙, 温川飙. 根据大、小承气汤探讨《伤寒论》中处方药力控制[J]. 亚太传统医药, 2015, 11(13): 52-53. DOI:10.11954/ytctyy.201513020 |
[3] |
林丽华. 大、小柴胡汤临床应用的比较研究[D]. 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35-42.
|
[4] |
尤怡. 金匮要略心典[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2, 43.
|
[5] |
陶汉华, 齐丽娟. 大、小建中汤方证解析及临床应用[J]. 山东中医杂志, 2010, 29(11): 798-799. |
[6] |
陈修园. 神农本草经读[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9, 45.
|
[7] |
王欢. 经方学习与应用的思路和方法探讨[J]. 中医药导报, 2014, 20(6): 4-7. |
[8] |
李宇铭. 经方的理论特点[J]. 环球中医药, 2012, 5(1): 29-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