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季昭臣, 王虎城, 胡海殷, 李雪梅, 于春泉, 张俊华
- JI Zhaochen, WANG Hucheng, HU Haiyin, LI Xuemei, YU Chunquan, ZHANG Junhua
- 首届百名“全国名中医”专业分布及学术特点分析
- Analysis on the discipline distribution and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rst hundred national famous doctor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37(1): 16-20
-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8, 37(1): 16-20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3-9043.2018.01.05
-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8-01-08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防病治病方法。中医药理论的发展源于历代医家经验的传承、总结和提升。几千年来,中医药学历代沿袭、薪火相传,延续了学术生命。中医药学专家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经验是中医学术传承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当代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以解决临床问题为要旨,积累了丰富鲜活的诊疗经验和学术思想,这是当代“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学的宝贵财富。正如张伯礼院士所讲,“当前传承更有紧迫性,甚至是抢救性的需求,先守住、不能丢,才能保障不竭的创新源”[1]。
2017年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中医药管理局组织评选了首届全国名中医100名。全国名中医均为省级名中医、省级以上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或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从事中医药临床、炮制或鉴定等相关工作35年以上[2]。他们具有深厚的中医药理论造诣,学术成果丰硕,临床经验丰富,仍然坚守在中医临床及科研等工作一线,为发展中医药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行业内具有广泛学术影响力,在群众中享有盛誉。
本文对100名全国名中医的基本情况和专业信息进行总结,分析全国名中医的年龄分布、学科分布和学术特点,为深入探求中国当代中医药学家专业特长、学术思想和成才道路提供基本数据,为中医药学术传承发展提供参考信息。
1 研究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国家三部委遴选认定的100名首届全国名中医。信息来源于政府公示信息和名中医所在单位发布的信息[3]。数据采集包括名中医的出生日期、工作单位、专业类型及诊疗范围等方面。并通过检索CNKI分析百位名中医发表论文的情况。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通过频数计算,描述年龄、地域和专业分布情况。
2 研究结果 2.1 年龄分布全国名中医评选表彰人选中,男88人,女12人;年龄最大的96岁,最小的59岁,平均年龄76岁;59~70岁名中医17人,71~80岁名中医61人,81~90岁名中医18人,90岁以上名中医4人。其中71~90岁的名中医占总体的一半以上,如图 1所示。数据显示,名中医的年龄已超过中国老龄人口的年龄标准,平均年龄接近中国平均人口预期寿命,而国医大师的年龄更大。侧面反映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成长需要一个漫长的周期。
随着人们对高水平中医大师和高质量中医药服务需求的增长,如何让更多的中青年中医药从业者成长成才,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是最好的榜样和示范,需要充分的挖掘和分析名中医学术思想和经验,也需要各地区为中青年中医药人才成长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更高的发展平台。
2.2 地区分布全国名中医北京入选人数最多,有12人,也是唯一入选人数突破10人的地区;新疆(5人)、江苏(4人)、天津(4人)、广东(4人)、贵州(4人)分列2~6位。其余25个地区中,17个地区(福建、河北、山东、宁夏、山西、青海、江西、甘肃、安徽、浙江、四川、上海、河南、辽宁、吉林、重庆、西藏)的入选人数为每个地区3人,8个地区(陕西、湖北、云南、黑龙江、广西、湖南、内蒙古、海南)的入选人数为每个地区2人。由于名中医评选名额考虑了地区间的均衡,所以各地区人数差异不大,但也反映了中医人才的成长与区域中医药发展的需求和氛围有一定的关联。
2.3 专业分布根据百名全国名中医的专业方向进行分类统计(图 2),结果显示,“中医内科”人数最多,达到69人,其中“中医内科”(未区分学科方向)占41人;其余28人中,“消化内科”12人,“心内科”5人,“肾病科”4人,“风湿免疫内科”2人,“神经内科”、“血液科”、“周围血管病科”、“呼吸科”、“内分泌科”各1人。“中医妇科”6人,“中医儿科”4人,“中医外科”2人;而其他专业领域的人数较为平均,“中西医结合”2人,“肿瘤科”3人,“中医骨科”3人,“针灸科”3人,“中药学”2人,“皮肤科”2人,“男科”1人,“民族医药”3人,包括“藏医”、“蒙医”、“维医”各1人。
百位名中医的专业领域和特长在“表 1”中有简要描述,涵盖中医内、外、妇、儿等多个方面,其中中医内科领域专业人数远高于其他专业人数,这也与中医临床实际需求相符。在“中医内科”下属的专业学科中,“消化内科”的人数较多,其次为“心内科”和“肾病科”等,侧面反映了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的疾病负担和中医药需求较多,且在该领域中医药具有一定的特色优势。外科、儿科、妇科、皮肤科均是中医药的优势领域,可解决许多西医疗法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问题,且具备简、便、廉、验等综合优势。
序号 | 姓名 | 出生年月 | 省份 | 专业 | 特长 |
1 | 丁书文 | 1941年11月 | 山东 | 心内科 | 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 |
2 | 丁锷 | 1934年12月 | 安徽 | 骨科 | 特发性股骨头坏死、慢性硬化性骨髓炎、颈椎病等 |
3 | 丁樱 | 1951年2月 | 河南 | 儿科 | 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等小儿病 |
4 | 马骏 | 1940年5月 | 安徽 | 消化内科 | 消化、呼吸系统疾病 |
5 | 王玉 | 1939年3月 | 吉林 | 呼吸科 | 肺结核、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肺心病等 |
6 | 王永钧 | 1935年1月 | 浙江 | 中西医结合肾脏内科 | 擅长治疗IgA肾病 |
7 | 王自立 | 1936年9月 | 甘肃 | 消化内科 | 温病、脾胃病、肾病、肝病、小儿泄泻等 |
8 | 王行宽 | 1939年3月 | 湖南 | 心内科 | 心脑疾病、胃肠疾病、糖尿病 |
9 | 王庆国 | 1952年10月 | 北京 | 消化内科 | 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慢性胃炎、结肠炎等 |
10 | 王伯祥 | 1924年12月 | 湖北 | 肝胆科 | 擅长治疗肝病 |
11 | 王坤根 | 1945年10月 | 浙江 | 中医内科 | 消化、心血管、内分泌疾病、肿瘤 |
12 | 王常绮 | 1938年10月 | 青海 | 中医内科 | 脾胃病、肝胆、风湿、类风湿等 |
13 | 王晞星 | 1959年3月 | 山西 | 肿瘤科 | 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肾癌等 |
14 | 王辉武 | 1943年8月 | 重庆 | 消化内科 | 胃肠、肝胆疾病等 |
15 | 王新陆 | 1949年10月 | 山东 | 神经内科 | 擅长内科杂病 |
16 | 毛德西 | 1940年10月 | 河南 | 中医内科 | 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疾病,以及疑难杂病 |
17 | 田德禄 | 1938年4月 | 北京 | 消化内科 | 酒精肝、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 |
18 | 白长川 | 1944年2月 | 辽宁 | 中医内科 | 肝、胃、心、肾之疾及各科发热性疾病 |
19 | 白凤鸣 | 1939年11月 | 辽宁 | 血液科 | 再障贫血、白血病、紫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
20 | 皮持衡 | 1940年12月 | 江西 | 肾病科 | 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肾衰竭等 |
21 | 邢世瑞 | 1935年9月 | 宁夏 | 中药学 | 中药检验、中药质量标准和中药资源开发研究 |
22 | 朴炳奎 | 1937年1月 | 北京 | 肿瘤科 | 肺癌、食管癌等 |
23 | 危北海 | 1931年6月 | 北京 | 中医内科 | 脾胃病、肝胆病、老年消化系统疾病等 |
24 | 刘亚娴 | 1944年6月 | 河北 | 中医内科 | 慢性肝炎、胃肠病、心肌炎、小儿热病、妇科病等 |
25 | 刘沈林 | 1949年12月 | 江苏 | 中医内科 | 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内分泌糖尿病) |
26 | 刘启泉 | 1956年10月 | 河北 | 消化内科 | 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 |
27 | 刘茂才 | 1937年10月 | 广东 | 中医内科 | 中风(脑梗塞、脑出血)、眩晕等神经内科疾病 |
28 | 刘宝厚 | 1932年4月 | 甘肃 | 肾病科 | 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 |
29 | 米子良 | 1939年7月 | 内蒙古 | 中医内科 | 脾胃脑系疾病、血管与血液病、妇科病等 |
30 | 孙申田 | 1939年3月 | 黑龙江 | 针灸科 | 针灸治疗神经内科疾病、神经症、内外妇儿五官科疾病 |
31 | 孙良佐 | 1941年7月 | 新疆 | 妇科 | 月经失调、痛经、闭经、不孕诸病 |
32 | 孙郁芝 | 1930年5月 | 山西 | 肾病科 | 各种类型肾小球疾病、紫癜性肾炎等 |
33 | 孙树椿 | 1939年7月 | 北京 | 骨科 | 脊柱疾病为主 |
34 | 买买提艾力阿木提 | 1941年4月 | 新疆 | 维医临床 | 从事维医临床工作 |
35 | 严世芸 | 1940年5月 | 上海 | 心内科 | 冠心病、心律失常、中风后遗症等心脑血管疾病 |
36 | 杜建 | 1941年2月 | 福建 | 中医内科 | 中医内科各种疑难杂病 |
37 | 李文瑞 | 1927年11月 | 北京 | 中医内科 | 肾病、肝病、中风、心病等 |
38 | 李延 | 1942年4月 | 黑龙江 | 中医内科 | 再生障碍性贫血、高血压、心脑血管、风湿病免疫疾病 |
39 | 杨震 | 1940年6月 | 陕西 | 中医内科 | 乙型肝炎,肝硬化等 |
40 | 吴光炯 | 1944年10月 | 贵州 | 消化内科 | 胃肠病等消化系统疾病和妇科、儿科疾病及等 |
41 | 吴熙 | 1940年10月 | 福建 | 妇科 | 妇科疑难症,如:不孕症等 |
42 | 邱健行 | 1941年2月 | 广东 | 中医内科 | “脾胃专科”和“血证专科” |
43 | 何成瑶 | 1938年4月 | 贵州 | 妇科 | 女性不孕不育症 |
44 | 余瀛鳌 | 1958年5月 | 北京 | 中医内科 | 肝病、肾病、心脑血管病等 |
45 | 汪受传 | 1946年5月 | 江苏 | 儿科 |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脾胃疾病 |
46 | 沈自尹 | 1955年8月 | 上海 | 中西医结合 | 肾本质的研究和传统老年医学研究 |
47 | 张士卿 | 1945年6月 | 甘肃 | 儿科 | 小儿热病及精神神经疾病 |
48 | 张小萍 | 1944年9月 | 江西 | 中医内科 | 胃炎、消化道溃疡、食管炎、胰腺炎、肝胆疾病等 |
49 | 张之文 | 1937年2月 | 四川 | 中医内科 | 外感热病、消化系统疾病 |
50 | 张永杰 | 1956年12月 | 海南 | 中医内科 | 冠心病、心肌炎、高血压病、糖尿病、风湿性疾病等 |
51 | 张发荣 | 1935年7月 | 四川 | 中医内科 | 糖尿病、脑血管疾病 |
52 | 张西俭 | 1944年5月 | 重庆 | 中医内科 | 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肿瘤 |
53 | 张伯礼 | 1948年2月 | 天津 | 心内科 | 心血管疾病、血管性痴呆、中风、高粘滞血症等 |
54 | 张沛霖 | 1927年8月 | 云南 | 针灸科 | 帕金森、腰椎间盘突出、前列腺肿大、中风偏瘫等 |
55 | 张鸣鹤 | 1928年9月 | 山东 | 风湿免疫科 | 类风湿关节炎、强脊性脊柱炎、红斑狼疮、痛风等 |
56 | 张静生 | 1941年9月 | 辽宁 | 心内科 | 冠心病、心肌炎、重症肌无力、风湿病等 |
57 | 陆长清 | 1930年6月 | 青海 | 儿科 | 脾胃病及肾病、癫病、小儿腹泻等 |
58 | 阿古拉 | 1940年10月 | 内蒙古 | 蒙医科 | 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等 |
59 | 陈卫川 | 1939年5月 | 宁夏 | 中医内科 | 脾胃病、肝胆病、肾病、血液病及妇科杂病 |
60 | 陈民藩 | 1935年12月 | 福建 | 肛肠科 | 内、外混合痔,复杂性肛肠疾病等 |
61 | 陈如泉 | 1938年10月 | 湖北 | 内分泌科 | 甲状腺瘤、糖尿病、内分泌失调、甲亢、结节病 |
62 | 陈彤云 | 1921年12月 | 北京 | 中医皮肤科 | 黄褐斑、痤疮以及扁平疣等 |
63 | 陈宝贵 | 1949年10月 | 天津 | 中医内科 | 老年脑病和脾胃病 |
64 | 陈绍宏 | 1942年4月 | 四川 | 中医内科 | 中风、脑梗死、心肌梗死、心衰、肺心病、哮喘等 |
65 | 陈慧侬 | 1940年2月 | 广西 | 妇科 | 月经不调、妊高征、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等 |
66 | 武连仲 | 1941年12月 | 天津 | 针灸科 | 中风后遗症、痛症、神经内科系统病等 |
67 | 范永升 | 1955年11月 | 浙江 | 风湿免疫科 | 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间质性肺炎、皮肌炎等 |
68 | 范崔生 | 1931年9月 | 江西 | 中药学 | 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 |
69 | 林天东 | 1947年12月 | 海南 | 中医内科 | 男性病、不孕症、老年病、心脑血管病等 |
70 | 林毅 | 1942年3月 | 广东 | 乳腺科 | 乳腺炎性疾病、增生性疾病及良恶性肿瘤等 |
71 | 欧阳惠卿 | 1939年7月 | 广东 | 妇科 | 月经不调、崩漏、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等 |
72 | 旺堆 | 1948年7月 | 西藏 | 藏医药 | 心血管、胃肠等病 |
73 | 金洪元 | 1936年3月 | 新疆 | 中医内科 | 各科杂病及疑难重证 |
74 | 周铭心 | 1948年4月 | 新疆 | 中医内科 | 妇科病、呼吸系统疾病、胃肠疾病、心脑血管病等 |
75 | 单兆伟 | 1940年10月 | 江苏 | 脾胃病科 | 胃肠疾病 |
76 | 孟如 | 1937年11月 | 云南 | 肾病科 | 自身免疫疾病,红斑狼疮等 |
77 | 南征 | 1942年1月 | 吉林 | 中医内科 | 糖尿病、中风病、肝病、肾病、癫痫病等 |
78 | 姚希贤 | 1929年6月 | 河北 | 消化内科 | 慢性胃肠病、慢性肝病及消化系急症 |
79 | 袁今奇 | 1942年1月 | 新疆 | 中医内科 | 肝病、心脑血管病、胃肠病、风湿及腰腿痛、癌症等 |
80 | 聂惠民 | 1935年2月 | 北京 | 中医内科 | 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等 |
81 | 格桑平措 | 1945年10月 | 西藏 | 中医内科 | 慢性萎缩性胃炎、高血压、支气管炎、糖尿病等 |
82 | 贾六金 | 1941年5月 | 山西 | 中医内科 | 儿科、内科常见病、感染性疾病等 |
83 | 钱英 | 1937年6月 | 北京 | 肝胆科 | 肝炎、肝硬化、泌尿系感染、肾炎、肾功能衰竭等 |
84 | 徐福松 | 1940年11月 | 江苏 | 男科 | 男子不育症、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精囊疾病等 |
85 | 翁维良 | 1937年3月 | 北京 | 中医内科 | 心血管病及各种慢性疑难病 |
86 | 高上林 | 1928年5月 | 陕西 | 中医内科 | 疑难杂病诊治 |
87 | 高如宏 | 1957年10月 | 宁夏 |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科 | 糖尿病引起的各类皮肤病 |
88 | 郭剑华 | 1945年4月 | 重庆 | 骨科 | 颈肩腰腿痛等疑难病症 |
89 | 郭赛珊 | 1938年10月 | 北京 | 中医内科 | 糖尿病及并发症、内科疑难杂病、妇科病、肿瘤等 |
90 | 朗嘉 | 1948年1月 | 西藏 | 中医内科 | 心脑血管疾病及慢性疑难杂症病 |
91 | 桑杰 | 1943年7月 | 青海 | 中医内科 | 内科、妇科、心脑血管疾病等 |
92 | 黄文政 | 1941年8月 | 天津 | 中医内科 | 中医内科、肾脏病 |
93 | 黄永生 | 1942年11月 | 吉林 | 中医内科 | 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炎、高血压病、心衰等 |
94 | 黄瑾明 | 1937年7月 | 广西 | 中医内科 | 内科、妇科、皮肤科等杂症 |
95 | 崔公让 | 1938年9月 | 河南 | 周围血管病科 | 血管病 |
96 | 韩明向 | 1940年11月 | 安徽 | 中医内科 | 老年病、心血管疾病等,妇科杂病 |
97 | 蔡淦 | 1938年8月 | 上海 | 消化内科 | 胃肠疾病、糖尿病及内科杂症 |
98 | 廖润泉 | 1936年2月 | 贵州 | 外科 | 急腹症和泌尿外科疾病 |
99 | 潘敏求 | 1941年10月 | 湖南 | 肿瘤科 | 肿瘤、肝病 |
100 | 戴永生 | 1943年8月 | 贵州 | 中医内科 | 肝胆、脾、胃肠病症 |
社会对儿科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应发挥中医特色诊疗方法在儿科领域的作用,以名中医的理论传承和临床经验作为基础,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填补中医儿科人才缺口。
肿瘤是现代高发疾病,中医药防治肿瘤的理论发展较其他学术发展较快。名中医关于肿瘤相关理论的传承创新对该学科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名中医的学术思想和经验为基础,进一步探索中医药防治肿瘤的优势,值得深入研究。
2.4 单位分布根据百名全国名中医所在单位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显示,所在单位为大学及其附属医院的名中医59人,综合性三甲医院的名中医7人,省级中医院的名中医20人,县、市级医院的名中医10人,科研院所等其他单位的名中医4人。本次获评专家中,来自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和省级中医院的名中医较多,同时兼顾了县、市级医院和少数民族地区等在临床一线工作并获得广泛认可的中医药工作者。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名中医占比较大,这与他们参与临床诊疗的同时还兼顾中医药教育、临床科研等工作有关,具有很强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2.5 学术论文通过CNKI中的作者发文检索,以[(作者=姓名)(精确匹配)]AND[(机构=中医)(模糊匹配)]进行检索,统计百位名中医发表论文的数量。截至2017年12月,共检索到10 738篇文章。除两位少数民族名中医无相关论文记录外,多者600余篇,最少3篇,发表文章中位数约75篇。来自大学及附属医院、研究院所的名中医发表论文数量较多,来自各地区医院、仅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名中医发表论文数量较少。总体上看,论文数量并非名中医成长和遴选的关键指标,这也体现了以解决临床问题能力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改革。
3 小结当前,中医药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要在发展中坚守中医的根基,传承中医的命脉,必须坚持传承创新之路,始终不能偏离。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动力,二者相辅相成。传承与创新并举,才能促进中医药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1, 4]。
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学术经验思想是中医药学术传承发展的根源,是中医药学术薪火相传的核心。而解决临床问题是中医药发展的最大动力,也是中医药学术长青的根本所在。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均是从临床问题和实际需求入手,学习、整理、挖掘历代典籍,潜心钻研、认真梳理相关知识,从而传承创新,产生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学术思想和诊疗方法,继而取得实实在在的临床疗效。他们在传承发展中医药学术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实践中传承,在传承中提高,通过不断取舍扬弃,不断总结升华,才取得了学术上的辉煌成就[1]。今后将通过对全国名中医学术论文和书籍进行整理分析,梳理他们的学术精华,供中医药学者学习参阅。
[1] |
张伯礼. 坚守中医根基传承更为紧迫-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传承工作会议上讲话[N]. 中国中医药报, 2013年2月20日.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 "关于评选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的通知". 人社部函[2016] 282号, 2016-11-25.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对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拟表彰人选进行公示的公告". 2017-04-24.
|
[4] |
张伯礼. 中医思维与实践养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 22(5): 593-5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