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杨玉霞, 白静, 王红阳
- YANG Yuxia, BAI Jing, WANG Hongyang
- 丹红注射液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内皮功能和血凝功能的影响
- Effects of Danhong injection on endothelial function and coagulation fun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37(2): 118-121
-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8, 37(2): 118-121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3-9043.2018.02.08
-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7-11-20
2.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唐山 063000
2.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ngshan 063000, China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内科常见疾病,据统计中国中年人群COPD发病率高达8.2%以上[1];COPD患者每年约发生0.5~3.5次急性加重,患者出现呼吸症状显著加重或持续恶化超过正常变化,是COPD患者死亡及高经济负担的主要原因,因此,COPD急性加重期药物的选择至关重要。COPD在中医学属于“肺胀”、“喘证”范畴,急性加重期患者因感受风热或痰郁化热,表现为痰热证,主张清热、涤痰、宣肺。丹红注射液包括丹参酚酸、治疗丹参酮、红花、黄色素等主要有效成分,具有通经、润燥、达脏腑、除邪而不伤正的功效[2]。目前丹红注射液主要用于重症肺炎、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等疾病的辅助治疗,收到较好的效果[3-4]。本研究对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观察其对患者内皮功能和血凝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呼吸重症监护室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236例,其中男161例,女75例;年龄60~78岁,平均(67.8±7.6)岁。
1.2 纳入标准1)COPD诊断、严重度分级、急性加重期诊断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标准。2)年龄≥60岁患者。3)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1)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系统疾病、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恶性肿瘤者,15 d内使用阿司匹林、华法令等影响凝血功能药物者。2)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采用统计软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18例)、观察组(11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肺功能分级、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数量,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情况、院前使用抗生素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见表 1。
组别 | 例数 | 年龄(岁) | 性别(例) | 肺功能(例) | CRP(mg/L) | WBC(109/L) | 合并其他慢性疾病(例) | 入院前使用抗生素时间(d) | ||||
男 | 女 | Ⅰ~Ⅱ级 | Ⅲ-Ⅳ级 | 是 | 否 | |||||||
对照组 | 118 | 66.9±7.6 | 84 | 34 | 76 | 42 | 77.6±16.9 | 14.3±2.3 | 24 | 94 | 7.0±2.9 | |
观察组 | 118 | 66.2±8.0 | 77 | 41 | 74 | 44 | 78.9±18.0 | 13.9±2.8 | 21 | 97 | 7.6±3.2 |
两组患者均根据患者住院前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药敏试验情况选用抗生素给予抗菌治疗、改善通气、平喘、祛痰,根据血气分析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再在此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150 mL缓慢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山东丹红制药公司,每支10 mL,国药准字10091021),每日2次。
2.2 检测指标入院当天、治疗后24、48、96 h留取5 mL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E选择素(sE-selectin)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评价内皮细胞功能变化;观察两组血凝学变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D-D)、血小板计数(PLT)及血栓弹力图检测(TEG);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应用中医证候评分评价病情好转情况。
2.2.1 sE-selectin和vWF检测静脉血5 mL,注入含EDTA的抗凝管中、混匀,分离血清,参照说明书经以下流程:标准品的稀释与加样、温育、洗涤、加酶标试剂、温育、显色等过程,最终在450 nm波长下进行测量,建立标准曲线直线回归方程式:用标准物的浓度与OD值进行计算,并将sE-selectin和vWF的OD值代入方程公式,计算sE-selectin和vWF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5,得出sE-selectin和vWF的实际浓度。
2.2.2 血凝学指标采集静脉血,送本院化验室,应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APTT、D-D、PLT、TEG等。
2.2.3 血气分析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记录两组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情况。
2.2.4 中医证候积分根据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减分率评价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5-6]。本研究将临床疗效分为显著好转、进步和无效。显著好转为症状、体征好转,客观指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总积分减少大于60%;进步:主要症状、体征无变化,客观指标变化有所好转,治疗前后总积分减少大于等于30%;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无变化,证候积分减少30%。
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疗效比较对照组显著好转42例,进步52例,无效24例。观察组显著好转54例,进步56例,无效8例,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3.2 治疗前后PaO2、SaO2、PaCO2及中医证候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PaO2、SaO2、PaCO2及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SaO2、PaCO2及中医证候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组别 | 例数 | 时间 | PaO2(mmHg) | SaO2(%) | PaCO2(mmHg) | 中医证候评分(分) |
对照组 | 118 | 治疗前 | 54.6±4.2 | 78.6±11.0 | 68.3±4.0 | 16.4±3.0 |
治疗后24 h | 59.8±5.6 | 84.6±10.2 | 62.3±7.2 | 15.9±2.8 | ||
治疗后48 h | 64.6±6.0 | 90.6±8.4 | 57.3±6.9 | 14.2±2.6 | ||
治疗后96h | 65.2±6.4 | 91.6±7.9 | 55.0±7.1 | 11.8±2.6 | ||
观察组 | 118 | 治疗前 | 55.2±4.8 | 77.8±11.3 | 67.6±4.2 | 16.2±2.9 |
治疗后24 h | 60.6±6.0 | 86.4±9.8 | 61.2±7.8 | 15.7±2.9 | ||
治疗后48 h | 72.4±5.6* | 97.8±2.4* | 52.1±3.9* | 12.2±2.7* | ||
治疗后96h | 73.2±5.4* | 97.6±2.2* | 51.4±3.8* | 9.2±2.2* | ||
注: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比较, *P < 0.05。 |
两组患者首测内皮功能指标(sE-selectin、vWF)、血凝学指标(APTT、D-D、PLT、TE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E-selectin、vWF、APTT、D-D、TEG的R值和K值低于对照组,PLT、a角和MA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组别 | 例数 | 时间 | sE-selectin | vWF | APTT | D-D | PLT | TEG | |||
R值 | K值 | a角 | MA值 | ||||||||
对照组 | 118 | 治疗前 | 290.6±71.9 | 106.4±15.9 | 53.6±8.8 | 18.4±9.6 | 52.8±20.1 | 11.6±4.2 | 4.7±1.8 | 50.8±12.7 | 49.9± 9.6 |
治疗后24 h | 297.2±76.4 | 111.2±19.3 | 56.4±9.1 | 18.8±9.4 | 72.6±25.2 | 12.4±4.5 | 4.8±1.7 | 49.0±13.6 | 48.5±10.1 | ||
治疗后48 h | 277.2±67.6 | 92.8±16.5 | 43.2±7.9 | 15.3±7.2 | 86.7±26.3 | 10.3±5.0 | 3.9±1.6 | 57.6±11.4 | 54.7±10.3 | ||
治疗后96h | 250.4±59.2 | 81.4±12.4 | 32.2±6.9 | 12.4±5.3 | 107.2±27.6 | 9.6±4.8 | 3.4±1.5 | 63.6±10.7 | 64.3±10.8 | ||
观察组 | 118 | 治疗前 | 291.4±71.6 | 106.4±16.2 | 53.8±8.9 | 18.8±9.6 | 53.3±20.9 | 11.4±4.5 | 4.7±1.7 | 50.8±12.6 | 49.8±10.4 |
治疗后24 h | 248.6±72.8 | 93.8±18.7 | 47.9±8.1* | 15.2±8.5* | 88.6±27.8* | 9.4±4.3* | 3.6±1.5* | 55.4±12.8* | 54.4±11.2* | ||
治疗后48 h | 202.8±59.9* | 62.7±15.9* | 30.4±7.7* | 9.4±5.0* | 138.8±31.6* | 5.3±3.2* | 2.2±1.1* | 67.6±13.2* | 66.7±11.4* | ||
治疗后96 h | 162.6±52.4* | 44.6±11.8* | 24.2±5.6* | 5.3±3.5* | 172.6±38.2* | 2.8±1.4* | 1.5±0.8* | 74.7±12.9* | 72.6±10.8* | ||
注: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比较,*P<0.05。 |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后PaO2、SaO2、PaCO2及中医证候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病情改善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丹红注射液可作为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的辅助用药,有利于患者的转归。丹红注射液中的丹参成分能活血、润燥,辅以红花时,则可消散瘀血,两者相辅,祛瘀生新、保护脏腑。药理学研究显示丹红注射液具有抗氧化损伤、抑制炎症因子释放、保护线粒体、改善细胞能量代谢、改善血流等,从而有助于心肺功能的恢复[7-8]。
生理状态下,完整的内皮细胞可防止血小板和白细胞黏附及有害物质入侵管壁,具有屏障作用。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在缺氧、缺血、高碳酸血症以及感染因素等作用下,存在明显的内皮功能障碍[9];使白细胞、细胞因子及其他炎性介质穿透内皮屏障,形成血管渗漏,诱导病情恶化,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10-11]。此外,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的内皮功能障碍直接导致了凝血异常,患者往往存在高凝状态,微循环广泛血栓导致“无再流现象”发生,出现脏器缺血缺氧[12]。例如王辰等[13]报道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尸检病例中肺小动脉血栓的发现率为89.8%,且皆为肺小动脉原位血栓形成。为明确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的机制,笔者观察了内皮细胞损伤标志因子sE-selectin、vWF以及血凝学指标APTT、D-D、PLT、TEG的变化,其中sE-selectin、vWF反映内皮细胞损伤程度,与危重症严重程度、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II)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评分正相关[14-15];TEG是临床上又一反映血液凝固及纤维蛋白形成动态过程的监测指标,其诊断和鉴别凝血障碍效果比常规血凝指标如APTT、D-D、PLT更佳[16]。本研究发现观察组sE-selectin、vWF以及TEG等指标变化优于对照组,说明丹红注射液可有效减轻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内皮功能损伤、改善患者血凝状态。在对冠心病的研究中发现,丹红注射液可有效降低冠脉介入患者血清内皮素-1、升高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抑制血小板活化等,显示出较好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和调节凝血状态的作用[17]。
总之,本研究发现丹红注射液可有效减轻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内皮功能损伤、改善血凝状态,有利于患者的转归,值得在临床推广。本研究不足在于观察时间较短,未能给出丹红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最终疗效。
[1] |
赵玲珑, 肖玉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因素的研究进展[J]. 广东医学, 2006, 27(9): 111-112. |
[2] |
李威, 任建素, 倪晖君. 丹红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45例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 2015, 56(22): 1942-1945. |
[3] |
史琛, 赵瑛, 郑思维, 等. 丹红注射液上市后医院集中监测临床应用分析[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4, 34(2): 119-122. |
[4] |
吴嘉瑞, 张晓朦, 张冰, 等. 丹红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系统评价[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4, 20(14): 219-223. |
[5] |
梁文杰, 方朝义, 沈莉, 等. 实验诊断学在现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应用分析[J].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1, 26(2): 47-48. |
[6] |
郭新峰, 赖世隆, 梁伟雄, 等.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中结局指标的选择与应用[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 19(4): 251-255. |
[7] |
陈章强, 洪浪, 王洪, 等.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血小板活化和炎症因子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29(8): 692-694. |
[8] |
王佩, 张玉东. 丹红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的影响[J]. 江苏医药, 2012, 38(2): 143-145. |
[9] |
徐劲松, 夏国际, 王鹏, 等. 不同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J]. 广东医学, 2015, 36(5): 759-760. |
[10] |
Aird WC. The role of the endothelium in severe sepsis and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J]. Blood, 2003, 101(10): 3765-3777. DOI:10.1182/blood-2002-06-1887 |
[11] |
Edgar JD, Gabriel V, Gallimore JR, et al. A 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 highly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soluble E-selectin and serum amyloid A in the diagnosis of neonatal infection[J]. BMC Pediatr, 2010, 10(1): 1-16. DOI:10.1186/1471-2431-10-1 |
[12] |
Pickkers P, Sprong T, Eikjk LV, et al.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s increased during the first 48 hours of human permeability septic shock and correlates with vascular[J]. Shock, 2005, 24(6): 508-512. DOI:10.1097/01.shk.0000190827.36406.6e |
[13] |
王辰, 杜敏捷, 曹大德, 等.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肺细小动脉血栓形成的病理观察[J]. 中华医学杂志, 2009, 77(2): 123-125. |
[14] |
李凡敏, 梁宗安, 胡丽佳, 等. 降钙素、D-二聚体、C反应蛋白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预后判断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2015, 19(4): 564-566. |
[15] |
杨卿, 徐巍, 唐坎凯, 等. 脓毒血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相关性分析[J]. 检验医学杂志, 2015, 30(12): 1222-1225. |
[16] |
周春, 周莉, 谢润娟, 等. 血栓弹力图对脓毒血症病程鉴别价值研究[J]. 四川医学杂志, 2015, 36(12): 1718-1719. |
[17] |
陈章强, 洪浪, 王洪, 等.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血小板活化和炎症因子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29(8): 692-6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