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 way of thinking" />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Vol. 37 Issue (5): 424-426

文章信息

袁卫玲, 孟静岩, 史丽萍
YUAN Weiling, MENG Jingyan, SHI liping
致中和思想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体现之探讨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Zhizhonghe" ideology in teaching of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37(5): 424-426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8, 37(5): 424-426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3-9043.2018.05.18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8-06-20
致中和思想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体现之探讨
袁卫玲, 孟静岩, 史丽萍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 300193
摘要: 致中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式。该思想贯穿于整个中医基础理论,生理上强调机体自我平衡,病理上则突出失和的状态,治疗上讲究恢复失衡。教师正确理解致中和思想的理论内涵,明确其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不仅有利于培养新生的中医思维方式,也为之后的中医相关课程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致中和     中医基础理论     教学     思维方式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Zhizhonghe" ideology in teaching of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UAN Weiling, MENG Jingyan, SHI liping     
College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
Abstract: "Zhizhonghe" ideology was the crucial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n important way of think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idea run through the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ch emphasized the body self-balance on physiology and the state of unbalance while in treatment on pathology, it demanded us to pay attention to restore imbalance. To understand the "Zhizhonghe" ideology, and clarify its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teaching of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re not only helpful to cultivate the new way of thinking of Chinese medicine, but also to lay the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medicine related courses.
Key words: "Zhi zhong he" ideology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     way of thinking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知识体系。《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简称《中基》)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研究和学习中医学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作为《中基》的专业教师,帮助初次接触中医学的新生建立中医思维尤为重要,这直接关系到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及学习中医的信心。中医思维方式主要基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其中致中和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认识和解决问题所采取的不偏不倚、执中适度的思维方法。中医学将这种思想引入并贯穿于整个中医基础理论之中,生理上强调机体自我平衡,病理上突出失和的状态,治疗则讲究恢复失衡[1]。因此,在《中基》教学专业中教师应在不同章节中应用不同的方法加强对致中和思想的讲解,这对于新生中医思维模式的培养和形成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1 致中和思想的理论内涵

致中和思想是先秦儒家在“贵中”、“尚和”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世界观和认识观,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思维方式。该思想精髓集中体现在《礼记·中庸》这部儒家重要著作中。《礼记·中庸》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思想强调的平衡变化,并非“一团和气”的“和”,也非“和为贵”的“和”[2],若达到中和状态,则可构成出一个和谐的世界。致中和思想富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中医学汲取儒家“中和”的平衡思想,建立了严密的平稳理论。理解致中和思想对于充实和加强学生传统文化底蕴十分重要。

2 致中和思想在《中基》教学中的体现

《中基》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三部分。学生刚接触中医学基础知识,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有意识将致中和思想融入,有助于学生从单独知识点(点)到本章节(线)及全书前后(面)三个不同层次来理解中医基础理论。

2.1 整体观念

在绪论中讲解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整体观念”时,教师可先对致中和的哲学背景进行初步地介绍,进而强调天地人三者之间和谐统一性,否则人自身、人与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三者之间和谐失去常态,机体表现为形神相失、阴阳精气血津液紊乱等病理变化,教师给学生说明治疗疾病实际就是重建机体自身及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统一。人体由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系统组成,各系统都有自己的独特功能,系统之间及内部之间需要保持和谐、协同和协调的关系,才能共同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而“和”能协调人体各脏腑组织功能达成和谐统一的目的。这样的讲解让学生总体上对致中和思想在中医学上的应用有个整体的认识,虽然比较宏观模糊,但为之后知识的掌握做了相应的铺垫。

2.2 哲学基础

《中基》中哲学基础主要阐述中国古代哲学中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以及中医学的思维方式。这部分内容是中医多种思维方式的重要体现,也是学习的难点,致中和思想在此也集中体现,如“阴平阳秘”、“五行生克制化胜复”的生理机制。

由于新生刚接触阴阳五行的内容,加之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底蕴的薄弱,教师讲解会比较费力,学生理解也很困难。教师在讲解阴阳学说时,若以“中和”思想为基础,指出阴阳平衡观体现了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则方便学生理解。接着进一步详细介绍在生理状态下,阴阳双方相互制约而达到平衡协调,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在病理情况下,阴阳二气具自我调,自我恢复平衡的趋势。为了加深学生对阴阳平衡关系的理解,可重点突出“中和”在此章节的地位及作用,否则阴阳偏颇,失于中和,易致疾病。教师通过形象化的图解方式说明,若阴阳双方中一方高于正常水平,则出现“阴盛则寒”、“阳盛则热”的实寒或实热的病理状态,进一步制约太过,可见“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的虚实夹杂的病机变化;当阴阳双方中一方低于正常水平,则出现“阴虚则热”、“阳虚则寒”的虚热或虚寒的病理状态。此外,在讲到“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时,教师强调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阴阳之间也是按照适当的比例,即补阳时适当加以滋阴之药,滋阴时适当佐以补阳之药,从而达到和的状态。

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一种思维方法,用以说明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的有机联系的统一。人体五脏系统是通过五行生克制化胜复调节规律,维持着正常的生理功能,五行的生克制化不能太过或不及。新生对教材中引用的《黄帝内经》原文理解通常较困难,如:“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素问·五运行大论》),教师可引用致中和的思想,说明五脏之间相互滋生、相互制约,共同维持整体内环境的有序和谐状态。在解释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时,五脏中每一脏功能的正常有赖于五行生克制化的平衡。通过平衡示意图更加方便学生记忆理解,五行相生相克的平衡稳定均是中和思想的体现。如:五脏之间相互滋生表现为:肝藏血以济心,肝主疏以助心行血;心阳可温煦脾阳以助运化;脾气运化,化气以充养肺金;肺精资助肾精,肺气肃降以助肾之纳气;肾藏精以养肝血,肾阴资助肝阴以防止肝阳上亢。五脏之间相互制约则表现为:肝气条达疏畅,以防止脾胃之壅滞;脾主运化水液,以防肾水泛滥;肾阴制约心阳,防止心阳偏亢;心火制约肺金,以防肺气清肃太过;肺气清肃,以防肝阳上亢。当五行平衡稳定关系遭到破坏,会出现母子相及或相乘相侮的病理状态。治疗时,需要补母泻子或者抑强扶弱。尤其是五行相克关系异常出现的相乘、相侮,都是由于“太过”和“不及”两方面引起,治疗重点在于恢复平衡。

2.3 生理观

《中基》中生理观主要包括精气血津液神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体质学说等部分。教师在讲授“气运动的基本形式与意义”这个知识点时,教师重点可引用致中和思想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气机升降平衡的临床意义,以和为期,升发太过与不及都为病。在解释《素问·六微旨大论》时:“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时,辅助配以脏腑气机升降图,说明气的升降出入是生命的根本,即自然界与人体均处于“中和”状态;若气机升降出入异常,在人体则体现为生命活动无序,即自然界与人体处于“失中和”状态。气与血之间互根的关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血能载气,养气,同样可利用中和思想来说明。

藏象学说是《中基》的核心内容,当将致中和思想引入后,更有助于学生对藏象内涵的理解。教师需要特殊交代的是,藏象中“象”必须是与外界环境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强调了“天人相应”,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这也是中医脏腑不同于西医脏器的一个重要方面。涉及到脏腑具体生理功能特性。以中和思想为切入,说明脏腑的功能必须保持适度,否则将会疾病丛生。如:肝的疏泄功能需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内,否则可见肝气郁结或肝阳上亢;肝藏血与疏泄的协调统一;心主血脉与主神志的相互配合;肺气的宣发和肃降相互制约、相互为用。讲解脏腑之间关系时也说明必须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内,如:心肾的水火既济;肺肝的气机升降;脾胃的水谷纳运,气机升降,阴阳燥润,均需在适度范围内变化,强调这些都是中和思想的体现。

2.4 病理观

《中基》中病理观包括病因、发病和病机。教师可通过说明“失中和”为病,加深学生对中医病理观的理解。如:气候失常、情志太过、饮食失调、劳逸失宜等方面,正是失“中和”的体现[1]

以致中和思想为主线,教师对于外感六淫的讲授,分析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变化超出人体适应的调节能力,或太过,或不及,加之人体正气不足,适应能力较低,就会导致各种疾病。内伤病因亦如此,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太过皆会致病。突然的强大的情志活动或长期处于一种过激的情绪状态,都会导致脏腑精气阴阳失常、气血运行失调。饮食失调中的饮食不节(过饥、过饱、饥饱无常)和饮食偏嗜(寒热、五味、种类)更显然是失“中和”的体现。总结病因学说时,教师还可补充说明中医学病因作用于机体,通过机体生理及心理的反应,导致自身稳定状态的紊乱,从而出现病理改变。这正是外在因素与机体自身相合后所反应的表象,也是一种失“中和”的表现[3]

“基本病机”中的邪正虚实、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失常与中和思想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教师通过对阴阳学说、精气血津液等知识点的分析和整合,说明机体只要处于中和状态,就能够健康,而一旦离开了中和状态,就会患病。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说,是阴阳平衡遭到了破坏,出现了偏盛和偏衰,阴偏盛、阳偏盛,甚则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或阴虚、阳虚、阴阳两虚。而精气互化、精血同源、津血同源、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精、气、血和津液作为重要的物质基础,他们之间互相配合以维持机体功能的协调,否则“失和”引起病理改变,疾病丛生。重点以气机失调为例,以图表的形式说明,当升降失常出现气逆和气陷,当出入失常可见气闭和气脱。通过对知识点的讲解,同时将前后章节的内容进行了整合,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体系。

2.5 防治观

教师可通过列举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事例,中医治疗预防和治疗疾病都是在中和观指导下,以“和”为目标,防止太过或偏颇。养生中的顺应自然、养性调神、形体锻炼和调摄饮食均是以中和为要义。如日常生活中饮食搭配、起居有常、动静相宜的平衡思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治则是针对阴阳偏盛偏衰的失调现象而确定的纠偏原则。此外,调和气机,使人体之气升降出入运行有序,气血畅达和脏腑气机和调,从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均体现了“致中和”的思想。

由上可见,致中和思想渗透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中医学将此思想运用到对人体生命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创立了具有独特思维特点的理论体系,因此,该思想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2]。教师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在不同的章节从宏观和微观的层面上将“致中和”思想引入,不仅有利于新生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具体知识,也为其日后相关中医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思维基础。

参考文献
[1]
邰东梅, 吴景东. "失中为病"-探讨中医病因学中的儒家"中和观"[J]. 医学信息, 2008, 21(8): 1463.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08.08.122
[2]
郭霞珍. "致中和"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34(4): 222-223.
[3]
王新陆, 田思胜. 儒家"致中和"思想与中医稳态理论[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9, 5(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