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寇本沧, 曲夷
- KOU Bencang, QU Yi
- 经方中半夏的配伍应用规律浅析
-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law of prescription compatibility of pinellia ternate in the classical prescription
-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38(5): 430-434
-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9, 38(5): 430-434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3-9043.2019.05.05
-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9-04-20
2. 山东省中医经典名方协同创新中心, 济南 250355
2. Shandong Co-Innovation Center of Classic TCM Formula, Jinan 250355, China
半夏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下品,谓其“味辛、平,生川谷。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1]。经方,常专指《伤寒杂病论》中记载的方剂[2]。二百余经方中用半夏者有47首,其中包括随症加减用方4首(黄芪建中汤、厚朴七物汤、白术散和竹叶汤),以半夏命名者17首,共涉及20个篇章77段条文,其中《伤寒论》34条,《金匮要略》43条。
因半夏有毒,其炮制方法随时代不断发生演变,后又成为“十八反”相关药物,后世对半夏的用量、炮制品选用、配伍等争议颇多,笔者从《伤寒杂病论》原文着手,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归纳分析,以期对指导临床有所裨益。
1 用量用法经方中半夏的用量分别以“升”“合”“斤”“两”“铢”“枚”等汉制的容量和重量单位计量,以容量计量最多,为32首。(见表 1)
1.1 用量半夏“呈类球形,直径1~1.5 cm”[3],具备“形状规则、体积小、不用切制即可煎煮出其药效”的特点,以量器称重或计数个数误差也不会太大,操作上反而较称重方便快捷。经方中其他以容量计量的类似药物尚有杏仁、五味子、粳米、麦门冬等多种。
柴胡加芒硝汤是《伤寒论》方中唯一一首以衡重单位计量半夏的经方,且与小柴胡汤具有1:3的药物剂量关系。在宋版《伤寒论》原文中,此方“半夏二十铢,本云五枚”,据此推算出半夏在容量、质量、个数计量之间的换算关系:20铢≈1/6升≈5枚,从射干麻黄汤的药物组成中,论证了“半夏大者8枚≈半升”的观点[4]。由此推知半夏半升约为39 g,在经方中最大用量约为156 g,最小用量约为13 g。以今之每付中药煎煮2~3次衡量,经方中半夏要略多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之9 g的用量。
1.2 用法半夏有毒,需炮制之后使用,在《黄帝内经》时代已经明确,《灵枢·邪客第七十一》的半夏汤提出用“治半夏”。经方中的半夏,有22方后提示“洗”或“洗完用”,即通过开水烫洗使半夏减毒[5],汤洗后的半夏其实并未完全去毒,含半夏经方中有半夏干姜散、半夏散及汤2首散剂,都采用了以散煮汤的制备方法。半夏散及汤方后注云:“半夏有毒,不当散服。”可见,烫洗的半夏制散后进一步煎煮可减毒,正如朱良春先生所言:“(半夏)生者固然有毒,但一经煎煮,则生者已熟,毒性大减,何害之有!”[6]相关汤剂煎煮时间约为20~65 min[7]。
经方中用半夏制成丸剂者4首,分别是鳖甲煎丸、半夏麻黄丸、赤丸、干姜半夏人参丸,除鳖甲煎丸为煎煮制丸外,其他三方或炼蜜丸或姜汁糊为丸,蜜可“解毒,除众病,和百药”[1],《本草经集注》言“方中有半夏,必须用生姜者,以治其毒故也”[8],可见生半夏若不煎煮,伍蜜、姜亦可去其毒。
综上,经方中半夏均选取生半夏,反复热水烫洗可减其刺激性,汤剂常规煎煮,丸剂伍之蜜、姜汁可达到安全用药的要求。
现临床使用半夏须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半夏)内服一般炮制后使用,3~9 g,生品内服宜慎”[3]的规定以保障用药安全,然而后世的炮制方法在减毒的同时,也减弱了药效,正如颜德馨先生所说:“半夏炮制后毒性虽去,但其药力亦大减弱,轻证初病或可取效,但重病痼疾则力有未逮”[9]。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可以应用半夏生品以更好地发挥效用,这需要有进一步的药理实验,保障其合理、精准应用。
2 证候特点为了分析半夏的配伍规律,将其配伍频数、所涉及条文的常见主症分别进行归纳总结见表 2。
参考表 1、表 2,根据原文提示的主治证候,含半夏经方的功用具有以下特点。
2.1 调畅气机半夏的主治病位多在脾胃(整个消化系统)、肺,最常见适应症有“呕吐、干噫、上气咳喘、心下痞满、腹满、肠鸣、下利”,细究之,前三症均为肺胃之气不降的具体表现;《素问》云“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泻”、“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后四症正是脾虚、湿阻引起的气机升降失常所致。半夏伍以他药治疗上述病证,正是在于其能调整人体气机,恢复脾升胃降、肺之宣肃的功能,所以不可把半夏认为是单纯的止呕化痰之药。
2.2 顾护胃气与半夏配伍频率较高的是草参栆等益气健脾之品,这充分体现了仲景临证中“保胃气”的思想。
2.3 治疗寒热在柴胡汤类方、奔豚汤中也体现出其治疗伤寒寒热之效,《药性论》言柴胡为之使,小柴胡中虽为止呕,亦助柴胡能止恶寒[10],此功效多被医家忽略。
2.4 疗咽喉、治头眩如苦酒汤、半夏散及汤、半夏厚朴汤等的咽喉部症状,小半夏加茯苓汤的“眩悸”。
综上所述,经方中半夏的功效基本未脱离《神农本草经》内容,他药也是如此,所以研读好《神农本草经》是学习理解《伤寒杂病论》锁钥之一。
3 配伍规律 3.1 与生姜配伍除甘草外,与半夏配伍频率最高者是生姜。《名医别录》云生姜“味辛,下气,止呕吐”[11],其与半夏性味相同,相使为用,是“止呕、调畅气机”的常用药对,且生姜有制半夏毒之功,可大大减小半夏的毒性,所以二者合用频率颇高。
古今文献对生姜半夏合用多从功效分析,笔者试从用量角度着眼,探寻其配伍应用规律。
由表 4可见,大多数经方中生姜的用量多于半夏,二者配伍除治疗呕吐外,其与所对应的病证是否存在关系?经过剖析条文可知,生姜用量3倍于半夏的生姜半夏汤证、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2倍于半夏的大柴胡汤证等,其突出症状“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腹胀满”“呕不止”,主要矛盾在气机被遏之标,气逆之症较重;而半夏多于生姜用量的泽漆汤证(咳,脉沉)、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太少合病,干呕、利)、葛根加半夏汤证(太阳阳明合病伴呕)、温经汤证等(瘀血在少腹,下利腹满,无上逆症状),其主要矛盾在病本:要么是痰饮壅盛,要么是表郁过重、邪气内迫胃肠,要么是瘀血在里、冲任有寒,其气逆之症相对来说多为轻度的伴随症状。
综上,治疗病本为主者半夏用量要多于生姜,但不超过5:3的比例;治疗病标为主或标本同治者半夏用量当少于生姜,标愈重则姜愈重,最高可达到半夏用量的3倍。
3.2 与厚朴配伍必合用生姜,配伍情况见表 5。
生姜配半夏主在调畅气机,病位偏上;厚朴苦温,《名医别录》云其“温中益气,消痰下气,治霍乱及腹痛、胀满”[11],苦则降,其病位偏下,三药合用,达到辛开苦降兼有温中之效。前二方厚朴重用达半斤,是为君药,以使全方药力趋下而专治“腹胀满”;半夏厚朴汤其症虽在咽,但其源则在肝郁与脾胃宣降失常导致的痰饮凝聚,姜夏加上厚朴可加强调畅脾胃气机之力,此方重用半夏1升为君药,而轻用厚朴仅3两,是为臣药,以其病位不在腹部,不可使药力趋下也。
3.3 与干姜配伍半夏与干姜相使为用,温散寒饮,降逆下气,亦为常用药对。《神农本草经》云干姜“味辛,温。主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1]。与干姜配伍,除鳖甲煎丸外,二者用量均在1~3两之间,半夏与干姜用量多接近1:1,若方中用生姜,当稍减干姜的用量,如生姜泻心汤。二药配伍用于支饮、寒饮在肺、中焦虚寒所致上气的治疗,多以治本为主。可见相较于生姜,干姜更侧重于温中、散寒饮,而其降气、调畅气机之功较逊。
3.4 与细辛、五味子配伍半夏与细辛、五味子配伍多合用干姜,见于小青龙汤、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等6首经方,均为寒饮蕴肺或者支饮,姜辛味三药,一温一散一收,相互为用而化饮,是仲景治疗咳喘的常用组合,半夏既可化饮又可下气,四药相伍是治疗水饮上气之要药。
若兼有表证风寒的水饮咳喘,当加麻黄、桂枝以发表散寒,如“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的小青龙汤证,“咳而脉浮”的厚朴麻黄汤证,而对于无表证者,则不用加麻桂,如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
3.5 与黄芩、黄连配伍经方中,半夏与黄芩配伍必合生姜或者干姜,生姜泻心汤更是四药并用,《神农本草经》云黄芩“味苦,平。主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黄连“味苦,寒。主治热气,肠澼,腹痛,下痢”。二药均可治热、肠澼、下利,故主症为“呕吐、下利、肠鸣”的泻心汤方中半夏干姜与芩连合用,辛开苦降以泻心消痞;另外,黄芩尚可治黄疸,即可入胆经,所以,主治少阳病的柴胡汤类方中,半夏柴胡只伍黄芩而不伍黄连,取黄芩有入少阳胆经之效;黄连尚可治胸中之热,所以小陷胸汤(小结胸病)、黄连汤(胸中有热)均用黄连而不用黄芩。
3.6 与附子、乌头配伍“相反”是配伍用药的禁忌,《神农本草经附·诸药制使》载“乌头,乌喙,莽草为使,反半夏;半夏,射干为使,反乌头”[12]。乌头、附子同出一物,故后世也多认为半夏与附子相反,《药典》规定“半夏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3]。但经方中有2首半夏与附子相伍,1首与乌头共用,违背了这种“相反”的关系,对错与否,值得探讨。
赤丸方证为“寒气厥逆”,附子粳米汤证为“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竹叶汤加半夏证是“产後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伴有呕者”,以方测证,三者均有阳虚里寒、上逆之症,乌头、附子大辛大热,以温阳散寒,使阴寒湿浊之邪自然消散,而助半夏散饮降逆和胃。半夏治标,乌附治本,二者是治疗元阳不足,寒浊内盛,胃气不和的绝佳搭配。
在配伍他药和煎服方法上,赤丸方炼蜜为丸,“丸者缓也”,蜂蜜又能解毒、和百药,少量服之,以知为度,使安全性大大增加。附子粳米汤、竹叶汤中配伍草、栆、粳米,抑或参姜,既可补益脾胃,又能缓和附子半夏峻烈之性;且均为久煎,前者需要煮到米熟汤成,后者水一斗煎取二升半,参考王竹兰博士的研究[7],竹叶汤煎煮时间当在65 min以上。
总之,半夏与乌、附相反只是相对而非绝对,只要有“阳虚里寒兼气逆”的适应证,完全可以选用该药对,组方时要酌情配伍草、蜜、栆、姜、参、粳米或解毒或缓和或益脾胃之品,煎煮时间也要稍久为宜,这样就会安全而高效[13-14]。
4 去性存用治痰热《中药学》教材将半夏归为温化寒痰药一类,述其功效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15],强调半夏性温燥,主治寒、湿之痰,不宜用于热痰、燥痰之证。然而通过剖析原文发现,有3首经方方证涉及痰热互结:1)“脉浮滑”的小陷胸汤证,为痰热互结于心下。2)“咽中伤,生疮”的苦酒汤证,为少阴痰火互结而生疮。3)“喘,目如脱状,脉浮大”的越婢加半夏汤证,为“饮热郁肺”之肺胀。张仲景以半夏配伍苦寒之黄连、微寒之鸡子白、辛寒之石膏治疗上述热痰互结之病症,当是对半夏的“去性取用”,《名医别录》载半夏“主消心腹胸中膈痰热满结”[11],更是明言半夏可以治疗痰热。所以半夏治疗痰饮不必拘于寒热,治热痰时配寒凉之药,治寒痰伍温热之药即可。
5 小结本文会通全书分析半夏在经方中的配伍应用规律,得出以下结论:1)经方中均选取生半夏,反复热水烫洗可减其刺激性,汤剂常规煎煮,丸剂伍之蜜、姜汁可达到安全去毒的效果。2)半夏最主要及常用的功效是“下气”,即降肺胃上逆之气,恢复脾升胃降、肺之宣肃的功能,配伍他药调畅人体气机,所以不可把半夏认为是单纯的祛痰止呕之药。3)与生姜配伍:治疗病本(痰饮、郁结等)为主者半夏用量要多于生姜,但不超过5:3的比例;治疗病标(气机不畅之气逆、痞满等)为主或标本同治者生姜用量当多于半夏,标愈重则姜愈重,最高可达到半夏用量的3倍。与干姜、细辛、五味子相伍是治疗水饮上气之要药。半夏与乌、附相反只是相对而非绝对,只要有“阳虚里寒兼气逆”的适应证,完全可以选用该药对,组方时要酌情配伍草、蜜、栆、姜、参、粳米益脾调和之品,煎煮时间也要稍久为宜,这样就会安全而高效。半夏治疗痰饮不必拘于寒热,治热痰时配寒凉之药,治寒痰伍温热之药即可。
[1] |
顾观光辑.杨鹏举校注.神农本草经[M].北京: 学苑出版社, 2014: 7.
|
[2] |
张薛光, 张玲玲. 经方各家学说概论[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 16(8): 633-635. |
[3] |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5: 119.
|
[4] |
黄英杰. 《伤寒论》用药剂量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D].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 158.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026-2007077832.htm
|
[5] |
邓亮, 严芳. 经方中半夏运用探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16(3): 86-88. |
[6] |
朱良春. 朱良春用药经验集[M].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72.
|
[7] |
王竹兰. 《伤寒论》汤剂煎煮法与汤剂制备规范化研究[D].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 81-82.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026-2010145255.htm
|
[8] |
梁·陶弘景编.尚志钧, 尚元胜辑校.本草经集注(辑校本)[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 354.
|
[9] |
颜新. 颜德馨教授运用毒性药物的经验举隅[J]. 辽宁中医杂志, 1998(2): 6-7. |
[10] |
元·王好古.汤液本草[M].太原: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6, 95.
|
[11] |
梁·陶弘景撰.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辑校本)[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3: 8.
|
[12] |
魏·吴普等述.清·孙星衍辑.石学文点校.神农本草经[M].沈阳: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8, 52.
|
[13] |
邵国荣, 王志刚. 浅谈附子的临床运用体会[J]. 天津中医药, 2009, 26(2): 132-133. |
[14] |
朱林平, 李志强, 李侠.附子, 半夏配伍研究[J]. 2007, 29(12): 1817-1818.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CYA200712036.htm
|
[15] |
唐德才, 吴庆光. 中药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246-2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