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Vol. 38 Issue (6): 593-597

文章信息

刘彩凤, 梁军, 钟琳瑛, 张琦, 田湾湾, 刘冬涵, 白洁, 杜守颖, 何枢衡
LIU Caifeng, LIANG Jun, ZHONG Linying, ZHANG Qi, TIAN Wanwan, LIU Donghan, BAI Jie, DU Shouying, HE Shuheng
正交实验法优选酒洗红花的炮制工艺
Optimization of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safflower processed with liquor by orthogonal test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38(6): 593-597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9, 38(6): 593-597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3-9043.2019.06.19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9-06-10
正交实验法优选酒洗红花的炮制工艺
刘彩凤1 , 梁军1 , 钟琳瑛1 , 张琦1 , 田湾湾1 , 刘冬涵1 , 白洁1 , 杜守颖1 , 何枢衡2     
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北京 100029;
2. 亿帆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临安 311300
摘要: [目的] 优选酒洗红花的最佳炮制工艺,明确工艺参数,为酒洗红花的科学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及山奈素为指标,考察加酒量、浸吸时间和烘干温度对酒洗红花炮制工艺的影响,并对其炮制前后的含量差异及其水煎液指纹图谱进行对比。[结果] 最终确定较佳的酒洗方法为:加酒量为50%(每100 g药材加50 g黄酒),浸吸时间30 min,烘干温度40℃。炮制后羟基红花黄色素A与山奈素含量较生品降低,但差异较小;水煎液指纹图谱中大多数成分峰面积降低,小极性成分降低更明显。[结论] 优选的酒洗红花炮制工艺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可控性,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 酒洗红花    正交设计    炮制工艺    含量测定    指纹图谱    
Optimization of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safflower processed with liquor by orthogonal test
LIU Caifeng1 , LIANG Jun1 , ZHONG Linying1 , ZHANG Qi1 , TIAN Wanwan1 , LIU Donghan1 , BAI Jie1 , DU Shouying1 , HE Shuheng2     
1. Schoo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
2. Yif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Lin'an 311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elect the best processing method and parametersof safflower prepared with liquor, and thenprovide the basis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s]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with hydroxysafflor yellow A and kaempferol as indicators.the effects of alcohol content, soaking time and drying temperature were investigatedon the processing of wine-washed safflower. The difference in content and fingerprint of water decoction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processing. [Results] The best process parameters were as follows:the amount of alcohol is 50% (50 g wine per 100 g of medicine), soaking time is 30 min, and baking temperature is 40℃. After processing, the content of hydroxysafflor yellow A and kaempferol was lower than that in raw product, but the difference was small, the peak areas of most components in the decoction fingerprint were decreased, especially of the small polar components. [Conclusion] The preferred wine-washed safflower processing technology has good feasibility and good controllability, and is suitable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Key words: wine-washed safflower    orthogonaldesign    processing technology    content determination    fingerprint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夏季花由黄变红时采摘,阴干或晒干;性味辛温,归心、肝经,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癥瘕痞块,胸痹心痛[1];其入药历史悠久,文献记载丰富,是中国的传统及临床常用药材,其炮制品酒红花在历史上也有沿用。最早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记载红花为“红蓝花酒方”,将红蓝花与白酒一起放入锅中,煎减至半,红蓝花即红花[2]。明代《明医》里记载红花为酒洗红花[3]。清代吴仪洛所编写的《本草从新》记载红花为酒红花:“酒喷微焙”[4]。清代柴得华《妇科冰鉴》里“桃红四物汤”这一处方又沿用酒洗红花[5]。红花的酒制品各代不一,且酒洗红花的炮制方法无详细记载,在各版药典及地方炮制规范中也无收录,因此,酒洗红花的研究目前较欠缺。

酒洗这一炮制方法是历代所沿用的一种中药酒制法,一般认为药物经酒洗后,部分可渗入其组织内部,发挥缓性、增效等作用,大黄经酒洗后,可借酒之热,调和大黄之寒[6],地黄经酒洗后,防治寒凉伤胃气[3],也有部分药物经酒洗后可治妇人血气走作疼痛、月水不调及破血通经,如当归、红花,但是对红花来说,目前并没有文献对其酒炮制品的药效和成分进行研究。酒洗最早见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大黄“去皮,清酒洗”,用于调胃承气汤中,并且认为“酒洗入阳明经”[7],后来酒洗炮制方法一直沿用,如从唐代、宋代、元代、明代及清代均出现酒洗当归,且现行《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记载当归酒洗方法为“取当归,喷洒黄酒,拌匀,使之吸尽,晒或低温干燥”。因此,综合地方炮制当归的酒洗方法及《本草从新》中酒红花的炮制方法,作为酒洗红花的炮制依据,文章就对酒洗红花炮制工艺、其酒洗前后含量差异和水煎液指纹图谱进行了一些实验研究,以期对关于酒洗红花研究提供一些科学借鉴。

1 仪器与试药

Thermo Fisher U3000高效液相色谱仪[DAD检测器,CM 7.2色谱工作站,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屹立QE-200高速万能粉碎机;BSA 224S电子分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JM-B10002电子天平(余姚市及纪铭称重校验设备有限公司);BT 125D电子分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HH-6型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SHB-Ⅲ型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批号11637-201810,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山奈素(批号110861-201611,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水为娃哈哈纯净水,乙腈、甲醇为色谱纯(美国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黄酒(塔牌绍兴花雕酒,浙江省粮油食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

红花购于北京鹤延龄药业发展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 2.1.1 色谱条件

HSYA:色谱柱Shim-pack GIST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甲醇-0.02%磷酸(5:20:75);检测波长403 nm;流速1 mL/min柱温:30 ℃;进样体积10 μL。

山奈素:Shim-pack GIST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65:35);检测波长367 nm;流速1 mL/min;柱温:30 ℃;进样体积10 μL。

2.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方法

HSYA:精密称取HSYA对照品适量,加25%甲醇制成质量浓度为0.626 g/L的对照品母液。见图 1

A.供试品;B.HSYA对照品;1.HSYA 图 1 供试品和HSYA对照品高效液相色谱(HPLC)图

山奈素:精密称取山奈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质量浓度为0.545 g/L的对照品母液。见图 2

A.供试品;B.山奈素对照品;1.山奈素 图 2 供试品和山奈素对照品高效液相色谱(HPLC)图
2.1.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

HSYA:取红花粉末(过3号筛)约0.4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25%甲醇50 mL,称定质量,超声处理(功率300 W,频率50 kHZ)40 min,放冷,再称定质量,用25%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山奈素:取红花粉末(过3号筛)约0.5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人甲醇25 mL称定质量,加热回流30 min,放冷,再称定质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5 mL,置平底烧瓶中,加盐酸溶液(15—37)5 mL,摇匀,置水浴中加热水解30 min,立即冷却,转移至25 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HSYA:精密吸取HSYA对照品母液适量,将母液逐级稀释为0.250,0.125,0.063,0.031,0.006 g/L的对照品溶液,进样10 μL,测定。以对照品溶液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Y=0.519 8X+1.726 7,R2=0.999 6;结果表明,HSYA在0.006~0.626 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山奈素:精密吸取山奈素对照品母液适量,将母液逐级稀释为0.218,0.109,0.054,0.027,0.005 g/L对照品溶液,进样10 μL,测定。以对照品溶液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Y=0.719 1X+1.242 6,R2=0.999 9;结果表明,山奈素在0.005~0.545 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1.4 精密度实验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连续进6次,进样10 μL,测定对照品溶液中的峰面积值,HSYA的RSD=0.23%,山奈素RSD=0.32%,结果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1.5 稳定性实验

取同一份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2,4,8,12,24 h测定,根据峰面积计算HSYA RSD=0.56%,山奈素RSD=1.53%,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中HSYA和山奈素在24 h内基本稳定。

2.1.6 重复性试验

精密称取同一批样品6份,按照“2.1.3”项下方法制得6份供试品溶液,进样10 μL,记录峰面积,计算含量,HSYA的RSD=0.32%,山奈素RSD=1.88%,表明这两种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2.1.7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同一批样品6份,分别精密加入一定量的对照品溶液,按照“2.1.3”项下方法操作得到加样供试品溶液,按上述条件测定,HSYA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7.70%,RSD=0.67%,结果见表 1。山奈素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7.14%,RSD=2.29%,结果见表 2

表 1 HSYA加样回收实验结果
表 2 山奈素加样回收实验结果
3 正交设计优选酒洗红花炮制工艺 3.1 因素水平设计和酒洗方法

本实验以HSYA、山奈素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对影响红花酒洗工艺的加酒量、浸吸时间、烘干温度3因素进行考察,选用了L9(34)正交表安排实验,因素与水平表见表 3

表 3 红花酒洗因素与水平的正交表

酒洗方法:取净红花,加黄酒喷匀后,浸吸一定时间,以相应的温度烘干至干燥为度。

3.2 样品测定及结果分析

样品测定:精密吸取1~9号供试品溶液各10 μL,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HSYA、山奈素的含量,以HSYA和山奈素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综合评分[8]=(HSYA含量/最高含量)×60+(山奈素/最高含量)×40。结果见表 4表 5

表 4 正交实验结果(n=2)
表 5 综合评分的方差分析表

结果分析:由直观分析可知,各因素对酒洗红花炮制工艺的影响顺序为A>C>B,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因素A、C有显著性差异,B无显著性差异,其中A1>A2>A3,C3>C2>C1,综合直观分析及方差分析,选取酒洗红花炮制工艺A1B1C1和A1B1C3,即加酒量为50%,浸吸时间30 min,烘干温度40 ℃和加酒量为50%,浸吸时间30min,烘干温度80 ℃进行验证,A1B1C1与A1B1C3中HSYA和山奈素的含量见表 6

表 6 验证实验(n=2)

对A1B1C1和A1B1C3中HSYA、山奈素的含量进行统计分析,HSYA P > 0.05,山奈素P > 0.05,表明HSYA和山奈素在上述两种工艺条件下,并无显著性差异。依据药典对药材炮制的规定及节约节能的前提下,选取酒洗红花最佳炮制工艺为A1B1C1,即加酒量为50%,浸吸时间30 min,烘干温度40 ℃。

4 红花酒洗前后的比较研究 4.1 红花酒洗前后的含量比较

将3批红花按照最优酒洗工艺进行炮制,按“2.1.3”项下供试品溶液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并分别按“2.1.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计算含量,结果见表 7

表 7 3批不同产地红花药材炮制品含量测定结果

由上表可知酒洗后,炮制品HSYA与山奈素的含量较生品稍有偏低,但差异不大。

4.2 红花酒洗前后指纹图谱比较 4.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InertSustainSwiftTM C18 5 μm(4.6 mm×250 m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0 ℃;流速:1.0 mL/min;进样量:15 μL。

4.2.2 供试品溶液制备

分别取红花生品和炮制品4 g,依照《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煎煮,分两次煎煮,第1次加水350 mL煎煮45 min,第2次加水300 mL煎煮35 min,用300目尼龙纱网布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定容至500 mL,吸取适量水煎液离心(10 000 r/min,10 min),取上清液,过0.45 μm滤膜,即得。

4.2.3 指纹图谱比较结果

对比红花酒洗前后的HPLC指纹图谱,见图 3。结果显示,炮制后指纹图谱中特征峰数目并无明显变化。为了更直观比较酒洗前后各成分含量的变化,筛选出峰面积≥2的17个峰,以5号HSYA峰为参照,取其峰面积为1,计算红花炮制前后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并将其以柱形图的形式表示,结果见图 4。由图看出,在230 nm的波长下,1~6号峰在酒洗前后峰面积变化不大;7号峰在酒洗后峰面积反而明显增加,8~17号峰在酒洗后峰面积下降,其中以11、13、15和16号峰降低明显。

A.酒洗红花;B.未酒洗红花 图 3 红花酒洗前后水煎液指纹图谱
图 4 生品和制品共有峰相对色谱峰面积比较相对色谱峰面积
5 讨论

酒洗红花系古文献记载的一种炮制方法,且酒制法在中药炮制中为一种常用方法。红花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红花多糖、脂肪酸等化学成分,其中红色素和黄色素是查尔酮类化合物,是红花中含有的最主要的化学成分之一,具有改善心肌供血、扩张血管、抗凝血和抗血栓等功效[9-11]。本实验遵循于此,按照酒洗炮制方法,筛选出红花的最佳酒洗工艺为辅料黄酒50%,浸吸时间30min,烘干温度40℃,其中温度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对于药材炮制烘干温度的规定。

红花在上述最佳条件酒洗之后,进行多批次含量测定研究,结果显示,HSYA和山奈素含量较生品低,但含量差异均不大。查阅文献得知[12-17],这种变化可能与两种成分的热稳定性有关,HSYA是热不稳定性性成分,遇热易分解,山奈素热不稳定性相对HSYA较好,但在40℃的烘干温度下,两者的变化均不明显。同时,对红花的生品和炮制品进行水煎液指纹图谱比较研究,其水煎液的制备依照《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煎煮,该工艺经前期摸索,煎煮参数稳定可行,且由于水煎液体积大,即使在煎煮中有微小误差,不足以对其水煎液成分的含量产生影响,同时,通过多波长筛选,在230 nm下,红花水煎液的指纹图谱整体峰多、响应值高,尤其小极性成分的响应值整体高于其它波长下,因此,基于此对其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红花在酒洗之后,大部分色谱峰峰面积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以小极性成分较明显,可能在酒洗的过程中,小极性成分更易溶解在酒中,造成含量损失。虽然红花经酒洗后成分发生变化,但对其药效问题,如可治疗妇人月水不调等,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药效的物质基础是成分,对于指标性成分而言,酒洗炮制后HSYA和山奈素的含量略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这两种成分是药典对红花的指控指标,酒洗炮制后,药效是否有改变还需药理实验验证,应根据药效结果合理的选择酒洗炮制品的指标,从而证明酒洗红花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 一部.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5: 151.
[2]
汉·张仲景. 金匮要略方论[M]. 北京: 中国盲文出版社, 2013: 99.
[3]
王孝涛. 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M]. 江西: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 201.
[4]
马兴民. 新编中药炮制法[M]. 陕西: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 591.
[5]
于峥, 魏民, 杨威, 等. 妇科冰鉴[M]. 北京: 人名军医出版社, 2012: 13.
[6]
杨家驹. 古今中药炮炙经验[M]. 湖南: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76.
[7]
宋传荣. 小议仲景大黄酒洗意义[J]. 陕西中医, 1989(6): 254.
[8]
张春华, 周永治. 数理统计方法[M]. 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2: 161.
[9]
董青, 赵嵘, 代云桃, 等. 红花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7(7): 20-25.
[10]
衣春杰. 浅析红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72): 254-254.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5.72.234
[11]
李晋, 胡月, 葛爱华, 等. 丹红、丹参和红花3种注射液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34(1).
[12]
杨秦, 叶扬, 肖洪, 等. 山奈酚功能及提取工艺研究进展[J]. 粮食与油脂, 2018, 31(3): 12-16. DOI:10.3969/j.issn.1008-9578.2018.03.004
[13]
江维, 宋宏安, 孙代华. 红花注射液制备工艺探讨[J]. 中国药师, 2013, 16(10): 1544-1547. DOI:10.3969/j.issn.1008-049X.2013.10.039
[14]
罗晶, 黄宇玫, 曾文雪. 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提取工艺及其热稳定性研究[J].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21(5): 39-42.
[15]
金鸣, 臧宝霞, 李金荣. 羟基红花黄色素A热稳定性的初步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03, 28(12): 1197-1198. DOI:10.3321/j.issn:1001-5302.2003.12.032
[16]
王雅琪, 何小汝, 伍振峰, 等. 响应面法优化红花乙醇减压辅助提取工艺[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6, 22(3): 5-8.
[17]
刘涛, 李娟, 徐玉玲, 等. 红花减压提取工艺优选[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 18(12): 54-56. DOI:10.3969/j.issn.1005-9903.2012.1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