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高玉萍, 田淑梅, 赵伟, 赵舒武, 王蕾, 边育红, 肖学凤, 郭义, 王耀光
- GAO Yuping, TIAN Shumei, ZHAO Wei, ZHAO Shuwu, WANG Lei, BIAN Yuhong, XIAO Xuefeng, GUO Yi, WANG Yaoguang
- 以药促医加快中西医结合医学事业发展——刘昌孝院士访谈录
- Promoting medicine with medicine and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n interview with Academician LIU Changxiao
-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 40(1): 1-4
-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1, 40(1): 1-4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3-9043.2021.01.01
-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20-10-13
2.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天津 301617;
3.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天津 301617;
4.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天津 301617
2. College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1617, China;
3.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1617, China;
4. 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1617, China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在国家发展的新局势下,中医与西医之间的碰撞与交锋愈演愈烈,各家学说,百家争鸣。目前,中药的现代基础研究如火如荼,中药研究不仅是中医和西医发展与联络的桥梁,也是中医和西医继承与创新的一个突破与挑战,因而如何健康地开展中药研究以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事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课题组有幸就如何看待中药促进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这一问题采访到著名现代药物动力学和药物发展战略专家--中国工程院刘昌孝院士。
1 以中药为桨,让中西医结合的大船破浪前行刘昌孝院士指出,中药饮片是中医用药的物质基础,中药在各种西医疾病中的治疗作用逐渐被人们挖掘出来,随着当前越来越多的中药复方以及中药单体的机制研究,中药已经显示出能够引领方向的优势,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也得到了极大的进步。将传统的中药和现代药理技术结合在一起,不仅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潜能,还可以为中西医结合学科增加丰富的实用内涵。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当中,吴咸中院士也曾指出,中医和西医、医学和药学、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是学科创新发展的根本。例如,屠呦呦教授研究低温有效提取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世界范围内的抗疟治疗领域作出杰出贡献;再如,复方丹参滴丸等6个中药产品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申请临床试验信息,可以看出国内企业为申请的产品进行过大量现代研究,具有中西医融合的特点。这些中药方面的研究不仅带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也让世界再次认可了中医药的伟大之处,更使得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生机盎然,为更多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指明了方向。
2 强化中药基础研究,科学认识中药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2.1 中药质量标准亟待确立刘昌孝院士指出,中药饮片的真伪、优劣直接关系到中医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和可控,中药饮片行业的健康发展对保障中药饮片质量和中医临床安全用药具有重要意义。中药材70%来自野生资源,“道地药材”是“有其名而无其实”。中药材的种植对生态环境、气候、土壤等有着特殊的要求。有相当一部分中药材由野生转变为种植后,其品质(化学成分与药效)发生了量或质的改变。种植不仅对中药品质有影响,而且异地引种、盲目引种等对中药品质的影响也非常大。因此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科学的、客观的指标对中药品质进行把控。
中药质量标志物是药性的物质基础体现,是一种定量定性的评价方法。中药质量标志物的基本条件是:1)存在于中药材和中药产品中固有的次生代谢物,或加工制备过程中形成的化学物质。2)来源于某药材(饮片)特有的而不是来源于其他药材的化学物质。3)有明确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4)可以进行定性鉴别和定量测定的物质。5)按中医配伍组成的方剂“君”药的组方原则,兼顾“臣-佐-使”药的代表性物质。从刘院士所发表的论文和所作的大会报告可以看到,在此基础上形成中药质量标志物的五要素,如刘院士在图 1所阐述的理论观点:1)从唯物论出发,物质存在就是客观存在,承认天然物质的变异性,不同于化学标志物的固化观点。2)药材道地性与用药配伍规律、与炮制工艺关联,影响内在物质的变异。3)中医药理论与生物效应(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系统整合观,是中药质量标志物的核心。4)生物效应是质量和特有性与专属性的必然结果。5)中药质量控制应着眼于中药形成的全过程,建立基于质量传递与溯源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中药质量标志物的5个要素反映了中药质量本质的科学内涵,中药质量标志物的提出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中药质量研究,也显著提升了中药质量的研究水平并聚焦了研究范式,对促进中药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5]。这一新概念也引起世界范围研究者的重视,在著名的Phytomedicine等杂志发表超过百篇相关研究文章[6-9]。
中药质量研究同时也对中药炮制提取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以青蒿素为例,屠呦呦发现利用传统的中药煎煮方法提取的青蒿药物成分无法治愈疟疾,而改用低温提取可以取得成功。这是智慧和科技为中医药插上了“翅膀”,也是中药质量标准需要重视的问题。所以重视科技与传统医药的结合,深化相关的研究,才能更好地推动中药质量标准的确立。
2.2 中药资源的匮乏当前中药的需求很大,许多野生中药因开采量过大而濒临灭绝,只能依靠人工种植,而国内中草药的种植受可种植品种少、土地资源缺乏、农药残留超标、道地药材产区土壤质量下降、粮食种植与药材种植争地冲突等因素影响,导致中药质量不达标,故人工种植虽保证了产量,却丢失了质量。
因此,保证中草药质量的规范种植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需要卫生、农业、工信等多部门联手施策才能更好地保护中药资源。科学制定中药材种植的规范标准,注重保证药材质量,积极拯救濒临灭绝的宝贵野生道地药材,加强溯源管理模式,保证中药材从种子到饮片的各项指标达标,实现种子与中药质量相挂钩,从根本上杜绝中草药质量不合格的不良现象。
2.3 中药人才的紧缺中药疗效机制的研究以及中成药、中药饮片等规范化的评定都需要大量的人才来完成。但是中药研究方面的人才紧缺,中药高等教育面临着教学模式陈旧单一、教学资源贫乏、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此外,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思路的高等人才,才是中西医结合发展的关键,正所谓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也是人才培养的重点和难点。
针对上述问题,高等教育的中药学人才培养应坚持“双思维并重”和“三有”原则。“双思维并重”即指中医药思维与科学思维培养并重。“三有”是指一要坚持传承中医药传统的理论和技术,使人才培养具有鲜明的中医药特色;二要在人才培养中有稳固的现代药学和科学技术做基础,以推动中药学更好地发展;三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具体来说,高等院校应该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增加实验教学课时、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现代药理学技术。中药的现代研究是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的支撑,所以必须要求从事研究的人才具备扎实的中西医基础以及优秀的创新科研思路,迎难而上,这样才能为中西医结合事业开辟新的未知领域。
2.4 中药平台的有效建立有效平台的建立有助于提升医药企业整体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通过平台建设,将有效地整合中药领域科技、人才资源,为中医药企业提供创新药物的开发、中药有效成分的筛选、传统中药的二次开发、药物药理药效研究、药物安全性评价,以及产品检测、技术转让、行业与技术信息等服务;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难题,从而不断提高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在资源与产品之间、科技成果与产业化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通过技术平台专业化服务,加快以道地药材为原料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形成以中药材种植与中药研发、生产并行并举的模式,推进中药产业的升级,使优势产业升级为支柱产业。
3 抓住机遇,以药促医,加快中药标准化建设通过对刘昌孝院士的采访,课题组成员收获良多。刘院士认为今后的研究可以以药为始,规范中药的发展,从而推动中医,让中医走向世界,并得到世界认可,促进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目前,在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上还有很多难题有待克服,但相信通过所有人的努力,这些困难必会迎刃而解。当然,这也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帮助,只有在大政策的引导下,这条路才能走得更加长远。
[1] |
刘昌孝, 陈士林, 肖小河, 等. 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 中药产品质量控制的新概念[J]. 中草药, 2016, 47(9): 1443-1457. LIU C X, CHEN S L, XIAO X H, et al. Q-marker: a new concept of quality contr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ducts[J].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6, 47(9): 1443-1457. |
[2] |
张铁军, 白钢, 刘昌孝. 中药质量标志物的概念、核心理论与研究方法[J]. 药学学报, 2019, 54(2): 186-196. ZHANG T J, BAI G, LIU C X. Concept, core theory and research method of Quality marker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 Journal of Pharmacy, 2019, 54(2): 186-196. |
[3] |
刘昌孝. 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 提高中药质量标准及质量控制理论和促进中药产业科学发展[J]. 中草药, 2019, 50(19): 4517-4518. LIU C X. Q-marker: improve the quality standard and quality control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romot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J].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9, 50(19): 4517-4518. |
[4] |
LIU C X, CHENG Y Y, GUO D A, et al. A new concept on quality marker for quality assessment and process control of Chinese medicines[J].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2017, 9(1): 3-13. DOI:10.1016/S1674-6384(17)60070-4 |
[5] |
YANG W Z, ZHANG Y B, WU W Y, et al. Approaches to establish Q-markers for the quality standar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J].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2017, 7(4): 439-446. DOI:10.1016/j.apsb.2017.04.012 |
[6] |
HE J, FENG X, WANG K, et al. Discovery and identification of quality markers of Chinese medicine based on pharmacokinetic analysis[J]. Phytomedicine, 2018, 25(44): 182-186. |
[7] |
LI K, LI J, SU J,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quality markers of Yuanhu Zhitong tablets based on integrative pharmacology and data mining[J]. Phytomedicine, 2018, 25(44): 212-219. |
[8] |
LIU C, GUO D A, LIU L. Quality transitivity and traceability system of herbal medicine products based on quality markers[J]. Phytomedicine, 2018, 25(44): 247-257. |
[9] |
LI Z, LIU J, LI Y, et al. Identify super quality markers from prototype-based pharmacokinetic markers of Tangzhiqing tablet (TZQ) based on in vitro dissolution/permeation and in vivo absorption correlations[J]. Phytomedicine, 2018, 25(45): 59-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