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田淑梅, 王耀光, 黄文政
- TIAN Shumei, WANG Yaoguang, HUANG Wenzheng
- 基于数据挖掘法探讨黄文政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方药规律研究
- Study on the prescription of Professor HUANG Wenzheng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based on data mining
-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 40(6): 691-697
-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1, 40(6): 691-697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3-9043.2021.06.03
-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21-07-26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DN是糖尿病患者出现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1]。DN临床表现为持续性蛋白尿,血压升高,肾小球滤过率持续降低,是心血管事件发生增加和心血管事件相关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因素[2]。DN发病隐匿,临床上患者只要出现了大量蛋白尿,患者的肾功能将迅速恶化,并进入终末期肾脏病,只能用肾脏替代疗法(RRT)来维持生命。RRT不仅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还增加患者及国家经济负担。且DN透析患者的死亡率高于非DN透析患者。目前糖尿病肾病没有特效疗法,西医主要通过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以及降尿蛋白等对症支持治疗,并无有效手段可阻止DN病程进展[3]。DN属于消渴肾病、消肾、下消、肾消、脾瘅肾病、糖络病、肾劳、虚劳、水肿、关格等范畴[4-7]。中医中药有其特定的理论体系,辨证施治的过程中,因病因人因时因症而异,临床中运用中医中药来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症状和延缓其病程进展有一定的疗效。黄文政教授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基础理论、疾病进展变化、患者体质的不同以及其多年临床经验,将DN分为气阴两虚证、阴虚燥热证、脾肾阳虚证、水湿停蕴证、气虚血瘀证、湿热偏盛证、浊毒内蕴证等7个证型。治疗上采用益气养阴、滋阴清热、温补脾肾、益气养血、活血化瘀通络、利湿降浊、清热解毒等治疗原则。
黄文政(1941-),男,教授、主任医师,是首届全国名老中医,是当代著名中医肾脏病学专家,全国第二批、第四批、第五批、第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临床人才研究项目指导老师”。黄文政教授曾师从柴彭年、董晓初、哈荔田等津门名医,在近60年的中医临床工作中黄老逐步衍化出独具特色的中医肾病学术观点。笔者有幸跟随黄文政教授学习,现采用数据挖掘的方式,总结黄文政教授治疗DN的用药规律与临证经验以飨同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病历系统中黄文政教授治疗DN的病例,门诊患者的病历资料由专业的负责人进行收集、汇总以及整理归档。以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近3年的门诊病例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诊断明确、病历记录完整、临床疗效显著的验案进行研究。排除仅有首诊、腹透以及血透者。获得医案114例,每则医案只收录首诊处方,共得114首方剂。
1.1.1 病例纳入标准1)确诊DN时间较长,超过5年;或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出现持续性白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0 μg/mg或尿白蛋白排泄率>200 μg/min或尿白蛋白定量>300 mg/d或尿蛋白定量>0.5 g/d。早期可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3)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肾脏或尿路疾病。4)临床指标记录完善者。
1.1.2 病例排除标准1)合并多囊肾、肾动脉狭窄、肾癌者。2)合并急性心力衰竭、呼吸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者。3)合并其他原因导致的慢性肾脏病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病。4)合并晚期肿瘤者。5)临床资料不全,影响数据分析者。获得医案114例,每则医案只收录首诊处方,共得114首方剂。
1.2 资料清洗与录入参照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8]对医案的中药进行规范化处理,将中药名称统一化。将114首处方录入Excel表中,第一列为编号,第二列为统一化后的中药名,中药之间用“;”隔开,再将其分列,供后续分析。
1.3 统计与分析运用Excel 2010记录中药的次数数据,并运用SPSS 22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分析。绘制频数统计表、药物功效分类表、药物关联规则表,从中筛选出使用频数高的中药来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并用垂直冰柱图和谱系图将结果呈现出来。
2 结果 2.1 用药序列首先统计用药频次,了解黄文政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常用药物,在所收录的114首临证处方中,共用药147种,总计用药1 822次,分别统计每味药的使用频数,并列出其序号、药次、累计药次,称作“用药序列”[9]。详见表 1。从表 1中可以得出黄文政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最常用的药物为生黄芪、丹参、鬼箭羽,较少运用泽兰、制乳香、制没药。
2.2 常用药的中药药物分类分析高频药物分类频数统计,药物分类参照新世纪(第二版)教材《中药学》[10]内容,对43味高频中药按功效进行归类。统计结果见表 2。
2.3 用药规律的关联规则采用SPSS、Modeler软件探索黄文政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用药规律,并运用Apriori关联分析,为了避免过多无意义的关联规则结果,设置最低支持度为0.40,最小置信度为0.80,进行分析。支持度表明关联规则在总体中发生的概率,其值越高表明规则出现的频繁程度越高;置信度表明关联规则中当前项发生时,后项也发生的概率,体现两者关联规则的强度。实例则反映了关联规则的重要性。其结果见表 3,药物关联结果见图 1。
2.4 用药聚类分析将高频中药Excel表导入SPSS Statistics软件,设置5为最小聚类数,10为最大聚类数,以组间联接为聚类方法,区间为Pearson相关性,聚类为变量,进行分析,结果用垂直冰柱图和谱系图展示,见图 2、3。
3 讨论 3.1 用药频次及功效分类统计分析黄文政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114首临证处方中,共用药147种,总的用药频次为1 822次,其中频数≥12次的药物总计43味,见表 1。用药频次1 475,占总用药频次的80.9%。其中使用频次最高的前15味中药生黄芪、丹参、鬼箭羽、萆薢、当归、山茱萸、熟地黄、土茯苓、汉防己、山药、肉桂、桃仁、白术、茯苓、炙甘草;其中用药频次最多的为生黄芪99次。根据表 2可知,黄文政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使用最多的药物是补虚药,药物为生黄芪、当归、熟地黄、山药、白术、炙甘草、党参、菟丝子、杜仲等,其功用为健脾补肾、益气养阴、滋补肝肾。其次为活血化瘀药,药物为丹参、鬼箭羽、桃仁、土鳖虫、益母草、鸡血藤等,其功用为活血化瘀通络;利水渗湿药,药物为萆薢、茯苓、泽泻,其功用为利水渗湿、泄浊;收涩药,药物为山茱萸、芡实、金樱子,其功用为补益肝肾、固精止泄;清热药,药物为土茯苓、生地黄,其功用为除湿解毒、养阴清热凉血;祛风湿药,药物为汉防己,其功用为清热利水消肿;温里药,药物为肉桂,其功用为温经通脉、补火助阳;平肝熄风药,药物有僵蚕、地龙、生牡蛎,其功用为活血化瘀通络。还包括化湿药、解表药、泻下药、安神药和止血药。
糖尿病属于“消渴病”范畴,糖尿病肾病则属于消渴病继发的“水肿”“虚劳”“关格”等,与古人所谓“肾消”关系密切。黄文政教授认为糖尿病肾病主要涉及的病变脏腑在于脾肾,且糖尿病肾病的病程较长,患者病变日久,其精气消耗,机体精微物质亏虚,则出现血流不充,再加上患者气虚无力推动其血液循环,久而久之出现血行不畅,最终变生瘀血。其治法是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络,本研究结果与之相符。
3.2 用药关联规则分析在此部分SPSS运用SPSS Modeler软件分析黄文政教授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用药的关联规则。为避免获得过多无意义的关联规则结果,将关联规则的支持度设置为0.4,其意义在于显示了关联规则在总体中发生的概率,反映了规则出现的频率程度。将置信度设置为0.8,其意义在于显示了关联规则中当A发生时,B也发生的概率,表示其关联规则的强度。
黄教授认为糖尿病肾病病程较长,患者精气虚耗、精微亏虚,则血流不充、气虚无力推动血液循环,容易形成瘀血。在表 3所示关联分析中,得出生黄芪-丹参(支持度、置信度、实例,下同)分别为71.93%、85.37%,共82例,该组药对在所有处方中使用的频率最高,其次为生黄芪-鬼箭羽(54.39%、98.39%,共62例)。其中生黄芪为补益中气的要药,又为治疗气虚水肿的要药;丹参的功效为破宿血,生新血;鬼箭羽的功效在于行血通经和化瘀止痛。这证实了黄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重视益气活血化瘀的重要性。研究还得出以下4种药对的对症用药规律,具体如下。
益气养阴药组为生黄芪- 当归为50.00%、89.47%,共57例,生黄芪-山茱萸为47.37%、100%,共54例,生黄芪-山药为44.74%、100%,共51例,生黄芪-熟地黄为46.49%、100%,共53例,生黄芪- 山药-熟地黄为42.98%、100%,共49例;温补脾肾药对为生黄芪-肉桂为42.98%、100%,共49例,生黄芪-白术为41.23%、93.62%,共47例,生黄芪-炙甘草为41.23%、85.11%,共47例;活血化瘀药对为丹参-鬼箭羽为54.39%、83.87%,共62例,丹参-桃仁为42.11%、83.33%,共48例;健脾利水、清热解毒泄浊药对为生黄芪-汉防己为44.74%、96.08%,共51例,生黄芪-萆薢为50.88%、93.10%,共58例,生黄芪-土茯苓为44.74%、98.04%,共51例。以上4种药对是黄老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常用药对,其治疗方法遵循养阴益气、滋阴养血、温补脾肾、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清热利湿、降浊解毒的辨证用药原则。在核心药物的关联规则网状图中连线越多,则表明药物之间的关联越强,且用药次数越多。
3.3 用药聚类分析运用SPSS Statistics软件聚类分析得出以下7组药物,具体如下:
A1组药物为生龙骨、生牡蛎、淫羊藿、麦冬,是加味天雄散的组成。其中生龙骨、生牡蛎固肾涩精,淫羊藿温肾填精,麦冬养阴生津。黄文政教授常用此组药养阴、温肾固精。
A2组药物为生地黄、太子参、白术、益母草、茯苓、泽泻、生姜、白芍,其中生地黄、白芍养阴清热,太子参、白术益气健脾,茯苓、白术、泽泻、生姜健脾利水,益母草活血利水。
A3组药物为熟地黄、山药、党参、覆盆子、茜草、僵蚕、蝉蜕、鸡血藤、当归。其中熟地黄、覆盆子补肾益精,山药、当归、党参补脾肾,茜草、鸡血藤活血,僵蚕、蝉蜕活血通络。
A4组药物为芡实、金樱子、地龙、萆薢。其中芡实、金樱子温肾固精,地龙通络,萆薢清热利湿化浊。
A5组药物为甘草、牛膝。其中甘草补气,牛膝补肝肾。
A6组药物为菟丝子、沙苑子、杜仲、丹参、茺蔚子。其中菟丝子、沙苑子、杜仲补肾固精,丹参、茺蔚子活血化瘀。
A7组炙甘草、砂仁、肉桂、桃仁、酒大黄、山茱萸、鬼箭羽、土茯苓、土鳖虫、生黄芪、汉防己。其中炙甘草、砂仁健脾化湿,肉桂温阳,桃仁、酒大黄、鬼箭羽、土鳖虫活血化瘀通络,山茱萸补肝肾,土茯苓清热解毒利湿,生黄芪、汉防己健脾利湿消肿。
4 结论文章通过对名老中医黄文政教授的医案进行数据挖掘,得出其治疗糖尿病肾病善用黄芪、党参、白术以补益脾肾;生地黄、麦冬、山药、太子参、当归、茜草以益气养阴、凉血清热;菟丝子、沙苑子、覆盆子、杜仲、山茱萸、淫羊藿、肉桂以温补肾阳;益母草、茜草、牛膝、鸡血藤、当归以养血活血;僵蚕、蝉蜕、地龙、土鳖虫以活血化瘀通络;土茯苓、萆薢以清热利湿,解毒泄浊;茯苓、泽泻、汉防己以利水消肿。诸药共奏温补脾肾、益气养阴、活血利水、化瘀通络、清热解毒之功。本研究数据来源真实可靠,分析方法科学合理,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了一定依据,值得推广运用。
[1] |
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clinical practice recommendations for diabetes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J]. 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 2007, 49(Suppl 2): S12-S154. |
[2] |
LIN Y, CHANG Y, YANG S, et al. Update of 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diabetic kidney disease[J].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18, 117(8): 662-675. DOI:10.1016/j.jfma.2018.02.007 |
[3] |
高俊丽, 朱赟洁, 王巍巍, 等. 中医辨治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J]. 四川中医, 2019, 37(1): 216-221. GAO J L, ZHU Y J, WANG W W,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n differential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nedicine[J]. Sichu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9, 37(1): 216-221. |
[4] |
仝小林, 张志远, 李宁, 等.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治疗[J]. 中国医药学报, 1998, 13(4): 50-53. TONG X L, ZHANG Z Y, LI N, et 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J].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Pharmacy, 1998, 13(4): 50-53. |
[5] |
周强, 仝小林. 经方在糖尿病肾脏疾病治疗中的运用[J]. 中医杂志, 2011, 552(17): 1459-1462. ZHOU Q, TONG X L. Application of classical prescrip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kidney disease[J]. Miscellaneous Chronicl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1, 552(17): 1459-1462. |
[6] |
仝小林, 赵昱, 毕桂芝, 等. 试论中医"治未病"及"络病"理论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J]. 中医杂志, 2007, 48(6): 485-486. TONG X L, ZHAO Y, BI G Z, et al.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TCM theory of "treatment without disease" and "collateral diseas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J].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7, 48(6): 485-486. |
[7] |
高彦彬, 赵慧玲.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诊治[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09, 16(5): 36-37. GAO Y B, ZHAO H 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Edi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9, 16(5): 36-37. |
[8] |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 2020. National Pharmacopoeia Committee. 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M]. Beijing: China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2020. |
[9] |
王苗, 李倩, 周钰, 等. 中医治疗失眠医案用药方剂计量学分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 30(9): 3257. WANG M, LI Q, ZHOU Y, et al. Metrological analysis on and drugs in medical records of insomnia treatment[J]. Chines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5, 30(9): 3257. |
[10] |
高学敏. 中药学[M]. 北京: 中国中药出版社, 2007. GAO X 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 Beijing: Chin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ublishing House,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