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翟金海, 陈兰
- ZHAI Jinhai, CHEN Lan
- 袁士良教授临证常用药对药组经验介绍
- Introduction to Professor YUAN Shiliang's experiences in clinical coupletmedicines
-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 40(6): 719-722
-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1, 40(6): 719-722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3-9043.2021.06.09
-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21-09-03
2. 盐城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 盐城 224002
2.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Medicine, Yanche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ancheng 224002, China
袁士良教授是江苏省名中医,是澄江医派的学术传人之一,在其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用药特色,药对药组是中药学和方剂学中间的桥梁,对临证有重要的意义,现简要将袁教授的临证习用药对、药组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1 肺系药对药组 1.1 玄参、桔梗、浙贝母、石斛、麦冬、甘草玄麦甘桔汤为治疗虚火喉痹的有效方剂,袁教授在此基础上加石斛养胃肾之阴,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阴虚火旺者合知柏地黄汤,痰热重者去石斛、麦冬,合黄连温胆汤清热化湿。
1.2 连翘、射干、牛蒡子连翘清热解毒,疏风散热,射干清热解毒利咽,化痰平喘,牛蒡子疏风散热利咽,消痈散结,清热通便,3药常用于风热咽痛,或慢性咽炎咽部充血,咽喉不利。
1.3 桔梗、木蝴蝶桔梗化痰利咽,木蝴蝶性凉,疏肝理气,利咽护膜,慢性咽炎常用此药对。
1.4 紫菀、紫苏子、紫丹参、紫石英紫菀化痰止咳,紫苏子化痰降气,紫丹参活血化瘀,紫石英温补肾阳,纳气平喘,用于寒痰阻肺导致的咳喘、肺胀等。
2 心系药对药组 2.1 连翘、淡豆豉连翘为“疮家之圣药”,清心肺之热毒,可清脾胃湿热,还有良好的保肝降酶作用。栀子豉汤可除胸膈之烦热,栀子可清热通便,如大便溏薄,心火旺者,袁教授用连翘代栀子,既有良好的清心除烦的作用,且无滑肠之弊。
2.2 党参、苏木取用自《医宗金鉴》,名二味参苏饮,人参补心气,苏木活血化瘀,既可用于妇科气虚血瘀的月经病,也可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
2.3 香附、茯神香附疏肝理气,茯神宁心安神,方名交感丸,用于治疗肝郁不寐。不寐患者常兼肝气郁结表现,该药对常配用于不寐的治疗中。
2.4 桑叶、浮小麦、黑豆衣桑叶清热止汗,浮小麦甘凉固表止汗,黑豆衣养阴止汗,用于治疗虚热或湿热导致的多汗证。
2.5 牡蛎、浮小麦取用于牡蛎散,牡蛎、浮小麦性凉,黄芪、麻黄根甘温,湿热、阴虚所致之汗证,常取用牡蛎、浮小麦清热收敛止汗。
3 脾胃病药对药组 3.1 藿香、佩兰、茵陈、石菖蒲藿香、佩兰、石菖蒲皆有化湿浊的作用,常用于湿浊所至口腔异味。如有湿热则加茵陈清热祛湿。可用丁香外用漱口。
3.2 白残花、人中白、牛膝白残花清暑热,理气化湿,可用来治疗口疮口糜,人中白咸寒清热降火,牛膝引火下行,3药合用可用来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
3.3 瓜蒌、郁金取用于《温病条辨》的三香汤,瓜蒌化痰宽胸,郁金理气化湿,可用来治疗痰阻胸膈的胸闷。咽部不适可合半夏厚朴汤理气化痰,血瘀者加降香活血化瘀,气滞者加桔梗、枳壳理气化痰,热重加栀子、黄芩清热泻火。
3.4 郁金、枇杷叶取用于《温病条辨》上焦篇宣痹汤“,太阴湿温,气分痹郁而哕”,两药均可降气化湿,用于治疗呕逆、嗳气等症,肝气郁滞重者可加苏梗、佛手疏肝理气。
3.5 威灵仙、鹅管石威灵仙祛风解痉,可缓解平滑肌痉挛,用于治疗食管、胆道、输尿管等平滑肌痉挛性疼痛;鹅管石温通,有通畅食管的功能,两药合用常用来治疗食管痉挛、梗阻不畅。还可配用王不留行、急性子、通草加强通畅之力。
3.6 钩藤、僵蚕、炒白芍钩藤清肝平肝熄风,僵蚕化痰祛风,白芍柔肝缓急,3药常合用于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3.7 丹参、砂仁、郁金丹参饮去白檀香,加郁金降气利湿化瘀止痛,可用来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胸骨后疼痛不适。
3.8 百合、乌药、枳壳、白术百合养阴,枳壳、乌药疏肝理气,白术补脾化湿,脾胃病阴虚气滞夹湿是一个比较多见的证型,阴虚重者加麦冬、石斛,气滞可加陈皮、木香、佛手、梅花等理气不伤阴之品,湿重加薏苡仁、冬瓜子、藿香等利湿清热不助热,脾虚重加仙鹤草、太子参、茯苓补脾益气利湿。
3.9 九香虫、延胡索九香虫温阳理气止痛,延胡索理气活血止痛,用于寒凝气滞的胃痛较剧者。常配良附丸、理中汤使用。
3.10 黄连、苏叶、吴茱萸、白豆蔻金陵名医张简斋之加味连苏饮,黄连清热燥湿,苏叶宣肺理气化痰,吴茱萸温降湿浊,白豆蔻理气化湿,袁教授常取用于治疗湿热中阻的胃痛、胃胀、口臭、呕吐等。
3.11 仙鹤草、蛇舌草、薏苡仁仙鹤草补脾化瘀消痞,蛇舌草清利湿热化瘀,薏苡仁健脾化湿,3药常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异型增生。严重者加半枝莲、莪术、石见穿等。
3.12 丹参、莪术丹参活血化瘀,莪术理气化瘀消积,可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血瘀证导致的肠化,不典型增生等。
3.13 藿香、砂仁藿香化湿和胃止泻,砂仁理气化湿和中,用于寒湿中阻的呕吐、腹泻等证。
3.14 丁香、吴茱萸丁香温阳降气,吴茱萸温肝降逆,用于寒湿中阻的呕吐、呃逆等。
3.15 薏苡仁、厚朴、郁金薏苡仁甘淡利湿,厚朴理气化湿,国医大师干祖望认为厚朴化湿效果优于藿香、佩兰,郁金理气清热化湿,3药用于舌苔厚腻之湿热证。
3.16 瓦楞子、牡丹皮瓦楞子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制酸护膜,牡丹皮清肝火,凉血化瘀,用于肝胃郁热之反酸烧心等。
3.17 香附、夏枯草、蒲公英香附疏肝理气,夏枯草、蒲公英清肝火,用于肝气郁而化火之证,如反酸、易怒等。如肝胃郁热之反酸可加左金二陈汤,如脾虚加六君子汤。
3.18 柴胡、牡蛎柴胡疏肝理气,牡蛎平肝清胆,一升一降,用于肝胃郁热导致的反酸,以及胆气上逆导致的胆汁反流。
3.19 乌梅、石斛乌梅养阴止泻,泄肝止痛,石斛常见功效为养胃肾之阴,但根据李中梓《医宗必读》记载石斛可“强肾益精,疗脚膝痹弱”“入胃清湿热,厚肠止泻”,袁教授用于治疗脾阴虚或湿热伤阴之腹泻。
3.20 木瓜、防风木瓜可化湿缓急止痛,防风可祛风化湿止泻,袁教授用木瓜替换痛泻要方中的白芍,用于治疗肠鸣之痛泻。
3.21 仙鹤草、葛根、炒薏苡仁仙鹤草又名“脱力草”“泻痢草”,具有良好的补脾止泻作用,葛根升阳止泻,炒薏苡仁健脾化湿止泻,3药用来治疗脾虚久泻。
3.22 吴茱萸、木瓜吴茱萸温阳散寒,木瓜化湿舒筋止痛,用于治疗寒邪导致的痉挛性胃痛、腹痛。
3.23 木瓜、炒白芍、甘草酸能泄肝,可用来治疗胃肠痉挛所致的腹痛,白芍用量可至30 g以上。伴腹胀者,可加延胡索、木香理气止痛。
3.24 紫菀、枇杷叶、苦杏仁紫菀宣肺化痰,枇杷叶化痰降气,苦杏仁宣肺化痰止咳,“治便秘必宣肺气”,常配用于治疗多种便秘,尤其是痰湿阻滞导致的便秘。
3.25 瓜蒌皮、瓜蒌仁、苦杏仁、莱菔子用于痰湿阻滞导致的便秘,大便粘腻不畅,瓜蒌皮、瓜蒌仁、苦杏仁、莱菔子化痰湿、理气通便,腹胀明显可加厚朴、大腹皮。
3.26 荆芥、地黄出自《中藏经》,名荆芥地黄汤,地黄凉血止血,荆芥升阳止血,用于血热妄性的便血等证。
4 肝病药对药组 4.1 水牛角、苍术水牛角凉血解毒,苍术苦温燥湿,配用于病毒性肝炎湿热入于血分之黄疸,袁教授认为该药对有良好的抗病毒作用。
4.2 丹参、黄精丹参活血化瘀,黄精补脾气养阴,降血脂,该药对可用于治疗冠心病、肝硬化、高脂血症及脂肪肝患者痰湿瘀滞证。
4.3 鸡骨草、垂盆草鸡骨草清热保肝退黄,垂盆草保肝利湿退黄,是袁教授经常使用的保肝降酶的药对。
5 肾系药对药组 5.1 车前子、牛膝取用于济生肾气丸,车前子利尿消肿,牛膝活血化瘀、利尿通淋,两药合用,活血利尿消肿,袁教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等。
5.2 车前草、黄柏车前草清利湿热通淋,黄柏清下焦湿热,常合用瞿麦、萹蓄利湿通淋,用于治疗湿热下注的尿路感染。
5.3 菟丝子、覆盆子取用于五子衍宗丸,常合缩泉丸用于肾虚夜尿增多。
5.4 金樱子、芡实该药对名水陆二仙丹,具有固经缩尿止带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虚带下、遗尿。
5.5 鸡血藤、茜草鸡血藤、茜草具有良好的升高血白细胞作用,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茜草的用量可达30~50 g。
5.6 粉萆薢、石菖蒲、黄柏用于治疗湿浊下注,蕴而化热。萆薢分清饮去益智仁、乌药之温,加黄柏清下焦湿热。如见阴部瘙痒、阳萎可加蛇床子、仙灵脾、巴戟天补肾壮阳化湿。
5.7 柴胡、煅磁石取用于耳聋左磁丸,柴胡疏肝理气,引入肝胆经,煅磁石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耳鸣。久病多瘀,袁教授临证常加丹参、葛根、石菖蒲活血开窍。
5.8 白花蛇舌草、龙葵、桃仁蛇舌草、龙葵清利湿热,桃仁活血化瘀,用于前列腺增生患者排尿不畅者,如肝肾阴虚合六味地黄丸,肾阳虚者合五子衍宗丸。
5.9 全蝎、僵蚕全蝎通络散结,僵蚕化痰散结,该药对可以消除慢性肾炎患者的蛋白尿。
6 气血津液病证药对药组 6.1 车前子、佛耳草该药对为治疗高尿酸有效药对,车前子利尿排尿酸,佛耳草可“祛风寒,化痰止咳”,袁士良教授用来降血尿酸,疗效良好。袁教授治疗高尿酸血症除清热化浊治标常合四妙散、土茯苓、萆薢等,同时注意重视补肾健脾的方法治本,常合五子衍宗丸加减。
6.2 青蒿、白薇青蒿清湿热、退虚热,白薇清热凉血解毒,两药既可清实热,又可清虚热,用于多种内伤发热。
6.3 玄参、贝母、牡蛎、夏枯草消瘰丸出自清程国彭《医学心悟》一书,原本用于治疗瘰疬一病,指出该方“此方奇效,治愈者不可胜计。予刻方普送矣”。袁士良教授临床运用该方,常合逍遥散、夏枯草疏肝理气,清热化痰散结,适当配伍可以用来治疗淋巴瘤,乳腺疾病,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肿瘤及囊肿等多种疾病,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扩大了该方的主治范围。
7 肢体经络病证药对药组 7.1 丹参、葛根、川芎、桃仁丹参凉血化瘀,葛根解肌活血升阳,川芎理气活血,“上行头目”,桃仁破血化瘀,用于治疗颈椎病。如合并肩部不适,常配合使用桑枝、片姜黄、海桐皮。瘀血证严重常合活络效灵丹、地龙。
7.2 丹参、鸡血藤丹参活血化瘀,鸡血藤养血活血,常用于瘀血阻滞的肢体麻木等瘀血阻滞证。
7.3 鸡血藤、地龙鸡血藤活血通经,地龙活血通络,配合使用可用于治疗中风肢体麻木等经络不通症状。
7.4 续断、桃仁续断补肾活血止痛,桃仁破血止痛,两药合用,治疗腰痛腰酸的疗效良好。合可加桑寄生、杜仲、牛膝、土鳖虫、狗脊等加强疗效。
7.5 片姜黄、海桐皮片姜黄理气化瘀止痛,止痛效好,可用于肩部、肝胆部疼痛,海桐皮祛风散寒除湿,该药对又名舒筋饮,常用于肩周炎肩部疼痛不适。
7.6 瓜蒌皮、红花、延胡索瓜蒌红花甘草汤出自孙一奎《医旨绪余》一书中治带状疱疹的验方,袁教授认为瓜蒌可疏肝清热化痰止痛,可用改善多种急慢性炎症的渗出,缓解疼痛,合用红花、延胡索化痰理气、活血化瘀,可治疗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胆囊炎、慢性胃炎、肋锁关节炎等属于痰瘀阻滞所致的疼痛。瘀血重者可加失笑散、血府逐瘀汤、乳香、没药等。
7.7 旋覆花、茜草、延胡索取用于旋覆花汤,旋覆花化痰降气,茜草活血化瘀,再加延胡索理气化瘀,用于治疗胸胁疼痛。可合木金散(木香、郁金)增强止痛之力。
7.8 牛膝、木瓜、虎杖、老鹳草牛膝活血化瘀,性下行,木瓜化湿舒筋,虎杖可清热祛湿、活血止痛,老鹳草祛风除湿止痛,合用治疗膝关节炎所致的疼痛。
7.9 红藤、败酱草红藤、败酱草可清热解毒,活血利湿排脓,可用于大肠湿热证、急慢性盆腔炎湿热下注证。
7.10 鸡血藤、益母草鸡血藤养血活血,益母草凉血通经利水,两药合用良好的活血通经作用,用于瘀血阻滞之月经失调。
7.11 橘叶、橘络疏肝理气化痰,橘络化痰通络,常配用逍遥散、消瘰丸、香附、夏枯草,用于痰气互结的胸胁通、乳房胀痛等。
8 其他病证药对药组 8.1 钩藤、紫草紫草凉血解毒透疹,钩藤清热平肝,息风止痉,该药对又名紫草散,出自《小儿药证直诀》,主治“疮疹初生,才作赤点,毒气未得透出皮肤者”,皮肤科赵炳南教授的经验方五皮五藤饮中采用钩藤清血分之热,透热外出,袁士良教授常采用该药对用于治疗血热之皮疹、瘙痒等症。
8.2 蝉蜕、防风蝉蜕清热祛风止痒,防风为祛风之良药,用于皮肤瘙痒及过敏性疾病。
8.3 苍术、熟地黄取用于黑地黄丸,用于肝肾阴虚,湿邪阻滞,苍术苦温燥湿,熟地黄滋阴养血,用于治疗脂溢性脱发、糖尿病属阴虚湿阻证。
8.4 白芷、防风白芷祛风燥湿,排脓消肿,防风祛风胜湿,国医大师认为该药对可以用来治疗一切阳证溃疡,袁士良教授用来治疗脂溢性脱发、痤疮等。如属阴证疮疡则用麻黄、熟地黄。
袁士良教授临证习用经典方剂进行化裁,提出“病多痰湿,法重清化”的学术观点[1],“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2],根据具体病机,随证化裁,或以一方为主,或合方,或药对、药组,可师可法,临床效果良好。其临证常用药对、药组值得进一步研究总结。
[1] |
花海兵, 向培, 夏秋钰, 等. 袁士良清化立论诊疗经验述要[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15(6): 120-121. HUA H B, XIANG P, XIA Q Y, et al. Summary of YUAN Shiliang's experience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Qing Hua[J].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3, 15(6): 120-121. |
[2] |
田代华. 黄帝内经素问[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TIAN D H. Huangdi Neijing Su Wen[M].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