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孙祎梦, 刘纳文
- SUN Yimeng, LIU Nawen
- 浅析《伤寒杂病论》中麻黄的用量、主治病症及配伍规律
- Analysis on the dosage, main symptoms, and compatibility rules of ephedra in the Theory of Typhoid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s
-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 42(2): 145-150
-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3, 42(2): 145-150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3-9043.2023.02.03
-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22-08-20
2.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天津 300192
2. Tianjin First Central Hospital, Tianjin 300192, China
麻黄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中品,记载为:“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汗出,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1]《伤寒杂病论》作为“方书之祖”,记述了大量的选药精当、组方严谨、药量精确的方剂,融理、法、方、药为一体,长期以来一直有效的指导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并延用至今。在《伤寒杂病论》中除去重复的大小青龙汤、葛根汤,涵盖麻黄的方剂为34首,相关条文46条,15个篇章,可见麻黄是张仲景颇为常用的中药,故探析经方中麻黄的用量、主症、配伍应用,以期能更好的了解经方、使用经方,以期麻黄这味中药在临床能得到更好的运用。
1 《伤寒杂病论》中麻黄用量与炮制含有麻黄的经方在剂型上,丸剂有1首,汤剂达33首;涉及铢、分、两3种计量单位,其中以“铢”为计量单位的有2首,以“分”为计量单位有2首,以“两”为计量单位有30首。汉代24铢为两,16两为斤,1斤=250 g,1两=15.6 g,1铢=0.65 g[2],据董艳等[3]《经方度量衡之“分”探讨》查阅众多文献得出的结论即以“分”直接列于药物之后者,无论是“分、两”同用,还是只以“分”列于具体药物之后,皆以“四分为一两”,即1分=3.9 g,据此将经方的麻黄用量折合为现代剂量,结果见表 1。
1.1 麻黄的用量由表 1可知,汤剂中麻黄最小的用量为半两,折合现代计量为7.8 g;最大的用量为6两,折合现代计量为93.7 g,频次最多的为三两,折合现代计量为46.9 g。依据方后注原方剂中的量并不是“一服”的治疗量如大青龙汤“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其一次的治疗量为总药量的三分之一,根据各方的煮服方法来计算出汤剂中麻黄的一次治疗量,其中最小量为1.9 g(麻杏薏苡甘草汤)、最大量为46.9 g为顿服的麻黄醇酒汤,常用量为5.2~32 g。
半夏麻黄丸中注明“等分”表示的是比例关系,丸者缓也,其主治水饮致悸,因阳气不能过发,凌心之水不易速消,故选用丸剂峻药缓图。
1.2 炮制方法16首方剂中张仲景明确表示麻黄去节,所涉及方剂以风寒表实证居多,急需发汗解表,表明麻黄去节能增强其辛温发汗之力;由于张仲景没有明确指出节的具体部位,从与张仲景时期年代相近的药物文献里推测,认为张仲景“去节”是去除麻黄的茎间节与根节[4],34首汤剂中多达26首记载“先煮麻黄,去上沫”,就“先煎,去上沫”的原因历代医家有不同的见解,如唐代苏敬《新修本草》云:“沫令人烦”;清代柯琴《伤寒来苏集》则认为:“去沫者,止取其清阳发腠理之义也。”近代医家张锡纯认为先煎去除上沫以缓麻黄发表之性。当代医家郝万山认为张仲景所用的麻黄为新采摘的,其性辛温燥烈,所以要先煎去上沫等。此外,麻杏薏甘汤中将麻黄汤泡以减轻其发散之力。
2 《伤寒杂病论》中含有麻黄方剂的主治病症分析含有麻黄的方剂主治病症及麻黄的常见配伍见表 2,由表 2可知,作为主治病症包含方剂数最多的为“热”(12首)、“疼痛”(9首)、“咳喘”(8首)、“恶寒/风”(7首)、“汗”(6首)、“呕吐”(6首)、“小便不利”(5首)、“烦”(5首)等。这与中药学[5]总括麻黄的主治功效为发汗解表、止咳平喘、利水消肿相一致。
主治病证的特点:条文中提示为或兼有表证有9条,直接提到“伤寒”有5条,直接提到“表(不)已解或表证、在表”共有5条,体现麻黄发汗解表之功。
条文所包含症状的具体病变部位有:提到“身”有10条涉及方剂10首,表现为:痛、重、黄、痒、不能自收;提到“心下”有7条分别是:半夏麻黄丸主心下悸、小青龙汤中心下有水气、心下痞,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作”、小青龙加石膏汤“心下有水”病因均为水饮停于心下,体现了麻黄利水消肿之功效尤善除胃脘水停;提到“关节”有4条涉及方剂4首,表现均为疼痛;提到“手/足”共有4条包含方剂4首,表现为:厥逆、肿如脱状、拘急、无力;提到“目”有3条涉及方剂3首,表现为:昏眩、如脱状、黄肿;提到“头”有3条涉及方剂2首,表现为疼痛与眩晕;提到面、咽喉、胸、项背、鼻、口的条文均为2条,分别表现为;面黄肿,面赤;咽喉不利,吐脓血、喉中水鸡声;胸满、气上冲胸;鼻衄;口噤不得语、口不能言;提到“腰”和“项背”的条文为1包含方剂各1首,分别表现为疼痛和拘急不舒。
条文还提出了病性特点:如越婢加术汤中“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麻杏苡甘汤:“发热,日晡所剧”提示病性为热;乌头汤:“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提示病性为寒,麻黄升麻汤中“咽喉不利吐脓血”为热,“手足厥逆,泻下不止”为寒,提示寒热错杂。条文中以汗出作解、鼻衄作解、口渴作解为治疗得当的获效指征,下面对方剂的主要病症中“热”“咳、喘”“疼痛”“汗”“小便不利”进行具体分析。
2.1 热(发热/无大热/烦热/瘀热)相关条文中有15条提到“热”涉及方剂有12首。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伤寒瘀热在里”提示为发黄病因,其余均表示症状包括:如麻黄汤“发热恶寒无汗”、小青龙汤“伤寒表不解,发热”表明为风寒表证发热;麻黄附子细辛汤“少阴病反发热脉沉”提示为阳虚外感发热;桂枝麻黄各半汤“发热恶寒如疟状,热多寒少……面赤、身痒”、大青龙汤“发热恶寒无汗而烦躁”、三黄汤“烦热心乱,恶寒”等均提示为外有风寒,里有郁热;“发热,日晡所剧”体现了风湿化热的特点;“无大热”见于麻杏甘石汤、越婢汤,两方中“发汗后,汗出,续自汗出”表示为表热随汗出退,“汗出而喘”和“续自汗出”分别又提示病位在里,内热迫肺和迫津液外越。
“热”的主要配伍有甘草、杏仁、生姜、大枣、桂枝、石膏,除辛凉的石膏外,其余为麻黄汤、桂枝汤的主要组成,配伍桂枝、甘草为甘温解表热之法,治疗风寒发热和风湿化热。如麻黄汤、麻黄汤加术中三者比例为3∶2∶1;配伍石膏能并行表里之寒热,发汗启闭,为辛凉透热之法治疗表寒里热、里热炽盛。如桂枝二越婢一汤“热多寒少”提示表寒相对郁热较轻;越婢汤、越婢加半夏汤“续自汗出”“汗大泄”提示里热炽盛。
2.2 疼痛相关条文中有12条提到“疼或痛”,涉及方剂9首,除了大青龙汤39条“身不疼但重”并结合38条由身痛变为身重为提示寒邪郁表,阳郁渐趋化热之势;续命汤中“中风痱……冒昧不知痛处”为肢体的感觉情况外;其余处疼、痛均为症状表现。
疼痛的部位有:“身”频次为4涉及方剂3首;“关节”频次为4涉及方剂4首;“头”频次为2涉及方剂2首;“腰”频次为1涉及方剂1首。其中乌头汤中“不可屈伸疼痛”、越婢加术汤“身烦疼”中“烦”参照刘渡舟《伤寒论校注》释“剧痛、甚痛”,以及麻杏薏甘汤中“一身尽疼”均为描述疼痛的特点。
疼痛的病因有:如麻黄汤的“头痛发热……恶风,无汗”、大青龙汤“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文蛤汤“兼主微风,脉紧,头痛”提示疼痛为外感风寒表证所致;麻杏薏甘汤中“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提示为风湿化热,湿性弥漫,故一身尽疼;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为风湿、风寒闭阻关节所致历节疼痛;三黄汤“中风……烦热心乱,恶寒”为中风气血不足复感外邪引发的疼痛等。配伍上以桂枝、生姜等发散风寒药频次最高,其次为温阳散寒药、健脾除湿药。
由此可见,张仲景运用麻黄可以治疗表里寒热、虚实上下之痛症。
2.3 咳、喘相关条文中有11条提到“咳、喘”涉及方剂8首,其中防己黄芪汤方后加减:“喘者,加麻黄半两”直接肯定了麻黄的止咳平喘之功效;其余皆用“而”与他症承接,来提示其证候特点,如小青龙汤“咳而微喘”“干呕发热而咳,或喘者”提示小青龙汤咳重喘轻;又如麻黄汤中“无汗而喘”、麻杏石甘汤中“汗出而喘”通过汗的问题来形容致喘病性的寒热;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以及小青龙加石膏汤“咳而上气”均为实邪壅塞于肺导致肺气胀满,逆而不降;“喉中水鸡声”“目如脱状,脉浮大”“烦躁而喘”进一步提示实邪的寒热属性。配伍上除甘草外主要为半夏、细辛、五味子等达到肺脾同调,降逆止咳之功效。
2.4 汗(无汗/汗出/发汗)相关条文中有21条提到“汗”,无汗、汗出作为主症共有13条涉及方剂6首,可见张仲景用麻黄十分重视汗的问题。具体内容包括:
1)以发汗为祛邪之法:即张仲景利用麻黄的辛温之性,开泄腠理,使肌表发汗,使邪随汗解的一种治法。涉及条文6条,病因均为阴,寒邪气病位在肌表,见于麻黄汤“病在表、可发汗”“头痛发热”提示为外感风寒表实,治以发汗解表;麻黄附子汤“水,发其汗即已”“其脉沉小,属少阴”提示脾肾阳虚,水泛肌表而身肿,因势利导,治以温经助阳,发汗利水;大青龙汤“病溢饮者,当发其汗”提示饮溢四肢肌表,当汗出不汗出,采用发汗法,使外溢肌表的水湿从汗解;“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提示为发汗可除湿等。结合大青龙汤等方后注“覆取微似汗”提示用麻黄发汗的强度以微似汗出为佳,误过汗伤阳。
2)作为主治病症:用无汗与汗出的症状来区分寒与热,提到无汗有7条,方剂为麻黄汤、葛根汤、大青龙汤,病因为风寒闭表,故用麻黄发汗解表;汗出有5条,为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越婢汤“续自汗出”、越婢加术汤“汗大泄”病因均为内热炽盛,汗出为邪热由里向外蒸迫所致,并不是邪祛除的表现,故见越婢加术汤中“栗风气”;汗出热泄故体表无灼热之感,即为麻杏石甘汤、越婢汤中的“无大热”。麻黄辛温遇热化热,发汗力猛,已有汗出会过汗伤阳,可知张仲景在此用麻黄不是强调其辛温发汗之性,3方中均用辛温之麻黄配伍大剂量的石膏,变辛温为辛凉,去除麻黄性温过汗之弊,保留其宣通透邪之性,即在外宣通卫气,调节腠理,给邪气以出路;在内疏通郁阳,畅达气机,助辛凉之石膏散热外出,内热邪气去除则汗出自止。结合前文中的“热”可知,张仲景在治疗病因为内热,均将麻黄与大剂量石膏相配,重在配伍活用其宣通透邪之性。
3)汗的开阖不当为发病的因素:如麻黄汤中“不发汗,因致衄者”、桂枝麻黄各半汤中“以其不能小汗出,身必痒”麻杏薏甘汤“此病伤于汗出当风”分别为鼻衄、身痒、风湿的病因。
4)汗结合脉诊作为选方关键:如大青龙汤“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桂枝二麻黄一汤“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汗出必解”等。
2.5 小便不利相关的条文中涉及小便问题有5条,包含方剂5首,其中桂枝麻黄各半汤中“太阳病,得之八九日……清便欲自可”为根据病人的二便来确定外邪是否传入阳明;小青龙汤中“或渴或小便不利”为水饮导致津液不滋,气机不利;越婢加术汤中“小便不利,故令病水”提示小便不利是水肿的原因,而“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又提示发汗散水法的运用与否关键在于小便。葛根汤中“无汗小便反少”小便量少表明体内的津液不足。可见小便问题关系着体内津液的多少,并与水饮致病互为因果。药物配伍上以甘草、桂枝、芍药、生姜、大枣为主,其中甘草、桂枝辛甘化阳,促进膀胱之气化;甘草、芍药酸甘化阴,以滋其源,生姜、大枣固护中州发越水气。
3 含麻黄经方药物配伍应用含麻黄经方中与麻黄配伍的药物总共有37味,其中的多组配伍组合在后世明方中广泛应用。
由表 3可知,经方中与麻黄配伍频数10次以上的药物分别为:甘草、桂枝、生姜、大枣、杏仁、石膏、芍药,即为麻黄汤、桂枝汤、麻杏甘石汤的组成药物。以下就麻黄与桂枝、麻黄与石膏、麻黄与芍药的配伍进行具体分析。
3.1 麻黄配伍桂枝与桂枝的配伍见于14首经方,麻黄发汗解表,善行肌表之卫分,开腠理、透毛窍;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既透营达卫,助麻黄解表散邪,以增强其发汗之功,又温通血脉,畅行营阴,解头痛身疼之证。两者相须为用,既能发汗祛邪,又能温阳化饮。
麻黄剂量多于桂枝,重在发汗解表。如麻黄汤、葛根汤中的“无汗”“恶风”均提示为风寒在表、麻黄加术汤“湿家身烦疼”“发其汗”提示为寒湿在表,麻黄与桂枝的比例均为3∶2,分别为发汗解表以散寒、发汗解表以除湿;大青龙汤中“身疼痛”“脉浮紧”“不汗出而烦燥”提示表闭过重郁而化热,故麻黄的剂量为麻黄汤中的2倍,麻黄与桂枝的比例为3∶1,构成发汗之峻剂;有4首经方中麻黄与桂枝的比例为1∶1,重在表里双解,分别是“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提示为风寒束表、水饮内停的小青龙汤、“发热恶寒、热寒少……不可发汗”提示有轻微表郁内热的桂枝二越婢一汤、“脉浮、心下有水”“烦燥而喘”提示为外寒内饮夹热性咳喘的小青龙加石膏汤、“治中风痱……拘急不得转侧”提示病机为营卫瘀滞、脉络虚损的续命汤;桂枝剂量多于麻黄,重在温阳化饮散寒。如桂枝芍药知母汤中“肢节疼痛”“温温欲吐”“头眩”提示为内有水饮,麻黄与桂枝的比例为1∶2;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汤中“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提示为阳虚阴凝,麻黄与桂枝的配伍比例为2∶3。
3.2 麻黄配伍石膏与石膏的配伍见于11首经方,相关条文中出现“汗出”有7处、“发热”有5处,“咳、喘”有4处、“渴”有3处、“烦燥”有2处,其中有5处提及病变部位为周身,表明石膏配伍麻黄相畏相使,能清热泄火、除烦止渴,并可解肌发汗,宣降肺气,又能使肺中郁热从汗而散。含麻黄与石膏的经方中,除了小青龙加石膏汤“烦燥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提示外寒内饮夹热,麻黄与石膏的比例为3∶2,大青龙汤治疗表闭郁热、续命汤治中风痱,两方中麻黄与石的比例均为1∶1,而主治肺热脾寒的麻黄升麻汤中,两者的比例为10∶1,其余方中因热邪较重,石膏的剂量均重于麻黄,两者的常见比例为3∶4,包含方剂4首,该比例能清泄里热,见于“热多寒少”的桂枝二越婢一汤、“续自汗出”的越婢汤、“腠理开、汗大泄”的越婢加术汤,在泄热的同时又能宣降肺气,见于“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提示为饮热迫肺的越婢加半夏汤、“咳而脉浮”提示为寒饮夹热性咳喘的厚朴麻黄汤。
3.3 麻黄配伍芍药与芍药的配伍见于10首经方,分别为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小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麻黄升麻汤、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
10首方中均有麻黄-芍药-甘草的配伍,芍药与甘草酸甘化阴、敛阴和营,防止麻黄辛温过汗之弊,如“发热恶寒、热多寒少”提示表郁日久、证邪轻微,需小发其汗的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麻黄温通祛邪,芍药甘草能滋润筋脉,合用增强缓急止痛之力,见于葛根汤中“项背强几几”、乌头汤中“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桂枝芍药知母汤中“诸肢节疼痛”、麻黄升麻汤中“咽喉不利,吐脓血”。此外,麻黄、芍药、甘草还用于“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的小青龙汤,而在“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一方中却将芍药去除,以及在与小青龙汤治证、方药相似的射干麻黄汤中也未用芍药,细观三方证之别,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中的气分病,是指阴气凝结水气,成有形之邪居于心下,故见“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射干麻黄汤中“喉中水鸡声”提示为有形之痰作祟,而小青龙汤之饮邪为水气之无形,故此推断麻黄与芍药相配的关键在于阴寒之邪是否有形。
4 小结本文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麻黄的用量与炮制、主治病症及药物配伍3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用量与炮制上,以汤剂为主,汤剂中麻黄的1次治疗量:最小量为1.9 g,最大量为46.9 g,常用量在5.2~32.0 g,麻黄去节能增强其解表发汗之性,煎煮时多为“先煎、去上沫”。2)主要病症较多,其中以“热”的频率最高,病因为风寒发热,治以麻黄配伍桂枝、生姜等辛温解热;麻黄性温,不能直接用于热证,然张仲景巧妙将其与大剂量的辛凉之石膏配伍,去性存用,保留麻黄的宣通透邪之性,达到辛凉透热;麻黄辛温发汗作为治法,有解表、利水、除湿、化饮之效,汗作为症状,汗的有无代表病性的寒热,同时汗的开阖不当作为衄血、身痒、风湿的发病因素,以及与脉诊结合是选方用药的关键;张仲景用麻黄可以治疗表里寒热、虚实上下之痛症;“咳、喘”病因包括风寒、热邪壅肺与实邪阻滞;“小便”问题关系着体内津液的多少,并与水饮致病互为因果故配伍上以甘草、桂枝、芍药、生姜、大枣为主,以辛甘化阳助气化、酸甘化阴滋其源、固护中州发水气。
纵观张仲景对麻黄的配伍运用可知,麻黄的主治病症涉及面广,是一味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的中药,需要临床研究的重视与发掘。
[1] |
神农本草经[M]. 北京: 学苑出版社, 2007: 140. Shennong's herbal classic[M]. Beijing: Academy Press, 2007: 140. |
[2] |
郝万山. 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5, 3(3): 48-51. HAO W S. Conversion of the Han Dynasty's system of the weights and measures and prescriptions[J]. Chinese Medicine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of China, 2005, 3(3): 48-51. |
[3] |
董艳, 王阶. 经方度量衡之"分"探讨[J]. 时珍国医国药, 2017, 28(2): 421-422. DONG Y, WANG J. Discussion on the "fen" of weights and measures[J].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7, 28(2): 421-422. |
[4] |
钟凌云, 龚千锋, 祝婧. 麻黄炮制历史沿革分析[J]. 中成药, 2008, 30(12): 1822-1825. ZHONG L Y, GONG Q F, ZHU J. Analysis on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ephedra processing[J].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2008, 30(12): 1822-1825. DOI:10.3969/j.issn.1001-1528.2008.12.030 |
[5] |
唐德才, 吴庆光. 中药学[M]. 3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TANG D C, WU Q G. Chinese materia medica[M]. 3rd ed.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