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刘洋, 杨婷, 李壮, 高傲, 赵妍, 曹蕾
- LIU Yang, YANG Ting, LI Zhuang, GAO Ao, ZHAO Yan, CAO Lei
- 以体质辨识为基础的中医健康管理对高血压病前期的疗效观察
- Curativ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management based on constitution identification on prehypertension
-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 42(4): 409-413
-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3, 42(4): 409-413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3-9043.2023.04.01
-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23-03-03
2003年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联合委员会关于高血压病第7次报告中(JNC-7)正式提出将收缩压120~139 mmHg(1 mmHg≈0.133 kPa,下同)和(或)舒张压80~89 mmHg这一过渡阶段的血压值定义为“高血压病前期”[1]。目前,高血压病前期患者治疗多推荐非药物治疗方式,即改善生活方式,如减轻体质量、戒烟限酒等以控制血压的进展。高血压病前期的有效干预极为重要,是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一个重要手段[2]。中医体质辨识及干预是当前高血压病前期健康管理常用的一种手段[3],根据患者的体质分类采取中医健康宣教、辨体调养、中医治未病适宜技术等。本研究观察以体质辨识为基础的中医健康管理对高血压病前期患者血压控制水平、血脂、体质量及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3月—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亚健康科收治的100例高血压病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本研究经北京中医药大学伦理委员会审查(2022BZYLL05011)。
1.2 诊断标准参照2018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4]及美国高血压联盟(JNC-7)提出的诊断标准,即:成年人(年龄大于18岁)在未服用降压药情况下,两次或两次上不同时间坐位测得的收缩压120~139 mmHg,和(或)舒张压80~89 mmHg。
1.3 中医体质分类及辨识方法依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5]中9种基本体质类型判定。研究者对高血压病前期患者进行问答并填写量表,然后计算原始分及转化分,原始分数=各个条目分值相加。转化分数=[(原始分一条目数)/(条目数×4)]×100,依标准判定体质类型。中医体质共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阴虚质、特禀质9种体质。
1.4 纳入标准1)符合高血压病前期的诊断标准;无高血压病史或抗高血压病药物使用史;2)年龄25~60岁;3)依从性好,愿意参加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4)意识清楚,能够理解干预内容并自行填写问卷。5)血脂的纳入标准参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6]中的诊断标准:三酰甘油(TG)≥2.26 mmol/L,总胆固醇(TC)≥6.22 mmol/L,未服用降脂药物。
1.5 排除标准1)有严重心、脑、肝、肾疾病者及肿瘤患者;2)妊娠期妇女;3)精神病患者或有家族史者;4)智力或意识障碍者;5)正在参加其他研究的患者。
2 方法 2.1 干预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管理方法,主要内容包括:1)健康教育:定期举办健康讲座,让患者提高高血压病前期的知晓率,了解高血压病前期作为向高血压病进展前的高危状态,同样会有心脑血管及相应靶器官不同程度的损害和病变,提升患者对健康生活方式及自我健康管理的重视。同时,定期发放高血压病前期养生保健小手册,内容包括预防高血压病前期的相关知识、正确的饮食、运动及生活习惯等。建立微信公众号,定期发送高血压病前期养生保健知识。2)饮食指导:合理膳食,营养均衡,每日摄盐量控制在6 g,提倡高钙饮食(例如:豆制品、牛奶、鱼虾、蛋、芹菜、木耳等),增加粗粮、杂粮的摄入量,少吃含脂肪高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对于吸烟爱好者应劝解其戒烟。并限制每天饮酒量,男性每天饮酒量限制在30 mL以内,女性每天饮酒量限制在20 mL以内。3)情志指导: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紧张激动,培养业余爱好,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4)运动指导:根据患者兴趣爱好、居住条件鼓励患者积极进行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活动,增强心肺功能,控制自身体质量。5)生活起居指导:保持良好的睡眠。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观察组采取中医体质辨识健康管理方法,具体内容:一是中医特色健康宣教,即定期开展中医特色健康讲座,中医体质调理、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中医治未病适宜技术,高血压病前期的四季养生知识等。二是辨体调养:根据体质辨识结果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辨体调养,包括1)气虚体质,饮食宜平补,多选用味甘性平或温性的食物,如山药、莲子、大麦、南瓜、小米、大枣等食物;以柔缓运动,如气功、八段锦、散步等为主;宜保持稳定乐观的心态,不可过度劳神;对于存在感冒、自汗的患者,可服用玉屏风散治疗;平时可以自我按摩关元、气海穴。2)阴虚体质,建议此类人群平时适宜食用具有养阴润燥功效的食物,例如银耳、牛奶、百合等。切勿熬夜,睡好子午觉,培养耐性,放松心情,运动以中小强度运动为主,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可自我按摩太溪穴、三阴交穴,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可服用六味地黄丸。3)痰湿体质,日常饮食以健脾助运、化痰利湿为主。例如白扁豆、白萝卜、芡实等;适当运动,将体质量控制在标准体质量,经常饮用荷叶陈皮茶,可自我按摩丰隆、足三里穴。4)湿热体质,湿热体质的人性格多急躁易怒,多听舒缓、慢节奏的音乐,有助于安神定志;适当配合做运动量较大的锻炼以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排除身体多余的水分,如中长跑、骑自行车、爬山等;饮食以清淡为原则,适宜食用具有甘寒、清热利湿功效的食物,如丝瓜、绿豆、芹菜、藕、冬瓜、赤小豆等,少食辛温助热的食物;日常可饮用荷叶茵陈茶或金银花菊花茶;可自我按摩曲池穴、劳宫穴;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可服用甘露消毒丹、四妙丸等药物。5)气郁体质,可常食大麦、刀豆、佛手等行气解郁的食物,宜欣赏节奏欢快的歌曲;多参加爬山、球类等集体性运动,常饮合欢花茶、佛手茶等,可自我按摩合谷穴、太冲穴。6)血瘀体质,血瘀体质的人要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和情绪,精神愉快有利于气血畅通;居住环境宜温不宜凉,冬天注意防寒;饮食宜选用木耳、丝瓜、茄子等食物;应避免久坐不动,宜参加各种舞蹈、中慢速跑步、五禽戏等运动锻炼,常服丹参茶、玫瑰花茶等,可自我按摩期门、学海等穴位。7)阳虚体质,平时多进行户外运动,以舒展阳气,注意足下、背部及下腹部的保暖;应多食用甘辛温热补益之品,以补充身体的热量和阳气,如牛肉、羊肉、鸡肉、茴香、板栗等,禁食生冷的食物、冰冻之品,例如梨、西瓜、冰淇淋等;可常饮用桂花茶、龙眼姜枣茶等;“动则生阳”,锻炼时间最好选择阳光充足的上午,适当进行户外有氧运动,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可服用金匮肾气丸或附子理中丸。8)平和体质,根据季节变化四季养生,以保持自然界与自身的整体阴阳平衡;保持情绪平稳,平衡饮食,适度运动,可选择骑自行车、游泳、八段锦等运动项目。9)特禀体质,过敏季节减少户外运动,居室常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日常饮食以避免吃容易诱发过敏的食物,如海鲜、蛋、香菇等;多食养肺气的食物,可降低过敏的发生,如红薯、山药、大枣等;适度锻炼,增强体质,以室内运动为主,如瑜伽、气功、健身操等;可自我按摩迎香穴、血海穴等。
2.2 质量控制方法健康管理实施过程中,课题组成员统一培训,统一问卷每个条目的解释内容和访谈用语;成立质控小组,建立患者依从性量表和追踪随访表,内容包括饮食限盐、规律运动、情绪调节、睡眠控制、戒烟限酒、控制体质量和血压监测,每周对患者电话或门诊随访,对患者的依从性行为进行询问和督促,并提供健康咨询;一经发现退出人员,立即电话联系,减少因操作失误而退出研究的患者。所有数据的获取和录入都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主治医师完成,所有资料由专职人员验收并核对,并进行严格的逻辑检查。保证各种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2.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4.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和组间对照的方法,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 观察指标 3.1 血压水平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12个月后,测量患者干预前后的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值,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每次间隔5 min。
3.2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健康管理前后身体质量指数(BMI)、TC、TG变化情况。
3.3 干预前后两组自我管理能力的比较采用张萍[7]编制的《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在干预后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自我管理行为(情绪、饮食、运动自我管理)、自我管理认知(健康信念、自我效能)及环境自我管理3个分量表,采用Likert 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自我管理能力越强。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其Cronbach’α系数为0.903,内容效度为0.87。
4 结果 4.1 两组一般资料情况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29~60岁,平均年龄(42.23±4.81)岁,至观察期结束,2例患者因不能坚持而退出。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42.19±4.92)岁,至观察期结束,以1例患者因工作调动而退出,1例患者因搬家而退出。
4.2 两组观察前后体质变化比较两组观察前后中医体质分布均有变化,其中平和质例数均有增加,观察组由3例增加至22例,对照组由3例增加至10例,偏颇体质例数均有减少。表明以体质辨识为基础的中医健康管理能改善高血压病前期人群的中医体质状态,见表 1。
4.3 两组的血压控制情况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压控制情况见表 2。结果显示,观察组经中医健康管理后,收缩压与舒张压的降低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4.4 两组的BMI、血脂情况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BMI、血脂情况见表 3。观察组患者经中医健康管理后BMI、TC、TG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
4.5 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经过中医健康管理12个月后,观察组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评价表的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 4。
5 讨论高血压病前期是一种常见的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高血压病前期发生率高达22%~65% [8]。高血压病前期人群相较正常血压组有可能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最高可达45% [9]。研究表明,高血压病前期的有效干预能延缓或降低高血压病前期进展为高血压病的风险,并能改善心血管危险因素。规范化的中医健康管理对于高血压病前期的评估和治疗调理有重要作用[10]。
中医健康管理通过将传统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药防治、治未病等特色与现代理念相融合,满足了人们对于疾病防治、健康保健等方面的需求,促进了中国特色健康管理模式的发展。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中医体质学与高血压病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人制宜、辨体调养既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还能改善患者的体质状态,同时提高了血压控制率,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采用以体质辨识为基础的中医健康管理方法,观察对高血压病前期人群血压、血脂及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临床效果。经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高血压病前期的知晓率,增强了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通过体质辨识及辨体调养,对患者进行保健、养生方案的调理,达到更好的改善体质的效果,使得“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研究表明,肥胖、超质量、高血脂均为前期高血压病的影响因素。高血脂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使动脉张力降低,削弱动脉的缓冲能力,进而血压升高,通过辨体施膳,合理的饮食搭配及药茶、穴位按摩等适宜技术的干预,可以有针对性的调节患者的血脂水平,降低体质量,减轻其对血压的影响,从而提高整体治疗效果。观察组干预后的BMI、TG、TC均低于对照组,血压的改善优于对照组,说明采用以体质辨识为基础的中医健康管理方式能够可以控制高血压病前期危险因素,通过分析患者的不同体质类型,采用饮食、运动、情志、穴位按摩、药茶等相互辅助,全面调控,从而提高了中医健康管理的效果。
既往的研究发现,健康生活方式及行为的培养有助于高血压病健康管理指标的改善,提高血压控制率,改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是指高血压前期人群管理自身血压,以达到减少患高血压病的几率的目的,包括自我管理行为、自我管理认知和自我管理环境3个方面。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前,两组研究对象在干预前自我健康管理处于较低水平,主要表现为对高血压病前期的知晓率低,对高血压病前期的危害性认知不足,尚未充分意识到在高血压病前期阶段预防高血压病病的重要意义。部分患者在知晓自我健康管理的内容后,愿意采取提升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行为,但对于如何调整生活方式不清楚,经过中医健康管理后,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及高血压病前期的危害性做出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关于预防高血压病前期的意识。患者的情绪管理、运动管理及饮食管理均有提升,同时患者的健康信念和坚持健康行为方面得以深入,促进了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
总之,对高血压病前期人群采用以中医体质辨识为基础的健康管理,较之常规健康管理,具有显著的优越性,能够让患者全方位了解自己的体质状况,增加对自身健康的正确认知,提高健康意识,增强了高血压病前期患者健康管理的针对性。通过对高血压病前期不同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因人制宜,辨体调养,有效改善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水平,从而发挥调节体质、养生保健防病的理想效果,延缓进展为临床高血压病的进程,高血压病防控战线前移,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1] |
CHOBANIAN A V, BAKRIS G L, BLACK H R, et al. The 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the JNC 7 report[J]. JAMA, 2003, 289(19): 2560-2572. DOI:10.1001/jama.289.19.2560 |
[2] |
李颖. 高血压前期的防治研究进展[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 20(8): 1259-1260. LI Y. Research progress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rehypertension[J]. Practical Journal of Cardiac Cerebral Pneumal and Vascular Disease, 2012, 20(8): 1259-1260. DOI:10.3969/j.issn.1008-5971.2012.08.001 |
[3] |
何婧, 王艺霖, 陈丽娜. 观察中医体质辨识及干预在高血压前期"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效果[J]. 中医临床研究, 2020, 12(3): 8-9. HE J, WANG Y L, CHEN L N. Observing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vention on the health management of "pretreatment of disease" in the early stage of hypertension[J].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20, 12(3): 8-9. |
[4]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刘力生.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 19(1): 1-44. Chinese Committee for the Revision of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Chinese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revised 2018[J].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2019, 19(1): 1-44. |
[5] |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9. Chinese Socie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assific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 Beijing: China P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9. |
[6] |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定联合委员会.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2, 19(18): 5-15. China Joint Committe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yslipidemia in Adults. Chinese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yslipidemia in adults[J].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Rural Physicians, 2012, 19(18): 5-15. |
[7] |
张萍. 高血压前期人群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的开发[D]. 福州: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4. ZHANG P.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self-management skill rating scale for prehypertension[D]. Fuzhou: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4. |
[8] |
杨玲玲, 薛杨, 王燕萍, 等. 中医体质辨识在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 33(10): 4595-4598. YANG L L, XUE Y, WANG Y P, et al.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identification in health management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2018, 33(10): 4595-4598. |
[9] |
ISHIKAWA Y, ISHIKAWA J, ISHIKAWA S, et al. Progression from prehypertension to hypertension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17, 27(1): 8-13. DOI:10.1016/j.je.2016.08.001 |
[10] |
叶培汉, 孙贵香, 杨玉芳, 等. 基于体质学说高血压前期中医健康管理思路探讨[J].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30(1): 4-6, 9. YE P H, SUN G X, YANG Y F, et al. Study on health manage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pre-hypertension based on theory of constitution[J]. Journ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8, 30(1): 4-6,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