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 2023-08-01
基金项目: 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017YFC1703305);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YJSKC-20191040)
作者简介:
周密(1996-), 女, 硕士研究生在读,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诊断客观化及标准化.
Research on the metr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of Tongue Diagnosis based on CiteSpace
Graduate School,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1617, China
舌诊,是四诊之首——望诊的重点内容,在中医诊断学上地位很高。舌诊,顾名思义即是对舌头的诊断,医者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舌质的异常,从而对疾病进行诊断,因其方法简单有效,故在临床上常用。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是心、脾两脏疾病的照妖镜,舌苔由胃气所生,胃气盛则舌苔正,胃气衰则舌苔变。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对舌诊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了解舌诊的应用现状和研究热点,对未来的医学研究和临床指导有着重要意义。
CiteSpace软件是美籍华人学者陈超美博士开发的[1],如今被广大研究者在生命科学等领域应用,并取得了优秀的科研成果。在本文中,通过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搜索“舌诊”为主题的相关文献,检索范围为近20年的文献,并运用CiteSpace 5.7软件对舌诊文献从作者,机构和关键词进行了可视化表达,以便对舌诊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在CNKI数据库中以“舌诊”为检索词(主题词=“舌诊”“舌诊仪”“舌像”),检索1999—2023年间30年间的相关文献。
1.2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研究对象:文献中的研究对象为“舌诊” “舌诊仪” “舌象”“舌”等。文献类型:期刊论文、学术论文。
排除标准:1)重复发表文献。2)会议论文、会议通知、征稿通知、报刊和声明。3)无法获取全文的文献。
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共得到有效文献1 472篇。
1.3 数据管理
将筛选后的1 472篇文献导出,并将导出的数据在CiteSpace 5.7软件内转换为TXT格式,形成新的数据格式,然后将新的数据格式复制粘贴到CiteSpace名下的Data文件夹内。
1.4 统计分析
本研究以知识图谱的方法为基础,运用CiteSpace,对1999—2023年近30年有关舌诊文献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发文数量的年份及主题分析
中医舌诊研究领域相关文献时间分布见图 1。以每3年为一个时间区间,分析1999—2023年的相关文献发表情况,近二十年中国知网关于舌诊客观化研究领域刊载相关文献1 472篇,整体上呈波浪式上升趋势,2001—2008年发文数量快速增长,特别是2008年载文数量最多。
该研究领域相关文献主题分布见图 2。主要研究主题CNKI中显示,所载文献主题最高的是中医舌诊,其次是相关性研究,中医舌象,临床研究等热点内容。
2.2 作者可视化结果
分析纳入文献可知,近二十年发表过该研究领域相关文献的作者共384人,许家佗发文43篇是发文量最高的作者,发文量前10位作者见表 1。图 3可见高产作者合作网络形成以许家佗、陆小左、梁嵘为代表的三个较大的研究团队。
2.3 机构共现可视化结果
应用CiteSpace软件绘制“舌诊”研究机构合作图谱,由图 4可见其网络密度为0.008 3,包含300个机构,374条连线,从中可以看出,在舌诊研究领域中,各个主要研究机构的合作情况。排名前十的机构在表 2一目了然,上海中医药大学发文数量最多,发文115篇,为最高产的研究机构。由高产机构发文量前10空间分布可知,该领域研究机构主要分布在上海、天津、北京、广东等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研究机构分布不足。图中中心性是衡量文献重要性的重要因素[2]。
2.4 关键词共现可视化结果
关键词反映该文献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热点,是用于概括文献核心与精髓的重要词语,非常精炼浓缩[3]。显示在舌诊领域,即舌诊、舌象是该领域学者关注的焦点。应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中的关键词进行提取,得到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见图 5),图谱包含403个节点,1 342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16 6。共计403个关键词(N=403,E=1342),统计前10关键词及该关键词的中心性(见表 3)。高中介性高中心性的节点往往位于连接两个不同聚类的路径上[4]。词频分析是属于一种关键词分析[5]。高频关键词即该领域的研究热点[6]。由表 3可见舌象、舌诊、中医舌诊、中医、舌苔等为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中心性强的关键词,出现的频率多较高。由图 5可见该研究领域起到“桥梁”作用的关键词(中心性>0.1)有5个,如“舌诊”节点,中心性最高(0.48);“舌象”节点发文量最高,共计出现478次,其中心性为0.39;“舌诊客观化”频次为43,其中心性为0.17;“中医舌诊”频次为64,其中心性为0.14;“中医”频次为60,其中心性为0.13。
图 6显示舌诊研究前沿。在1999—2023年之间,形成了16个主体的研究格局,并且研究内容也会随着年代变化;梳理关键词发现有以下词汇:“相关性”,“舌诊客观化”,“中医”,“脉象”,“中医诊断”,“中医舌诊”,“糖尿病”,“脉诊”,“冠心病”,“客观化”,“中医证型”,“舌色”,“舌苔”,“综述”等。另外聚类分析关键词,并对各聚类进标识 [6]。图 7,关键词聚类标识9个,图中可以明显看出每年具体关键词。
进行关键词突现(见图 8),有25个,代表了舌诊领域某个时段的研究趋势。
3 讨论
3.1 舌诊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
中医药信息是一种数据[7]。通过利用CiteSpace 5.7软件制作共现网络可视化图谱对近20年舌诊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发现该领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舌诊,舌象等方面,并与舌诊客观化,糖尿病,冠心病,脉象关系密切,这说明了一个好现象,即舌诊研究已经逐渐在现代医学领域被认可与接收,在疾病诊断治疗中作用越来越被重视,舌诊的发展前途一片光明,未来可期。
3.2 舌诊研究领域面临的不足
在研究作者中,根据公式N=0.749×ηmax/2[8],本文中ηmax=43,带入公式N≈16,统计发文量大于等于16篇的核心作者,其数量尚未占所有发文人数一半的比例(赖普斯定律),故该领域核心作者团队未形成[9],而且离形成还需做出很大的努力。同时,主要作者聚集情况相对可以。
在研究机构中,存在联系或有合作关系的机构很多,上海中医药大学对该领域研究开展较早,且长期处于学术领先地位,一枝独秀,事实证明,长时间由特定的食物占据主要领导地位是不利于某个行业的发展,遍地开花、齐头并进才是行业良性发展的表现,同时高产机构中心性偏低,在学术领域内的影响力不太够,因此,剩下的研究机构也应该被重视,投入充足的资金研发,从而促进舌诊领域的良性发展。该领域研究、机构整体上分布较分散,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天津、广州的中医药大学,在研究机构网络中发挥重要的“桥梁”作用。
从关键词的频次来看,边缘关键词与交叉学科领域研究的关系还不太紧密,还需加强,同时也需要优化医疗资源,以提高有关交叉学科治疗水平。
3.3 舌诊领域的研究展望
在1999—2023年的突现词中,“标准化”“中医影像学”“中医思维”“智能中医”“新冠肺炎”“糖代谢”“影像表现”“糖尿病前期”“a辅助中医临床”“四诊”“人工智能”“望诊”“2型糖尿病”“舌诊客观化”“中医”“相关性”等词,体现了舌诊的侧重方面。从2010—2012年,出现了疾病新词“艾滋病”,体现舌诊在艾滋病的诊断研究占有一席之地,这也是舌诊研究领域的一大进展。且从2013—2015年,出现了疾病新词“慢性乙型肝炎”,说明舌诊还在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领域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这也体现了舌诊在现代医学诊断疾病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从2016—2023年,突现关键词为“特征提取”“图像分割”“卷积神经网络”等现代临床科学技术,体现了舌诊技术与时俱进,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医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由此可以推断出,在今后的医学领域,舌诊必定会与现代化技术紧密结合,为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做出相当大的贡献。舌诊仪在各个医院会被采纳,舌诊技术在未来的医学领域定会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