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Vol. 43 Issue (10): 924-930

文章信息

曾学翰, 李龙, 李丹
ZENG Xuehan, LI Long, LI Dan
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及中药熏蒸治疗脑出血偏瘫的药穴规律研究
Study on the rule of acupunctur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migation in treating cerebral hemorrhage hemiplegia based on data mining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43(10): 924-930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4, 43(10): 924-930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3-9043.2024.10.09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24-06-20
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及中药熏蒸治疗脑出血偏瘫的药穴规律研究
曾学翰 , 李龙 , 李丹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北京 100029
摘要: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脑出血偏瘫的针灸治疗选穴规律及中药熏蒸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自建立至2023年3月10日期间,针灸及中药熏蒸治疗脑出血偏瘫的相关文献,筛选数据并提取有关信息,并运用SPSS Statistics 22.0与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挖掘分析其针灸选穴及用药规律。[结果] 足三里、合谷、三阴交为使用频数最高的3个腧穴,手阳明大肠经为使用频数最高的经脉,下肢与上肢为腧穴选择的主要部位,五输穴是使用频数最高的特定穴,关联性最高的腧穴为:足三里→手三里-合谷、足三里→手三里-三阴交、足三里→手三里。聚类分析发现足三里、合谷、环跳、太冲、内关、尺泽、三阴交可以作为治疗主穴选择。中药熏蒸使用频数最高的3味中药分别是红花、伸筋草、当归,药性最多为温性,药味为辛、苦、甘,归肝、脾、肾经。[结论] 针灸及中药熏蒸治疗脑出血偏瘫疗效确切,腧穴选择体现同名经配穴、表里经配穴的重要性和以人体解剖为支撑的选穴规律。经络选择要求阴阳结合,且强调“经络所过,主治所及”。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主穴及组穴的科学参考。熏蒸用药多选择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补虚药。
关键词: 脑出血偏瘫    针灸    腧穴    选穴规律    中药熏蒸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中医外治    
Study on the rule of acupunctur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migation in treating cerebral hemorrhage hemiplegia based on data mining
ZENG Xuehan , LI Long , LI Dan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ul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reatment of hemiplegia in cerebral hemorrhage and the rule of fumigation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y using data mining technology. [Methods] Literature on acupunctur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mig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hemorrhage hemiplegia from CNKI, Wanfang database and VIP database during the period from March 10, 2023, when the database was established, was searched, data was screened and relevant information was extracted. SPSS Statistics 22.0 and SPSS Modeler 18.0 were used for association rules and cluster analysis to analyze acupuncture point selection and drug selection rules. [Results] Zusanli, hegu and sanyinjiao were the three points with the highest frequency of use, the large intestine meridian of shouyangming was the meridian with the highest frequency of use, the lower extremity and upper extremity were the main parts of the selected points, the wushu point was the specific point with the highest frequency of use, and the points with the highest relevance were: zusanli→shousanli-hegu, zusanli → shousanli-sanyinjiao, zusanli → shousanli; cluster analysis showed that zusanli, hegu, huantiao, taichong, neiguan, chize and sanyinjiao could be selected as a group of main treatment points; the three most frequently used acupoints in Chinese medicine fumigation were safflower, sinusia and angelica; many drug properties are warm; medicine taste for hard sweet; return to liver spleen kidney meridian. [Conclusion] Acupuncture and Chinese medicine fumigation ar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hemorrhage hemiplegia. The selection of meridians requires a combination of yin and yang, emphasizing that "where the meridians pass, there is therapeutic effect". Cluster analysis and association rule analysis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s for primary and supplementary acupoints in clinical treatment, matching acupoints with the same name and supporting human anatomy. Fumigation drugs were mainly used to promote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e blood stasis, dispel wind-dampness and tonify deficiency.
Key words: cerebral hemorrhage hemiplegia    acupuncture    acupoint    rule of point selec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migation    drug use rule    data mining    external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脑出血是脑血管系统常见疾病,具有后遗症多的特点,常出现偏瘫、失语、智力及精神障碍等后遗症[1]。偏瘫为脑出血后的常见后遗症。在中国,脑出血后3个月的致残率为40.4%~59.5%,1年致残率为38.9%~63.9%,且发生率逐年升高[2]。脑出血在中医属于中风范畴,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弱,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中风后气血逆乱,上扰脑窍[3-4],而后气虚血瘀,脉络痹阻,肝肾亏损则发为偏瘫。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等作用,为脑出血偏瘫的常用治疗方式之一,具有一定的疗效优势[5]。与此同时,现代研究发现,中药熏蒸借助热力渗透肌肤直达肌肉关节,对于脑出血偏瘫治疗效果良好[6]。针灸治疗与中药熏蒸均属于中医外治法,但相关研究总结存在穴位选择时对疾病针对性不强、未将脑出血后偏瘫及脑梗死后偏瘫进行区别研究、中药外治处方总结度较低等问题。本研究对近年来中医外治法包括针灸及中药熏蒸治疗脑出血偏瘫的文献进行分析挖掘,针对治疗本病的穴位及中药熏蒸药物进行总结,以期为相关治疗提供参考与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与采集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料,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立至2023年3月10日。检索时,文献以“出血性脑卒中OR脑出血”AND“针刺OR针灸OR艾灸OR电针”AND“偏瘫OR运动障碍OR半身不遂”及“出血性脑卒中OR脑出血”AND“中药熏蒸”AND“偏瘫OR运动障碍OR半身不遂”为主题词进行检索。

1.2 文献纳入标准

1)运用针灸或中药熏蒸治疗脑出血偏瘫的临床研究,包括临床病例观察、随机对照试验。2)研究对象为明确诊断为脑出血偏瘫的患者,对地区、性别、年龄、病程等不作要求。3)治疗以针刺、艾灸或中药熏蒸为主,针刺、艾灸或中药熏蒸也可以作为联合治疗中的一种,并有明确的相关疗效指标。4)具有明确的针灸穴位处方或明确的中药熏蒸处方。

1.3 排除标准

1)动物实验、医学基础研究、综述、经验分享、个案分享、Meta分析等非临床文献及毕业论文等非期刊文献。2)无穴位或穴位不全的文献。3)无明确的中药或中药记录不全的文献。4)重复发表的文献。5)无明确治疗效果的文献。

1.4 文献筛选和整理检验

2名研究人员按照上述文献检索式进行检索,并严格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对文章进行筛选,共检索得到符合标准的文献52篇。对上述文献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对穴位名称进行规范化处理。如将“人中”更改为“水沟”、“绝骨”更改为“悬钟”、“百劳”更改为“颈百劳”等。同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十三五”教材《中药学》对中药名称进行规范化处理。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2名研究人员采取交叉核对、相互核验的方法进行检验。

1.5 数据录入及数据库建立

将符合标准的文献录入Excel表格,内容为文献名、作者、发表时间、针刺方法、治疗总有效率及针灸处方。对针灸处方中的每一个腧穴进行细化整理,标明其归经、分布、特定穴属性。同时对中药熏蒸处方中的每一味中药进行细化整理,标明其功效、性味、归经。将每首处方分别编码,统计腧穴及中药使用频次与频率并建立数据库。

1.6 统计学方法

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9对腧穴、穴位归经、穴位分布、特定穴属性进行描述性统计,对中药频次、性味、归经、功效进行描述性统计;使用SPSS Statistics 22.0对腧穴进行聚类分析并绘制树状聚类图像;使用SPSS Modeler 18.0中的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制作关联性网状图,并计算腧穴集的支持度与置信度。

2 结果 2.1 腧穴使用频数分析

52篇符合纳入标准的针灸治疗文献中共选用123个穴位,腧穴总使用频数为641次。其中使用频数位于前14位的腧穴依次是足三里、合谷、三阴交、曲池、环跳、太冲、内关、外关、手三里、尺泽、血海、悬钟、阳陵泉、委中。使用频数位列前14位的腧穴(单个腧穴使用频数>14次)累计使用频数为324次,占总使用频数的52.77%,由此可见针灸治疗脑出血偏瘫的取穴趋于集中。见表 1

表 1 针灸治疗脑出血偏瘫的高频腧穴
2.2 穴位归经分析

针灸治疗脑出血偏瘫的相关临床文献中,人体十二经脉与任督两脉均有涉及。文献中使用穴位归经的前6名分别为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其中手阳明大肠经腧穴使用频数占腧穴总使用频数的17.26%。见表 2

表 2 针灸治疗脑出血偏瘫的腧穴归经
2.3 穴位分布部位分析

腧穴分布部位频数较高的分别是上肢部、下肢部、头颈部。其中下肢穴位数量最多(38个)且频数最高(261次),占腧穴总使用频数的42.51%。上肢穴位频数位列第2位(203次),占腧穴总使用频数的33.06%。见表 3

表 3 针灸治疗脑出血偏瘫腧穴的分布部位
2.4 特定穴选穴分析

在纳入文献记录使用的腧穴中,应用频数最多的是五输穴,其次是交会穴、原穴、络穴、八脉交会穴。见表 4

表 4 针灸治疗脑出血偏瘫特定穴使用情况
2.5 腧穴关联规则分析

在SPSS Modeler 18.0软件中运用Apriori算法对高频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设置支持度>30%,置信度>85%,且最大前项数为2,结果显示符合条件的腧穴组合共18组,其中置信度排名前5位的组合为足三里→手三里-合谷、足三里→手三里-三阴交、足三里→手三里、合谷→太冲-足三里、足三里→环跳-合谷。详见表 5及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其中足三里→手三里-合谷的支持度百分比为34.62%,表明在纳入的52篇文献中,此穴位组合出现的比例为34.62%。

表 5 针灸治疗脑出血偏瘫高频腧穴关联规则
2.6 主要穴位聚类分析

运用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对针灸治疗脑出血偏瘫的高频腧穴进行聚类分析,见图 1。根据树状聚类图可以将腧穴分为4个有效聚类群:1)外关、悬钟。2)足三里、合谷、环跳、太冲。3)内关、尺泽、三阴交。4)阳陵泉、风池。

图 1 针灸治疗脑出血偏瘫腧穴聚类分析图
2.7 熏蒸用药频数及性味归经分析

共检索得到30篇符合要求的中药熏蒸相关文献,经数据挖掘分析得出中药熏蒸治疗脑出血偏瘫的前3位药物分别是红花、伸筋草、当归,具体见表 6。对纳入的50味中药进行药性、药味及归经分析,提示药性以温性居多(65.06%),见表 7;药味多为辛(34.70%)、苦(32.90%)、甘(21.77%),见表 8;归肝、脾、肾、心经,其中肝经最多(36.71%),其次为脾经(18.24%)、肾经(17.64%)、心经(13.35%),见表 9

表 6 中药熏蒸治疗脑出血偏瘫的高频用药(频数≥10次)
表 7 中药熏蒸治疗脑出血偏瘫用药药性分析
表 8 中药熏蒸治疗脑出血偏瘫用药药味分析
表 9 中药熏蒸治疗脑出血偏瘫用药归经分析
2.8 熏蒸用药功效分析

以“十三五”教材《中药学》为依据,将药物功效进行分类并统计。结果显示活血化瘀药(134次,占37.22%)、祛风湿药(108次,占30.00%)、补虚药(57次,占15.83%)、解表药(31次,占8.611%)使用较多。见表 10

表 10 中药熏蒸治疗脑出血偏瘫用药功效分析
3 讨论

脑出血偏瘫在中医属于“偏枯”“偏风”“薄厥”范畴。《灵枢·刺节真邪》曰:“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丹溪心法》云:“筋枯者,举动则痛,是无血不能滋养其筋,不治也。”《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上·风偏枯候》记载:“风偏枯者,由血气偏虚,则腠理开。受于风湿,风湿客于半身,在分腠之间,使血气凝涩,不能润养,久不瘥。真气去,邪气独留,则成偏枯。”本病常由正虚邪入、阴阳失常、嗜食膏粱厚味、脏腑失调等原因造成,症状严重,发病率高[7]。偏瘫病机多为本虚标实,气虚血瘀,脉络痹阻,肝肾亏损。

此次数据挖掘结果显示,在针灸治疗脑出血偏瘫的134个腧穴中,出现频数排名前4位的腧穴分别是足三里、合谷、三阴交、曲池。腧穴为脏腑经气汇聚于体表的点,选择腧穴进行治疗,目的是通过经络调理脏腑,体现治病求本的特点。合谷、曲池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足三里调脾胃助运化,体内元气由此可生。三阴交调理三阴,补肾养肝。4个穴位合用气有所生,血有所行,经脉畅通,可以从根源上应对脑出血后气虚血瘀、脉络痹阻、肝肾亏损产生的偏瘫。且太阴、阳明表里经配穴,大肠、胃同名经配穴恰到好处地体现于4个穴位中。表里经经气多互根互用,脾胃之气升降相因、纳运结合使得气血生化有源。且太阴主湿,阳明主燥,燥湿结合,与针灸调和理念相通。同名经上下相接,在生理、病理方面密切相关,大肠与胃同为阳明经,腐熟水谷,传导糟粕,使经气得以延续[8]。又有言“治痿独取阳明”,故多气多血之阳明经适宜治疗偏瘫。治疗脑出血偏瘫可以多寻求同名经、表里经配穴增加疗效。现代研究表明,足三里下为胫神经与腓深神经,曲池深层为桡神经本干,合谷为正中神经与桡神经分布区,三阴交后方为胫神经,刺激腧穴可以引起神经信号的上下传导[9],由此对腧穴选择进行了佐证。

对穴位归经进行分析,穴位归经排名前6位的分别为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督脉。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主要循行于上肢与下肢外侧,足太阴脾经循行于下肢内侧,足少阳胆经循行于身体侧部,足太阳膀胱经与督脉循行于躯体后部。经脉所在位置与偏瘫所致运动不利好发部位的分布区相符,以局部取穴为主,体现“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特点。阳明经脉多气多血,脾胃为一生气血之根本,脾胃健运则气血充盈,筋骨得以濡润,利于痿证的康复。足少阳胆经主治下肢痹痛、麻木不遂。膀胱经在背部第一侧线循行各个脏腑所对应的背俞穴,本病病机与五脏虚损密切相关,背俞穴的位置与其本脏相近,能够直接发挥作用。督脉亦在背部中央,主一生之阳,为诸阳之会,阳主动,肢体运动障碍与督脉密切相关,且膀胱经及督脉循行部位与人体交感干分布存在相似之处[10]。脾经为唯一常用阴经,与胃经相表里。“身之中于风也,不必动藏。故邪入于阴经,则其藏气实,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于腑。故中阳则溜于经,中阴则溜于府。”证明当外邪侵入人体时,先入阳经,后入阴经,阴阳结合可以疏泄大部分邪气。故经络的选择可以阴阳经相结合,且以病变部位选经为主。

穴位分布及特定穴方面,穴位主要分布于下肢、上肢及头颈部。特定穴使用频率排名第1位的五输穴与第3、4位的原穴、络穴分布于下肢与上肢,排名第2位的交会穴多分布于头颈部及上肢、下肢部。其分布与针灸理论中标本根结的头颈四肢分布类似,标本根结理论强调人体四肢与头身的关系,说明四肢肘膝以下穴位治疗脏腑内部疾病有其生理基础,故可以选择五输穴对经气进行激发。交会穴为两条或两条以上经脉交会通过的穴位,经脉交会,脉气相通。其中使用最多的三阴交可以调节肝、脾、肾,环跳连接胆经与膀胱经调节一身气机与脏腑功能,交会穴的运用使选穴变少而效果覆盖广泛且疗效显著,可以对脑出血偏瘫进行整体调节。原穴为脏腑原气输注、经过、留止于四肢部位的穴位,与原气相关,“原者,三焦之尊号也”。针灸原穴可运三焦,使原气通过三焦注于四肢部,鼓动气血活动,有助于肢体运动。络穴中最常用的为内关、外关,内关理气作用极强,又善治血病,外关布气于全身。心包理血,三焦主气,表里两经联合作用,促进经脉气血循环流转。

在腧穴关联规则分析中,置信度排名前4位的组合为足三里→手三里-合谷、足三里→手三里-三阴交、足三里→手三里、合谷→太冲-足三里。其中足三里、手三里、合谷的组合多次出现,2或3个穴位关联选择了阳明经经穴进行组合,阳明多气多血,且同名经相配,两经经气联合,促进萎废肢体康复。合谷、太冲组合开四关,一升一降,促进一身气机上下通畅,有助于机体气血运转,濡养肌肉而破除瘀结。足三里与手三里、三阴交组合,上下配穴,脾、胃、肝、肾共同调和,从根本上解决脑出血后期肝肾不足、脾胃失运之病机。现代研究表明,足三里与手三里联合使用可以改善体内燥湿平衡,提供营养物质,促进中风后遗症康复[11]。此关联规则分析的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多个穴组选择思路。

腧穴聚类分析得到4个有效聚类群:外关、悬钟为一类,足三里、合谷、环跳、太冲为一类,内关、尺泽、三阴交为一类,阳陵泉、风池为一类。足三里、合谷、环跳、太冲、内关、尺泽、三阴交,两组穴位合二为一可以作为针灸治疗脑出血偏瘫的常用处方。内关为心包络穴,也是八脉交会穴之一,与阴维脉经气相通,其可以益气养心安神,同时又能调节脾胃功能。足三里调节脾胃功能,助脾胃运化推动气血流注全身。三阴交调节肝、脾、肾,从病机解决本质。合谷、太冲一升一降,促进全身气机通畅。尺泽、环跳为身体大关节处腧穴,处在肌群中央,针刺可以疏通机体经络。另一组外关、悬钟为少阳经同名经取穴,外关属三焦,总司人体气化功能,可以促进一身气机畅通。悬钟为髓会之所且为足三阳之大络,足三阳之病皆可治疗,保证关节功能正常,为肢体康复打下基础。阳陵泉、风池均为足少阳胆经腧穴,本经配穴,增强经气作用,筋会阳陵泉保证一身筋脉滑利。风池为足少阳与阳维脉之交会穴,阳维脉维系一身之阳经,阳经主动,与身体运动系统密切相关。两穴配伍,亦为肢体运动系统康复打下基础。可以将聚类群作为治疗主穴,根据病机及具体症状加减配穴。

在脑出血偏瘫的中药熏蒸治疗用药数据挖掘研究中,发现使用频数排名前3位的药物为红花、伸筋草、当归。红花活血化瘀,伸筋草舒筋活血,当归养血活血,现代药理研究提示红花中的槲皮素、木犀草素等成分与伸筋草中的生物碱外用均能够抗炎并助关节修复[12-13]。常用药物的药性多为温性,温药善温里、通络、祛风、补阳。药味多为辛、苦、甘,辛能散能行,可行气行血;苦能坚阴,可以充养肾脏,填精益髓;甘善补益、缓急,可以调补肝肾并缓急止痛,3者从病机出发改善病情,既能行气活血又能补益肝肾,标本兼顾。在归经方面,所用药物多属肝、脾、肾经,肝主筋,脾主肌肉,肾主骨,从肝、脾、肾入手可以濡养肌肉,舒筋健骨,促进偏瘫患者肢体康复。用药在功效方面较为明确,多用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补益药,与基本病机相符。

脑出血偏瘫多属本虚标实,病机为肝气虚血瘀,脉络痹阻,肝肾亏损,筋骨失养。经过对中医外治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可知在针灸方面,穴位出现频数排名前4位的腧穴分别是足三里、合谷、三阴交、曲池,强调了同名经配穴、表里经配穴的重要性,4穴合用从病机角度治疗疾病。经络选择以阳经为主,阴经为辅,要求阴阳结合,体现了“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特点。腧穴位置以四肢、头颈、大关节、神经肌肉附近穴位为主,符合西医解剖规律的同时,又与标本根结理论相对应。多用五输穴、交会穴、原穴等特定穴。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的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主穴及穴组的科学参考。中药熏蒸多用性温,味为辛、苦、甘且归肝、脾、肾经的药物为主,功效方面则多为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补虚药。以期为针灸及中药熏蒸治疗脑出血偏瘫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9)[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9, 52(12): 994-1005. DOI:10.3760/cma.j.issn.1006-7876.2019.12.003
[2]
王亚楠, 吴思缈, 刘鸣. 中国脑卒中15年变化趋势和特点[J]. 华西医学, 2021, 36(6): 803-807.
[3]
李星星, 赵伟东, 宋梧桐, 等. 从《黄帝内经》五脏一体观探究中风病因病机[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 21(5): 53-55.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23.05.021
[4]
张磊, 张静莎.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研究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 2022, 41(5): 148-149.
[5]
陈瑞军, 王萍芝, 梁英, 等. 早期康复训练结合中医针灸在脑卒中偏瘫康复中的应用[J]. 光明中医, 2019, 34(2): 267-269.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9.02.038
[6]
廖若夷. 中药熏洗和中医特色延续护理模式在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 长沙: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8.
[7]
陈士玉, 王彩霞. 《黄帝内经》偏枯考释[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14(5): 132-133.
[8]
姜楠, 王居易. 基于王居易经络理论的针灸学再认识[J]. 北京中医药, 2013, 32(9): 672-674.
[9]
马素兰, 冯玲媚. 温针灸合谷足三里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 2007, 34(11): 1627-1628. DOI:10.3969/j.issn.1000-1719.2007.11.071
[10]
王佩, 王少荣. 根据神经节段支配理论探讨针灸取穴规律[J]. 针刺研究, 1998, 23(3): 163-167.
[11]
周炜, 王居易. 王居易同名经对穴理论及其临床应用[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5, 27(7): 109-111.
[12]
WANG Q, JIANG H, LI Y, et al. Targeting NF-κB signaling with polymeric hybrid micelles that co-deliver siRNA and dexamethasone for arthritis therapy[J]. Biomaterials, 2017, 122(1): 10-22.
[13]
王继坤, 宋长红, 关秀锋. 伸筋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化学工程师, 2021, 35(7): 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