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张春敏, 吴天思, 王颖颖, 王晔博, 康国辉, 高秀领, 王俊玲, 于改弟
- ZHANG Chunmin, WU Tiansi, WANG Yingying, WANG Yebo, KANG Guohui, GAO Xiuling, WANG Junling, YU Gaidi
- 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效果分析
- Effect analysis of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dysmenorrhea in endometriosis with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43(5): 439-443
-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4, 43(5): 439-443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3-9043.2024.05.09
-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23-11-21
2.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石家庄 050030
2. The First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30, China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育龄期女性常见疾病,经调查发现3%~10%的生育年龄女性患有此病,在不孕者中,有25%-30%的女性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且40%~60%的痛经患者与该病有关[1-2]。患者病发子宫内膜异位症后,往往会出现痛经、性交疼痛等症状,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可采用药物及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药物治疗通常是服用激素类药物来抑制排卵或使用抗炎药来止痛,虽然能在短期内迅速止痛,但停药后易复发,且易影响机体内分泌功能[3];手术治疗可去除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病灶,但手术风险相对较高,且复发率高,预后效果不佳。目前中医可采用中药、针灸、拔罐、放血等多种方法治疗该疾病[4]。针灸作为中医学的瑰宝,具有简、便、易、廉的特点,且有无毒副作用的优点。根据疾病的主症和伴随症状,辨证选取穴位实施针灸,可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止痛的效果。本研究认为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效果理想,为了证实这一观点选取了60例患者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河北省中医院和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22年1—6月诊治的60例气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为西药组20例、中药组20例、针灸组20例,西药组年龄21~44岁,平均(32.47±8.44)岁;病程1~6年,平均(3.11±0.86)年。中药组年龄22~45岁,平均(32.61±8.50)岁;病程1~7年,平均(3.27±0.79)年。针灸组年龄20~45岁,平均(32.54±8.31)岁;病程1~8年,平均(3.23±0.81)年。三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本研究已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入选标准:1)年龄18~45岁。2)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相关诊断标准者。3)存在腹部手术史。4)近期(30 d)接受激素治疗者。排除标准:1)计划妊娠妇女。2)存在严重的精神类疾病者。
1.3 方法西药组:月经1天开始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Ⅱ)(商品名:优思悦,生产厂家:Bayer Weimar),1片/次,1次/d,连续90 d,每周期中4天为免片间隔,如果出血连续3天以上,或在第25天到90天出血,则停药4 d,之后再开始下一个周期。
中药组:给予益气化瘀中药免煎颗粒,处方:黄芪颗粒10 g,党参颗粒10 g,白术颗粒10 g,山药颗粒10 g,香附颗粒10 g,当归颗粒15 g,蒲黄颗粒15 g,五灵脂颗粒15 g,牛膝颗粒15 g,延胡索颗粒10 g,炙甘草颗粒6 g。开水冲服,2次/日,分两次温服。
针灸组:穴位选择为:主穴:中脘、气海、关元、中极穴,配穴:血海(双)、子宫(双)、三阴交(双)、太冲(双)。于月经干净第1天开始针灸治疗,2次/周。操作方法:上述穴位消毒,将毫针刺入穴位皮下1.0~1.5寸,抵达预计的深度得气后留针30 min,均平补平泻。
上述疗程均为12周。
1.4 观察指标1)临床效果:显效: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超过90%;有效:上述积分降低40%~90%;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2)疼痛控制情况:在治疗前及治疗的第4周、第8周及治疗12周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总分0~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剧烈。3)中医证候评分:在治疗前后评估,参照《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拟定,包括有神疲乏力、少气懒言、下腹胀痛、语声低微,每个症状0-6分,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4)血流动力学指标:在治疗前后,且月经结束3~5 d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检测子宫内膜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水平。5)免疫功能指标:在治疗前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D8+、CD4+/CD8+、CD4+水平。6)生存质量:在治疗前、治疗后,利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专用生存质量评价量表(EHP-5)评分进行评价,包括躯体疼痛、躯体角色限制等5个维度,总分0~100分,分值越高生存质量越差。7)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22.0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对比行χ2检验,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者表达形式为均数±标准差(x±s),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Z表示,多组间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F表示,P < 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1.6 样本量计算样本量估算方法为随机对照试验两样本率的比较,按照公式为:n=2pq(uα+uβ)2/(p1-p2)2,uα=1.96,uβ=1.282,检验水准α取0.05,检验效能1-β=0.9,结合前期研究结果[6],p1、p2分别取90%、70%,脱落率20%,估算样本量约60例。
2 结果 2.1 3组临床效果比较针灸组总有效率高于中药组、西药组(P<0.05),见表 1。
2.2 3组疼痛控制情况比较治疗前,3组疼痛控制情况比较(P>0.05);治疗第4周、8周、12周,针灸组VAS评分低于中药组、西药组(P<0.05),见表 2。
2.3 3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治疗前,3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针灸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中药组、西药组(P<0.05),见表 3。
2.4 3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治疗前,3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针灸组PI、RI低于中药组、西药组(P<0.05),见表 4。
2.5 3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3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针灸组CD4+/CD8+、CD4+高于中药组、西药组(P<0.05),CD8 +低于中药组、西药组(P<0.05),见表 5。
2.6 3组生存质量比较治疗前,3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针灸组生存质量评分低于中药组、西药组(P<0.05),见表 6。
2.7 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西药组出现恶心呕吐患者2例,水肿1例,乳房肿胀1例以及短暂肝功能异常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5/20);中药组出现恶心呕吐患者1例,水肿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2/20);针灸组出现恶心呕吐患者1例、乳房肿胀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2/20),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F=0.693,P=0.405)。
3 讨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可能与月经情况、避孕措施、妊娠、人流、机体免疫情况等因素有关,而病灶所在的位置不同引起痛经的原因也存在差异,若病灶部位处于子宫肌层,卵巢激素会对异位内膜产生影响,致使肌层反复出血,出现血液留置现象,引起子宫肌层充血、肿胀现象,导致覆浆膜张力增加,引起疼痛;若病灶部位发生在卵巢,初期无明显感觉,随着疾病的进展,可能会出现盆腔内深部的疼痛感[7-8]。中医上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隶属于“痛经”“癥瘕”等范畴,病灶内膜受卵巢激素周期改变的影响,出现周期性剥落、出血等,形成“离经之血”,瘀血停留在体内不能及时排出,引起痛经[9-10]。屈螺酮炔雌醇片(Ⅱ)是西医治疗常用药物,含屈螺酮和炔雌醇,可控制女性身体的激素,达到调经的效果,能够缓解痛经症状,但停药后复发率高,且易产生药物依赖性,临床效果不佳[11]。益气化瘀中药免煎颗粒由黄芪颗粒、党参颗粒、白术颗粒、山药颗粒等组成,其中黄芪能够健脾益气,党参具有养血生津的功效,白术可调理脾胃、抗氧化,山药能够滋肾益精,将诸药合用能够起到益气活血、调经止痛的效果,但起效相对缓慢,治疗时间相对较长,限制了整体效果。
本研究中治疗后,针灸组总有效率高于中药组、西药组(P<0.05),V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低于中药组、西药组(P<0.05),提示针灸可增强气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孙可丰等[12]的研究中也提出了针灸能缓解强气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的疼痛症状的观点,与研究观点一致。中医中存在“通则不痛、不通则痛”的观点,笔者临床发现多数患者痛经伴随气虚症状,如精神疲倦、体倦乏力、语声低微等,考虑与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患者作息不规律、饮食不节制等有关。气为血之帅,当机体气虚之时,运血无力,血行瘀滞,同时气虚之时机体卫外防御之力下降,出现疾病缠绵难愈,故治疗当以益气化瘀为主,补气固本贯穿始终。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具有补气、通络、扶正之用,可使机体达到气机充调、气运血行的效果[13]。另外经现代病理研究发现,针灸能够调节中枢神经递质的分泌,提升机体循环部位的疼痛阈值,发挥镇痛作用[14]。
气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体内存在“不通”即瘀血症状,而“瘀”是造成子宫内膜异位症一系列症状的主要原因,瘀阻不通,导致痛经发生。而PI、RI可反应机体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当机体发生瘀阻不通时,其水平异常升高。本研究中治疗后,针灸组PI、RI低于中药组、西药组(P<0.05),说明针灸能改善机体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本研究通过对患者的主穴和配穴进行针灸,可达到益气活血、化瘀止痛的效果,缓解血液的高浓、豁、滞、聚状态以及红细胞的聚集状态,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从而降低PI、RI水平。而本研究治疗后,针灸组CD4+/CD8+、CD4+高于中药组、西药组(P<0.05),CD8+低于中药组、西药组(P<0.05),提示针灸能改善本研究患者的免疫功能。免疫功能紊乱是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且该病患者常伴有局部或全身免疫细胞因子水平异常,如CD4+/CD8+、CD4+降低,CD8+升高。本研究通过针灸中脘、气海、关元、中极穴等穴位,可益气活血、消肿止痛,减少血清中的炎症因子分泌,调节机体的免疫细胞因子水平,抑制疾病的发展,增强患者抵御疾病的能力[15-16]。而治疗后,针灸组生存质量评分低于中药组、西药组(P<0.05),经针灸治疗后,患者的疼痛感得到缓解,抵御疾病的能力增强,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下降,从而达到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
综上所述,针灸对气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效果理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1] |
孙雪英, 贾旭悦. 桂枝茯苓胶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痛经和血清CA125水平的影响[J]. 北京中医药, 2019, 38(10): 1026-1028. |
[2] |
赵曰明, 刘芳芳, 孙海波. 桂枝茯苓联合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痛经效果[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 30(5): 1018-1021. |
[3] |
崔良慧, 杨佳. 温针灸联合内异煎对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J]. 中成药, 2021, 43(4): 926-929. |
[4] |
潘惠兰, 史佳, 戴海青. 四逆汤化裁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内膜血供的影响[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0, 28(2): 168-171. |
[5] |
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
[6] |
潘惠兰, 史佳, 戴海青. 四逆汤化裁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内膜血供的影响[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0, 28(2): 168-171. |
[7] |
杨慧宇. 温经逐瘀汤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VEGF, Flk-1和MMIF水平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刊, 2019, 21(8): 470-475. |
[8] |
高强, 杜娟, 姜北, 等. 温针灸八髎穴联合桂香温经止痛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36例临床研究[J]. 江苏中医药, 2021, 53(6): 55-58. |
[9] |
李丹丹, 孙瞾, 吴珠, 等. 加味温经汤联合温针灸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疼痛介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世界中医药, 2022, 17(9): 1326-1330. |
[10] |
张勇, 陈玲玲. 温针灸联合四逆汤加味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及对患者中医证候、血清PGE2和PGF2α水平的影响[J]. 海南医学, 2021, 32(14): 1817-1820. |
[11] |
武富云.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Ⅱ)对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疗效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 20(24): 4124-4126. |
[12] |
孙可丰, 何美蓉, 欧诒菲, 等. 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 23(10): 100-104. |
[13] |
邢蓉, 张松兴. 温针灸联合电针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J]. 吉林中医药, 2020, 40(4): 542-545. |
[14] |
郭李燕, 朱东芳, 林丽仪. 温针灸配合四逆汤加味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9, 16(17): 2527-2529. |
[15] |
李姝婧, 马玉宁, 陈辰, 等. 艾灸对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子宫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表达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0, 38(1): 41-44, 260. |
[16] |
梁欢, 李玲, 崔佑萍. 艾灸辅助温经养血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的效果及对PGF2α、OT水平、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 2019, 34(12): 2867-28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