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Vol. 43 Issue (5): 473-476

文章信息

裴枫, 刘晓燕, 邰雪莉, 崔亚东
PEI Feng, LIU Xiaoyan, TAI Xueli, CUI Yadong
五运六气理论历法学探析
Discussion the calender of five circuit phases and six atmospheric influences theory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43(5): 473-476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4, 43(5): 473-476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3-9043.2024.05.15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23-11-05
五运六气理论历法学探析
裴枫 , 刘晓燕 , 邰雪莉 , 崔亚东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00029
摘要: 探讨运气历法对于深入把握五运六气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运气历法概述、运气历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运气历法在中医临床中的体现及运气历法的不足这四个方面对五运六气理论进行了历法学分析。结果认为:运气历法属于干支太阳历;易混淆的干支太阳历和干支农历实是两种历法体系;此外,在《黄帝内经》运气篇章的记载中存在干支太阳历纪时系统不全面的缺点。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五运六气    太阳历    干支太阳历    干支农历    
Discussion the calender of five circuit phases and six atmospheric influences theory
PEI Feng , LIU Xiaoyan , TAI Xueli , CUI Yado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calendar of five circuit phases and six atmospheric influences theory for deep understanding the theory. This paper discuss the calender of five circuit phases and six atmospheric influences theory from four aspects: the overview of the calendar adopted by the five circuit phases and six atmospheric influences theory,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esearch of the five circuit phases, the embodiment of the five circuit phases and six atmospheric influences theory calendar in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and the deficiency of the five circuit phases and six atmospheric influences calendar.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show that: the calendar of five circuit phases and six atmospheric influences theory belongs to Ganzhi solar calendar.It i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olar calendar and the lunar calendar.The shortcoming of Ganzhi solar calendar is Ganzhi record time is not complete in Huangdi Neijing.
Key words: Huangdi Neijing    five circuit phases and six atmospheric influences    solar calendar    Ganzhi solar calendar    Ganzhi lunar calendar    

五运六气理论源自唐代王冰补入《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的运气七篇和两篇遗篇。五运六气理论应用干支甲子预测每年的气候、物候、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指导人们顺应自然、“司岁备物”、提前预防及治疗疾病,体现《内经》的天-人关系[1]。其中,历法是天人相应的中枢环节[2]。《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先立其年,以知其气,左右应见,然后乃可以言死生之逆顺。”显然,历法承担了连接天体运行规律与人类生命活动关系的功能,同时它也是五运六气理论前瞻性、预判疾病准确性的重要保障。因此,分析五运六气理论的历法对于深入把握五运六气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运气历法现状研究概述

历法是研究日月五星运行,推算各种计时单位长度,建立其间关系,制定时间序列法则的科学[3]。关于五运六气理论采用哪种历法,说法众多。

1.1 太阳历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云:“天之五运亦相生而终岁度……每运各主七十三日零五刻,总五运之数则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共成一岁。”《类经图翼·运气上》云:“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故岁之日数,由天之度数而定。”一日=100刻,则一岁=365.25日。其年长接近于太阳回归年365.2422日,就是医家所谓的“天之度数”。这种以太阳周年运行周期为天文学背景,年长为太阳回归年的是太阳历,是现在部分学者支持五运六气理论所采取的历法[4-5]

1.2 阴阳合历

《运气易览》云:“本三百六十五日四分度之一即二十五刻当为一岁,自除岁外之余则有三百六十日,又除小月所少之日六日。止有三百五十四而成一岁,通少十一日二十五刻乃盈闰为十二月之制则有立首之气。”365.25日为太阳历一岁长。而太阴历以月亮圆缺周期为天文学背景,1个朔望月=29.53日,安排月份双数为小月=29日,月份单数为大月=30日,则太阴历一平年=29×6+30×6=354日。太阴历闰年安排第12月=30天,则一闰年=355日。由于太阴历比太阳历的年长少10.25/11.25日,于是在协调太阳历365.25日和太阴历354/355日两周期后置一闰月的就是阴阳合历,也是较多学者支持的运气历法[5-8]

1.3 干支太阳历

《三命通会》云:“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殷墟卜辞显示公元3000年前,人们已经熟练使用干支纪日。张培瑜先生提出2000多年以来的干支太阳历是中国特有的阳历历法系统,其干支纪时与中国历法的数序纪时相互配合却又各成体系[3, 9]。干支太阳历是指年长即太阳回归年,一节气一中气为一月,交节日为月首,以立春为岁首,年月日均由太阳视运动决定[3, 9-10],其天文学背景是太阳,属于太阳历。也有学者[11]认为干支太阳历主要天文背景是太阳,此外还包含了月球和木火土金水五星的运行周期。由于太阳引力,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运动恒定不变,绕太阳公转时间可测量、定量,以连续经过两次立春为回归年长标准,一回归年长=365.2422天。因此,以立春为岁首的干支太阳历,年长准确恒定,没有闰月,具有纪时的连续性和准确性。中国现行的公历属于太阳历,但其月长由人为规定,与天象无关。因此,需明确干支太阳历并非现行的公历。

2 运气历法应为干支太阳历的理由

从运气篇章原文对“岁”、气和闰日等历法要素论述的分析表明五运六气理论采用的是干支太阳历。

2.1 “岁”的经文依据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甲子,甲午岁。”等其他运气篇章中不用数序纪“岁”,采用干支纪“岁”,应用干支纪时系统。此外,《素问·六微旨大论》云:“甲子之岁,初之气天数始于水下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六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乙丑岁初之气天数始于二十六刻……岁候如何……日行一周,天气始于一刻,日行再周,天气始于二十六刻”通过水下百刻等于一天的计时方法,测得一气“八十七刻半”为60日零87.5刻。运气理论一年=60日零87.5刻/气×6气=365日25刻,恰好是一个太阳回归年=365.25日,属于太阳历年长。下一“岁”接前一“岁”终气的水下刻度再次开始,即“日行再周”,期间纪时连续。五运六气理论的“岁”长采用太阳历年长。

2.2 “气”的经文依据

《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周天气者六极为一备,终地气者五岁为一周……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凡三十岁;千四百四十气,凡六十岁而为一周,太过不及,斯皆见矣。”七百二十气=三十岁×二十四节气,千四百四十气=六十甲子岁×二十四节气,王冰注曰:“历法一气十五日”则此“气”为二十四节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历的编算与颁行)》定义二十四节气是24个位于太阳地心视黄经等于15°的整数倍时刻,明确二十四节气的阳历属性。因此,五运六气理论的“气”是二十四节气,其天文学背景是太阳周年视运动,是太阳周年运动轨迹下的24个等分点,属于太阳历。同干支太阳历一样将二十四节气作为比年更小的时间单位。

2.3 “闰”的经文依据

《素问·六微旨大论》云:“所谓步者,六十度而有奇,故二十四步积盈百刻而成日也。”王冰注曰:“夫言周天之度者,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也。二十四步,正四岁也。四分度之一,二十五刻也。四岁气乘积已盈百刻,故成一日。”古人一日=1度,一岁=365.25度,即太阳回归年长,0.25度×4岁=1度,即四年盈闰一日。太阳历年长=365.25日,4年×0.25日=1日,四年闰一日。显然,五运六气理论采用的是太阳历法的盈闰日。

综上,从运气篇章原文分析可知五运六气理论以干支纪“岁”,且“岁”、气及闰日均由太阳视运动决定,与月相周期无关,属于太阳历法。

3 现有运气历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有关运气历法的研究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将干支农历与干支太阳历混淆;二是将岁首与“候之初”混淆。

3.1 干支农历与干支太阳历的混淆

据《历法通志·历法总目》记载,从黄帝历到清朝太平天国的天历,其间共有102部历法,除天历是太阳历外,其余均是阴阳合历。干支农历作为中国传统历法,其兼顾了月亮绕地球和地球绕太阳运动两个周期[12-13]。干支农历一平年长=354/355天,与太阳回归年长相差10.25天至11.25天,为协调两者的会合周期,故施行“十九年七闰”法,即在19个干支农历平年中按每间隔3年-2年-3年-3年-3年-2年-3年-3年的规律加入1个闰月。因此,干支农历一闰年有13个月,年长=383/384天。

3.1.1 干支太阳历和干支农历的区别

综上,干支太阳历和干支农历之间有四点主要区别。第一,干支太阳历的年是太阳在黄道上运行的回归年,一年=365.25日。干支农历的年是结合太阳、月亮两个运动周期的年,平年=354/355日,闰年=383/384日。第二,干支太阳历的月是二十四节气组成的节气月,两个节气组成一个月。干支农历的月是朔望月,以月亮盈亏一次的状态为一月。第三,干支太阳历没有闰年闰月,由《素问·六微旨大论》可知干支太阳历四年盈积一闰日。干支农历有闰年闰月,因为要协调太阳和月亮两个回归周期,其闰年一年=13个月,平年一年=12个月。第四,干支太阳历的年首是立春(详见后文),而干支农历年首是正月朔日(正月初一)。

3.1.2 将干支农历误作为运气历法产生的问题

将干支农历作为运气历法,年干支的归属将产生问题。因为,阴阳合历以正月朔日(正月初一)作为岁首,其会导致闰年年干支不准。例如,2020庚子年,因为有闰4月,所以包括两个立春节气(2020年2月4日和2021年2月3日),而两个立春的年干支却迥然不同,分别是庚子年和辛丑年。因此,阴阳合历以正月朔日为岁首会导致年干支归属不准。

综上,笔者认为将干支农历(阴阳合历)作为运气历法存在不妥之处。

3.2 岁首与“候之初”的混淆

由于历法原则的不清晰,在目前的运气理论研究中还出现了岁首与“候之初”相混淆的问题。

《素问·六节藏象论》云:“求其至也,皆归始春”王冰注:“始春,谓立春日也”,运气起始交接节气是立春。王冰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中又注解曰:“凡气之至,皆谓立春前十五日,乃候之初也。”[14]指出候之初是立春前十五日即大寒中气。再结合王冰注解“候其年,则始于立春之日;候其气,则始于四气定期”,可知王冰以立春候其年,以大寒候其气[15]。综上所知,岁首与“候之初”所指并不相同,现在对运气起始时间的探讨争论很多。笔者从历法的角度出发认为有些学者可能混淆了王冰本意:王冰也说大寒节乃“地气一阳生”,如果关注气候则以大寒为起始节气;立春乃“人气一阳生”,如果关注人(物候)就以立春为起始节气。

而以立春作为岁首的干支太阳历更符合运气理论,理由有以下两点。首先,从关注生命的角度应以立春作为岁首。《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春三月”是指从立春开始,人体开始顺应自然,进行调理身心等一切生命养生活动,从而达到天人相应。并且中国沿用2000余年探讨人事的老黄历也以立春作为一岁开始[16],立春作为岁首符合运气理论关注生命的目的。其次,立春作岁首会和传统干支农历的纪年纪月更接近。据统计1900年-2020年间,干支农历的年首(正月朔日)在立春前有53次,与立春同日有5次,立春后有62次[11]。若以大寒节为岁首,则两种历法纪年纪月就会产生较大的脱节。

综上两点原因,笔者认为从历法学的角度,以立春作为岁首比较合理。但只是确定了岁首的原则,这并不妨碍在实际运气观察过程中从大寒看“候之初”的实践行为。换言之,就是用以区别岁首与“候之初”的不同含义和功能。

此外,现有研究[17]从实际气象数据和疾病资料出发,验证得到两个节气在不同地区的选择有所差异,或许要考虑因地制宜,又或许是研究方法和疾病选择的不同。可见,以临床疾病和气象数据为研究对象,探讨岁首起始,科研方案和研究空间还很大。而本文提出运气历法是干支太阳历,主要天体是太阳。因此,在中医临床推算某年干支天时气候过程中,避免了闰月干支的困扰。此外,文章还提出从历法学角度而言,立春应作为运气理论的岁首。可见,在中医临床推算运气理论-患者禀赋-罹患疾病时,明确了运气理论推演的始点,避免闰年年干支不同的两个立春节气,对临床方案的干扰。

4 运气历法在中医临床中的体现

五运六气理论以干支甲子作为推演工具,运气历法是运气理论的时间基础。干支太阳历的干支纪年时间系统,一是应用运气历法研究天时气候变化,以及气候变化和疾病发生的关系,指导人们“司岁备物”,提前预防和治疗疾病。应用宋代陈无择依据运气理论创制的“三因司天方”,于适合的干支年,再结合病人病证,临床疗效确切[18]。正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所云:“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二可以从患者的出生日期,以干支纪时系统作为理论基础(十天干化五运,十二地支化六气),推算患者先天禀赋及其易患疾病,现在这方向的研究验证干支纪时推算的体质和某些疾病具有一定相关度。

5 五运六气理论干支太阳历的不足

虽然时间尺度有大有小,但作为指导人体健康的一个完整的历法,应该在年、月、日、时四个角度都有相应规定。但在运气相关篇章内并未见到干支纪月、干支纪日和干支纪时。《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子午之上,少阴主之……巳亥之上,厥阴主之。”以及《素问·六微旨大论》中仅记载十二地支化为六气,并且六气用三阴三阳代表,没有明确记载干支纪月。因此,造成五运六气理论仅到地支化六气的层面,缺少六气和干支之间的联系。同样,运气篇章中也未记载干支纪日和干支纪时,缺乏干支太阳历对干支纪日、纪时的探讨。

自殷商时期就有干支纪时系统的记载。笔者以为或许因为干支纪日使用时间过久而普遍,导致其在五运六气理论中并未记载。此外,干支纪月和干支纪时首次出现在唐宋历法中,显然在此之前干支太阳历并没有记载采用干支纪月和纪时。综上所述,《内经》运气篇章的记载,反映干支太阳历纪时结构存在不全面性,即在月、日、时三个时间维度缺乏相应的规定,是干支太阳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同时也反映了运气理论补入《内经》的时代背景,因为干支太阳历法在唐代王冰之前的时代,未有干支纪月、纪时的规定。

6 小结

严密的历法系统能更加准确反应五运六气理论的推导应用。综上,干支太阳历是五运六气理论特有的太阳历法,其流行两千多年,具有干支纪年连续性、准确性的优点。而运气篇章中缺乏使用干支纪月、纪日、纪时系统的记载和探讨,则反映出干支太阳历的不足。此外,在学术探讨中应注意区别干支太阳历和干支农历,避免推算闰月干支的困惑。日后,探讨干支太阳历可以在对其天文学背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再加入纪月、日、时的规定,或结合干支纪时的历史发展进行追本溯源的探索研究,使干支太阳历更加完整,进而在更小的时间尺度上指导五运六气理论的实践活动。因此,五运六气理论的历法学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
刘晓燕. 天人医学: 《黄帝内经》继承与创新的新视角[J]. 陕西中医, 2021, 42(6): 683-686.
[2]
罗文淇, 戴启迪, 靳九成. 二十八宿背景下的七曜才是破解干支纪年及其特性的完备天文学背景: 与日、月二曜"天"模型论者商榷[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 34(4): 1645-1649.
[3]
张培瑜, 陈美东, 薄树人, 等. 中国古代历法[M]. 2版.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4]
刘明武. 天文历法与中医十大基础问题解答[J]. 学术研究, 2019(2): 23-29.
[5]
张登本. 《黄帝内经》的历法知识与五运六气理论(三): 十月太阳历、五运六气历篇[J]. 中医药通报, 2019, 18(3): 5-7.
[6]
田合禄, 王卿. 五运六气天文历法基础知识: 黄帝内经天文历法基础知识[M]. 太原: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 170.
[7]
孟庆岩, 刘圆圆, 杨柳, 等.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历法探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 44(10): 874-878.
[8]
苏颖.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形成的天文学背景[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31(5): 881-883.
[9]
张培瑜. 有关中国历法的几个问题[J]. 历史教学, 1993(9): 40-41.
[10]
王德辰. 干支历法对先秦两汉中医理论体系的影响研究[D]. 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
[11]
靳九成, 靳萍. 通用医历法及其天人合一意义[J]. 湖南中医杂志, 2003, 19(4): 1-3.
[12]
乔居顺. 有中国特色的阳历与纪元: 《黄经历法》研究[J]. 赤子, 2017(2): 110-113.
[13]
张登本. 《黄帝内经》的历法知识与五运六气理论(一): 阳历、阴历、农历篇[J]. 中医药通报, 2019, 18(1): 1-3.
[14]
王冰.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M]. 北京: 学苑出版社, 2015.
[15]
杨威. 五运六气理论的起始时刻辨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 20(7): 865-867, 871.
[16]
李万康. 从撰铭到书丹: 董其昌《项墨林墓志铭》与《项墨林墓志铭卷》[J]. 文献, 2021(1): 116-132, 2.
[17]
王莉, 吴波, 郭良清, 等. 再探五运六气起始时间[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 40(4): 445-449. DOI:10.11656/j.issn.1673-9043.2021.04.08
[18]
张晓娜, 史锁芳, 王博寒, 等. 应用庚子年三因司天方临床验案举隅[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2, 37(8): 4526-4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