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Vol. 43 Issue (8): 687-691

文章信息

朱琛, 王遵来, 张盼, 左海峰
ZHU Chen, WANG Zunlai, ZHANG Pan, ZUO Haifeng
三小定点整脊技术联合针刺治疗青少年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adolescent cervical spondylosis with three small points chiropractic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43(8): 687-691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4, 43(8): 687-691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3-9043.2024.08.04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24-03-03
三小定点整脊技术联合针刺治疗青少年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朱琛1 , 王遵来2 , 张盼2 , 左海峰2     
1.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天津 301617;
2. 天津北辰北门医院骨伤科, 天津 300499
摘要: [目的] 研究三小定点整脊技术联合针刺治疗青少年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 分析天津北辰北门医院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100例青少年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50例, 给予三小定点整脊技术配合针刺治疗; 对照组50例, 给予三小定点整脊技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随访并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疗效, 并统计治疗前和末次随访相关数据。[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6.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80.0%,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个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颈椎生理曲度改善程度的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以及三小定点整脊技术治疗结束后两个组间的疼痛和颈椎生理曲度改善程度的比较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三小定点整脊技术联合针刺较单纯使用三小定点整脊技术治疗青少年颈型颈椎病有效率更高, 对疼痛控制改善更为明显, 对颈椎生理曲度改善效果更为理想, 具有临床价值, 值得在临床大规模推广使用。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    青少年    三小定点整脊技术    针刺    疗效观察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adolescent cervical spondylosis with three small points chiropractic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ZHU Chen1 , WANG Zunlai2 , ZHANG Pan2 , ZUO Haifeng2     
1. Graduate School,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1617, China;
2.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ianjin Beichen Beimen Hospital, Tianjin 30049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ree small point chiropractic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juvenile cervical spondylosis. [Method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was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data and treatment of 100 adolescent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10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50 ca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hree small point chiropractic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5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hree small point chiropractic technique.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4 weeks. After treatment, the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the relevant data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last follow-up were count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0.0%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egree of pai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cervical curvatu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P < 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he simple use of three small fixed-point chiropractic technique, the three small fixed-point chiropractic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has higher efficiency in the treatment of adolescent cervical spondylosis, more obvious improvement in pain control, and more ideal effect in the improvement of cervical physiological curvature, which has clinical value and is worthy of large-scale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cervical type    adolescent    three small point chiropractic technique    acupuncture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颈椎病是一种临床工作中非常典型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病因是因为颈椎及椎间的相关结构发生解剖形态和结构上的改变,从而出现刺激或压迫血管和神经等产生的一系列颈椎病的症状[1]。青少年颈椎病多由青少年颈性眩晕发展而来,后者是现在青少年疾患当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居高不下,是一种因为由青少年长期姿势不良,长期低头等过度使用颈椎造成的颈型颈椎病发展而来的一种疾患。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难以集中注意力,多在某一特殊体位或者头部某一动作时突然发作。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新时代,青少年学习强度越来越大,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越来越长,青少年颈椎的患病率也是逐年上升[2]。2014年1项上海市青少年颈椎亚健康状况调查[3]显示1 000名中学生中颈椎亚健康者610人,占61.0%,重点学校学生颈椎亚健康发生率高于普通中学学生。如何进行快速有效的治疗是每一位参与治疗青少年颈椎病的医生最为迫切的想法。

三小定点整脊术是在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础上,结合中医骨伤科学中宝贵的筋骨并重的原则,在临床治疗脊柱疾患的工作中逐渐总结演变而来的一种治疗手法。三小定点整脊手法在推拿手法的基础上,结合了现代医学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的因素,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最大的可能恢复脊柱的解剖结构,缓解患者症状,其中三小是指小角度、小力度、小幅度,定点是指以椎体旁阳性反应点为中心进行手法治疗[4]。可明显改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减轻病人痛苦,明显提高临床有效率且容易被青少年患者接受。

本研究使用三小定点整脊技术联合针刺治疗青少年颈型颈椎病100例,并进行随访了6个月疗效观察,发现三小定点整脊技术联合针刺疗法对青少年颈型颈椎病有良好的疗效。为三小定点整脊手法今后应用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促进和推动三小定点整脊手法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为广大青少年患者和其他脊柱疾患的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参考方式和治疗手段,为弘扬中医学贡献一份力量。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

病例纳入标准: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颈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枕颈部痛,颈活动受限,颈肌僵硬,有相应压痛点。X线片示:颈椎生理弧度在病变节段改变。2)年龄≤30。3)治疗前后定期拍摄颈椎MRI者。4)单纯颈椎病,无颈椎发育不良者。5)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能配合完成随访者。

病例排除标准:1)不符合纳入标准者。2)合并有严重神经、血管损伤者或严重内科疾病者。3)药物或酒精、吸烟成瘾者。4)患有心理疾病者。5)正在接受其他治疗方法。6)依从性差或不能定期随访者。

1.2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0月—2020年1月共100个符合选择标准的患者病例纳入研究,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本研究方案已通过天津北辰北门医院生命科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审批编号:2018E051。

随机分组情况: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13~29岁,病程2~20个月,平均(10.96±4.81)个月;对照组,男24例,女66例,年龄14~28岁,病程4~21个月,平均(10.89±4.58)个月。2组一般资料比较,和治疗前的疼痛程度与颈椎生理曲度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由同一组医师运用同一标准的操作手法,按照严隽陶主编《推拿学》[6]的手法操作,予以三小定点整脊治疗。1)定点:嘱患者保持坐位,上身挺直但是头部微低下,治疗者站在该患者背后,一只手扶住其前额,另一只手可触诊颈椎的双侧横突关节突、周围软组织上,自上而下寻找阳性反应点。2)理筋:采用揉拨的手法沿着横突、关节突及棘突的垂直连线依次进行手法的推拿和理筋治疗,其中对阳性反应点给予重点理筋治疗,方向是以自上而下。其次对肩臂和颈部肌肉部行柔和有力的揉拨、拿捏等手法,起到理筋作用,并逐渐加以点按肩井、风池穴、风府等,力度是以透热为宜。3)三小定点整脊:采用定点侧板手法对阳性反应点治疗,听到弹响声后进行复查发现阳性点减弱或消失则证明治疗有效。每天1次,每次20min,每周5次。

2组均治疗4周。

1.3.1 对照组

三小定点整脊治疗后谨遵医嘱,选择合理姿势,改善不良习惯,巩固疗效,定期治疗,不适随诊。

1.3.2 实验组

三小定点整脊治疗后由同一组医师运用同一标准的操作手法予以针刺夹脊穴(颈5-颈7)、风池、肩井、列缺、后溪、外关、合谷、曲池、大椎,夹脊穴(颈5-颈7)向内15°刺入,得气后捻转行针,频率为100~150次/min,以行针至患侧不适感减小或消失为度,其余诸穴行常规针刺,每次留针30 min,其间每10 min行针1次,每天针刺1次,每周5次。治疗后谨遵医嘱,选择合理姿势,改善不良习惯,巩固疗效,定期治疗,不适随诊。

1.4 疗效评价指标

随访并观察记录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与颈椎生理曲度变化。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颈椎生理曲度采用Borden氏[7]法测量,临床疗效评价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1)痊愈:头痛或头晕及颈部、肩部疼痛等临床症状表现达到完全消失标准,颈椎功能得以痊愈,患者可以参与普通工作和生活。2)显效:头痛或头晕及颈部、肩部疼痛等临床症状表现达到基本消失标准,颈椎功能得以基本痊愈,但过劳后仍存在不适感。3)有效:头痛或头晕及颈部、肩部疼痛等临床症状、颈椎功能得以部分改善,但颈椎只能轻微活动。4)无效:所有症状均无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 s)表示,采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记录并比较末次随访数据。

2.1 综合疗效比较结果

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为96.0%,对照组为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1

表 1 综合疗效比较
2.2 疼痛评分比较结果

2组疼痛VAS评分治疗前后的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2

表 2 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值比较
2.3 2组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比较

表 3

表 3 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比较
3 讨论

中医对青少年颈椎病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中医的整体观念上,从3个方面考虑,首先是内因,体虚失养,气血亏虚,阳气不足以抵御外邪,气血不足以充盈血脉,阴阳失衡,造成眩晕。其次是外邪侵袭,青少年往往不注意保护自己,喜欢凉爽,在气候变化和风雨天气下来不及更衣,造成寒湿侵袭,因其本就阳气亏虚,更易受外邪的侵袭。再次是长期的坐姿和睡姿不良,造成颈椎的小关节紊乱和肌肉的劳损,造成肌肉结节的产生,造成局部位置的血脉瘀阻,加重气血亏虚的症状。中医认为:头乃诸阳之会,脑为髓海,身体经络通顺,气血运行畅通,髓海才能得以滋养。经络瘀滞不通,则气血受阻不能入脑滋养髓海而现眩晕、颈痛、项僵诸症。

西医认识青少年颈椎病的概念是1996年张先发[8]等最先提出,近年来对病因的认识逐渐达成共识,主要病因是儿童青少年长期不正确的坐姿、睡姿、用笔不当和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颈部的急性损伤等[9-10]。颈椎的动力学平衡主要依靠颈部肌肉的协调作用来维持,长期低头或者坐睡的姿势不正确,使肌肉一直是处于紧张状态,引起肌肉痉挛及弹性降低,周围韧带及关节囊松弛,进而导致颈椎外源性稳定被破坏,颈椎动力学平衡失调,从而影响颈椎正常生理曲度[11]。颈部肌群的长期失衡状态促使机体发生代偿性变化:由于椎体长期处于负荷过大的状态,使得椎间隙变窄,椎间盘承受压力过大,导致其弹性降低,发生突出、脱出等病理改变,从而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由于椎体之间发生移位、关节突关节发生错位造成颈椎小关节紊乱,钩椎关节、椎体后缘、关节突关节等骨性结构发生代偿性的增生,使得椎间孔变窄,走行于其间的神经根和血管及其周围软组织受到刺激、压迫[12]

青少年颈椎病多为椎动脉型和颈型颈椎病,笔者认为该病应在早期症状基础上加影像学手段进行明确诊断,以尽量缓解症状避免影响患者身体发育。青少年颈椎病具有特殊的规律[13]:影像学检查仅能观察到颈椎生理曲度变化,主要是体现在典型的症状表现上,主要表现为颈痛,可伴有头晕、记忆力不集中,多由不良的生活、学习习惯所致,治疗后恢复快,具有可逆性。青少年型颈椎病患者大多伴有椎间盘的改变,MRI上可以发现DR和CT不能发现的椎间盘变性引起的异常,且无辐射,所以MRI检查可以作为青少年颈椎病的首选检查方法,近年来最新的研究成果也再次印证此观点[14-15]。椎动脉颈椎病多是由于供应大脑后部、脑干、小脑血液的椎动脉受压或狭窄而产生症状,彩色多普勒可以有效的观察到患者的血管和血流情况,关明明等[16]、许松等[17]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青少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效果评价,结果表明其可以对青少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是十分有效的。

青少年颈椎病的治疗主要方法是非手术、非药物治疗,主要是牵引、推拿、正骨、针刺、熏蒸等中医外治法的综合治疗。三小定点整脊技术治疗颈椎病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如使用三小定点整脊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观察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总有效率88.8%,能解除肌肉、血管痉挛,改善血液循环,效果良好[18]。本团队研究三小定点整脊技术治疗青少年颈椎病方面已有前期的研究成果,如利用三小定点整脊技术治疗青少年颈椎病40例临床观察[19],研究成果表明将三小定点整脊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青少年颈椎病,能够有效的缓解病人颈椎病的相关等症状,疗效确切。

本研究旨在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系统研究,探讨三小定点整脊技术联合针刺治疗青少年颈椎病的有效性,为三小定点整脊技术治疗青少年颈椎病的增强疗效寻找有效的手段。通过进行100例患者的对照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远高于单纯使用三小定点整脊技术的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疼痛VAS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治疗前后的组内对比都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方法在控制疼痛方面均有明显效果,但三小定点整脊技术联合针刺组在治疗后疼痛评分更低,且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观察组治疗效果更为突出。在颈椎生理曲度方面,治疗后两组治疗前后的组内对比都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方法在改善颈椎生理曲度方面均有明显效果,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三小定点整脊技术联合针刺治疗青少年颈型颈椎病的中医理论机制主要是:三小定点整脊技术能够正骨理筋,疏通经络,活血养气,配合针刺的活血化瘀,调节气血功效。三小定点整脊疗法遵循人体五行,使用三小旋转技巧,松肌理筋,对患处肌肉进行柔和、均匀渗透性的按压,能够促进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环,加之针刺的活血化瘀,调节气血功效,有效地起到温和经络、活血养气的目的[20],进而对经脉运行起到促进作用,祛风除湿、消除痉挛和益气养血[21]。西医主要机制是改善颈椎生理曲度,改善颈椎压迫程度,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症状,治疗后需要患者谨遵医嘱,注意适当休息,改变学习工作姿势,改变用枕习惯,巩固治疗效果。但本文也有较为明显的缺陷,样本量较少,缺乏多中心系统性、基础性研究,无法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对不同证型采取不同穴位的疗效进行验证,这有赖于日后大样本量的临床试验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前期的相关研究表明三小定点整脊疗法通过对脊柱关节进行科学有效的手法整复,将患处关节周边的肌肉和韧带等软组织位置关系进行调整,从而调节颈椎力学平衡,进而能够改善患者的椎间孔和神经组织状况[22-23]。其原理是颈椎长期处于平衡打破的状态,会引起颈椎保护性曲度变直或后凸等生理曲度异常的出现[24],同时又加剧了颈椎外源性稳定的破坏、颈部肌群的失衡[25],从而产生恶性循环,导致颈椎生理曲度改变不断加剧。因此纠正颈椎失衡的状态,是治疗颈椎病的关键。颈椎关节的稳定性需要重点地关注,如果稳定性较差,患者的颈椎及其相关的韧带、椎间盘等组织就会随之出现代偿,以适应颈椎关节的失稳,从而为颈椎病奠定了生理学基础[26]

所谓上工治未病,青少年颈椎病的预防不容忽视。健康宣教是预防青少年颈椎病的有效手段,其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利用远程网络健康教育如新媒体宣教、基础中学的校医室宣教等多种手段[27-29]。在互联网时代,利用互联网,加强对青少年颈椎病的防治宣教,是当下的热门话题。如利用腾讯QQ群,由青少年配合在网上进行治疗和康复指导,是符合当下众多青少年流行方式的一种全新的健康教育渠道,这对青少颈椎病或者其他慢性多发性常见病都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基于青少年的特殊情况,可以从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中、体育锻炼等多个方面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便能有效预防和纠正、降低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生率[30]

综上,三小定点整脊技术联合针刺较单纯使用三小定点整脊技术治疗青少年颈型颈椎病有效率更高,对疼痛控制改善更为明显,对颈椎生理曲度改善效果更为理想,具有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大规模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庆甫. 中医筋伤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4: 319.
[2]
张尚省, 樊成虎. 中医治疗青少年颈椎病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 2016, 12(19): 66-68.
[3]
张明才, 牛阿凤, 石印玉, 等. 上海市青少年颈椎亚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4, 48(3): 7-9, 11.
[4]
王遵来. 特色脊诊整脊[M].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136.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189-190.
[6]
严隽陶. 推拿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
[7]
李军朋, 李义凯, 王志宏. 四种颈椎曲度测量方法的可靠性研究[J]. 颈腰痛杂志, 2002, 23(4): 278-280. DOI:10.3969/j.issn.1005-7234.2002.04.004
[8]
张蒲, 顾志华, 刘书果, 等. 青少年颈椎病的病因病机及预防[J]. 中国中医骨伤科, 1996, 4(5): 18-22.
[9]
华海兰. 青少年颈椎病的病因, 预防分析及蒙医康复治疗探讨[J]. 健康大视野, 2019, 000(9): 238.
[10]
张丁. 青少年颈椎病的病因分析和预防措施[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4, 35(6): 94-95.
[11]
潘之清. 实用脊柱病学[M].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148-160.
[12]
吴光欣, 马耀山. 青少年颈椎病的影像学特征、病因及早期诊断[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13(13): 255-256.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13.261
[13]
龙迪和, 时宗庭, 徐铭康, 等. 传统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青少年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 河北中医, 2017, 39(5): 747-750. DOI:10.3969/j.issn.1002-2619.2017.05.026
[14]
陈亚晗, 聂东雷, 陆玉敏. MRI在青少年颈椎病诊断的应用研究[J]. 右江医学, 2017, 45(5): 629-630.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7.05.028
[15]
杨刚. DR结合CT及MRI对诊断青少年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 吉林医学, 2016, 37(12): 3005-3006. DOI:10.3969/j.issn.1004-0412.2016.12.088
[16]
关明明, 胡苹.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青少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效果评价[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 26(18): 125-126. DOI:10.3969/j.issn.1006-6586.2020.18.061
[17]
许松, 姚勇, 黄智华, 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青少年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价值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 2019, 9(19): 170-173. DOI:10.3969/j.issn.2095-0616.2019.19.050
[18]
张艳伟, 王娟, 王遵来. 三小定点整脊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6(5): 401-402. DOI:10.3969/j.issn.1673-6613.2011.05.013
[19]
刘建强, 张盼, 武玉明. 三小定点整脊技术治疗青少年颈椎病40例临床观察[J]. 湖南中医杂志, 2020, 36(2): 58-59.
[20]
乔晋琳, 丁宇, 张秀芬, 等. 针刀-整脊技术治疗颈源性头痛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J]. 世界中医药, 2017, 12(6): 1439-1442. DOI:10.3969/j.issn.1673-7202.2017.06.057
[21]
任耀龙, 黄景峰. 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比灵胶囊配合整脊、推拿治疗颈性眩晕对照试验研究[J]. 北方药学, 2017, 14(8): 57, 56. DOI:10.3969/j.issn.1672-8351.2017.08.053
[22]
刘建强, 张盼, 王遵来, 等. 针灸中药整脊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临床观察[J].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7, 26(11): 970-972.
[23]
刘丽萍, 李志忠, 李志波. 整脊结合靶点药物注射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 36(5): 76-77. DOI:10.3969/j.issn.1006-0979.2017.05.073
[24]
王闻奇. 600例颈椎病X线征象分析[J]. 甘肃科技, 2001, 17(6): 52. DOI:10.3969/j.issn.1000-0952.2001.06.046
[25]
罗久伟, 苏衍峰. 飞行人员颈椎曲度异常的DR特征及病因分析[J]. 医疗卫生装备, 2013, 34(12): 74-75.
[26]
杨来福, 和青松, 王文彪, 等. 整脊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失眠临床研究[J]. 河南中医, 2016, 36(8): 1474-1476.
[27]
赵永艳, 刘伟, 刘莹莹, 等. 远程网络健康教育对青少年颈椎病的疗效[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 27(3): 111-113.
[28]
陈华琴. 微信教育对青少年颈椎病康复的影响[J]. 护理研究, 2015, 29(5): 607-609.
[29]
马艳芳. 青少年学生颈椎病的日常防治与健康宣教: 附83例诊治与宣教资料分析[J]. 光明中医, 2014, 29(3): 619-620.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4.03.105
[30]
许启锦, 李丽红, 林梅. 浅谈青少年颈椎病的预防措施[J]. 科技展望, 2016, 26(32): 260. 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6.3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