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  2024, Vol. 41 Issue (4): 440-443

文章信息

曹晏齐, 包雪洁, 翟盈盈, 等.
CAO Yanqi, BAO Xuejie, ZHAI Yingying, et al.
基于“阳化气”理论的“扶阳调体”诊疗思路与方法
"Yang-supporting constitution adjustment" ideas and methods based on "yang transforming qi"
天津中医药, 2024, 41(4): 440-443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4, 41(4): 440-443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2-1519.2024.04.08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23-08-15
基于“阳化气”理论的“扶阳调体”诊疗思路与方法
曹晏齐1 , 包雪洁1 , 翟盈盈1 , 俞若熙2     
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北京 100029;
2.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 北京 100029
摘要:国医大师王琦提出了体质九分法,平和体质的形成离不开机体阴阳的平衡,8种不同偏颇体质存在不同的阴阳失衡状态。“阳化气,阴成形”构成了人体生命的基本形式,其中“阳化气”推动人体生理功能影响“阴成形”,从而导致不同体质类型的形成。因此纠正阴阳偏颇恢复阴阳平衡是体质调理的关键。扶阳法以阳气为人身立命之本,强调通过调理阳气功能使人体达到阴阳平衡。本文将基于“阳化气”理论探讨不同偏颇体质的形成机制,以及运用扶阳法调理体质的思路与方法,为体质调理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关键词中医体质    扶阳法    阳化气    临床思路    

国医大师王琦创立的中医体质学说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将人群分为平和质以及8种偏颇体质,以此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断以及治疗。《医门棒喝·人身阴阳体用论》云“治疗之要,首察人体质之阴阳强弱,而后方能使安”[1],阴阳平衡消长的关系在中医体质的形成与发展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阳化气,阴成形”[2],人体之阴阳分别决定了人体的生理功能与物质基础状态。阴阳平衡、充盛与否关乎“阳化气”功能是否正常,以及其能否正常推动“阴成形”,从而决定了人体的健康状态。“扶阳法”重视阳气的作用,通过调理阳气使人体达到阴阳平衡,从而恢复或维持人体的健康状态。故本文将从“阳化气”理论角度探讨以“扶阳法”调理体质的思路与方法。

1 中医体质与“阳化气,阴成形”

国医大师王琦提出的中医体质学说,将人群分为9种体质,即平和质以及8种偏颇体质——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特禀质,分别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心理状态、生理功能、适应能力,为中医药的治未病和精准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案[3]

偏颇体质的形成与人体阴阳的失衡密切相关。张介宾对“阳化气,阴成形”的注解云:“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可以认为,“阳化气”“阴成形”分别是人体动态和静态功能的描述。“阳化气”推动人体生理功能,与形成人体形态结构、精血津液的“阴成形”共同构成了人体生命的基本形式[4]。平和质人群脏腑气血功能正常,阴阳平和,如《素问·调经论》云“阴阳匀平,以充其形……命曰平人”[2],充盛的阳气充分发挥“阳化气”功能从而推动充足的有形之阴在“阴成形”作用下分化为四肢百骸、五脏六腑、精血津液等人体的基础功能结构[4],形成了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的阴阳平衡;而当人体的“阳化气”“阴成形”失衡,日久机体的形态或功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并表现为体质的偏颇。

2 扶阳法与体质调理

扶阳法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最早起源于《黄帝内经》的阴阳理论,后经张仲景、薛己、张景岳等医家的发展,于清末郑钦安时正式形成扶阳学派[5]。郑钦安在《医法圆通·郑序》中道:“万病只是在阴阳之中”,体现了扶阳学派以阴阳为纲领的基本学术思想;《医理真传·阳虚症门问答》中,郑钦安进一步提出“人身所恃以立命者,其惟阳气乎”的观点,强调阳气对于人的生命至关重要,构成了扶阳法的核心思想。

《说文解字》中对“扶”的定义为“佐”,“扶阳”即调理阳气之意,凡是可以调节、保护、治理阳气的思路,都可称为扶阳思路[6],其最终的目的是维持阴阳的平衡。偏颇体质形成的根本原因是阴阳的偏盛与消长失衡,基于“体质可调”理论,对机体阴阳偏颇的鉴别与调整是临床调体的关键,也是立法处方用药的重要依据[7]。同时最新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阳虚质是最常见的偏颇体质[8]。因此,扶阳思想对体质调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偏颇体质扶阳调体法 3.1 阳虚质扶阳调体:温肾扶阳,阴中求阳

阳虚质是由于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导致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现象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7]。阳气不足是阳虚质的根本问题,直接表现为“阳化气”功能的衰弱。阴不得阳化则相应的“阴成形”异常,有形之阴无法分化为人体正常形质,异化为病理产物分布至人体各处并散发阴寒之性,因此阳虚质常见肌肉松软不实、虚胖的形态结构特点以及怕冷、易发阴寒类疾病的倾向[9]

《医法圆通·伤寒溯源解》云:“坎中一阳,即人身立极真种子”。坎者,水也,郑钦安以“坎”之卦象形容五行属水的肾脏,着重强调人体真阳生于肾中。因此阳虚质调体的重点在于扶持肾中真阳。同时,“阴成形”异常导致的阴之异化使人体所需的正常阴质并不充足,故阳虚质调体在温肾扶阳之余,当辅以滋阴之法立法,以取阴中求阳之意。

阳虚质调体可以选用《景岳全书》右归丸方,其中以附子、肉桂两味大热之药为君药,如郑钦安所云“桂附二物,力能补坎离中之阳”[10],是温肾扶阳的核心药对;同时配以熟地黄、山药、枸杞等药物滋阴助阳,取“阴中求阳,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之意使阴阳平衡[11]

3.2 阴虚质扶阳调体:育阴涵阳,阳中求阴

阴虚质是由于阴液亏少,以阴虚内热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9]。阴虚质或因邪热内郁,灼烧阴液,日久津液亏虚,阴无以成形而形成“邪热型”阴虚质;或因阳不能化阴,阴成形异常、阴质异化而致津液亏少,日久形成的“虚型”阴虚质。前者可见一派火热之相,治当以滋阴清热,切不可助阳为患;而后者则在滋阴之余需要适当运用扶阳法。

人体通过“阳化气”功能将水谷精微等物质转化为阴液,阳气越旺,“阳化气”的功能就越强[12]。如祝味菊所云:“阳能生阴也,故阴津之盈绌,阳气实左右之。”如果阳气不足,“阳化气”的功能减弱,“阴成形”失常,则水谷精微等物质无法正常转化为人体所需的阴液,日久就会阴液亏少而形成“虚型”阴虚质。此时应用育阴涵阳、阳中求阴思路立法调体。

阴虚质调体方可选用《景岳全书》左归丸,方以熟地黄为君大补真阴、滋肾填精;以山药、山萸肉、龟甲等药物为臣以求滋补肾阴,并佐以鹿角胶、菟丝子等药物甘温助阳,全方阴阳相合,取“阳中求阴”之意,使“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竭”[11]

3.3 气虚质扶阳调体:助阳益气

气虚质是因元气不足,以气息低弱、脏腑功能衰退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9]。元气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动力,发挥着推动生命活动、化生脏腑气血等功能[13],因此元气被称为人体一身之气。若元气不足,全身功能状态下降,就会形成气虚状态。

《医门法律·中寒门》云:“父母媾精时,一点真阳,先身而生,藏于两肾之中,而一身之元气,由之以生,故谓生气之原”,指出人体元气的先天之源在于肾中“一点真阳”;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中道“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提出元气受脾胃滋养。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脏腑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的阳气决定着其功能状态,进而影响人体元气。故元气充盛的关键在于先天、后天二脏的阳气充足。因此气虚质的调体在大补元气之余可以采用益气温阳的思路立法。

调体选方可以选用保元汤,方中人参、黄芪皆是补气要药,合于元气亏虚的核心病机;肉桂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之用[14],专注于扶持人体“一点真阳”;加之甘草甘缓补中、调和诸药,共奏保守真元之气的功效[15]

3.4 痰湿质扶阳调体:温阳化痰

痰湿质是由于痰湿凝聚,以舌苔厚腻、黏滞重浊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9]。《景岳全书·非风》云:“夫痰即水也,其本在肾,其标在脾。”痰湿质形成的原因就在于脾、肾二脏的功能失调。机体肾阳亏虚、脾阳不升,“阳化气”功能不足,导致三焦气化失司,气机阻遏,水液代谢失常[16],从而“阴成形”异常产生“浊阴”,即痰湿。机体阳气不足,无以温化瘀滞的痰湿,日久形成痰湿质。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对痰湿质的调理重点应化痰祛湿以治标,更应振奋、疏通脾肾阳气以治本。对痰湿质的调体应当以渗湿泄浊、温阳化痰的思路立法。

调体方可以选用王琦教授“化痰祛湿方”验方,方中以茯苓、泽泻、冬瓜皮、干荷叶渗湿泄浊,昆布、海带、山楂化浊祛痰,并辅以肉桂补火助阳、黄芪升阳健脾,合于《医门法律·痰饮门》所云:“痰饮阴象,阻抑其阳,用此阳药化气,以伸其阳,此正法也。”[20]

3.5 湿热质扶阳调体:化湿泄热,行气通阳

湿热质是由于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苔黄腻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9]。湿和热是两种性质相反的病理状态,阳不化气则内郁生热,其性质属阳,性炎上;“阴成形”异常而生“湿”,其性质属阴,性重浊黏滞。湿邪与热邪搏结中焦,困阻气机,湿使热不得发散,热使湿不得气化,久之湿热无从分消,弥漫全身形成湿热质。

针对湿热的证治,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热病救阴尤易,通阳最难”,通中焦阳气是治疗湿热的关键。因此对湿热质的调体可以从中焦入手,采取化湿泄热、行气通阳的思路立法。

湿热质调体方可以选用李东垣升阳益胃汤[18],其“本《内经》火郁发之之法,益其胃以发其火……半用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益胃,半用独活、羌活、防风、柴胡升阳”(《医门法律·中寒门》),佐以泽泻、黄连清泄郁热,使气机得复、阳气得通、湿热得泄,从根本调复湿热质。

3.6 血瘀质扶阳调体:通阳活血

血瘀质是由于血行不畅,以肤色晦暗等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9]。正常的血行依赖血液运行以及血脉约束的正常生理功能,血行和血脉的功能失常是导致机体呈血瘀状态的主要原因。根据“阳化气,阴成形”,人体血行功能属阳而血液属阴,瘀血即可从阴、阳两个角度来看待。以“阳化气”观之,心主血脉,且“心为阳中之阳”,血行、血脉的正常功能都依赖于阳气的振奋与通达,“阳化气”不足则血行与血脉功能受损,日久瘀血内积形成血瘀质;以“阴成形”观之,“津血同源”,人体的阴津不足会导致津亏血燥,继而“干血”内留,日久形成血瘀质[7]

《金匮翼·虚劳统论》云“干血,血瘀而干也,瘀则生热”,阴质受损的血瘀质不可使用扶阳法,扶其阳则反而助热伤阴。而若“阳化气”受损,既无力推动血行,又卫外不固、寒袭血脉使其收引过度而血行不畅。如此血行与血脉功能受损日久,气不得随血行,更加重阳气不利。“阳化气”受损形成血瘀质的调体可以采取通阳活血、温阳通络的思路立法。

调体选方可选用《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丸。方中以桂枝为君,加强温阳通脉、活血通络之效,并辅以茯苓,淡渗通阳以助消癥之力,2味药组成了“苓桂”的经典药对,共奏通阳化气之功;再加桃仁、牡丹皮、赤芍以活血化瘀,以达通阳活血、化瘀通络之效,使阳气得利,血瘀得通,体质调复。

3.7 气郁质扶阳调体:通阳开郁

气郁质是由于气机郁滞,以神情抑郁、忧虑脆弱等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9]。《灵枢·行针》云:“多阳者多喜”,人喜悦的情绪源自阳气的充盛。若阳气不足,人体“阳化气”功能衰弱,气不得行而郁滞,人就会产生抑郁等阴性情绪,日久形成气郁质。而随着“阳化气”不足而来的“阴成形”异常会导致阴质的异常化生,郁积形成与气郁质密切相关的各种结节性疾病。

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气郁质的气机郁滞病机多在肝气不畅。肝体阴而用阳,同时发挥“阳化气”与“阴成形”功能。气属阳,肝气疏通、畅达全身气机,使升降出入运动协调平衡,即是肝的“阳化气”功能;血属阴,肝藏血即为肝的“阴成形”功能。因此,对气郁质的调理要注意畅通气机、通达肝之阳气,恢复肝的“阳化气”功能,同时顾及柔肝养阴。

调体用方可以选用《景岳全书》柴胡疏肝散。方以柴胡为君疏肝解郁、行气升阳,以川芎、香附为臣理气疏肝、辛以通阳,佐以陈皮、砂仁理气行滞,皆合于“动则生阳”之意,再加白芍、甘草以柔肝养血,兼顾肝体之阴。诸药合用,使阳气通达、气郁得解,体质以复。

3.8 特禀质扶阳调体:助阳固本,扶正祛邪

特禀质是由于禀赋不耐,以过敏反应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类型[7]。《灵枢·天年》云“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楯”,人的先天禀赋来自于父母双方的遗传,且“小儿受胎禀赋厚薄不同”,先天禀赋的不足导致了特禀质的形成。《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可见人受命于天地,实则是阴阳相合的关系。《医法圆通·胀满》云:“以阴阳凝聚观之,一团元气而已”[19],由先天阴阳二气构成的人体,其禀赋如何最终回归到人体的元气是否充盛——元气充盛则禀赋足,若元气缺损则禀赋弱。而以此反推之,人之禀赋的强弱可以认为正代表人体“阳化气,阴成形”功能的强弱。

特禀质人群先天禀赋有损,从“阴成形”的角度表现为形体与脏腑天生虚弱。而于“阳化气”角度则一方面表现为先天与后天之本的不足,即肾、脾功能较弱;另一方面表现为阳气“卫外为固”的不足,易受外邪侵袭,也符合“特禀质不耐异气外侵”的特点[20],是特禀质易发过敏性疾病的体质因素。因此,对特禀质的调复是治疗过敏体质的关键,调体思路应从助阳固本、扶正祛邪入手,同时兼顾先天有损的阴质。

特禀质调体可选用王琦教授“脱敏调体方”,其由乌梅、防风、灵芝、蝉蜕4味药组成。其中防风辛甘微温,有助阳之效,又是祛风圣药、风药之润剂,有卫外祛风之功,配合乌梅酸涩收敛、化阴生津,二药兼顾阴阳,辛散祛邪而不耗气伤津;灵芝具有扶正固本、祛邪的作用,蝉蜕则疏风、清透。四药相合,扶正祛邪,助阳固本,从根本调复特禀质。

4 结语

“阳化气”是人体生命功能的基本形式,阴阳的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关键。若二者失衡,一方面人体“阳化气”功能失常,另一方面“阳化气”不能推动正常的“阴成形”,共同导致偏颇体质的形成。本文基于此分析了8种偏颇体质的成因,以“阳气为人身立命之本”为核心思想,探讨了以扶阳思想立法调体的理论与方法,以期为临床调体提供新的理论与方法。

参考文献
[1]
章楠. 医门棒喝[M]. 2版.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9.
[2]
王冰. 黄帝内经[M]. 奎屯: 伊犁人民出版社, 1999: 537.
[3]
王琦. 中医体质学在大健康问题中的应对与优势[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 44(3): 197-202.
[4]
张学娅, 饶宇东, 郭春霞, 等. 《内经》"阳化气, 阴成形"含义探讨[J]. 辽宁中医杂志, 2020, 47(4): 80-82.
[5]
张树彪. 扶阳法的认识与应用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 2022, 41(2): 158-160.
[6]
刘明伟, 杨崔领. 浅谈扶阳思路[J]. 亚太传统医药, 2016, 12(9): 58-59.
[7]
王琦. 中医体质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1: 153.
[8]
白明华, 王济, 郑燕飞, 等. 基于108015例样本数据的中国人群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征分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 43(6): 498-507. DOI:10.3969/j.issn.1006-2157.2020.06.010
[9]
王琦. 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28(4): 1-8.
[10]
杨涛, 冯兴志, 李浩, 等. 扶阳派祖师郑钦安学术思想浅析[J]. 中医药学报, 2016, 44(1): 9-10.
[11]
何丽娟, 初杰, 宋囡, 等. 从左归丸与右归丸探究张景岳之阴阳观[J]. 中医杂志, 2014, 55(1): 83-85.
[12]
陈国成. 用阳化阴治阴虚理念探讨[J]. 四川中医, 2011, 29(1): 59-60.
[13]
刘珍珠, 刘修超, 佟常青, 等. 元气、原气、真气、正气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探析[J]. 中医杂志, 2022, 63(5): 401-406.
[14]
丁舸, 葛小继, 胡珂. 试论肉桂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J]. 时珍国医国药, 2010, 21(2): 447-448.
[15]
段少华, 彭波, 杨仁旭. 四君子汤及其类方应用考析[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1, 25(3): 84-85.
[16]
卢芳, 匡海学, 刘树民. 诠释"中医之水": 水、湿、痰、饮的内涵及治疗理论[J]. 世界中医药, 2015, 10(12): 1813-1818.
[17]
陈明, 施淼. 浅析郑钦安论治痰饮主要学术思想[J]. 新中医, 2022, 54(11): 231-234.
[18]
李晓晓, 王振. 升阳益胃汤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山东中医杂志, 2016, 35(4): 361-362.
[19]
李康铭. 浅论郑钦安的中医元气观[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 7(3): 10-11.
[20]
胡丹丹, 倪诚. 从调体脱敏透达伏邪论治过敏性疾病的学术研究[J]. 天津中医药, 2022, 39(3): 316-319.
"Yang-supporting constitution adjustment" ideas and methods based on "yang transforming qi"
CAO Yanqi1 , BAO Xuejie1 , ZHAI Yingying1 , YU Ruoxi2     
1. 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
2. National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and Preventive Medicin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 Mast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NG Qi proposed the nine constitution method. The formation of a balanced constitution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balance of yin and yang in the body, while the eight biased constitutions have different states of yin and yang imbalance. "Yang transforming qi and yin constituting the body" constitutes the basic form of human life. In which, "Yang transforming qi" promotes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the human body and affects "Yin constituting the body", 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different constitution types. Thus, correcting yin-yang bias and restoring yin-yang balance is the key to constitutional conditioning. The yang-supporting method takes yang qi as the foundation of human life and emphasizes achieving yin-yang balance by regulating yang qi. This article will explore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different biased constitution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Yang transforming qi and yin constituting the body", as well as the idea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yang-supporting method to regulate constitutions, providing new clinical ideas for constitutional conditioning.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yang-supporting method    yang transforming qi    clinical thi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