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徐喆, 柴润东, 赵舒武, 边育红, 满姗姗, 周会芳
- XU Zhe, CHAI Rundong, ZHAO Shuwu, BIAN Yuhong, MAN Shanshan, ZHOU Huifang
- 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思路探讨
- Discussion 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ode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 41(5): 563-566
-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2, 41(5): 563-566
- http://dx.doi.org/10.11656/j.issn.1673-9043.2022.05.05
-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22-06-11
2. 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天津 300192
2. Tianji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Tianjin 300192, China
为更好地促进中西医结合发展,中国工程院设立多项咨询研究项目,张伯礼院士团队承担了“整合医学理论与实践若干战略问题研究——中医与西医的整合(2018)”“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建立基于‘辨证论治、病证结合’的现代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2019)”“中医治未病与建立中西医结合疾病防控体系的战略研究——中西医结合疾病防控人才学科体系建设(2021)”和“健康中国跨领域工程科技未来20年发展战略研究-健康中国专项——中西医结合和中医药现代化的科技发展战略(2021)”4项咨询研究项目。在课题进行过程中,课题组对成都中医药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名中医高永翔教授进行了专访。高永翔教授作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教育部中西医结合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中立多项咨询研究项目,张伯礼院士团队承担了“整合医学理论与实践若干战略问题研究——中医与西医的整合(2018)”“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建立基于‘辨证论治、病证结合’的现代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2019)”“中医治未病与建立中西医结合疾病防控体系的战略研究——中西医结合疾病防控人才学科体系建设(2021)”和“健康中国跨领域工程科技未来20年发展战略研究-健康中国专项——中西医结合和中医药现代化的科技发展战略(2021)”4项咨询研究项目。在课题进行过程中,课题组对成都中医药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名中医高永翔教授进行了专访。高永翔教授作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教育部中西医结合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基础)负责人、中国免疫学会中医药免疫学分会常务理事和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委会委员,他认为在临床上使用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使中西医结合诊疗发挥出最大的疗效,高永翔教授提出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之六驾马车。现就高永翔教授的访谈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1 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的现状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模式在中医院校的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部分综合性医院的中西医结合科都有比较成熟的诊疗模式,中西医结合学科、中西医结合专业在临床诊疗上有其独特的展现度和优势[1-3]。
中西医结合诊疗需要从诊断和治疗两个角度进行考虑,其中就诊断来说,目前中西医结合诊断并不是单纯的运用望闻问切、理法方药来进行辨证论治,而是结合了西医的检查手段,比如实验室检查、功能性检查等,运用中医四诊和西医的检查手段,两者相互结合进行诊断[4-5]。在治疗过程中,中西医结合治疗不是简单的中药与西药进行相加,要考虑中药、西药、中西药联合的切入时机、使用时间和使用方法,考虑现有的治疗是否达到了患者的诉求和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然而,目前临床上很多医生习惯使用中成药进行治疗,中成药的种类很多、使用方便,但中成药同样属于中药,需要进行辨证论治。西医在使用中成药的过程中,可能只会注意中成药的适应症,而忽略了辨证论治的本质,使用效果也不一定好,而且这属于一种不合理的用药过程,从而暴露了中成药的一些不良反应和其他安全性问题,这就会导致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中出现治疗偏差和认知偏差等问题。所以在中西医结合诊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中医、西医之间相互结合的目的和动机是什么,两者相互结合可以发挥出什么作用。不然的话,简单的1+1不一定取得大于2的效果,其效果有可能小于1,甚至是负数。
2 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的必要性中西医结合在疾病的诊疗上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古代接种人痘预防天花,为日后牛痘疫苗的发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屠呦呦老师发现了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奖,是中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陈竺院士使用砒霜治疗白血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均体现了中西医结合在疾病诊疗中的巨大优势[6-7]。
中医、西医两套医学体系各有长短,目前的中西医结合是为了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借鉴,是为了更好地救治患者[8]。
3 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之“六驾马车”目前,针对中西医结合诊疗没有更大限度发挥这两个学科相加达到最理想化状态的现状,高永翔教授提出6点建议。
3.1 中医、西医之间的取长补短面对现在的疾病谱,中医、西医都有各自的不足和优势,中医、西医之间应该放低姿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3.2 中西医结合诊疗的协同效应中医、西医之间取长补短后,中西医结合的最终目的是协同效应。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达到协同效应发挥出1+1>2的效果,这样才能达到中西医结合的初衷和初心。结合当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看,从第一版到第八版诊疗方案,中医、西医的诊疗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病因、病机、辨证、整个理法方药都有了很全面的认识,包括中成药的介入和使用,从而发挥出中西医结合诊疗最大的协同效应。
3.3 中西医结合诊疗的减毒增效中医、西医在治疗上各有长短,而药物所带来的安全性问题是共同面对的,所以减毒增效是中西医结合诊疗过程中必须追寻的一部分。以类风湿关节炎为例,类风湿关节炎在临床治疗上一般首选甲氨蝶呤,患者无禁忌症会推荐患者持续服用[9]。但也会出现一些药物的毒副作用,这时需要中药介入减轻毒副作用。减毒,就是减轻许多疾病的一线药物(如解热镇痛药、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抗肿瘤药)所带来的毒副作用;增效,就是发挥中药自身在治疗疾病中的特点和优势,持续给药后可以弥补许多化学药物存在的不足。
3.4 中药、西药之间的君臣佐使中医、西医之间如何互补,中西医结合诊疗如何起到协同效应和减毒增效?可以运用方剂学中的“君臣佐使”理论来指导中西医结合诊疗。把中药、西药的联合运用当成一个大处方,在疾病的不同时期、不同发展过程中,药物的“君臣佐使”在相应变化。在疾病的严重期,特别是合并严重感染时,把西药作为君药来使用,中药则是辅助用药;在缓解期或者恢复期,把中药作为君药,西药作为辅助用药。但不能否认中医药在急重症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3.5 中西医结合诊疗要考虑患者的依从性在风湿免疫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治疗中,患者的治疗时间通常较长,需要长期服药。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的依从性会越来越差,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这个时候患者的依从性显得尤为关键,需要医患之间良好的沟通和教育,明确中药治疗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患者对于慢性疾病的治疗要有耐心和决心。所以,在中西医结合诊疗疾病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依从性,这样才能使中西医结合发挥出最大的疗效。
3.6 中西医结合诊疗需要关注国家、患者的经济负担中西医结合诊疗的优势还体现在减轻经济负担,从卫生经济学角度,这对于国家和个人都是有益的[10]。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有的患者在规范化进行西医治疗却达不到预期时,会寻求中医帮助,现有的西医治疗加上中医的治疗可能会减轻患者的不适,满足患者的诉求。但同时应该关注,加上中医治疗后是否会增加患者和国家的经济负担。在一定时期,希望中医治疗的介入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模式形成后,所造成的经济负担少于甚至远远低于原来的付出,这样才会发挥出中西医结合诊疗在经济方面的优势。
4 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发展的建议发展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离不开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的发展和中西医结合科室的建立,在政策上要全力支持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的发展和大力扶持中西医结合科室的建立。
4.1 支持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的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的概念、内涵和分支还在发展,国家在坚持“中西并重”的环境下,要提倡、鼓励和支持建立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支持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的发展[11-12]。还要大力支持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基础研究,特别是基于转化医学的“基础-临床”研究模式,运用大数据技术的真实世界研究等,能发现和解决很多中西医结合诊疗存在的问题,可以探索协同效应和减毒增效,可以预算经济效应,这些并不是单纯临床研究能够解决的;同时,支持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的发展,可以探索基础到临床的一些转化方案,通过不同的机制和手段,把临床诊疗的各个难点转化为学科发展的关键点。
4.2 扶持中西医结合科室的建立在各医院建立中西医结合科室,要选择中西医结合的优势病种,从而形成一套独立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13-14]。需要对这些优势病种进行探索和研究,在各自医院开设优势病种的中西医结合科室,同时梳理重点专科的临床优势病种,形成一整套的中西医结合优势病种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路径。
5 结语中西医并重,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当前中西医结合还处在探索阶段,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还需要长期努力。研究者们要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中西医结合的现状,立足实践,勇于探索,科学发展中西医结合,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1] |
王莹, 樊亚东, 王倩, 等. 基于病证结合探讨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的高层次发展: 吴咸中院士访谈录[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 41(2): 141-143. WANG Y, FAN Y D, WANG Q, et al. Discussion on the high-level development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ode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disease and syndrome: an interview with Academician WU Xianzhong[J].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2, 41(2): 141-143. |
[2] |
徐欢, 刘海朝, 陈银潇, 等. 和而不同的中西医结合之路——王琦院士访谈录[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 41(1): 1-3. XU H, LIU H Z, CHEN Y X, et al. Harmonious but different way of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n interview with Academician WANG Qi[J].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2, 41(1): 1-3. |
[3] |
王阶, 乔夕瑶, 高嘉良, 等. 促进中西医结合提高临床疗效及医学水平[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37(9): 1124-1125. WANG J, QIAO X Y, GAO J L, et al.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to improve clinical efficacy and medical level[J].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7, 37(9): 1124-1125. |
[4] |
黄博臻, 汪梅龄, 贺海霞, 等. 循序渐进协同发展: 张伯礼院士对中西医结合问题的一些思考[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 40(9): 1121-1124. HUANG B Z, WANG M L, HE H X, et al. Gradual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ome thoughts of academician ZHANG Boli on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J].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20, 40(9): 1121-1124. |
[5] |
王继达, 刘海朝, 金昱彤, 等. 中西汇通, 守正创新, 科学促进中西医结合发展——陈宝贵教授访谈录[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 40(6): 681-684. WANG J D, LIU H Z, JIN Y T, et al. Chinese and Western convergence, upholding integrity and innovatio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cientifically: an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CHEN Baogui[J].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1, 40(6): 681-684. |
[6] |
李永明. 砒霜治疗白血病的三次高潮和创新点[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37(4): 401-405. LI Y M. Three waves of arsenic therapy for leukemia and related innovations[J].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7, 37(4): 401-405. |
[7] |
蒋佳梅, 罗旭, 张香卉, 等. 叶传蕙教授治疗慢性肾病蛋白尿经验拾珍[J]. 四川中医, 2015, 33(1): 1-4. JIANG J M, LUO X, ZHANG X H, et al. Clinical experience of Professor YE Chuanhui on treating chronic nephropathy proteinuria[J]. 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5, 33(1): 1-4. |
[8] |
陈可冀. 中西医结合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 39(8): 904. CHEN K J.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for inheritanc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 career[J].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9, 39(8): 904. |
[9] |
姜泉, 王海隆, 巩勋, 等. 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J]. 中医杂志, 2018, 59(20): 1794-1800. JIANG Q, WANG H L, GONG X, et al. Guideline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disease and syndrome combination[J].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8, 59(20): 1794-1800. |
[10] |
徐喆, 王哲, 赵伟, 等. 从病证结合角度论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贾英杰教授访谈录[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 40(3): 273-276. XU Z, WANG Z, ZHAO W, et al. Discussion on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tumor from the angle of combination of disease and syn-drome: an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JIA Yingjie[J].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1, 40(3): 273-276. |
[11] |
王聪慧, 冯哲, 尹智炜, 等. 新形势下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思考[J].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2): 169-174. WANG C H, FENG Z, YIN Z W, et al.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integrative medicine under newcircumstances[J]. Strategic Study of CAE, 2021, 23(2): 169-174. |
[12] |
丛斌, 陈香美. 中西医结合的认识论和方法论[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 41(6): 742-747. CONG B, CHEN X M. Epistemology and methodology of integrating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J].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21, 41(6): 742-747. |
[13] |
毛静远, 毕颖斐, 王贤良, 等. 对中西医结合发展战略的检视和思考[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 39(9): 1036-1038. MAO J Y, BI Y F, WANG X L, et al. Review and reflection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J].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9, 39(9): 1036-1038. |
[14] |
黄璐琦. 中西医优势互补, 构建中国特色的卫生体系[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 40(7): 773. HUANG L Q.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complement each other to build a health care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J].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20, 40(7): 773. |